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评价的小儿自信心的实验研究_第1页
气质评价的小儿自信心的实验研究_第2页
气质评价的小儿自信心的实验研究_第3页
气质评价的小儿自信心的实验研究_第4页
气质评价的小儿自信心的实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质评价的小儿自信心的实验研究 本文作者:刘文 安玲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与行为能力进行客观认识和充分估计时产生的一种体验,1是人格结构中的动力因素,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国内外心理学家对自信心进行过许多研究。例如,王娥蕊(2006)运用因素分析法对39岁儿童的自信心进行研究,发现39岁儿童的自信心由成就感、自我表现和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构成,并认为成就感是儿童自信心的动力因素,自我表现是行为因素,自我效能感是核心因素;2王娥蕊、杨丽珠(2006)研究表明,39岁儿童自信心的总体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4岁和7岁是儿童自信心发展的两个转折年龄;3brittanyg

2、entile等人(2009)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外貌自信方面存在性别差异,而在学业、社会接受性、家庭和情感自信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他人评价对自信心有重要影响。4气质则是个体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中,如认知、情绪情感等。已有研究表明,气质的反应性和专注性维度与自信心呈正相关,社会抑制性维度则与自信心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具体表现为:低自信心幼儿的反应性水平一般,社会抑制性水平高,专注性水平低;高自信心幼儿的反应性水平高,社会抑制性水平低,专注性水平高。535岁是幼儿气质发展变化的关键期,4岁是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气质特点,开展自信心促进

3、实验,以期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提高和气质的改善。这一实验对于教育者从幼儿气质特征出发,促进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完善幼儿的人格,特别是创造性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研究方法 在大连市某幼儿园随机选取两个班(平均年龄为4岁),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班。实验班30人,控制班30人,共60人。采用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刘文、杨丽珠,2005)和39岁儿童自信心教师评定问卷(王娥蕊、杨丽珠,2006),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进行气质和自信心水平评定。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即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专注性和社会抑制性。问卷由31个项目组成,为5等级评定

4、量表,即从“从不(1分)”到“总是(5分)”共分五个等级。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639岁儿童自信心教师评定问卷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表现和成就感三个维度。该问卷同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7这两份问卷均由带班教师填写。在气质和自信心评定的基础上,将气质的反应性、专注性和社会抑制性三个维度与自信心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成就感三个维度相结合,共设计出15个适合4岁幼儿的系列教育活动(每个气质维度有5个活动)。控制班幼儿接受常规教育,不参与研究者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实验班幼儿每周开展两次研究者专门设计的集体教育活动,每次3040分钟。除此之外,其他一切活动与控制班保持一致。在

5、实验前召开家长会说明有关情况,以避免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在实验期间用观察法考察特定幼儿的气质和自信心行为表现,用气质观察记录表和自信心观察记录表进行记录。实验持续10周。10周后,再次采用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和39岁儿童自信心教师评定问卷,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的气质和自信心水平进行评定。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实验前后的自信心比较前测结果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的自信心发展水平差异不显著。经过促进实验后,研究者再次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的自信心水平进行评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由表1可知,实验班幼儿的自信心发展水平在实验前后呈现显著差异,其自信心总体发展水平呈上

6、升趋势;在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和成就感三个维度上,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的后测得分差异显著。由表2可知,在自信心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实验班幼儿的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前测得分,且差异显著。这表明实验班幼儿在接受自信心促进实验后确实提高了自信心。2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实验前后的气质比较前测结果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的气质各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经过促进实验后,在活动性、反应性、专注性和社会抑制性四个维度上,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的后测得分差异显著(见表3)。由表4可知,实验班幼儿在气质的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和专注性维度上的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得分,在社会抑制性维度上的后测得分则低于前测得分。在活动性、反应性、专

7、注性和社会抑制性维度上,实验班幼儿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这表明在接受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自信心促进实验后,实验班幼儿的活动性、反应性和专注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社会抑制性水平则有一定下降。3.实验班幼儿的气质和自信心变化趋势研究者计算出实验班幼儿自信心总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将实验班幼儿分为高自信心组、中自信心组和低自信心组三组,然后从三组中随机选取幼儿共10名(高自信心幼儿3名,中自信心幼儿4名,低自信心幼儿3名)。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对这10名幼儿进行追踪观察。每周对每名幼儿观察2次,每次30分钟。采用气质观察记录表和自信心观察记录表记录这些幼儿的气质和自信心行为表现。研究所关注的气质或自

