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乡结合部为谁而城市化城乡结合部始终处在动态的变化发展中, 从社会文明的历史 变迁来看, 它有着从传统到现在的转变; 从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 来看,则有着乡村向城市的推进;而从个人户籍身份划定来看, 城乡结合部也是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作为一个多种元素聚集并 不断变动的场域, 城乡结合部无疑是存在问题最为凸显的, 而这 其中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结合部是为谁而城市化的, 或 者说城乡结合部的受益者应该是谁?主题推动者是谁?1 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现状1.1 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又称之为城郊结合部,郊区,城市边缘区,半城 市化地区,是城市向外拓展,农村靠近城市发展的地方。他既不 同于我们的主城
2、区, 也不同于农村。 在城市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 城乡结合部也随之面临诸多复杂现象的挑战。对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著述中, 课题组发现, 学术界通常 是从“问题视角”为出发点将其贴上灰色标签的。 而实际上, 从 社会要素构成的角度看, 城乡结合部在地理位置上以及经济发展 包括文化上都是城乡交互相融的活跃地带, 它既不同于城市也不 同于乡村,更不是一个问题地带,而只能说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是学者研究的一个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形态, 也正因此, 城 乡结合部是研究者发现特点、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升华理论的 一片沃土。1.2 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城乡结合部这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3、发展的动态性,要素的过渡性,结构的二元性,社会分层的活跃 性。课题组发现城乡结合部集中存在三对矛盾 “人地、人人、 人社”,“人地”矛盾即人与土地的开发建设和保护治理之间的 矛盾;“人人”矛盾突出表现为原住人口与外迁人口, 常住人口 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人社”矛盾重点体现为对原住人口、 流动人口的社会治理。在三对矛盾之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土地问题突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与此同时,课题组也在 三对矛盾基础上找到了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压力源和动力机制。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公 共资源分配不均、建设成效未显示、民众满意度与知晓率都低, 民众期盼多、要求高。城
4、乡结合部发展的动力机制则主要体现在:区位优势明显, 开发潜力大;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一体化 政策利好,投入力度大;民众参与热情高,归属感强。2 城乡结合部为谁而城市化 城乡结合部“非城非乡”的边缘性特征, 以及不断向前发展 的社会状态, 也引发了这样一个思考“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主要 是为城市人口向外迁移出让空间, 还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市民作过 渡准备”。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为谁而发展?是农村还是城市? 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当如何定位?这是值得引起社会 关注和深思的议题。 基于这样一个初步的认识, 本文试图从“城 市还是乡村”、 “政府还是社会”、 这样几个维度来探讨“城乡
5、结合部为谁而城市化”这一课题。议题 1:着力点:城市还是乡村? 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是市中心与乡村相互靠拢、 资源共享互 利的一个过程。结合调研材料,课题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城 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主要着力点还是在城市, 城市主动将资源向外 围拓展,城乡结合部也在积极配合,两者虽会有土地、制度管理 等方面的矛盾, 但终究会携手走向共赢的局面。 而在小城市的城 乡结合部,因资源的局限,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受限,城市化更 准确的定义是城镇化。议题 2:主导者:政府还是社会?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剧增,城市资源紧张,社会 经济超常规发展,水、电、路灯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 凸显,政府将目光投
6、向城市的外围“半城市化”地带一城乡结合 部。相对于城市来说,城乡结合部已经具备一定的城市化基础, 有广阔的土地,充足的资源,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城乡 结合部进行城市化是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的政府行为。 而以政府 为主导的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也有利资源的整合与宏观的调控, 政府政策及人财物的支持是实现城乡结合部城市化的有利因素。3 思考与探讨3.1 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应营造“共赢”局面 城乡结合部这些问题的产生,有这样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历史文化原因。 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耕文化源远流 长。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源泉。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自身仪式上难以很快进入。 虽然城市化的面子
7、实现了, 可是骨子 里依然是农民。 二是社会经济原因, 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 与快速城市化的要求之间的脱节。 不管条件的“一刀切”的做法 使得“城市里的村庄”。三是体制的原因。二元制度的划分,将 农村与城市隔在天河的两端, 要在短时间内, 城乡结合部实现融 合,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3.2 社会治理创新可提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共治”契机 新型城市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是把实现广大人民群 众的幸福作为追求目标的城市化。 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摒弃 城乡结合部“半城市化”状态下的传统发展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城 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创新为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共治”提供了契 机。城乡结合部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湘一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原卷版)
- 基础护理皮试说课
- 超声护理方案
- 酒店安全知识培训
- 大一自我鉴定总结模版
- 车间质检员年终总结
- 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临床护理
- 合理雾化治疗临床应用与管理
- 玉林消防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宜兴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继续培养对象和第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 小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四篇)
- 玻璃钢管道施工方案
- 锥坡工程量计算(支持斜交、溜坡计算)
- 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底稿
- LY/T 1675-2006马尾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 GB/T 708-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14337-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L4-《采购与供应策略》-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