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_第1页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_第2页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_第3页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_第4页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紧连忠王府,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一墙之隔,在这个如此微妙、敏感而复杂的历史街区中,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以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追求和谐的尺度,“不高不大不突出”,精益求精,使之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的,并在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丰富人文内涵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本文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粗浅地分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现代主义;设计。目 录摘 要1目 录2一、 引言3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3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思想3(一)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3(二)古典园林式建筑艺

2、术的探索4(三)用现代建筑方式演绎传统建筑元素4(四) 让光线来做设计5(五) 布灯设计的技巧5(六)对参观者的尊重6四、结语6参考文献81、 引言当今的博物馆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文化,它不再是对历史陈迹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了。它的设计师由聿铭先生用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历时五年,完成了他的圆梦之旅:“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的确,苏州博物馆新馆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同时这一崭新的建筑也与为之度身定做的陈列设计融为一体。曾有

3、著名评论家称“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一座国际一流水准的博物馆,在不是太传统就是太现代的众多中国博物馆中,这座与园林相伴的博物馆是一个难得的例外”。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创建于1960年,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是著名的国内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3年11月由国际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新馆奠基开工,历时三年,2006年10月6日中秋节落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投资3.39亿。其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系列的常设展览,以苏州地区的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

4、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园;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色调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用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建筑构造采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特别是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而且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型难题。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思想(一)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粉墙黛瓦是极具苏州建筑特色的标志性符号,新馆的色调正是采用这种传统的建筑元素。三角形

5、的运用,馆屋顶部分的三角形取自苏州老房子屋顶的比例,竖边是1,横边是2,这是江南水乡瓦顶木屋架的模数。入口的中式大门框,主轴线的左右长廊,大厅顶上的亮窗,庭院里的亭子都是1:2的三角形体。提取了传统的比例和尺度,将几何图形与空间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建筑景观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苏州古城的一大特点,而新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建筑风格,恰到好处地适应了苏州城的整体风貌,与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相融合。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房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及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这使得人们首先从图形构成的认同达到对待传统文化的

6、认同。(二)古典园林式建筑艺术的探索新馆建筑由一个主庭院和若干个小内庭院组成,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完美地借鉴了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它的北面与拙政园之补园一墙之隔,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借景”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主庭院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窗是苏州园林中的“眼”,苏州园林的窗有多重功能。采光只是一个方面,其实他还是借景时裁剪风景的取景框。新馆中菱形,海棠形,六边形漏窗,如同反复出现的旋律,参观都产生远景如画的错觉,体现“尺幅窗,无心画”的意境,是框境。另外几个小内庭院也很别致,如茶室内侧的紫藤园,其

7、中一棵紫藤嫁接着从文徵明400年前手植老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如今已是虬龙盘旋,枝蔓缠绕,延绵着苏州文化的古老血脉。(三)用现代建筑方式演绎传统建筑元素精神在传承,表达方式却是全新的。为了更好地演绎出粉墙黛瓦的苏州建筑符号,屋面以及其下墙体边饰,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岩石材,产自山西至内蒙古一带。它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晒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被加工成菱形后,依次平整地铺设与屋面之上,立体感极强。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结构,贝聿铭在新馆结构设计中完全采用了钢结构,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既保留了传统文化信息,可确保整座建筑永不变形,永不蛀虫。是现代的形式钢结构、双层、亭

8、顶为玻璃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灯具。在东北街的博物馆主入口,贝先生“门”的设计也是现代的形式钢结构大门顶篷、钢格栅伸缩门和朱红色推拉门,以及右侧白墙上的黑色馆名题字融合成一个整体。贝先生谈到:“大门的处理很重要大门要气派,但又有邀人入内的感觉。我记忆中的许多所谓深宅大院,包括我儿时玩耍的狮子林,大多是高墙相围,朱门紧闭。而博物馆是公共建筑,我想在这里用一些新的设计手法,让博物馆更开放一点,更吸引人。同时,游客一进大门,就应感受到堂堂苏州博物馆的气派。”所以,贝先生按上述的要求进行了设计,展示了一个用现代材料而又具传统韵味的大门形式,营造出“深悄”的意境。还有大堂前用钢和玻璃设计的现代