8、信心行为出现一次,就记1分,不出现就记0分。观察记录同样持续10周。对观察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实验的进行,三组幼儿的气质和自信心都明显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表明促进实验对幼儿的气质和自信心发展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见图14)。 三、讨论 1.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自信心促进实验对幼儿气质有一定改善作用气质,是幼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不论在任何社会文化环境中父母都能最先观察到的幼儿的个性特点。刘文、杨丽珠(2005)的研究表明,我国39岁儿童的气质由五个维度构成,即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专注性和社会抑制性。情绪性是指个体对人及周围环境所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

9、适度性,有激烈性和稳定性两个特征。消极情绪通常包括大惊小怪、胆怯、易恼怒和情绪不稳定等,积极情绪则通常包括各种快乐的表现,如微笑、大笑等。活动性是指个体在活动强度、活动时间和活动速度上的表现程度,包括强度、速度和时间三个特征。反应性是指个体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程度以及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敏锐程度,主要包括敏感度和敏捷性两个特征。专注性是指个体在活动中注意力的持久程度,主要包括坚持性和分散度两个特征。社会抑制性是指个体对早期未经历过的事情所作出反应的倾向性,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的反应,主要包括适应性和灵活性两个特征。社会抑制性得分越高的儿童,其社会抑制程度越强,适应性和灵活性越差。8,9气质具有

10、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条件和时期,气质是个体身上变化最为缓慢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但是,气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研究发现,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可塑性较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的气质发展影响巨大。刘玉芬等人(2001)针对幼儿的不同气质类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并对200多名幼儿的气质进行早期干预,结果发现干预效果显著,消极气质类型明显减少。10潘昊(2002)的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够促使幼儿养成良好气质,增加适应性行为。11王海宁、章煜和朱峥嵘(2009)以儿童的气质特征为基础,通过集体干预等方法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了为期10年的干预,结果表明针对儿童气质特征进

11、行的问题行为早期干预具有显著效果。12本研究通过为期10周的促进实验,发现实验班幼儿的气质得到明显改善,实验后幼儿的反应性、专注性明显提高,社会抑制程度明显降低,且实验前后的差异显著。这说明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自信心促进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气质改善,也佐证了气质具有可变性的观点。实验表明,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气质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进行早期行为干预,从而找到完善幼儿人格,特别是创造性人格的最佳途径。 2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自信心促进实验对幼儿的自信心发展有促进作用关于儿童自信心培养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是针对低自信心儿童进行的单纯的自信心提高训练,也有的是从理论层面讨论家长和

12、教师应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儿童的自信心的,很少有研究是将自信心培养与儿童的自身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气质作为儿童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会对其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3,14本研究对幼儿进行为期10周的基于气质评定的自信心促进实验,发现实验后幼儿的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且实验前后的得分差异显著,低自信心幼儿人数明显减少。这说明基于幼儿气质的自信心促进实验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已有研究表明,4岁是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关键期。要提高4岁幼儿的自信心,可从增强其自我表现入手,在增强其自我表现的同时促进其成就感的提升。从本实验的结果看,实验班幼儿在接受促进实验后自信心明显提高

13、,自我表现和成就感提高显著。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已有研究结论,但也可能与本实验不像以往的自信心提高训练那样只聚焦于自信心培养,而是根据幼儿的气质特征(包括反应性、专注性、社会抑制性)设计自信心促进实验有关,因为这种实验设计针对性强,能够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因此在促使幼儿自信心提高方面效果比较显著。研究者不但基于幼儿气质特点设计活动,促进其反应性和专注性水平提高,而且还为幼儿创设不同的交往情境,以降低其社会抑制程度,引导幼儿主动与其所处环境协调互动,和谐相处。例如,追踪观察发现,实验班的幼儿贝贝在参与促进实验前被教师评价为“胆小,内向,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而在参与促进实验一段时间后,贝贝的社会抑制性有所减弱,尤其是在参与针对改善社会抑制性的教育活动后,她的改变尤其明显,逐渐乐于和小朋友一起活动,而不像以往那样独自躲在角落里看别人游戏。贝贝的人际交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自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