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横向机构设计【含CAD图纸+PDF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86549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9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3-24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轴承
外圈
加工
专用
机床
横向
机构
设计
CAD
图纸
PDF
- 资源描述:
-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有疑问咨询QQ:1064457796 或 1304139763】
- 内容简介:
-
题目: 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 横向机构设计 信机 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 学 号: 0923129学生姓名: 展 杰 指导教师: 彭勇 (职称:副教授) (职称: ) 2013年5月25日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 信 承 诺 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横向机构设计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 级: 机械93 学 号: 0923129 作者姓名: 2013年 5 月 25 日无锡太湖学院信 机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横向机构设计 2、专题 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该课题来源于迪奥企业轴承内外圈专用机床横向机构的设计。该机床主要用于汽车设计、军工行业和其他工业行业的轴承生产制造,实现了单机自动化、多机线自动化的生产制造。其中轴承行业,占据顶端市场份额的90%以上,速度、准确性和耐用性是我们产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机械行业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 本设计属于结构设计结合类课题,要求完成轴承内外圈专用机床横向机构的设计。通过本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提高综合运用专用知识的运用。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 分析原始资料,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有关横向机构设计、丝杠、阻尼缸运动、设备等资料; 对机床进行系统分析和功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横向机构的设计方案; 完成横向机构的整体设计,以及各个零件的建模和整体的装配,最后进行横向机构的仿真运动; 阅读和翻译英文文献 ;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 四、接受任务学生: 机械93 班 姓名 展杰 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 2012年 11 月 12 日 至 2013 年 5 月25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 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签名 系主任 签名 2012年 11 月12日 摘 要 本文是根据无锡迪奥机械厂轴承内外圈生产线改造项目要求,针对横向部分能自动实现进给,快退,自动感应识别运动位置等要求,设计出一套轴承内外圈专用机床横向进给机构,使其能够代替工人手动进给,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 论文根据轴承内外圈的特点,对其横向进给机构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此横向机构主要为了实现台面板上的刀具在切削轴承内外圈横向进给的运动。这一运动由阻尼液压缸驱动,由PLC控制,由感应元件识别确认台面板横向进给时的位置。本文要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阻尼液压缸驱动系统的设计,床身钳尺寸的确定,滚珠丝杠的设计,台面板的设计等。确定了横向进给机构的具体尺寸后,利用UG软件对横向机构的主要部件进行建模,并对整体结构进行虚拟装配。然后将装配体导入UG软件的运动仿真界面,并利用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最后对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横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让本设计能够真正的投入到日常生产操作中,使其切实能够为轴承厂的生产线改造做出贡献。 关键词:进给机构;轴承加工;虚拟装配;运动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requirement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circle line of bearings in Wuxi dior machinery facto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that the horizontal section automatically forwarding and identifying locations, this article designs a set of bear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ng special machine transverse feeding mechanism. Its a special machine tool be used to replace workers manual feed and improve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efficienc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circle ,the article designs its traverse mechanism reasonable.This mechanism mainly achieve the cutting tool on the the panel in cutting of bearing transverse feed motion o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ircle .The movement is driven by damping hydraulic cylinder, controlled by PLC, recognized by the sensing element identification to confirm the position of the panel.