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944-2018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pdf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zip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HJ_T13-1996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pdf---(点击预览)
HJ_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_T 86-2002水质 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pdf---(点击预览)
HJ_T 86-2002 水质 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pdf---(点击预览)
HJ_T 83-2001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83-2001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4-2001 水质 氯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3-2001水质 丙稀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3-2001 水质 丙烯睛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2-2001水质 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2-2001 水质 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70-2001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pdf---(点击预览)
HJ_T 60-2000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碘量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9-2000水质 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8-2000 水质 铍的测定 铬菁R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2-1999 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pdf---(点击预览)
HJ_T 51-1999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pdf---(点击预览)
HJ_T 50-1999 水质 三氯乙醛的测定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49-1999 水质 硼的测定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433-200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pdf---(点击预览)
HJ_T 417-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pdf---(点击预览)
HJ_T 409-2007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pdf---(点击预览)
HJ_T 399-200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_T 372-2007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347-2007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6-200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4-2007 水质 锰的测定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3-2007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汞滴定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2-2007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41-2007 水质 汞的测定 冷原子荧光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_T 324-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pdf---(点击预览)
HJ_T 322-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除尘器.pdf---(点击预览)
HJ_T 200-2005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9-2005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8-2005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7-2005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6-2005 水质 凯氏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95-200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75-2005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74-2005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_T 14-1996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pdf---(点击预览)
HJ_T 132-2003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pdf---(点击预览)
HJ_T 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pdf---(点击预览)
HJ_T 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91.1-2019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601-2011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298-2019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2300-2018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977-2018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70-2018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966-2018 生态环境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959-2018 水质 四乙基铅的测定 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58-2018 水质 钴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957-2018 水质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944-2018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932-2017 中国地表水环境水体代码编码规则.pdf---(点击预览)
HJ 926-2017 汞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925-2017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924-2017 COD 光度法快速测定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915-2017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914-2017 水质 百草枯和杀草快的测定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09-2017 水质 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908-201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流动注射-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899-2017 水质 总β放射性的测定 厚源法.pdf---(点击预览)
HJ 898-2017 水质 总α放射性的测定 厚源法.pdf---(点击预览)
HJ 896-2017 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95-2017 水质 甲醇和丙酮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94-2017 水质 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93-2017 水质 挥发性石油烃(C6-C9)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86-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pdf---(点击预览)
HJ 884-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pdf---(点击预览)
HJ 877-2017 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875-2017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875-2017 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866-2017 水质 松节油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51-2017 水质 灭多威和灭多威肟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50-2017 水质 硝磺草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49-2017 水质 乙撑硫脲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39-2017 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 横断面调查.pdf---(点击预览)
