六下第三单元导学案李凤萍_第1页
六下第三单元导学案李凤萍_第2页
六下第三单元导学案李凤萍_第3页
六下第三单元导学案李凤萍_第4页
六下第三单元导学案李凤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编写者李凤萍审核者郑清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读写写“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等词语。(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通课文,初知全文大意。(难点)【知识链接】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入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工作。1927年4月9日,李大钊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年仅38岁。他的女儿李星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恋,写了这篇回忆录。【预习达标】1、读了文章题目“十六年前的回忆”我有一些疑问,我要在文题旁边做上批注。2、我要带着自己的疑问去默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3、我能大声朗读课文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4、我能自学生字,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做好批注5、我能对对不理解的词语,圈、画、查、注,结合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并把意思写在相应的地方。6、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预习检测梳理问题】1、检查生字。同桌互报听写。我要把字写正确,写美观。2、检查词语。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恐怖”的意思还有些词语我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含糊苦刑魔鬼3、初读课文,我知道文章作者()是()的女儿,文章写于()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是采用第()人称写的,主要写的是。4、我能找出文中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并以此给文章分段。5、读文后我有几点疑问【问题驱动走进文本】记事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也写过,大都是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本文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它是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小组合作探究感悟】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理清文章顺序,感知文章大意。)思路导航1、时间顺序,文中能找到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2、倒叙,文章的开头写的是(),中间则在回忆()。3、回忆部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这四件事。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思路导航1、从文中找句子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2、读一读以上句子,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的人。【当堂检测巩固达标】一、我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书籍抽屉恐怖魔鬼军阀绞刑二、比一比,再组词。籍()瞅()魔()啃()形()藉()愁()磨()肯()刑()俊()骏()峻()竣()型()三、选词填空。严峻严肃严格严重严厉1、战士们在()的考验面前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爷爷病得很(),我得照顾他。3、他不苟言笑,总是摆着一副()的表情。4、小明又犯了错,爸爸很生气,()地批评了他。5、妈妈教育我要()要求自己。四、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伟大的考验耐心地问慈祥的力量奇怪地说严峻的面庞坚决地讲五、课文内容我知道。1、文章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条理清晰地写了(),(),(),()这四件事。(填小标题)2、“被难日”是指(),李大钊同志的被难日是(),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之情。问题一问题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后的事迹,体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重点)2、体会课文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难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感悟】品读文本,感悟李大钊同志的崇高的革命精神。方法导航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精神。1、从哪些句子可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了并思考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李大钊同志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1)父亲工作时间()(2)父亲烧毁()(3)父亲对待我的态度()(4)工友阎振山()2、小组交流探讨A、父亲是很慈祥的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父亲之前对我的态度是(),现在对我的态度是(),父亲前后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是因为()。B、“不是常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我哪能离开呢这是一个()句,表达了()的语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C、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是对父亲的()描写,从父亲的外貌中可看出父亲在狱中(),从“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看出父亲(),从而我们体会到()。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特点1、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小组合作从“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中找出对比描写,体会其作用。方法导航A、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父亲平时对我()。此处的对比突出了()。B、面对敌人,“我”的表现是(),父亲的表现是()。此处的对比则体现了()。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作用朗读课文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交流讨论它们在内容上的联系。并在文中找类似关系的句子,体会其这样写的好处。方法导航A、读文章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我们能发现他们的关系是(),从文章结构上看,它的作用是(),从表达的情感来看,它的作用是()。问题一品析句子,别忘要感情朗读,以声悟情哦问题二B、“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句话与前文的()照应;“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山”与前文的()相照应。这些前后照应的句子,让我们对事情的()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当堂检测巩固达标】1、按要求写句子。(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2、读课文,找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工友阎振山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没回来。3、我还在一些课外书中发现了前后照应的写法,我要记录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4、品句析句。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平静”说明(),“慈祥”说明(),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拓展延伸】1、阅读有关革命先烈的文章,感受革命先烈伟大的革命精神。推荐书目小萝卜头的故事、狱中联欢、小兵张嘎2、小练笔回忆一段往事,试着在作文中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收获平台】1、我的收获2、存在的问题11灯光编写者李凤萍审核者郑清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重点)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难点)【知识链接】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4年到革命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写下许多与战争相关的作品。主要作品有党费、七根火柴、足迹、路标等。【预习达标】1、我能读通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我会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积累词语。3、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在文中相应的地方。4、我能找出文章哪些地方写的是现在,哪些地方写的是往事。5、我能说出回忆部分的起因、经过、结果,再串联起来讲一讲往事的主要内容。【预习检测梳理问题】1、认读下列词语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黑魆魆、璀璨、聚精会神、自言自语、震天动地、千钧一发2、读了全文,我知道了文章()和()写的是现在的事,()写的是往事。3、通过要素串联法,我知道了往事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4、我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是【介绍背景走进文本】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感悟那深沉动人的情感。【小组合作探究感悟】本文与十六年前的回忆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方法导航1对比两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们能发现两篇文章都()。2对比两篇文章的叙事部分的位置,我们能发现两篇文章记叙顺序都是()。文章多处出现“灯光”,并以“灯光”为题,有什么含义带着疑问走进文本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问题二问题一方法导航1、默读往事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并就这些句子品读思考,相互讨论(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灯光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的理解。2、在理解以上句子的基础上,思考以“灯光”为题的深层含义。【当堂检测巩固达标】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1)火光中(),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2)他一手拿着()火柴盒,一手划着()火柴。2、比一比,再组词。歼()倚()憧()震()纤()椅()撞()振()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沙柳树()的爆炸声()夜空()的华灯静静地()轻轻地()紧紧地()默默地()4、根据解释写词语。(1)自己对自己说话。