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886-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pdf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zip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HJ_T13-1996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pdf---(点击预览)
HJ_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_T 86-2002水质 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pdf---(点击预览)
HJ_T 86-2002 水质 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pdf---(点击预览)
HJ_T 83-2001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83-2001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4-2001 水质 氯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3-2001水质 丙稀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3-2001 水质 丙烯睛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2-2001水质 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2-2001 水质 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0-2001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pdf---(点击预览)
HJ_T 60-2000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碘量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9-2000水质 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8-2000 水质 铍的测定 铬菁R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2-1999 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pdf---(点击预览)
HJ_T 51-1999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0-1999 水质 三氯乙醛的测定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49-1999 水质 硼的测定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433-200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pdf---(点击预览)
HJ_T 417-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pdf---(点击预览)
HJ_T 409-2007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pdf---(点击预览)
HJ_T 399-200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372-2007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347-2007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6-200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4-2007 水质 锰的测定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3-2007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汞滴定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2-2007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1-2007 水质 汞的测定 冷原子荧光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24-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pdf---(点击预览)
HJ_T 322-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除尘器.pdf---(点击预览)
HJ_T 200-2005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9-2005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8-2005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7-2005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6-2005 水质 凯氏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5-200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75-2005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74-2005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_T 14-1996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32-2003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pdf---(点击预览)
HJ_T 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pdf---(点击预览)
HJ_T 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91.1-2019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601-2011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298-2019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2300-2018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977-2018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70-2018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966-2018 生态环境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959-2018 水质 四乙基铅的测定 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58-2018 水质 钴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957-2018 水质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944-2018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932-2017 中国地表水环境水体代码编码规则.pdf---(点击预览)