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pdf---(点击预览)
HJ 816-2016 水和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814-2016 水和土壤样品中钚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813-2016 水中钋-210的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812-2016水质 可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806-2016 水质 丙烯腈和丙烯醛的测定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773-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pdf---(点击预览)
HJ 753-2015水质 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747-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82-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pdf---(点击预览)
HJ 678-2013 水质金属总量的消解微波消解法.pdf---(点击预览)
HJ 664-201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62-201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52-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编制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51-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48-2013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641-2012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30-201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617-2011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610-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pdf---(点击预览)
HJ 608-2017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pdf---(点击预览)
HJ 608-2011 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606-2011 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600-2011 水质 梯恩梯、黑索今、地恩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599-2011 水质 梯恩梯的测定 N-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97-2011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95-2010水质 彩色显影剂总量的测定 169成色剂分光光度法 (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94-2010水质 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的测定 碘-淀粉分光光度法 (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93-2010水质 单质磷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92-2010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591-2010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587-2010水质 阿特拉津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pdf---(点击预览)
HJ 586-2010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85-2010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pdf---(点击预览)
HJ 551-2016水质 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的测定 连续滴定碘量法.pdf---(点击预览)
HJ 550-2015水质 钴的测定 5-氯-2-(吡啶偶氮) -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53-2000 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pdf---(点击预览)
HJ 526-2010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525-2009 水污染物名称代码.pdf---(点击预览)
HJ 520-2009 废水类别代码.pdf---(点击预览)
HJ 501-2009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pdf---(点击预览)
HJ 496-2009 环境工程技术分类与命名.pdf---(点击预览)
HJ 495-2009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pdf---(点击预览)
HJ 494-2009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pdf---(点击预览)
HJ 493-2009 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pdf---(点击预览)
HJ 486-2009水质 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434-2008 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338-201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274-2015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pdf---(点击预览)
HJ 256-200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水泥制造.pdf---(点击预览)
HJ 2529-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袋复合除尘器.pdf---(点击预览)
HJ 2527-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膜生物反应器.pdf---(点击预览)
HJ 25.6-2019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pdf.pdf---(点击预览)
HJ 25.5-2018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pdf---(点击预览)
HJ 25.4-2019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25.3-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2032-201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2031-201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HJ 2028-2013 电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2020-2012 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2015-2012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2010-2011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194-2017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1147-2020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pdf---(点击预览)
HJ 1126-2020水中氚的分析方法.pdf---(点击预览)
HJ 1111—2020《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pdf---(点击预览)
HJ 1075-2019 水质 浊度的测定 浊度计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4-2019 水质 三丁基锡等 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3-2019 水质 萘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2-2019 水质 吡啶的测定 顶空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1-2019 水质 草甘膦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70-2019 水质 15种氯代除草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50-2019 水质 氯酸盐、亚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9-2019 水质 4 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8-2019 水质 17 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7-2019 水质 锑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1046-2019 水质 锑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点击预览)
HJ 1018-2019 水质 磺酰脲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17-2019 水质 联苯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16-2019 水质 致突变性的鉴别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5-2018 环境空气降水中阳离子(Na+、NH4+、K+、Mg2+、Ca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2-2018 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1-2018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pdf---(点击预览)