()(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斤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5、品句析句。(1)“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句话是对激战前郝副营长的()描写,写出了郝副营长对()的向往。(2)广场上静静地照射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对()。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采用了()的记叙顺序,由()的灯光写起,接着回忆(),结尾又回到(),且做到了首尾(),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2)文中的郝副营长是一个()的人,他()的壮举让我们深受感动。(3)文章用“灯光”作文题的含义是()。【拓展延伸】1、课外阅读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足迹、路标2、小练笔回忆一件往事,借鉴本课的写法,写下来。【收获平台】“憧憬”是什么意思要记得抓住重点词语来解读句子。12为人民服务编写者李凤萍审核者郑清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字,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放、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重点)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难点)【知识链接】1、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8月,报名参加少先队。1935年5月,跟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其间三次过草地。1937年10月加入共产党。1942年10月,成为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了多出炭,张思德又参加了突击队,与战友开挖了一孔新窑。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完成时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洞里牺牲,时年29岁。2、为人民服务发表背景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三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下午一点多,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预习达标】1、我要大声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2、我能自主学习生字,将易读错的字音拼读三遍,将易写错的字写三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给每个生字组词,并找一找生字朋友。温馨提示读准文中的带后鼻音的生字,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如“鼎”字是半包围结构,它的第六笔是竖折竖;“炊”字的火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3、我会将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预习检测梳理问题】1、检查生字。同桌互报听写,我要把字写正确,美观。2、检查词语。剥削、兴旺、解放、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五湖四海我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3、初读课文之后,我知道文章主要写4、通过预习,我还有这些疑惑,我要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驱动走进文本】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论说文,论说文在结构和表达上与我们以前学过其它文体有什么注意“鼎”字的结构和笔顺哦不同呢让我们走进文本,一起去发现吧【小组合作探究感悟】毛主席的观点是什么方法导航1、我们能从文章的第一段找到毛主席的观点,毛主席的观点是。2、这个观点在文章开头就提出,这叫()。3、将这句话中的“完全”、“彻底”去掉,行不行为什么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方法导航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努力,是哪三个方面温馨提示1、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待生与死2、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3、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搞好团结4、综合上面的理解,我知道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讲了三方面的意思一是;二是;三是。【当堂检测巩固达标】1、找出这些词语中的多音字,并注音。兴旺()用处()受苦受难()重于泰山()剥削()2、比一比,再组词。彻()迁()炊()哀()底()砌()忏()吹()衰()低()沏()歼()软()衷()抵()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2)()你说得对,我们()改正。(3)()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应该坚持到底。(4)王鹏()接受了大家的批评,()改正了错误。(5)今后我们的队伍里,()死了谁,()是炊事员,是战士,()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缩小机构,精简人员。()(2)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3)指全国各地。()问题一问题二对于刚接触议论文的我们来说,难度较大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难点)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重点)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知识链接】1、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在报任少卿书里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法西斯拉丁语译音。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曾创建法西斯党,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压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的统治者实行恐怖、独裁,推行侵略政策,被人们称为“法西斯”。3、李鼎铭陕北的开明绅士,曾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小组合作探究感悟】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文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论述的方法导航1、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2、文段引用了()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3、引用司马迁的话的作用是4、紧接着司马迁的话,作者从()两方面论述了人死的意义。5、我知道()、()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品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文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论述的方法导航1、用横线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围绕这个内容,是怎样一层一层讲清楚的3、写李鼎铭先生提“精兵简政”这一例子的作用是什么4、品读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温馨提示(1)这段话有几句话(2)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3)句与句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品读第四自然段,品读句子之间的联系。问题二问题三问题一从中感悟文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论述的。方法导航1、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2、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还应怎么做3、品读文段,注意句子之间的联系。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温馨提示(1)文段有几句话(2)句与句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当堂检测巩固达标】一、按要求,写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缩句)2、革命者顽强不屈的精神,难道没有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吗(改为陈述句)二、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完成练习。1、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3、填空。毛泽东引用了()的一句话,()是()时期著名的()、()、()。他所著的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毛泽东引用此句,意在说明()。4、我还知道这些人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拓展延伸】1、课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我要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2、借助课外书和网络平台,了解更多的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收获平台】1、我的收获2、存在的问题读懂句子之间的联系,是理解文段的重要方法。13一夜的工作编写者李凤萍审核者郑清清【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及其、转椅、隔壁、思索、热腾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从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重点)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难点)【知识链接】1、本文作者何其芳,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2、周恩来总理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预习达标】1、我要默读课文,勾画生词,积累词语。2、我能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蒙眬浏览热腾腾审阅分量劳苦陈设简朴咨询3、我要大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4、我要勾画出令我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感受。【预习检测梳理问题】1读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多音字,并在多音字下面加点。审阅蒙眬咨询浏览宫殿一叠记录简朴转椅分量2初读课文后,我找出了课文的中心句,并抄写下来。由这个中心句,我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并知道了文章是从()和()两方面来写周总理的。3我还有疑问未得到解决,我要记录下来,等下和同学们探讨。【问题驱动走进文本】少年周恩来心怀祖国,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他为建立新中国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他更是日理万机他是怎样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看看总理一夜的工作吧【小组合作探究感悟】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从中你能发现文章写作上的特点吗方法导航1、工作劳苦(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