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科学施肥新技术科学施肥新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科学施肥新技术的发展和前景一、科学施肥新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居世界首位,如何管理好土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居世界首位,如何管理好土 壤养分,合理而科学的施用肥料是农业高产、稳产、壤养分,合理而科学的施用肥料是农业高产、稳产、 质优、低成本、减少肥料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质优、低成本、减少肥料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的 前提。应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充分了解土壤养前提。应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充分了解土壤养 分的变异情况,用精准农业技术管理土壤养分,实分的变异情况,用精准农业
2、技术管理土壤养分,实 现施肥的定量化、科学化、机械化,最大限度发挥现施肥的定量化、科学化、机械化,最大限度发挥 肥料的效益。肥料的效益。 新技术主要有: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灌溉施肥新技术主要有: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灌溉施肥 、温室气肥、温室气肥、3S技术等技术等 。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二、科学施肥的原理和依据二、科学施肥的原理和依据 (一)依据:(一)依据: 1.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雨等及年、日变化等)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雨等及年、日变化等) 2.土壤条件(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土壤条件(理化性质、养分状况) 3.作物营养作物营养(生育期、品种、营养特点、生长发育动态
3、)(生育期、品种、营养特点、生长发育动态) 4.肥料特性肥料特性(理化性质、养分形态、含量、残效、副作用)(理化性质、养分形态、含量、残效、副作用) 5.农业技术农业技术(耕作、灌溉、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程度、轮作制度)(耕作、灌溉、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程度、轮作制度) 研究内容有:最佳施肥量确定、施肥时期和次数的确研究内容有:最佳施肥量确定、施肥时期和次数的确 定、施肥方法方式的确定、最佳养分配比与肥料配合定、施肥方法方式的确定、最佳养分配比与肥料配合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要点)养分归还学说(要点) 随着每次收获,必然从土壤取
4、走大量养分随着每次收获,必然从土壤取走大量养分 如果不正确归还,地力必然逐渐下降如果不正确归还,地力必然逐渐下降 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取走的全部东西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取走的全部东西 为了增加产量,就应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为了增加产量,就应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不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归还比例不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归还比例 归还程度归还程度 归还比例归还比例 % 需要归还的营养需要归还的营养 元素元素 补充要求补充要求 低度归还低度归还30铁、锰铁、锰 不必要归不必要归 还还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最小养分随条件
5、而变化的示意图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 最小养分会随条最小养分会随条 件变化而变化件变化而变化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 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1. 作物丰产是光照、温、水、养分、空气等综合作用作物丰产是光照、温、水、养分、空气等综合作用 的结果;的结果; 2. 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 的特点;的特点; v意义:施肥只是综合因子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项技术意义:
6、施肥只是综合因子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项技术 措施;把任一因子孤立起来是不对的;施肥与灌溉措施;把任一因子孤立起来是不对的;施肥与灌溉 结合、施肥与良种结合以及营养元素的配合等已成结合、施肥与良种结合以及营养元素的配合等已成 为不增加施肥量也能增产的有效途径为不增加施肥量也能增产的有效途径 4. 综合因子作用律综合因子作用律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5.最适因子律最适因子律 作物对生长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作物对生长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只有 当影响条件处于中间状态时最适于植物生长。偏高当影响条件处于中间状态时最适于植物生长。偏高 偏低都可能受到影响或使产量为零。偏低都