HJ 1000-2018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皿计数法.pdf---(点击预览)
HJ 945.3-2020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pdf---(点击预览)
HJ 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pdf---(点击预览)
HJ 1147-2020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pdf---(点击预览)
HJ 1089-2020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pdf---(点击预览)
DZ_T 0308-2017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pdf---(点击预览)
DZ_T 0271-2014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网设计规范.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72-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残留量.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70-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重铬酸盐氧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67-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测定硫化物.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56-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淀粉比色法测定碘化物.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51-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氟离子、溴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49-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滴定法测定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34-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测定镍和钴.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33-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测定钼.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8-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钾、钠、锂和铵.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6-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2-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1-1993地下水 质检验方法 电热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镐、镍和铬.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20-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螯合树脂交换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铜、铅、锌、镉、镍和钴.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18-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催化极谱法测定总铬和六价铬.pdf---(点击预览)
DZ_T 0064.17-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铬.pdf---(点击预览)
DBHJ_001-202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pdf---(点击预览)
DBHJ_ 001-202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pdf---(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6页/共4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4516655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6.4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9-15 上传人:专****全 IP属地:山东
20
积分
关 键 词:
废水 检测 系列 规范
资源描述:
废水检测系列规范,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内容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标 准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标 准 HJ9442018 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cords and compliance reports of pollutant emission permi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lution sources General rule (on trial)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件为准。 2018-03-27 发布 2018-03-27 实施 生生 态态 环环 境境 部部 发 布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 . 2 5 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内容 .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编制流程 . 1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封面样式 . 15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编写提纲 . 16 附录 E(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表格形式 . 18 附录 F(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表格形式(重点管理) . 21 附录 G(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表格形式(简化管理) . 36 ii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 号)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 48 号),完善排污许可技术体系,确定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形式、 记录内容、 记录频次和记录保存的一般要求,以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分类、编制流程、编制内容和报告周期等原则要求。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 和附录 G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规划财务司、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18 年 03 月 27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8 年 03 月 27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 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 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排污许可证的申请、核发、执行、监管全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排污单位开展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和执行报告编制及提交。 有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行业技术规范)的,按照行业技术规范执行;无行业技术规范的,按照本标准执行;行业涉及通用工序的,执行通用工序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制订行业或通用工序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可参考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者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6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 47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HJ 608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 942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 48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管理台账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cords 指排污单位根据排污许可证的规定, 对自行监测、 落实各项环境管理要求等行为的具体记录,包括电子台账和纸质台账两种。 2 3.2 执行报告 compliance reports 指排污单位根据排污许可证和相关规范的规定, 对自行监测、 污染物排放及落实各项环境管理要求等行为的定期报告,包括电子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 3.3 电子化存储 electronic storage 指将环境管理台账以文字和数据的形式记录并保存在磁盘、 硬盘、 光盘等电子存储介质内的形式。 