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mainly includes damping hydraulic cylinder driving system design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lathe bed clamp size, the design of the ball screw, a panel designing, etc. After determining the specific size of the infeed mechanism, the article applies UG software to model a major part of the traverse mechanism and assembly its overall structure virtually. Finally, the design of the machine infeed organization is optimized, so that it can really be used to put into the day-to-day production operations and make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ion line of bearing plant effectively.Keywords: feeding mechanism ; bearing processing; virtual assembly; motion simulation 目 录 摘 要IIIAbstractIV1 绪 论1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 国内外轴承加工机床发展状况1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22 横向机构设计32.1 横向机构组成32.2 横向机构的设计方案32.2.1 机床的主要参数及床身钳的初始设计32.2.2 阻尼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32.2.3 滚珠丝杠的设计92.2.4 床身钳安装阻尼缸部分的尺寸及台面板尺寸的设计143 基于UG的横向机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153.1 UG软件的简介153.2 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建模163.3 阻尼液压缸的虚拟装配193.3.1 基于UG的高级装配功能193.3.2 阻尼液压缸的虚拟装配213.4 本章小结224 基于UG的运动仿真234.1 运动仿真的工作界面234.2 横向机构的运动仿真234.2.1 运动界面的的打开234.2.2 连杆特性的建立244.2.3 运动副特性的建立254.2.4 施加运动264.2.5 分析验证284.3 本章小结295 结论与展望305.1 结论305.2 不足之处及展望30致 谢31参考文献32附 录337 1 绪 论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该课题来源于轴承厂生产线改造项目,根据轴承内外圈加工设备加工时进给的特点,对其机床横向进给机构进行合理设计。该专用机床在横向运动方面进行了改善,把以前的人工进给改造成为自动进给,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加工零件的精度。在传统轴承加工机床横向进给机构生产过程中,采用工人手动对刀,手动控制进给量,单调重复,而且工人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容易发生差错,发生生产事故或者使加工零件报废。为了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的精度,研制出了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自动横向进给机构使其能真正代替人工完成任务。工人要做的就是按动按钮。这样可以实现一人多机操作,解放出大批工人,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精度,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1.2 国内外轴承加工机床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轴承加工机床数量上比较多,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即使国内市场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方面国内市场对自动化轴承加工机床有大量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却有不少国产轴承加工机床滞销积压,国外轴承加工机床产品充斥市场。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有经营上、产品制造质量上和促销手段上等原因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生产的自动化轴承加工机床品种、性能和结构不够先进,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从而不能及时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满意的产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1)我国轴承加工机床厂目前开发基型产品的周期约为1518个月,其中设计时间约为58个月,占总周期的40%左右。而国外一些先进轴承加工机床厂同类基型产品的开发周期为69个月,其中设计约1.52个月,只占25%。因此无论是产品开发的总周期还是设计所占的时间比例均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2)我国工厂由于缺乏设计的科学分析工具,自行开发的新产品大多基于直观经验和类比设计,使设计一次成功的把握性降低,往往需要反复试制才能定型,从而可能错过新产品推向市场的良机。 (3)用户根据使用需要,在订货时往往提出一些特殊要求,甚至在产品即将投产时有的用户临时提出一些要求,这就需要迅速变型设计和修改相应的图纸及技术文件。在国外,这项修改工作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一般仅需数天至一周,而在我国轴承加工机床厂用手工操作就至少需12个月,且由于这些图纸和文件涉及多个部门,常会出现漏改和失误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 (4)现在我国工厂设计和工艺人员中青年占多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不足,又担负着开发的重任。 (5)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设计、工艺和制造部门分立,缺乏有效的协同开发的模式,不能从制订方案开始就融入各方面的正确意见,容易造成产品的反复修改,延长了开发的周期。 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优化和仿真技术,提高产品结构性能,并建立起基于并行工程的使设计、工艺和制造人员协同工作和知识共享的产品虚拟开发环境,使用相应的产品虚拟开发软件,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产品开发的落后局面,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而在国外,轴承加工机床从80年代以后得到了很大空间发展,机床品种,性能,结构都比较先进,而且机床生产周期短,效率高,加工出来的轴承精度好,很好的满足了客户的要求。不过,近几年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车床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轴承机械,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行业、军工行业和其他工业行业的轴承生产制造,实现了单机自动化、多机线自动化的生产制造。其中轴承行业,占据顶端市场份额的90以上,速度、准确度和耐用性是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车床加工出来的产品的重要保障。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1) 分析原始资料,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轴承机床发展状况。(2) 对轴承内外圈专用机床横向机构总体方案设计。(3) 阻尼液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