HJ 926-2017 汞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925-2017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924-2017 COD 光度法快速测定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915-2017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914-2017 水质 百草枯和杀草快的测定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09-2017 水质 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08-201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流动注射-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899-2017 水质 总β放射性的测定 厚源法.pdf---(点击预览)
HJ 898-2017 水质 总α放射性的测定 厚源法.pdf---(点击预览)
HJ 896-2017 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95-2017 水质 甲醇和丙酮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94-2017 水质 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93-2017 水质 挥发性石油烃(C6-C9)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86-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pdf---(点击预览)
HJ 884-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pdf---(点击预览)
HJ 877-2017 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875-2017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875-2017 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866-2017 水质 松节油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51-2017 水质 灭多威和灭多威肟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50-2017 水质 硝磺草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49-2017 水质 乙撑硫脲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39-2017 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 横断面调查.pdf---(点击预览)
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pdf---(点击预览)
HJ 816-2016 水和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814-2016 水和土壤样品中钚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813-2016 水中钋-210的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812-2016水质 可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06-2016 水质 丙烯腈和丙烯醛的测定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773-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pdf---(点击预览)
HJ 753-2015水质 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747-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82-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pdf---(点击预览)
HJ 678-2013 水质金属总量的消解微波消解法.pdf---(点击预览)
HJ 664-201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62-201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52-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编制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51-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48-2013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641-2012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30-201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617-2011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610-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pdf---(点击预览)
HJ 608-2017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pdf---(点击预览)
HJ 608-2011 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06-2011 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00-2011 水质 梯恩梯、黑索今、地恩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599-2011 水质 梯恩梯的测定 N-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97-2011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95-2010水质 彩色显影剂总量的测定 169成色剂分光光度法 (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94-2010水质 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的测定 碘-淀粉分光光度法 (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93-2010水质 单质磷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92-2010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591-2010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587-2010水质 阿特拉津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pdf---(点击预览)
HJ 586-2010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85-2010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pdf---(点击预览)