3.4 报告周期 frequency of reporting 指排污单位提交执行报告的频次和时间要求。 4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 4.1 一般原则 本标准所指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为基本要求,排污单位可自行增加和加严记录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可依据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增加和加严记录要求。 排污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落实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并对环境管理台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一般按日或按批次进行记录,异常情况应按次记录。 实施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 其环境管理台账内容可适当缩减, 至少记录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和监测记录信息,记录频次可适当降低。 4.2 记录形式 分为电子台账和纸质台账两种形式。 4.3 记录内容 包括基本信息、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监测记录信息及其他环境管理信息等,参照附录 A。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排放口编码应与排污许可证副本中载明的编码一致。 4.3.1 基本信息 包括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基本信息、污染防治设施基本信息。 a)生产设施基本信息:主要技术参数及设计值等。 b)污染防治设施基本信息:主要技术参数及设计值;对于防渗漏、防泄漏等污染防治措施,还应记录落实情况及问题整改情况等。 4.3.2 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包括主体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等单元的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工况:运行状态、生产负荷、主要产品产量、原辅料及燃料等。 3 1)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运行,主要参数名称及数值。 2)生产负荷:主要产品产量与设计生产能力之比。 3)主要产品产量:名称、产量。 4)原辅料:名称、用量、硫元素占比、有毒有害物质及成分占比(如有)。 5)燃料:名称、用量、硫元素占比、热值等。 6)其他:用电量等。 b)非正常工况:起止时间、产品产量、原辅料及燃料消耗量、事件原因、应对措施、是否报告等。 对于无实际产品、燃料消耗、非正常工况的辅助工程及储运工程的相关生产设施,仅记录正常工况下的运行状态和生产负荷信息。 4.3.3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情况:运行情况、主要药剂添加情况等。 1)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运行;治理效率、副产物产生量等。 2)主要药剂(吸附剂)添加情况:添加(更换)时间、添加量等。 3)涉及 DCS 系统的,还应记录 DCS 曲线图。DCS 曲线图应按不同污染物分别记录,至少包括烟气量、污染物进出口浓度等。 b)异常情况:起止时间、污染物排放浓度、异常原因、应对措施、是否报告等。 4.3.4 监测记录信息 按照 HJ 819 及各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规定执行。 监测质量控制按照 HJ/T 373 和 HJ 819 等规定执行。 4.3.5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无组织废气污染防治措施管理维护信息:管理维护时间及主要内容等。 特殊时段环境管理信息:具体管理要求及其执行情况。 其他信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确定的其他信息,企业自主记录的环境管理信息。 4.4 记录频次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信息、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监测记录信息、其他环境管理信息的记录频次。 4.4.1 基本信息 对于未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按年记录,1 次/年;对于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在发生变化时记录 1 次。 4.4.2 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工况: 1)运行状态:一般按日或批次记录,1 次/日或批次。 2)生产负荷:一般按日或批次记录,1 次/日或批次。 3)产品产量:连续生产的,按日记录,1 次/日。非连续生产的,按照生产周期记录,1 次/周期;周期小于 1 天的,按日记录,1 次/日。 4)原辅料:按照采购批次记录,1 次/批。 5)燃料:按照采购批次记录,1 次/批。 4 b)非正常工况:按照工况期记录,1 次/工况期。 4.4.3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情况: 1)运行情况:按日记录,1 次/日。 2)主要药剂添加情况:按日或批次记录,1 次/日或批次。 3)DCS 曲线图:按月记录,1 次/月。 b)异常情况:按照异常情况期记录,1 次/异常情况期。 4.4.4 监测记录信息 按照 HJ 819 及各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规定执行。 4.4.5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废气无组织污染防治措施管理信息:按日记录,1 次/日。 特殊时段环境管理信息:按照 4.4.1-4.4.4 规定频次记录;对于停产或错峰生产的,原则上仅对停产或错峰生产的起止日期各记录 1 次。 其他信息: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实际生产运行规律等确定记录频次。 4.5 记录存储及保存 a)纸质存储:应将纸质台账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介质中;由专人签字、定点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并留存备查;保存时间原则上不低于 3 年。 b)电子化存储:应存放于电子存储介质中,并进行数据备份;可在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填报并保存;由专人定期维护管理;保存时间原则上不低于 3 年。 5 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5.1 报告分类 按报告周期分为年度执行报告、季度执行报告和月度执行报告。 5.2 编制流程 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编制、质量控制、提交四个阶段(见附录 B)。 第一阶段(资料收集与分析阶段):收集排污许可证及申请材料、历史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环境管理台账等相关资料,全面梳理排污单位在报告周期内的执行情况。 第二阶段(编制阶段):针对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汇总梳理依证排污的依据,分析违证排污的情形及原因,提出整改计划,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填报相关内容。 第三阶段(质量控制阶段):开展报告质量审核,确保执行报告内容真实、有效,并经排污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四阶段 (提交阶段) : 排污单位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提交电子版执行报告,同时向有排污许可证核发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通过平台印制的经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实际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书面执行报告。 电子版执行报告与书面执行报告应保持一致。 5.3 编制内容 排污单位应对提交的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各项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 有效性负责, 并 5 自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应自觉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 如提交的内容和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应积极配合调查,并依法接受处罚。 排污单位应对上述要求作出承诺, 并将承诺书纳入执行报告中。 执行报告封面格式参见附录 C,编写提纲参见附录 D。 5.3.1 年度执行报告 包括排污单位基本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自行监测执行情况、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分析、信息公开情况、排污单位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 其他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执行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结论、 附图附件等。 对于排污单位信息有变化和违证排污等情形, 应分析与排污许可证内容的差异, 并说明原因。 5.3.1.1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a)说明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管理要求等,参见附录 E。 b)按照生产单元或主要工艺,分析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说明平均生产负荷、原辅料及燃料使用等情况;说明取水及排水情况;对于报告期内有污染防治投资的,还应说明防治设施建成运行时间、计划总投资、报告周期内累计完成投资等,参见附录F.1。 c)说明排放口规范性整改情况(如有)。 d)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情况。 e)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包括排污许可证变更情况,以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等。 5.3.1.2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a)正常情况说明。