7、可能受到影响或使产量为零。 低量低量适适 量量 高量高量 生生 长长 量量 养分供应量养分供应量 增加增加 极极 限限 毒效毒效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第二节第二节 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 一、平衡施肥法(计划产量施肥量的估算)一、平衡施肥法(计划产量施肥量的估算) (一)计算公式:(一)计算公式: 1.斯坦福(斯坦福(Stanford)算式:)算式: 某养分元素的合理用量某养分元素的合理用量 一季作物总吸收量一季作物总吸收量 土壤供应量土壤供应量 施入该养分的当季利用率施入该养分的当季利用率 低低 中中 高高 肥料供养量肥料供养量 土土 壤供养量壤供养量 作物吸收总量作物吸
8、收总量 随产量不同而不同随产量不同而不同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2.以产定肥算式:以产定肥算式: 计划产量施肥量计划产量施肥量 计划产量需养量土壤供养量计划产量需养量土壤供养量 肥料含养量肥料含养量%肥料养分利用率肥料养分利用率% (二)参数研制与获取:(二)参数研制与获取: 1.计划产量指标(目标产量)的确定计划产量指标(目标产量)的确定 以地定产法(建立以地定产算式)以地定产法(建立以地定产算式) 农作物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农作物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 无肥区农作物产量无肥区农作物产量 完全肥区农作物产量完全肥区农作物产量 100%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9、依依 存存 率率 % y x 无无 肥肥 区区 产产 量量 x y %18.920.063x r0.8507 n 21 y 100 x 18.920.063 x y:计划产量指标:计划产量指标 X:无肥区产量:无肥区产量 沈阳市玉米试验沈阳市玉米试验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河南几种作物以地定产式:河南几种作物以地定产式: 豫东潮土小麦:豫东潮土小麦:y 豫西褐土小麦:豫西褐土小麦:y 豫南小麦:豫南小麦:y 豫南水稻:豫南水稻:y 新乡潮土小麦:新乡潮土小麦:y 1000 x 1000 x 100 x 1000 x 1000 x 66.71.3x 9315x 26905.99x
10、 1660.9x 19.2410.07x 以新乡为例,假设:以新乡为例,假设: 不施肥产量分别为不施肥产量分别为280 斤;斤;420斤;斤;500斤,斤, 目标产量分别为:目标产量分别为: 720.9斤;斤;863.5斤;斤; 921.8斤。斤。 y 100 x 13.1 0.118x 安徽省冬小麦(安徽省冬小麦(80年代)年代)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以前三年平均产量确定(经验法)以前三年平均产量确定(经验法) 在前三年平均产量基础上增产在前三年平均产量基础上增产1020%作为目标作为目标 产量,例:冬小麦产量,例:冬小麦 600斤斤(120%)720斤斤/亩亩 800斤斤
11、(115%)920斤斤/亩亩 900斤斤(110%)990斤斤/亩亩 以水定产(略)以水定产(略) 以有机质含量定产(略)以有机质含量定产(略)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2.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 计划产量计划产量 100 形成形成100斤经济产量所需斤经济产量所需 养分量养分量 例:小麦计划产量例:小麦计划产量1000斤斤/亩,形成亩,形成100斤麦籽需斤麦籽需N3斤,斤, P2O51.25斤,斤,K2O2.5斤;斤; 计划产量所需计划产量所需N 1000 100 330斤斤/亩亩 计划产量所需计划产量所需P2O5101.25
12、12.5斤斤/亩亩 计划产量所需计划产量所需K2O102.525斤斤/亩亩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附录八附录八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3.土壤供应养分量土壤供应养分量 在同一肥力水平的土壤上在同一肥力水平的土壤上设置肥料五项处理试验,以无肥区设置肥料五项处理试验,以无肥区 产量计算土壤供养量产量计算土壤供养量 小麦三要素五项处理产量结果(斤小麦三要素五项处理产量结果(斤/亩)亩) 处理CKPKNKNPNPK 产量280300388372400 土壤供土壤供N量量 土壤供土壤供P2O5量量388/1001.254.85斤斤/亩亩 土壤供土壤供K2O量量372/10
13、02.59.3斤斤/亩亩 300 100 39斤斤/亩亩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法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法 土壤有效养分系数(土壤有效养分系数(%) 无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无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亩)亩) 土壤养分测定值(土壤养分测定值(ppm) 0.15 100% 土壤供养量土壤供养量土壤测定值(土壤测定值(ppm)0.15有效养分系数有效养分系数 例: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例: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ppm;速效磷:;速效磷:20ppm;速;速 效钾:效钾:140ppm;有效养分系数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碱解N:45%;速效磷:;速效磷:75%; 速效钾:速效