HJ 551-2016水质 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的测定 连续滴定碘量法.pdf---(点击预览)
HJ 550-2015水质 钴的测定 5-氯-2-(吡啶偶氮) -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3-2000 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26-2010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525-2009 水污染物名称代码.pdf---(点击预览)
HJ 520-2009 废水类别代码.pdf---(点击预览)
HJ 501-2009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pdf---(点击预览)
HJ 496-2009 环境工程技术分类与命名.pdf---(点击预览)
HJ 495-2009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pdf---(点击预览)
HJ 494-2009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pdf---(点击预览)
HJ 493-2009 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pdf---(点击预览)
HJ 486-2009水质 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434-2008 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338-201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274-2015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pdf---(点击预览)
HJ 256-200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水泥制造.pdf---(点击预览)
HJ 2529-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袋复合除尘器.pdf---(点击预览)
HJ 2527-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膜生物反应器.pdf---(点击预览)
HJ 25.6-2019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pdf.pdf---(点击预览)
HJ 25.5-2018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25.4-2019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25.3-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2032-201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2031-201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2028-2013 电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2020-2012 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2015-2012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2010-2011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194-2017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1147-2020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pdf---(点击预览)
HJ 1126-2020水中氚的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1111—2020《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pdf---(点击预览)
HJ 1075-2019 水质 浊度的测定 浊度计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4-2019 水质 三丁基锡等 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3-2019 水质 萘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2-2019 水质 吡啶的测定 顶空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1-2019 水质 草甘膦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0-2019 水质 15种氯代除草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50-2019 水质 氯酸盐、亚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9-2019 水质 4 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8-2019 水质 17 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7-2019 水质 锑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6-2019 水质 锑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1018-2019 水质 磺酰脲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17-2019 水质 联苯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16-2019 水质 致突变性的鉴别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5-2018 环境空气降水中阳离子(Na+、NH4+、K+、Mg2+、Ca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2-2018 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1-2018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0-2018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皿计数法.pdf---(点击预览)
HJ 945.3-2020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1147-2020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pdf---(点击预览)
HJ 1089-2020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DZ_T 0308-2017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pdf---(点击预览)
