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_第1页
《蜀道难》教案_第2页
《蜀道难》教案_第3页
《蜀道难》教案_第4页
《蜀道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蜀道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了解李白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扫清诵读时遇到的字词障碍;学习本诗想象丰富,比喻奇特,夸张大胆等艺术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首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查阅作者资料和背景资料;自己解决字音问题;讨论解决诗中有关词义问题和诗句理解问题;在理解基础的默写。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感受作者豪放浪漫的情怀。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诗歌有感情的朗诵;本诗想象丰富,比喻奇特,夸张大胆等艺术特点。二、教学难点:本诗想象丰富,比喻奇特,夸张大胆等艺术特点。教学设计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写了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

2、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像奇特、丰富,气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像,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拟设计如下教学方案:一、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案。通过诵读把握诗意,体会本诗的思想情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全文。从整体到部分的总体教学思路,即先让学生了解自己手中的资料,解决字音,在老师朗诵示范下训练朗读;自主学习中提出质疑。二、学生质疑,字词句的理解;学生解答;老师点拨。三、以互动式探讨、研究为主课堂教学。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实

3、践的精神。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强大的国力、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蜀道难便是很具代表性的一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赞语)的

4、浪漫主义杰作。二、阅读鉴赏准备,背景资料1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742),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中以雄健的笔调,着力描绘了由秦入蜀路上的奇险,山川的雄伟壮丽,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诗人在尽情赞叹之余,也寄寓着形胜之地易于割据的隐忧。它突破了梁陈作者止言蜀中山川险阻的传统内容,丰富了诗的思想意义。由老师课件展示。2 . 关于蜀蜀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剑门关 , 是蜀上最

5、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 72 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 剑门天下雄” 之说。3 李白生平及其创作,学生可根据聚焦课堂. 听课手册了解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其先代于隋末被流徙西域。李白生于中亚碎叶,幼年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李白在青少年时代,受儒家、家和纵横家思想影响较深,加之性格豪放,所以就使他沿着一条传奇式的路,走完了坎坷而又光彩的独特的人生路。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丰富的诗章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上升气魄。他勇敢地用他的诗篇反抗权贵、鞭挞庸俗,为争取开明的政治而呐喊。李白顽强的斗争意志和追求自由解放的热情是他那些伟大诗歌中积极浪

6、漫主义的实质。虽然他在有些作品中流露出个人色彩和及时行乐等消极思想,但他热爱祖国、关心政治、同情劳动人民、憎恶3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权势的思想是他诗章中的主调。李白在诗歌创作中,继承了我国的诗歌传统,汲取了古乐府健爽、真挚、明朗的 特色,又能融合他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从而形成了自己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 艺术风格。他的许多诗作,都是感情奔放,变化无穷的艺术珍品。他有着泉涌般的创 造力。李白的诗作风格奔放自然,色彩瑰伟绚丽,想像丰富,意境空灵,是屈原以后 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三、老师朗读示范,学生听字音听节奏1.辨证字音噫吁戏(y i x u x i ) 鱼凫(f u ) 猿猱(n

7、do)扪(men)参(sh小)历井抚膺(y mg)喔:(ch s)岩 飞湍(tu m) 喧逐(hu i ) t水(p mg)崖万壑(he)峥噪(zh 引g r eng)崔嵬(cu i w ei ) 吮(sh m)血 咨嗟(z 1 jie )2 .划准节奏:例如:(1)噫吁哦,危乎/高哉!(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5)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教师给出诵读提示: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 人之义”,咏叹的意味

8、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3 .听配乐朗诵,练习诗歌朗诵:点拨与提示:重点把握“噫吁 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以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在全诗中的 三次出现。四、布置作业。1 .聚焦课堂。听课手册一至五题,做后有疑问课堂上提出。2 .课外多读诗歌。第二课时、导入。导入语:我们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眼前,它们阔大的意境,逼人的气势,使人触目惊心,叹为观止。(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导到对诗歌意境美的研究上。 )二、理解字词句,疏通诗意。1 学生自己理

9、解,或同学间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以期逐步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老师要求的字词问题:( 1 )找出词类活用的词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 “为发愁”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谢”磔崖转石万壑雷:转:使动用法,译为 “使滚动”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译为 “ 向西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愁,使动用法,使 愁苦( 2 )通假字:所守或匪亲(匪:同 “ 非 ” )( 3 )重要实词危 乎高哉(形容词,译为“ 高 ” )不与秦塞通人烟(名词,山川险要的地方)可以横 绝峨嵋巅(动词,可译为 “

