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202010190311.doc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全科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7页)
编号:10832775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2-31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 关 键 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田阳
高中
2020
_2021
年高
月月
考试题
- 资源描述: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全科,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_2021,年高,月月,考试题
- 内容简介: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人因为孔子谦虚自己是“述而不作”,就说他只是全盘接受了西周周礼中蕴含的思想,是保守派,下列各项能反驳这一观点的是()a克己复礼为仁 b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名不正则言不顺 d有教无类2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主张“性本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 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 d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3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c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d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4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5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因连续有两座皇家祖庙发生意外火灾,儒生董仲舒上书朝廷,要求在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中找出几个为非作歹的杀头示众,以安天下民心。这一材料说明董仲舒()a继承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 b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c主张极力维护皇权 d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6汉武帝时期,京城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旱灾,皇帝为此曾令群臣斋戒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统治者作出这一行为最可能依据的观念是()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 d经世致用7唐朝时,士大夫最爱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规模宏大,用色流光溢彩,而到了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淡雅的水墨画,在尺寸之间展现文人意趣。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宋代绘画风气转变的因素是()a朝廷实行“强干弱枝”政策 b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c市民文化的影响扩大 d科举考试影响到文化取向8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据此判断王阳明()a认为人性本善 b认为“天理”是指人心中的“善念”c主张“知行合一” d否定程朱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9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10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说明他()a强调伦理道德 b主张心灵净化 c反对格物致知 d践行知行合一11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由材料可知,王夫之()a认为人欲也是天理 b主张“致良知”c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d强调经世致用12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a论者反对忠君报国思想 b论者批判理学空谈心性c西学东渐推动妇女教育 d儒学正统地位已经动摇13“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倡导的()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专制思想c“心外无理”思想 d“无为”思想14下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时间主要农学著作战国神农野老秦汉魏晋南北朝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隋唐两宋耒耜经农书耕织图元明清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a历代官修农书盛行 b农本思想日益完善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农业生产不断发展15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 b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寻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16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诲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a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 b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c传统文化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d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17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挑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b古代小说来源于市民生活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18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a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b以理性主义为指导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19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 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20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篆刻艺术 c书法艺术 d戏剧艺术21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a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 b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c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 d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22从“美徳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这反映了()a学校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b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c雅典民主缺乏道德基础 d宗教神学思想受到了质疑23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a不断地认识自我 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c肯定美德的作用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24彼特拉克说:“我要问:对飞禽、走兽、鱼蛇的特性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我们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表明彼特拉克主张()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放弃对自然界的研究c努力追求现世幸福 d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25天主教会认为,尽管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指导,但教皇的教谕亦无可怀疑。马丁路德指出,任何人的教导若逾越圣经,那就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马丁路德的主张()a强调了信仰之于宗教的重要性 b否定了教义之于宗教的重要性c缓和了基督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d顺应了新教徒资本积累的要求26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a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 b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c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 d直接开启了理性王国的时代27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28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这说明启蒙运动()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 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29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有成员感和共事感。这反映出卢梭()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b对民主议会制度的羡慕c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渴望 d对人民主权学说的阐述30伏尔泰认为:“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这表明他()a肯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b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思想c主张理性的宗教信仰 d与因信称义的主张一致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的言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责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夫严刑者,民之所谓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二、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友邦本,本固帮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又提出“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则覆舟。”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4种言论针对什么问题而展开辩论?各言论的主张核心是什么?各自代表什么学派?(12分)(2)在当时什么社会背景下,针对同一问辩论得如此热烈?假如你是当时的诸侯君王之一你会采纳哪种主张才能称王称霸?依据是什么?(10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的成长、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一、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之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