DZ_T 0271-2014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网设计规范.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72-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残留量.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70-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重铬酸盐氧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67-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测定硫化物.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56-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淀粉比色法测定碘化物.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51-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氟离子、溴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49-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滴定法测定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34-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测定镍和钴.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33-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测定钼.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8-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钾、钠、锂和铵.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6-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2-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1-1993地下水 质检验方法 电热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镐、镍和铬.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0-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螯合树脂交换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铜、铅、锌、镉、镍和钴.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18-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测定总铬和六价铬.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17-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铬.pdf---(点击预览)
DBHJ_001-202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pdf---(点击预览)
DBHJ_ 001-202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pdf---(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6页/共2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4516655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6.4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9-15 上传人:专****全 IP属地:山东
20
积分
关 键 词:
废水 检测 系列 规范
资源描述: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内容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标 准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标 准HJ 886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水泥工业Technical guidelines of accounting method for pollution source intensitycement industry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件为准。2018-03-27 发布2018-03-27 实施生生 态态 环环 境境 部部发 布iHJ 886 - 2018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核算程序及方法选取原则.25废气污染源源强核算.56废水污染源源强核算.87噪声源强核算.108固体废物源强核算.109管理要求.10附录 A(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废气排污系数表.11附录 B(资料性附录)各生产设备含尘气体量参考表.12附录 C(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13附录 D(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14附录 E(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主要噪声源噪声级及噪声治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F(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列表形式.17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支撑体系,指导和规范水泥工业污染源源强核算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废气污染物、废水污染物、噪声、固体废物源强核算的程序、方法及选取原则、内容及要求。本标准附录 A附录 F 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18 年 03 月 27 日批准。本标准自 2018 年 03 月 27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1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水泥工业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工业污染源源强核算的程序、方法及选取原则、内容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和现有工程污染源源强核算。本标准适用于水泥工业正常和非正常工况下源强核算,不适用于突发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情况下的源强核算。本标准适用于水泥熟料制造、水泥粉磨等生产过程的废气污染物、废水污染物、噪声、固体废物源强核算, 不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特征污染物源强核算。散装水泥中转及水泥制品生产可参照执行。执行 GB 13223 的锅炉源强按照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火电 (HJ 888)进行核算;执行 GB 13271 的锅炉源强按照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锅炉进行核算。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者其中的条款。