14、钾:65% 土壤供土壤供N量量800.1545%5.4/亩亩 土壤供土壤供P2O5量量200.1575%2.25/亩亩 土壤供土壤供K2O量量1400.1565%13.6/亩亩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4.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含量 化肥:按出厂标明含量化肥:按出厂标明含量 有机肥:测定值或概算有机肥:测定值或概算 等级等级全氮全氮%全磷全磷%全钾全钾% 优质优质0.4以上以上0.25以上以上0.8以上以上 中等中等0.30.150.6 劣质劣质0.20.10.4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5.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 通过试验、计算获得(间接法、直接法)通过试验、计算获得
15、(间接法、直接法) 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 施肥区作物地上部分某元素总量无肥区作物地上部分该元素吸收总量施肥区作物地上部分某元素总量无肥区作物地上部分该元素吸收总量 所施肥料中该元素总量所施肥料中该元素总量 100% 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 植株干重植株干重植株植株N%15N原子百分超原子百分超 施入标志肥料量施入标志肥料量标志肥标志肥N%15N% 100%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肥料当季利用率参考值肥料当季利用率参考值 肥料品种肥料品种利用率利用率%肥料品种肥料品种利用率利用率% 碳酸氢铵3035过磷酸钙25 氯化铵4550钙镁磷肥20 尿素4550磷酸二铵P30 N50 硝
16、酸铵5055氯化钾50 硫酸铵5560硫酸钾50 有机肥:2030%;复合肥中N、P、K略高于同类 单质肥或相当;人粪尿N;5060%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肥料利用率变化规律:肥料利用率变化规律: 1.土壤肥力越高,肥料利用率越低;土壤肥力越高,肥料利用率越低; 2.施肥量越大,肥料利用率越低;施肥量越大,肥料利用率越低; 3.灌溉条件越差,肥料利用率越低;灌溉条件越差,肥料利用率越低; 4.追肥高于基肥;追肥高于基肥; 5.深施高于表施;深施高于表施; 6.有机无机配合高于单施;有机无机配合高于单施; 7.腐熟高于半腐熟;腐熟高于半腐熟; 8.粘土高于沙土;粘土高于沙土;
17、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有机肥最低用量的计算有机肥最低用量的计算 有机肥最低用量有机肥最低用量 土壤供土壤供N量量 有机肥有机肥N含量含量%(1有机肥有机肥N利用率利用率%) 原理:有机肥残留原理:有机肥残留N量和当季土壤供量和当季土壤供N量相等的有机肥用量量相等的有机肥用量 例题:例题: 冬小麦前三年平均产量冬小麦前三年平均产量800斤斤/亩,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亩,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 量量400斤斤/亩,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亩,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N占全部肥料供占全部肥料供N的的 4/5,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有机肥中等质量,其余作追肥,磷、钾肥
18、一次底肥施入,有机肥中等质量, 按最低用量在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碳铵、尿素、氯化按最低用量在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碳铵、尿素、氯化 钾肥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钾肥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1.目标产量目标产量 800斤斤(112%)896斤斤900斤斤/亩亩 2.目标产量需养分量目标产量需养分量 N900/100327斤斤/亩亩 P2O5900/1001.2511.25斤斤/亩亩 K2O900/1002.522.5斤斤/亩亩 3.土壤供养量土壤供养量 N400/100312斤斤/亩亩 P2O5400/1001.255斤斤/亩亩 K2O400/1
19、002.510斤斤/亩亩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4.有机肥用量有机肥用量 有机肥用量有机肥用量12/0.3%(125%)5333.3斤斤/亩亩 5.基肥中化肥需供基肥中化肥需供N量量 (27 - 12)4/5 - 5333.30.3%25%12 - 48斤斤/亩亩 6.基肥中二铵用量基肥中二铵用量 (11.25 5 )- 5333.30.15%25% /46%30% (6.25 2)/0.13830.8斤斤/亩亩 7.基肥中需碳铵量基肥中需碳铵量 (8 30.818%50%)/17%30%(8 2.77)/0.051 102.5斤斤/亩亩 8.基肥中需氯化钾量基肥中需氯化钾量
20、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22.510) 5333.30.6%25% /60%50% (12.5 8)/0.315斤斤/亩亩 9.追肥中需尿素追肥中需尿素 (27- 12)1/5 /46%50% 13斤斤/亩亩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土壤名称土壤名称地力基础地力基础前作产量前作产量 壤质潮土中等偏上800斤/亩 作作 物物品品 种种目标产量目标产量 冬小麦矮抗58900斤/亩 施肥数量(斤施肥数量(斤/亩)亩)时间时间方法方法 基基 肥肥 有机肥有机肥碳铵碳铵二铵二铵氯化钾氯化钾尿素尿素犁地前撒施 53331003015 追追 肥肥 15返 青撒施结 合浇水 叶肥
21、叶肥多 元 微 肥扬花期喷施 (三)(三) 配方施肥明白卡配方施肥明白卡 农户农户 x x x 制表人制表人 年年 月月 日日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练习作业练习作业1:新乡潮土小麦以地定产算式:新乡潮土小麦以地定产算式:y 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量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量420斤斤/亩,现有一块地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亩,现有一块地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 /;速效磷:;速效磷:20 / ;速效钾:;速效钾:140 / ;有效养分系数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碱解N:45%; 速效磷:速效磷:75%;速效钾:;速效钾:65%;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