分别说明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废水等污染防治设施的处理效率、药剂添加、催化剂更换、固废产生、副产物产生、运行费用等情况,以及防治设施运行维护情况,参见附录 F.2。 b)异常情况说明。排污单位拆除、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应说明实施拆除、停运的原因、起止日期等情况,并提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文件;因故障等紧急情况停运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异常的,排污单位应说明故障原因、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情况、报告提交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参见附录 F.3。 c)如发生污染事故,排污单位应说明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等级、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措施、污染物排放、处理情况等信息。 5.3.1.3 自行监测执行情况 a)说明自行监测要求执行情况,并附监测布点图,参见附录 F.4 至 F.7。 b)对于自动监测,说明是否满足 HJ 75、HJ 76、HJ/T 353、HJ/T 354、HJ/T 355、HJ/T 356、HJ/T 373、HJ 477 等相关规范要求。说明自动监测系统发生故障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补充监测和事故分析报告的情况。 c)对于手工监测,说明是否满足 GB/T 16157、HJ/T 55、HJ/T 91、HJ/T 373、HJ/T 397等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 6 d)对于非正常工况,说明废气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等,参见附录 F.8 至 F.9。 e)对于特殊时段,说明废气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等,参见附录 F.10。 f)对于有周边环境质量监测要求的,说明监测点位、指标、时间、频次、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等内容,并附监测布点图。 g)对于未开展自行监测、自行监测方案与排污许可证要求不符、监测数据无效等情形,说明原因及措施。 5.3.1.4 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 说明是否按排污许可证要求记录环境管理台账的情况,参见附录 F.11。 5.3.1.5 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分析 a)以自行监测数据为基础,说明各排放口的实际排放浓度范围、有效数据数量等内容,参见附录 F.4 至 F.10。 b)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核算排污单位实际排放量,给出计算方法、所用的参数依据来源和计算过程,并与许可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参见附录 F.12 至 F.16。 c)对于非正常工况,说明发生的原因、次数、起止时间、防治措施等。 d)对于特殊时段,说明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及达标情况等。 e)对于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应逐时说明;对于废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应逐日说明;说明内容包括排放口、污染物、超标时段、实际排放浓度、超标原因等,以及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及接受处罚的情况,参见附录 F.17 至 F.18。 f)说明实际排放量与生产负荷之间的关系。 5.3.1.6 信息公开情况 说明信息公开的方式、内容、频率及时间节点等信息,参见附录 F.19。 5.3.1.7 排污单位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 a)说明环境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环境管理制度建立情况、排污单位环境保护规划、环保措施整改计划等。 b)说明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相关责任的落实情况。 5.3.1.8 其他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执行情况 说明排污许可证中规定的其他内容执行情况。 5.3.1.9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对于违证排污的情况,提出相应整改计划。 5.3.1.10 结论 总结排污单位在报告周期内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说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下一步需进行整改的内容。 5.3.1.11 附图附件 a)附图包括自行监测布点图等。执行报告附图应清晰、要点明确。 b)附件包括污染物实际排放量计算过程、非正常工况证明材料,以及支持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其他材料。 7 5.3.2 季度/月度执行报告 至少包括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合规判定分析, 超标排放或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说明等内容。其中,季度执行报告还应包括各月度生产小时数、主要产品及其产量、主要原料及其消耗量、新水用量及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信息。 5.3.3 简化管理要求 实行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 应提交年度执行报告与季度执行报告, 其中年度执行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排污单位基本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自行监测执行情况、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分析、结论等;季度执行报告至少包括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合规判定分析,超标排放或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说明等内容,参见附录G。 5.3.3.1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a)说明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管理要求等,参见附录 E。 b)说明排放口规范性整改情况(如有)。 5.3.3.2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a)正常情况说明。分别说明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废水等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时间、污水处理量、脱硫脱硝剂用量、运行费用等情况,参见附录 G.1。 b)异常情况说明。排污单位拆除、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应说明实施拆除、停运的原因、起止日期等情况,并提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文件;因故障等紧急情况停运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异常的,排污单位应说明故障原因、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情况、报告提交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参见附录 G.2。 c)如发生污染事故,排污单位应说明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等级、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措施、污染物排放、处理情况等信息。 5.3.3.3 自行监测执行情况 a)说明自行监测要求执行情况,并附监测布点图,参见附录 G.3 至 G.6。 b)对于自动监测,说明是否满足 HJ 75、HJ 76、HJ/T 353、HJ/T 354、HJ/T 355、HJ/T 356、HJ/T 373、HJ 477 等相关规范要求。说明自动监测系统发生故障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补充监测和事故分析报告的情况。 c)对于手工监测,说明是否满足 GB/T 16157、HJ/T 55、HJ/T 91、HJ/T 373、HJ/T 397等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 d)对于非正常工况,说明废气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等,参见附录 G.7 至 G.8。 e)对于特殊时段,说明废气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等,参见附录 G.9。 f)对于有周边环境质量监测要求的,说明监测点位、指标、时间、频次、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等内容,并附监测布点图。 g)对于未开展自行监测、自行监测方案与排污许可证要求不符、监测数据无效等情形,说明原因及措施。 5.3.3.4 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 说明是否按排污许可证要求记录环境管理台账的情况,参见附录 G.10。 8 5.3.3.5 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分析 a)以自行监测数据为基础,说明各排放口的实际排放浓度范围、有效数据数量等内容,参见附录 G.3 至 G.9。 b)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核算排污单位实际排放量,给出计算方法、所用的参数依据来源和计算过程,并与许可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参见附录 G.11 至 G.15。 c)对于非正常工况,说明发生的原因、次数、起止时间、防治措施等。 d)对于特殊时段,说明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及达标情况等。 