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9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T 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 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 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35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6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2HJ/T 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434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 84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HJ 884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HJ 88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火电HJ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锅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余热利用系统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of kiln exhaust gas引入水泥窑废气,利用废气余热进行物料干燥、发电等,并对余热利用后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系统。4核算程序及方法选取原则4.1核算程序污染源源强核算程序包括污染源识别与污染物确定、核算方法及参数选定、源强核算、核算结果等,具体内容见 HJ 884。污染源识别与污染物确定亦应符合 HJ 2.1、HJ 2.2、HJ/T2.3、HJ 2.4 等技术导则及 GB 4915、GB 8978、GB 12348 等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应包括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包括水泥窑启、停等)两种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4.2核算方法选取原则4.2.1一般原则核算方法包括实测法、类比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污系数法等,核算方法及选取次序见表1。3表 1源强核算方法选取一览表企业企业类型类型环境环境要素要素污染源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因子核算方法及选取优先次序核算方法及选取优先次序新(改新(改、扩)建扩)建工程工程污染源污染源现有现有工程工程污染源污染源水泥(熟料) 生产企业废气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颗粒物、氮氧化物(以 NO2计) 、 氟化物 (以总 F 计)1.类比法;2.排污系数法1.实测法;2.类比法aSO21.物料衡算法;2.类比法;3.排污系数法1.实测法;2.类比法a;3.物料衡算法氨b类比法1.实测法;2.类比法a汞及其化合物1.物料衡算法;2.类比法1.实测法;2.类比法a;3.物料衡算法煤磨、冷却机、破碎机、磨机、包装机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颗粒物1.类比法;2.排污系数法1.实测法;2.类比法a烘干机、烘干磨颗粒物、氮氧化物(以NO2计)c类比法1.实测法;2.类比法aSO2c1.物料衡算法;2.类比法1.实测法;2.类比法a;3.物料衡算法无组织源颗粒物、氨b类比法或其他可行方法类比法或其他可行方法废污水设备冷却排污水、余热发电锅炉循环冷却排污水、机修等辅助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口化学需氧量(CODCr) 、氨氮、悬浮物(SS)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石油类、氟化物、 总磷等1.类比法;2.排污系数法1.实测法;2.类比法a噪声磨机、风机、破碎、空压机、余热发电系统等设备噪声级类比法1.实测法;2.类比法a固体废物水泥窑、除尘器等设备固体废物类比法实测法水泥粉磨站废气破碎机、磨机、包装机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颗粒物1.类比法;2.排污系数法1.实测法;2.类比法a烘干机颗粒物、氮氧化物(以NO2计)c类比法SO2c1.物料衡算法;2.类比法1.实测法;2.类比法a;3.物料衡算法无组织源颗粒物类比法或其他可行方法类比法或其他可行方法废污水设备冷却排污水、机修等辅助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口化学需氧量(CODCr) 、氨氮、悬浮物(SS)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石油类、氟化物、 总磷等1.类比法;2.排污系数法1.实测法;2.类比法a噪声水泥磨机、破碎机、风机、空压机等设备噪声级类比法1.实测法;2.类比法a4续表企业企业类型类型环境环境要素要素污染源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因子源强核算方法及选取优先次序源强核算方法及选取优先次序新(改扩)建新(改扩)建工程工程污染源污染源现有现有工程工程污染源污染源水泥粉磨站固体废物磨机、除尘器等设备固体废物类比法实测法a现有工程污染源源强核算时,对于同一企业有多个同类型污染源时,其他污染源可类比本企业同类型污染源实测污染源数据核算源强。b适用于使用氨水、尿素等含氨物质作为还原剂,去除烟气中氮氧化物。c适用于采用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4.2.2废气a)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颗粒物、氮氧化物、氟化物优先采用类比法核算,其次采用排污系数法核算。二氧化硫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核算,其次采用类比法、排污系数法核算。汞及其化合物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核算,其次采用类比法核算。氨采用类比法核算。废气无组织源强采用类比法或其他可行方法核算。b) 现有工程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优先采用实测法,其次采用类比法、物料衡算法。采用实测法核算源强时,对 HJ 848 及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等要求采用自动监测的污染因子,仅可采用有效的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对 HJ 848 及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等未要求采用自动监测的污染因子,优先采用自动监测数据,其次采用手工监测数据。废气无组织源强采用类比法或其他可行方法核算。4.2.3废水a) 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污染源源强优先采用类比法核算,其次采用排污系数法核算。b) 现有工程污染源污染源源强优先采用实测法,其次采用类比法。采用实测法核算源强时,对 HJ 848 及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等要求采用自动监测的污染因子, 仅可采用有效的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对 HJ 848 及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等未要求采用自动监测的污染因子,优先采用自动监测数据,其次采用手工监测数据。4.2.4噪声a) 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污染源源强采用类比法核算。b) 现有工程污染源5污染源源强优先采用实测法,其次采用类比法。