22、N占全部肥料占全部肥料 供供N的的2/3,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优质有机肥按最低用量在,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优质有机肥按最低用量在 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硝酸磷肥、钙镁磷肥、碳铵、尿素、氯化钾肥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硝酸磷肥、钙镁磷肥、碳铵、尿素、氯化钾肥 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并填制配方明白卡。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并填制配方明白卡。 练习作业练习作业2. 专用肥配方设计专用肥配方设计 花生专用肥(适合河南土壤)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煤粉、钙镁磷肥等。花生专用肥(适合河南土壤)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煤粉、钙镁磷肥等。 苹果专用肥为有机无机专用
23、肥,有机质含量苹果专用肥为有机无机专用肥,有机质含量15%,有机肥使用发酵鸡粪:有机,有机肥使用发酵鸡粪:有机 质质32%、N1.8%、P2O50.85%、K2O1.6%)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 煤粉、钙镁磷肥等。煤粉、钙镁磷肥等。 3. 配方中各肥料量以百分率表示。肥料养分分析式可根据附表八数据作参考。配方中各肥料量以百分率表示。肥料养分分析式可根据附表八数据作参考。 注:所有没给定的参数可通过教材、讲课笔记、图书馆查阅资料自行决定。但要有根据注:所有没给定的参数可通过教材、讲课笔记、图书馆查阅资料自行决定。但要有根据 100 x 19.2410.07x
24、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二、肥料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二、肥料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 研究肥料增产效应的变化规律,探讨肥料经济效益的变化,研究肥料增产效应的变化规律,探讨肥料经济效益的变化, 从而确定最高产量施肥量和经济最佳施肥量从而确定最高产量施肥量和经济最佳施肥量。 (一)肥料效应模式(一)肥料效应模式 1.概念:概念: 肥料效应:作物通过施肥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或:作物产量对肥料效应:作物通过施肥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或:作物产量对 施肥的反应。这是狭义的。施肥的反应。这是狭义的。 广义的可包括肥料作用于作物生长发育上的反应。广义的可包括肥料作用于作物生长发育上的反应。 肥料效应模型:反映施
25、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用函数肥料效应模型:反映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用函数 式表达的称肥料效应函数。式表达的称肥料效应函数。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2.肥料效应的一般模式:肥料效应的一般模式: 直线相关模式直线相关模式 产 产 量量 y x 施施 肥肥 量量 yabx a :不施肥产量:不施肥产量 b: 效应系数(边效应系数(边 际产量)等于平均际产量)等于平均 产量,每增投一单产量,每增投一单 位资源(肥料)得位资源(肥料)得 到的增产量是一样到的增产量是一样 的,属固定报酬型的,属固定报酬型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曲线效应模式:曲线效应模式: dy
26、 dx C(Ay) dy dx :产量增长率:产量增长率 A:最高产量:最高产量 Y:一定施肥水平时的实际:一定施肥水平时的实际 产量产量 C:效应系数:效应系数 上式积分后即米采利希方程式:上式积分后即米采利希方程式:yA(1e-cx) 指数式指数式 属报酬递减型(属报酬递减型( yy1 1 xx2 2 yy3 3yy2 2 xx1 1xx3 3 )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3.抛物线模式:抛物线模式: y x yabxcx2 或:或: yb0b1xb2x2 当当b0,c0时,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按渐时,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按渐 渐率增加,超过最高产量后,产量随施肥量增
27、加而渐率增加,超过最高产量后,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 减少。减少。 a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4.报酬递增型报酬递增型 y x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三)肥料效应的经济分析(三)肥料效应的经济分析 探讨施肥成本和施肥利润之间的变化关系,目的是找出经济探讨施肥成本和施肥利润之间的变化关系,目的是找出经济 最佳施肥量,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概念:概念: 总产量总产量 :不同施肥水平下获得的产品总量(:不同施肥水平下获得的产品总量(TP) 平均产量:单位肥料投入所取得的产量平均产量:单位肥料投入所取得的产量 A