9、月洞门,亦反映了这种“雅致而微妙”地用现代设计来隐喻传统的手法和思路。(四)让光线来做设计“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老的名言。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他对光的利用充分而具体,并产生了超乎想象的艺术效果;在采光方面,玻璃、钢结构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屋面形态的设计也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屋顶使得自然光线透过木质感极强的金属遮光条交织成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和展区;大而敞亮的六角形状,或大型落地式方窗,比起苏州古典的装饰性花窗简洁许多,更有利于获得视觉感受,自然光线的完美导入克服了博物馆人工采光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在视觉上,玻璃屋顶与石屋面相互映衬,令人赏心悦目;光

10、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五)布灯设计的技巧贝先生在景观细部上也精心设计,力求在整体风格的统一中推陈出新。如“灯”的设计就有多种形式主入口的黑色矮柱灯,黑色直角光面花岗岩石材,中为方形玻璃,如园冶所说,“时遵雅朴,古摘端方”,即追求一种“优雅大气”的品质;博物馆室内悬挂的钢结构六边形灯、墙上方洞的内藏灯、古藤园顶部钢格栅的内藏灯等,无不充满现代高科技的气息,但同时又有中国的传统风韵,与建筑形式融为一体,营造出“小中见大”的意境。贝先生提到建筑中光的设计时说:“我以为光照,特别是日光对建筑

11、至关重要;世上没有无光的空间,世上没有无光的形体。说光线是建筑设计的要素并不夸张。”(六)对参观者的尊重建筑设计中,宜人的尺度很重要。由聿铭曾经强调:“建筑是为人设计的。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我偏爱设计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能有更多的人使用,感受到空间,并受它的感化。”在考虑人使用的前提下,贝聿铭大胆尝试缩小了新馆的比例,使人群能在置身于小型家宅院般的幽静环境中,将思想集中在艺术品上,而不为建筑所打扰。大门的处理很重要,要有气派,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我记忆中的许多所谓深宅大院,包括我儿时玩耍的狮子林,大多是高墙相围,朱门紧闭。而博物馆是公共建筑,我想在这里用一些新的手法,让博物馆更开放一点,更吸引人

12、。”因此,他放弃了一贯的以几何形和直线条为主的建筑风格,采用了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贝先生说过,苏州园林是过去鼎盛时期的产物,现在无论怎么造都无法超越,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做出好作品。笔者认为,贝先生的“创新”正是通过上述十种元素整合成丰富现代空间来隐喻传统,表达“苏州园林”的意境。同时,贝先生在表达景观意境时也考虑了借景之道,在如此微妙、敏感而复杂的历史街区中,把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忠王府与新馆以墙为“界”而“借”,互为因借、互相融合,把美好的景物入画为景,令人触物生情,心有所感。同时,这“比邻而借”也是一种尊重历史并大胆创新的精神体现。四、结语全球化的趋势下,融合的设计

13、正成为势头最猛的浪潮,冲刷着我们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如何在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中造一座走向21世纪的建筑,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可是贝聿铭先生做到了,在新馆落成后,这座现代建筑无处不体现着浓郁的中国味道,置身馆内,仿佛置身画中。近年来,中国设计师一直在努力寻找设计的“现代性”,而今天,当众多国际著名设计师在中国做项目时,却在认真地研究“本土化”。现代设计若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特征,必定要从环境、建筑布局等诸要素中寻求传承与突破,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成功体现出了两者的融合,希望这种设计创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考,还有实实在在的创新实践。参考文献1 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03月。2 高福民.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苏州古昊轩出版社.2007年05月。3 沈福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