4.2.5固体废物a) 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污染源源强采用类比法核算。b) 现有工程污染源污染源源强核算采用实测法核算。5废气污染源源强核算5.1类比法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可类比与其生产线规模、工艺、污染控制措施等相同, 以及原辅料及燃料成分、管理水平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污染源实测数据进行核算。类比法适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因子(颗粒物、SO2、NOx、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氨) 。5.2物料衡算法5.2.1一般规定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质量守恒定律,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的总和。物料衡算法适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SO2、汞及其化合物。对于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源强核算参数可取设计资料中相关数据;对于现有工程污染源源强核算参数应取核算时段内检测报告中相关数据,并为基于使用量的加权平均值。5.2.2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 SO2的物料衡算方法5.2.2.1原料中硫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有机硫、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其中,有机硫和硫化物硫易于在预热器挥发或分解,应实测其原料中的全硫、硫酸盐硫,用差减法计算出有机硫和硫化物硫含量。5.2.2.2原料中有机硫和硫化物硫等含量0.15%时,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烟囱 SO2源强按式(5-1)核算。100100)100100(221n100SO2iiiGGD(5-1)式中:2SOD核算时段内 SO2排放量,t;2S 生成 SO2的换算系数;G0核算时段内耗煤量,t;6Gi核算时段内第 i 种原料耗量,t;0煤的含硫率(以单质 S 计) ,%;i第 i 种原料含硫率(以单质 S 计) ,%;1S 生成 SO2的系数,%,根据各区域或各项目特点取值,一般可取 95;2SO2排入大气系数,%,根据各区域或各项目特点取值,新型干法回转窑一般可取 2。5.2.2.3原料中有机硫和硫化物硫等含量0.15%时,其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 SO2源强按式(5-2)计算。 100-1100100100100)100100(222SOn1i121n1i00SOiiiiGGGD(5-2)式中:2SOD核算时段内 SO2排放量,t;2S 生成 SO2的换算系数;G0核算时段内耗煤量,t;Gi核算时段内第 i 种原料耗量,t;0煤的含硫率(以单质 S 计) ,%;i第 i 种原料的硫酸盐含硫率(以单质 S 计) ,%;1S 生成 SO2的系数,%,根据各区域或各项目特点取值,一般可取 95;2SO2排入大气系数,%,根据各区域或各项目特点取值,新型干法回转窑一般可取 2;i 第 i 种原料中有机硫及硫化物硫的含量(以单质 S 计) ,%;2SO脱硫设施的净化效率,%。5.2.3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汞及其化合物源强按式(5-3)核算。6-熟熟in1i00Hg10100)(GGGDi(5-3)式中:HgD核算时段内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量,t;G0核算时段内耗煤量,t;0煤中汞及其化合物的含量(以 Hg 计) ,mg/kg;iG核算时段内第 i 种原料用量,t;i第 i 种原料中汞及其化合物的含量(以 Hg 计) ,mg/kg;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率,%,取 100;熟G核算时段内熟料产量,t;熟熟料中汞及其化合物的含量(以 Hg 计) ,mg/kg。75.3实测法5.3.1采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核算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废气污染源, 应采用符合相关规范的有效在线监测数据核算废气污染物源强。废气污染物源强按式(5-4)核算:)10(91iiniqD(5-4)式中:D核算时段内某种污染物排放量,t;i标准状态下某种污染物第 i 小时实测排放质量浓度,mg/m3;qi标准状态下第 i 小时废气排放量,m3/h;n核算时段内的污染物排放时间,h。采用自动监测数据核算废气污染物源强, 应采用核算时段内所有的小时平均数据进行计算。自动监测系统的测定及安装位置、日常运行管理、比对监测、校准及检验、数据审核及处理应符合 HJ 75、HJ 76、HJ/T 373 的要求。采用自动监测数据核算废气污染物源强时, 还应同步记录监测期间生产装置的运行工况参数,如物料投加量、燃料消耗量、温度、压力、风机风量、电机电流等。5.3.2采用手工监测数据核算自动监测系统未能监测的污染物或未安装自动监测系统的污染源、 污染物,采用执法监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等手工监测数据,核算污染物源强。采用手工监测数据核算污染物源强,应采用核算时段内所有的手工监测数据进行计算。除执法监测外,其他所有手工监测时段的生产负荷应不低于本次监测与上一次监测周期内的平均生产负荷, 并给出生产负荷的对比结果。废气污染物源强按式(5-5)核算:9110)(hnqDniiih(5-5)式中:Dh核算时段内废气中某种污染物排放量,t;i标准状态下第 i 次监测废气中某种实测小时排放质量浓度,mg/m3;iq标准状态下第 i 次监测小时废气排放量,m3/h;n核算时段内有效监测数据数量,量纲一;h 核算时段内污染物排放时间,h。手工监测的采样位置、采样频次、分析方法、数据审核应符合 GB 4915 和 GB/T 16157、HJ/T 373、HJ/T 397、HJ 848 等监测规范的要求。执法监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监测频次,8应满足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等要求。采用手工监测数据核算废气污染物源强时, 还应同步记录监测期间生产装置的运行工况参数,如物料投加量、燃料消耗量、温度、压力、风机风量、电机电流等。5.4排污系数法排污系数法适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SO2、NOx、氟化物。某污染物源强可按式(5-6)计算:DM10-3(5-6)式中:D核算时段内某污染物的排放量,t;M核算时段内熟料或水泥生产线产量,t;某污染物的排污系数(以熟料计或以水泥计) ,kg/t。排污系数参见附录 A。实际运用时需注意污染防治设施(参见附录 C)与排污系数对应情景的一致性。5.5非正常工况下的源强核算5.5.1 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非正常工况下源强采用类比法核算,二氧化硫亦可采用物料衡算法。5.5.2 现有工程污染源非正常工况下源强采用实测法核算,依据在线监测系统实测值核算。6废水污染源源强核算6.1类比法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的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可类比与其生产线规模、工艺、污染控制措施等相同,原辅料及燃料成分、管理水平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污染源实测质量浓度、去除效率、水量等数据进行核算。6.2实测法6.2.1采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核算安装废水自动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废水污染源, 应采用符合相关规范的有效在线监测数据核算废水污染物源强。废水污染物源强按式(6-1)核算。