28、P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肥料后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减额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肥料后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减额 MP 精确边际产量精确边际产量 MP 总产值:总产量总产值:总产量y产品价格产品价格Py 总成本:总投入总成本:总投入x资源价格资源价格PX TP X y x dy dx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总利润:总产值总利润:总产值总成本总成本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xPX x:生产资源增量:生产资源增量 边际产值边际产值y py y :边际产品:边际产品 边际利润边际利润R 边际产值边际产值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生产弹性:产量变动率和投资(肥料)变动率的比值生产弹性:产量变动率和投资(肥料)
29、变动率的比值 Ep y/yy/y x/xx/x yy xx x y yy xx / y x MP AP 即: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比即: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比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2.肥料经济效应分析肥料经济效应分析(以冬小麦氮肥增产试验为例(以冬小麦氮肥增产试验为例 单位:斤单位:斤/亩)亩) N 施施 用用 量量总总 产产 量量增增 产产 量量平均增产量平均增产量边边 际际 产产 量量 0200- 5260606060 103401407080 1543023076.690 205123127882 255903907878 306204207030 3563243261.
30、712 40632432540 4560040044.4-30 5056036036-40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施施N量量边际产值边际产值边际成本边际成本边际利润边际利润总增产值总增产值总成本总成本总利润总利润 0000000 5601248601248 1080126814024116 1590127823036194 2082127031248264 2578126639060330 3030121842072348 351212043284348 40012-1243296336 45-3012-42400108292 50-4012-52360120240 PX2.4
31、元;元;Py1元元 单位:元单位:元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肥料效应三阶段肥料效应三阶段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X施肥量 y 产产 量量 EP1 78/781 1EP0 EP负值负值 不完全合理施肥阶段 技术合理施肥阶段 完全不合理施肥阶段 AP MP y 90 0 肥料效应三阶段肥料效应三阶段 递增 A C BB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在第二阶段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递减,在第二阶段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递减, 肥料的经济效益依次出现下列三种情况:肥料的经济效益依次出
32、现下列三种情况: y yP Py y x xP PX X 边际产值 边际产值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y Py xPx 边际产值边际产值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yPyxPx 边际产值边际产值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只有当只有当边际产值与边际成本边际产值与边际成本 相等时,即边际利润为零相等时,即边际利润为零 时单位面积施肥利润最大。随着边际产量下降,边际时单位面积施肥利润最大。随着边际产量下降,边际 产值小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负值,单位面积利润产值小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负值,单位面积利润 开始下降,但此时可能单位面积总产量还在增加,总开始下降,但此时可能单位面积总产量还在增加,总 增产值也在增加,但总产值没有
33、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快,增产值也在增加,但总产值没有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快, 因此单位面积总利润下降。因此单位面积总利润下降。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从经营角度考虑,追求的是获得单位面积最大利润,从经营角度考虑,追求的是获得单位面积最大利润, 而不是最高产量和最大产值。因此:而不是最高产量和最大产值。因此: 经济最佳施肥量经济最佳施肥量 指的是:边际利润为零,单位面指的是:边际利润为零,单位面 积利润最大时的施肥量。积利润最大时的施肥量。 3.经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方法经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图解法图解法 边际成本 总利润 边际产值 y x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计算法