10、横渡,横穿 ” )上有六龙回 日之高标(动词,译为 “ 迂回,绕道” )锦城虽云乐 (云:动词,说;乐:动词,可译为 “ 享乐 ” ) ( 4 )重要虚词难于 上青天(介词,译为“ 比 ” ) 开国何 茫然(多么)黄鹤之飞尚 不得过(尚且) 但 见悲鸟号古木(只)嗟尔远道之人胡为 乎来哉(为什么)( 5 )文言句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结构后置)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句 )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介词“于”)雄飞雌从绕林间3 重要诗句的理解:对这些关键诗句采用边分析、边诵读、边研究、边体味的方法,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之美。分析本诗意境之美,要重点把握以下一些关键诗句

11、,具体如下:“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逐,破崖转石万壑雷。”4 小结: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绝非虚言!三、研究体味诗歌的音韵美。1

12、 在诵读中先体味而后讨论交流。2教法指导:李白善于从民歌中汲取养料。这首诗中的“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可结合学过的诗经中的作品君子于役 、 无衣等进行比较体会,从而加强和深化对本诗章法特色的认识。3 小结: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 ,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全诗的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种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

13、蠖动” 。四、学生诵读全诗。注意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将对诗歌意境与音韵方面的理解与体味融入其中,争取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1 课外背诵。2 完成聚焦课堂. 听课手册第三课时教学目的鉴赏诗的艺术特色。师生共同探讨诗的基调和寓意。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蜀道难这篇名传千古的佳作,形式上直追汉晋,基本上不受齐、梁和初唐诗风的影响,用韵、平仄都一任自然,对仗用得更少,而且还充分运用了长短句,在意境和音韵方面均体现出卓越之处。二、检查作业情况三、体会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1 重点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 1 )诗歌开头两句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有什

14、么表达效果?明确:诗以惊叹发端,未语先嗟,直抒情怀。在极尽的夸张中,在叹词的前呼后拥中,实词“危” “高”得到了无以复加的渲染,给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树立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标格,具有破空而来、先声夺人的气势。接着,诗人并没有对蜀道作静态的描摹,而是抛出了一个动态的比喻: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 在没有飞机的年代,人们想游历天空,恐怕是最难的事了。李白虽然在谈论“蜀道难”这个传统的话题,却能推陈出新,创造出奇妙的比喻,令人为之一振。( 2 )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明确: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 已寓高山阻隔之意, “四万八千岁” 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

15、地貌, “有鸟道” 寓无人行之意; 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3 )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明确: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人和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增添了蜀道的神秘色彩。( 4)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明确:主要从两个方面其一,“上有愁攀援”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坐长 叹”四句写的是“点” ,即青泥岭的情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二, “六龙回日” 、 “扪参历井”是诗人丰富、奇特的想像和新奇大胆的夸张。( 5 )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明确:运用

16、了细节描写和夸张的写法,“但见愁空山”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 峰万壑雷”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2 小结:李白豪放飘逸的风格表现出构思巧妙、 想像奇特、 好用夸张写法、 语言流转自然、善于从民间传说和神话中汲取养料等特点;他的狂放不羁的个性也常常体现在他的诗中。教法指导:风格,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领略诗人风格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是:大致了解诗人生平和所处的时代,熟悉诗人各个时期里重要的代表作,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等。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诵读这一手段,使学生反复品味诗中的意境,然后作艺术特色的分析。此外,为加深感受和扩大视野,课前可要求学生

17、复习以往学过的诗人作品,并结合阅读语文读本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诗歌作品。四、师生共同探讨本诗的基调及诗的寓意。1 关于本诗的基调:这首诗以主旨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分别找出一句话来表现这几点:“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2 关于本诗的寓意。剑阁为蜀之门户,作者写剑阁的那一段寄托着作者的寓意。用明人胡震亨的“言其险,更著其戒”七字概括最为准确。教法指导:分析诗歌的寓意应当联系全篇的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内容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较为灵活地进行教学。五、总结(一)诗歌艺术特色1 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写蜀道难、写山高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2 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 六龙回日) 、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3 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反复出现的惊叹、 磅礴的气势、 深刻的感受、 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4 变幻的语言(长短不齐、纵横崛崎)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