n1i610iiqD(6-1)式中:D核算时段内某种污染物排放量,t;i第 i 次监测废水中某种污染物日均排放质量浓度,mg/L;iq第 i 日废水排放量,m3/d;9n核算时段内废水污染物排放时间,d。采用在线监测数据核算废水污染物源强,应采用核算时段内所有的日平均数据进行计算。废水自动监测系统的测定及安装位置、日常运行管理、比对监测、校准及检验、数据审核及处理应符合 HJ/T 355、HJ/T 356、HJ/T 373 的要求。采用自动监测数据核算废水污染物源强时, 还应分别详细记录调质前废水的来源、 水量、污染物质量浓度等情况。6.2.2采用手工监测数据核算废水自动监测系统未能监测的污染物或未安装废水自动监测系统的污染物, 可采用执法监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等手工监测数据,核算废水污染物源强。废水污染物源强按式(6-2)进行核算。6110)(dnqDniii(6-2)式中:D核算时段内污染物排放量,t;i第 i 次监测废水中某种污染物日均排放质量浓度,mg/L;iq第 i 日监测废水排放量,m3/d;n核算时段内有效监测数据数量,量纲一;d核算时段内污染物排放时间,d。采用手工监测数据核算污染物源强,应采用核算时段内所有的手工监测数据进行计算。手工监测的采样位置、采样频次、分析方法、数据审核应符合 GB 8978 和相应监测规范的要求。执法监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监测频次,应满足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等要求。采用手工监测数据核算废水污染物源强时, 还应分别详细记录调质前废水的来源、 水量、污染物浓度等情况。6.3排污系数法水污染物源强按式(6-3)核算:DKP10-6(6-3)式中:D核算时段内某污染物的排放量,t。K污染物的排污系数,g/t。P核算时段内熟料或水泥生产线产量,t。生产废水排污系数参考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取值(以最新版本为准)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可参考 GB 50015 中的参数。水泥工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参考附录 D。107噪声源强核算7.1类比法噪声源可采用设备商提供的源强数据。 类比对象的优先顺序为技术协议源强参数、 同型号设备、同类设备。设备型号未定时,应根据同类设备噪声水平按保守原则确定噪声源强,或者参考附录 E确定噪声源强。7.2实测法依据相关噪声测量技术规范等, 对现有水泥工业企业正常运行工况下各种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实测,作为噪声源强。8固体废物源强核算8.1类比法新(改、扩)建工程污染源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可类比具有相同或类似规模、工艺、污染控制措施、管理水平、原燃料成分的污染源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确定。8.2实测法现有工程污染源根据水泥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台账记录的固体废物类别、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最终确定固体废物源强。9管理要求9.1 源强核算过程中,工作程序、源强识别、核算方法及参数选取应符合要求。如存在其他有效的源强核算方法,也可以用于核算污染物源强。9.2 污染物源强核算的技术材料(包括数据资料、参数选取、计算过程等)应保存原始记录,存档备查。9.3 污染物源强核算采用监测数据时,其采样位置、采样分析的仪器及方法、数据有效性、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应符合有关规定。9.4 源强核算结果具体格式参见附录 F。11附录 A(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废气排污系数表产品名称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原料名称工艺名称工艺名称规模等级规模等级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指标单位单位排污系数排污系数b水泥钙、硅铝、铁质原料a新型干法4,000(吨-熟料/日)烟尘千克/吨-熟料0.0500.113c0.1010.151d工业粉尘千克/吨-产品0.0290.059氮氧化物千克/吨-熟料0.81.0水泥钙、硅铝、铁质原料a新型干法2,0004,000(不含) (吨-熟料/日)烟尘千克/吨-熟料0.0500.113c0.1010.151d工业粉尘千克/吨-产品0.0320.065氮氧化物千克/吨-熟料0.81.0熟料钙、硅铝、铁质原料a新型干法4,000(吨-熟料/日)烟尘千克/吨-产品0.0500.113c0.1010.151d工业粉尘千克/吨-产品0.0200.039氮氧化物千克/吨-产品0.81.0熟料钙、硅铝、铁质原料a新型干法4,000(吨-熟料/日)烟尘千克/吨-产品0.0500.113c0.1010.151d工业粉尘千克/吨-产品0.0220.043氮氧化物千克/吨-产品0.81.0注 1:本次结合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及末端治理技术升级,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部分排污系数进行修正,未修正的系数仍以全国污染源普查手册中的产排污系数为准。今后,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有更新的,以最新版本为准。a原料中钙质原料主要指石灰质原料;硅铝质原料主要指砂岩、页岩、黏土、粉煤灰、煤矸石等;铁质原料主要指铁矿石、铁矿粉、硫酸渣等;混合材主要指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材料等。b当采用高效除尘、脱硝技术时,排污系数取下限;当采用普通除尘、脱硝技术时,排污系数取上限。c适用于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可参照执行。d适用于静电除尘器。12附录 B(资料性附录)各生产设备含尘气体量参考表设备名称设备名称排风量排风量备注备注悬浮预热器窑(标准态)(20002800)G,m3/hG 为窑台时产量,t窑外分解窑(标准态)(14002500)G,m3/hG 为窑台时产量,t熟料篦式冷却机(标准态)(12002500)G,m3/hG 为篦冷机台时产量,t回转烘干机(标准态)(10004000)G,m3/hG 为烘干机台时产量,t生料磨中卸烘干磨(35005000)D2,m3/hD 为磨机内径,m风扫磨(20003000)G,m3/hG 为磨机台时产量,t立式磨(20003000)G,m3/hG 为磨机台时产量,tO-Sepa 选粉机(9001500)G,m3/hG 为磨机台时产量,t水泥磨机械排风磨(15003000)D2,m3/hD 为磨机内径,m辊压机(100200)G,m3/hG 为磨机台时产量,t煤磨钢球磨(风扫)(20003000)G,m3/hG 为磨机台时产量,t立式磨(20003000)G,m3/hG 为磨机台时产量,t破碎机颚式Q7200S2000,m3/hS 为破碎机额口面积,m2锤式反击式Q(16.821)dLn,m3/hd 为转子直径,mL 为转子长度,mn 为转子速度,r/min立轴Q5d2n,m3/hd 为锤头旋转半径,mn 为转子速度,r/min包装机300G,m3/hG 为包装机台时产量,t散装机(2025)G,m3/hG 为散装机台时产量,t提升运输设备空气斜槽Q(0.130.15)BL,m3/hB 为斜槽宽度,mmL 为斜槽长度,m斗式提升机Q1800VS,m3/hV 为料斗运行速度,m/sS 为机壳截面积,m2胶带输送机Q700B(Vh),m3/hB 为胶带宽度,mV 为胶带速度,m/sh 为物料落差,m螺旋输送机QD400,m3/hD 为螺旋直径,mm13附录 C(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水泥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水泥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可行技术源头控制选择和控制水泥生产的原(燃)料品质,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选择和控制合理的硫碱比、较低的N、Cl、F、重金属含量等;合理利用低品位原料、可替代燃料和工业固体废物;淘汰使用萤石等含氟矿化剂提高水泥制造工艺与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污染物源头削减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技术、低氮燃烧技术、节能粉磨技术、原燃料预均化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安装工艺自动控制系统,减少工艺波动造成的污染物非正常排放安装工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生料及固体燃料给料、熟料烧成等工艺参数进行准确测(计)量与快速调整,实现水泥生产的均衡稳定, 减少工艺波动建立企业能效管理系统采用节能粉磨设备、变频调速风机和其他高效用电设备,减少电力消耗。