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_第1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_第2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_第3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_第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国电贵州六枝安家寨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作场所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内容、方法与要求。本程序适用于宁夏国电贵州六枝安家寨煤业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AQ/T 10932011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AQ 1083-2011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3 术语

2、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可接受风险 acceptable risk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3.16)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3.2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1 1)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GB/T 19000-2008,3.6.5 注1:-个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3.18)是为了防止发生。3.3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3.8)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3.4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

3、别危险源(3.6)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5 健康损害 ill health 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3.6 事件 incident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3.8)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在英文中也可称为“near-miss”、“near-hit”、 “close call”或“dangerous occurrence”。注3:紧急情况(参见4.4.7)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3.7 相关方

4、interested party工作场所(3.23)内外与组织(3.17)职业健康安全绩效(3.15)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8 不符合 nonconformity未满足要求。 GBT 19000-2008,3.6.2;GBT 24001-2004 ,3. 15 注:不符合可以是对下述要求的任何偏离: 有关的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律法规要求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3.13)要求。3.9职业健康安全(OH&S)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3.23)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

5、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注:组织应遵守关于工作场所附近或暴露于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3.10 组织 organization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GBT 24001-2004,3.163.11 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符合(3.11)或其他不期望潜在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预防措

6、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3.4)是为了防止再发生。GB/T19000-2008,3.6.43.12 风险risk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3.8)的严重性的组合。3.13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3.21)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14 工作场所 workplace在组织控制下实施与工作相关的活动的任何物理地点。注: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3.17)宣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例如:差旅或运输中(如驾驶、乘机、乘船或乘火车等)、在客户或顾客

7、处所工作或在家工作的人员。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风险清单和相应的风险控制策划。 4.2 安监科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煤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4.3 本安办负责上述工作的监督。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 确定岗位活动 5.1.1 外包方活动的确定,包括:a)矿建施工:1) 基础管理;2) 通风管理;3) 瓦斯管理;4) 防尘、防灭火管理;5) 排水、供水;6) 压风;7) 供电;8) 通讯;9) 照明;10) 监控管理;11) 设备管理;12) 运输管理;13) 探放水管理;14) 顶板管理;15) 掘进管理;16) 支护管理;17) 巷道维护。b

8、)土建施工:1) 安全技术管理;2) 文明施工管理;3) 施工准备管理;4) 物资储存及保护管理;5) 脚手架搭拆管理;6) 模板支拆;7) 三宝四口和高空作业管理;8) 施工用电管理;9)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10) 施工机具使用管理;11) 焊接作业管理;12) 基坑作业管理;13) 钢筋作业管理;14) 砼作业管理;15) 防水作业管理;16) 砌筑及装饰;17) 水电安装;18) 电梯安装管理;19) 特殊季节施工管理。c)设备安装:1) 基础管理;2) 机械部分安装;3) 变速箱安装;4) 天轮地辊安装;5) 钢丝绳安装;6) 提升容器安装;7) 液压系统;8) 操作台及设备安装;9

9、) 保护装置安装;10) PLC安装;11) 电机部分安装;12) 一坡三挡安装;13) 道床部分安装: 轨枕安装; 道床浇筑;14) 电气部分安装; 通讯及信号系统安装; 安全设施安装;15) 高空作业:16) 切割、焊接作业。17) 作业场所管理:18) 运行及调试d)地面及重点部位:1) 日常工作管理;2) 日常生活管理;3) 食堂管理;4) 火药库管理;5) 机修房管理;6) 矿灯房管理;7) 压风机房管理;8) 排矸场管理。5.1.2 公司本部各部门岗位活动的确定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 原辅材料采购、贮存和输送; b) 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c) 行政、后勤、办公等其他活动。 5.

10、1.3 其他相关方进入施工区域的活动确定,包括:a) 来访者;b) 参观者;c) 政府监察人员;d) 当地百姓。5.2 危险源辨识范围 应考虑: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d)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公司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e) 在工作场所附近,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注1: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f) 由本公司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g) 公司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h) 职业健康安全管

11、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i)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也可参见3. 12的注);j) 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5.3 危险源辨识方法5.3.1 公司本部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5.3.2 公司安监科组织施工方、监理方根据其作业和管理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5.3.3 公司安监科负责其他相关方进入本公司管辖区域的危险源辨识。5.4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影响,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丢失

12、、废弃与处理活动等。同时也应考虑异常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含各种典型危害和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 5.5 生产过程中六种有害释放的能量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5.6 四大危险源 a) 人的因素:人的不

13、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错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如人员素质、失误、违章等;b) 物的因素: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如化学品、机械、设备、电气不安全状态;;c) 环境因素: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环境与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粉尘、光线等),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d) 管理因素: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管理,如制度缺乏、不健全等。5.7 在进行危

14、害识别时,要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a) 通风;b) 瓦斯;c) 防突;d) 防尘;e) 防灭火;f) 通风安全监控;g) 采掘;h) 爆破;i) 地测;j) 防治水;k) 供用电;l) 运输提升;m) 压气、输送和压力容器;n) 火灾和爆炸;o) 冲击和撞击;p)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q) 暴露于化学性危险源和物理危险源的工作环境;r)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适宜度、重复性工作等);s) 设备的腐蚀、缺陷;t)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5.8 辨识方法 5.8.1 交流:与具有工作经验的职工及施工方、监理方共同识别工作中的危险源; 5.8.2 现场观察:可发现现场

15、存在的危险源; 5.8.3 查阅记录:如有关文件资料、档案资料、安全检查表,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5.8.4 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生产厂家、文献资料中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加以分析研究。5.9 风险评价采用LEC法和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价。5.10 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5.11 变更管理公司应在变更前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公司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5.12 风险控制原则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 消除;b) 替代;c) 工程控制措施;d)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残余风险;e) 个体防护装备。5.13 更新公司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5.14 公司应确保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能够得到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