34、计算法 经济最佳施肥点应满足下列等式经济最佳施肥点应满足下列等式 yPy xPx 边际产值边际产值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上式改写为:上式改写为: yy xx PyPy Px 微分得:微分得: dy dx Px Py 式式 精确边际产量等于单位肥料价格和单位产品价格之比时经济精确边际产量等于单位肥料价格和单位产品价格之比时经济 效益最大。根据肥料单因素一般效应模式:效益最大。根据肥料单因素一般效应模式: yabX cx2 为使他满足上式应对其求一阶导数得为使他满足上式应对其求一阶导数得: dy dx b2cx 式式 将式代入式得将式代入式得: b2cx 2cx Px Py Px Py b x px
35、py b 2c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4.最高产量施肥量的计算最高产量施肥量的计算 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达最高,此时的施肥量即最高产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达最高,此时的施肥量即最高产 量施肥量,对量施肥量,对 yab cx2 方程来说:方程来说: dy dx b2cx x b 2c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例:例: 冬小麦氮肥效应方程式为:冬小麦氮肥效应方程式为: y240.815.92 0.44x2 经济最佳施肥量经济最佳施肥量x0 最高产量施肥量最高产量施肥量x 2.4 1 15.92 2(0.44 ) 14.4斤斤/亩亩 15.92 2(0.44 )
36、18.09斤斤/亩亩 肥料效应模型的建立是按地力分区进行多年、多点肥料试验,结果数肥料效应模型的建立是按地力分区进行多年、多点肥料试验,结果数 据进行回归统计而建立的。可以单因素也可以多因素,比如二因素多水据进行回归统计而建立的。可以单因素也可以多因素,比如二因素多水 平、三因素多水平等。效应曲线多以二次方程式拟合平、三因素多水平等。效应曲线多以二次方程式拟合,如:如: yb0b1xb2x2b3z b4z2 b5ub6u2b7xz b8xu b9zu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第三节第三节 温室温室CO2施肥技术施肥技术 一、适宜范围和增产效果一、适宜范围和增产效果 温室温室CO2
37、施肥技术已有施肥技术已有100多年历史,主要在温室、大棚多年历史,主要在温室、大棚 的蔬菜和花卉,尤以叶菜类、根菜类、瓜果及茄果类蔬菜效的蔬菜和花卉,尤以叶菜类、根菜类、瓜果及茄果类蔬菜效 果最好。可增产果最好。可增产2040%。 二、施用方法二、施用方法 碳酸氢铵和硫酸反应碳酸氢铵和硫酸反应 每每20m2放一容器(耐腐蚀),放入稀释放一容器(耐腐蚀),放入稀释4倍的硫酸倍的硫酸1-2, 晴天日出后,向硫酸中投入定量的碳酸氢铵。瓜类作物适宜晴天日出后,向硫酸中投入定量的碳酸氢铵。瓜类作物适宜 浓度为浓度为1000-1300-1,其他蔬菜,其他蔬菜600-1000-1。 GIS,GPS,RS称称
38、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第四节第四节 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 一、学习意义目的一、学习意义目的 1.深刻理解植物矿质营养、吸收机理和植物生长发育环境的深刻理解植物矿质营养、吸收机理和植物生长发育环境的 关系。关系。 2.综合应用化学、物理及自动化控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综合应用化学、物理及自动化控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题的能力。 3.掌握实用技术,为了就业、创业和发家致富。掌握实用技术,为了就业、创业和发家致富。 二、无土栽培的历史和概况二、无土栽培的历史和概况 1859年、年、1929年、年、30-40年代、年代、50年代、年
39、代、60年代、年代、80年代、年代、 目前:目前: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三、无土栽培优缺点三、无土栽培优缺点 防止土壤连作障碍防止土壤连作障碍 2.产量高、品质好、无污染无公害、商品率高产量高、品质好、无污染无公害、商品率高 3.省水、省肥、省工、省力、自动化、工厂化生产省水、省肥、省工、省力、自动化、工厂化生产 4.不受土地资源限制不受土地资源限制 5.一次性投资大一次性投资大 6.需要技术水平高需要技术水平高 1. 7.栽培作物种类受限制栽培作物种类受限制 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施肥新技术 四、无土栽培技术的种类四、无土栽培技术的种类 无无 土土 栽栽 培培 固体基质培固体基质培 非固体基质培非固体基质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民用建筑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粉末冶金汽车零部件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精校版)
- 山西省晋中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设施栽培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租赁居间合同模板
- 换电柜地租赁合同范本
- 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员工心理状态
- 2023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评析
- 人教版(2019)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必修1-选择性必修4 共7册必背单词表汇编(字母顺序版)
- LY/T 1788-2023木材性质术语
- 肿瘤学临床教学设计
- 教师成长规划总结反思报告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3份 (含答案) (三十六)
- 2024届吉林省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TSM0501G 丰田试验测试标准
-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工程全过程投标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