优化余热利用技术,水泥窑热烟气优先用于物料烘干,剩余热量可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生产蒸汽或用于发电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颗粒物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氮氧化物SNCR与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等)结合二氧化硫采用窑磨一体机运行或干法、半干法、湿法脱硫技术氨采取提高氨水雾化效果、稳定雾化压力、选择合适的脱硝反应温度以及延长脱硝反应时间等措施,从而提高氨水反应效率和降低氨水用量冷却机(窑头)颗粒物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煤磨颗粒物防爆袋式、电除尘器烘干机、烘干磨颗粒物袋式除尘器二氧化硫采用低硫煤或湿法、干法、半干法脱硫氮氧化物低氮燃烧或SNCR破碎机、水泥磨、包装机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颗粒物袋式除尘器无组织排放控制颗粒物物料处理、输送、装卸、储存过程应当封闭,对块石、粘湿物料、浆料以及车船装卸料过程也可采取其他有效抑尘措施,控制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氨氨水用全封闭罐车运输、配氨气回收或吸收回用装置、氨罐区设氨气泄漏检测设施14附录 D(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排放排放方式方式类型类型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物可行技术可行技术循环回用辅助生产废水、设备冷却排污水、循环冷却排污水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pH 经过滤、沉淀、上浮、冷却等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动植物油、氨氮、总磷经一级处理(隔油、过滤、沉淀、上浮法、冷却)和二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活性污泥法、A/O、A2/O、其他)后回用排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站辅助生产废水、设备冷却排污水、循环冷却排污水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pH经隔油、过滤、生物接触氧化等处理后,达到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标准后纳管生活污水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动植物油、氨氮、总磷直接排放地表水体辅助生产废水,设备冷却排污水、循环冷却排污水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pH经一级处理(过滤、沉淀、上浮法、冷却等)或二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活性污泥法、A/O、A2/O、其他)后达标排放生活污水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动植物油、氨氮、总磷经一级处理(隔油、过滤、沉淀、上浮法、冷却)和二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活性污泥法、A/O、A2/O、其他)后达标排放15附录 E(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主要噪声源噪声级及噪声治理措施表 E.1 主要噪声源噪声级序号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噪声级噪声级/dB(A)1煤磨851052原料磨851053窑尾预热器风机901154原料磨风机955收尘器排风机856生料均化库罗茨风机851057生料入窑罗茨风机858熟料篦式冷机风机1109熟料收尘风机8510水泥磨11511空压机8512汽轮机、发电机859513冷却塔809014锅炉排气口120140表 E.2噪声治理可行技术要求高噪声系高噪声系统统噪声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措施降噪效果/dB(A)a石灰石破碎将破碎机置于封闭车间或地下、起到封闭隔声的效果,在破碎机基础加装减震装置,降低破碎机振动引起的噪声。在车间内部的墙面安装吸声材料1020生料、燃料和水泥制备系统(1)将球磨机置于封闭隔声车间,阻隔噪声传播。车间内部墙面安装吸声材料1520(2)使用带有阻尼效果的耐磨衬板降低噪声1520(3)用隔声涂料在球磨机筒体外喷涂隔声层或用吸声材料进行筒体包扎1520(4)采用立式磨替代管磨粉磨生料,立式磨的噪声较传统管磨低153016续表高噪声系高噪声系统统噪声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措施降噪效果降噪效果/dB(A)烧成系统(1)将电机置于封闭隔声车间,阻隔噪声传播。无法安装在隔声车间的电机可使用隔声罩或喷涂隔声涂层进行隔声1530(2)提高电机装配精度,降低安装不良引起的机械噪声1520(3)窑头、窑尾风机及高温风机建设吸声厂房,安装消声器1530其他(1)在风机进、出风管道上安装消声器,风机和管道连接采用软连接。风机基础配备减震垫1020(2)将高噪声风机置于隔声室(隔声罩)中,隔声室(罩)内可做吸声处理1030(3)安置库体内部的风机,可在库体建筑安装隔声门、窗进行隔声改造,必要时可在内部墙面安装吸声材料或者吸声结构、进一步降噪1030(4)余热发电汽轮机、发电机车间封闭,并在设备上安装吸声材料或者加装隔声罩1030(5)空压机房做好车间密封、为设备配置基础减震、在进风口加装消声器1030(6)循环水冷却塔进风口安装消声百叶210(7)在冷却塔旁安装隔声屏障815a是指采取噪声治理可行技术所能降低的噪声级数值。17附录 F(资料性附录)水泥工业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列表形式表 F.1废气污染源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一览表生产生产线线a规规模模/万万 tb设备设备名称名称设备规设备规格格c污染源污染源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产生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排放排排放放时时间间/h核算核算时段时段实际实际产量产量/万万 t主要有主要有害元素害元素含量含量/%d核核算算方方法法废气产废气产生量生量/(m3/h)产生产生质量质量浓度浓度/(mg/m3)e产生量产生量/(kg/h)工工艺艺效率效率/%核核算算方方法法废气排废气排放量放量/(m3/h)排放排放质量质量浓度浓度/(mg/m3)排放量排放量/(kg/h)生产线 1水泥窑 1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冷却机颗粒物煤磨1煤磨颗粒物无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516655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