e)对于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应逐时说明;对于废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应逐日说明;说明内容包括排放口、污染物、超标时段、实际排放浓度、超标原因等,以及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及接受处罚的情况,参见附录 G.16 至 G.17。 f)说明实际排放量与生产负荷之间的关系。 5.3.3.6 结论 总结排污单位在报告周期内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说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下一步需进行整改的内容。 5.4 报告周期 排污单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提交执行报告, 应每年提交一次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 同时, 还应依据法律法规、 标准等文件的要求, 提交季度执行报告或月度执行报告。 5.4.1 年度执行报告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年度,报告周期为当年全年(自然年);对于持证时间不足三个月的年度,当年可不提交年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年度执行报告。 5.4.2 季度执行报告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季度,报告周期为当季全季(自然季度);对于持证时间不足一个月的季度, 该报告周期内可不提交季度执行报告,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季度执行报告。 5.4.3 月度执行报告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十日的月份,报告周期为当月全月(自然月);对于持证时间不足十日的月份, 该报告周期内可不提交月度执行报告,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月度执行报告。 9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内容 表 A.1 排污单位基本信息表 单位 名称 生产经营 场所地址 行业 类别 法定 代表人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产品 名称 生产 工艺 生产 规模 环保 投资 环评批复文号(1) 排污权交易文件 排污许可证编号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注:(1)列出环评批复文件文号、备案编号,或者地方政府出具的认定或备案文件文号。 表 A.2 生产设施正常工况信息表 生产设施(设备) 名称 (1) 编码生产设施型号主要生产设施(设备)规格参数(2)设计生产 能力 运行状态 生产负荷 产品产量 原辅料 参数名称 设计值 实际值单位生产能力单位开始时间(3) 结束时间(3) 中间产品单位最终产品单位名称种类用量单位有毒有害元素来源地 成分占比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注:(1)指主要生产设施(设备)名称。 (2)指设施(设备)的设计规格参数,包括参数名称、设计值、实际值、计量单位;参数名称包括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参数及其他参数,如储罐参数包括尺寸、运行时间等,焚烧炉参数包括平均燃烧率、热酌减率、焚毁去除率等;对于设计值与实际值相同的参数,可仅填报设计值。 (3)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为记录频次内的起止时刻。 (4)中间产品和单位可选填。 10 表 A.3 燃料信息表 名称 (1) 用量低位热值 单位 品质(2) 燃煤 燃油 燃气 其他燃料 含硫量(%)灰分(%)挥发分(%)其他 (3) 含硫量(%)其他 (3) 硫化氢含量 (%) 其他 (3) 相关物质含量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注:(1)指燃料名称,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等。 (2)根据燃料类型对应填写,可以收到基品质为准。 (3)指燃料燃烧后与污染物产生有关的成分。 表 A.4 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基本信息与运行管理信息表 防治设施名称 编码防治设施型号主要防治设施规格参数 运行状态 污染物排放情况 排气筒高度 (m) 排口温度()压力(kPa)排放时间(h)耗电量(kWh)副产物 药剂情况 参数名称 设计值 单位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是否正常烟气量(m3/h)污染因子治理效率 (%)数据来源名称产生量 (t)名称添加时间添加量 (t)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注:根据行业特点及监测情况,选择记录“治理效率”。 11 表 A.5 废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表 防治设施名称 编码防治设施型号主要防治设施规格参数 运行状态 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泥产生量 处理方式 耗电量 药剂情况 参数名称 设计值 单位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是否正常出口 流量 (m3/d)污染因子治理效率(%) 数据来源 排放去向 名称添加时间 添加量 (t)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注:根据行业特点及监测情况,选择记录“治理效率”。 表 A.6 防治设施异常情况信息表 防治设施名称编号异常情况起始时刻 异常情况终止时刻 污染物排放情况 事件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 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排放去向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12 表 A.7 有组织废气(手工/在线监测)污染物监测原始结果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监测日期监测时间出口 进口 标态干 烟气量 (Nm3/h) 氧含量 (%)二氧化硫(mg/m3)颗粒物 (mg/m3)氮氧化物(mg/m3) 标态干 烟气量 (Nm3/h)氧含量 (%)二氧化硫(mg/m3)颗粒物 (mg/m3)氮氧化物(mg/m3) 监测结果折标值 监测结果 折标值监测结果折标值监测结果折标值 监测结果 折标值监测结果折标值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注:进口监测数据按照监测方法、设备条件、企业需求选择性填报。 表 A.8 无组织废气污染物监测原始结果表 序号 生产设施/无组织排放编号 监测日期 监测时间 二氧化硫 (mg/m3) 颗粒物 (mg/m3) 氮氧化物 (mg/m3)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表 A.9 废水监测仪器信息表 排放口 编码 污染物种类 监测采样方法及个数 监测次数 测定方法 监测仪器型号 备注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13 表 A.10 废水污染物监测结果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监测日期 监测时间出口 进口 化学需氧量 (mg/L)生化需氧量 (mg/L)氨氮 (mg/L)悬浮物(mg/L) 化学需氧量 (mg/L)生化需氧量 (mg/L)氨氮 (mg/L)悬浮物 (mg/L)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注:进口监测数据按照监测方法、设备条件、企业需求选择性填报。 14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编制流程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编制的工作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流程见图 1。 图 1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编制流程 15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封面样式 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封面样式见图 2。 图 2 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封面样式 16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编写提纲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的编写提纲如下: 承诺书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1.1 排污单位基本信息 1.2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1.3 排污单位生产运行情况 1.4 原辅材料及燃料消耗情况 1.5 排污单位生产流程及产排污节点情况 1.6 排放口规范化 1.7 需说明的其他情况 2.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2.1 污染防治设施变化情况 2.2 重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2.3 污染防治设施维护情况 2.4 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 3.自行监测执行情况 3.1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及变化情况 3.2 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3.3 手工监测执行情况 3.4 周边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4.环境管理台账 4.1 环境管理台账要求 4.2 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 5.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 5.1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达标情况 5.2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及达标情况 5.3 特殊时段排放情况 5.4 非正常排放情况 6.信息公开 6.1 信息公开情况 6.2 信息公开执行情况 7.排污单位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 7.1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17 7.2 环境管理体系落实情况 8.其他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执行情况 9.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0.结论 附图 附件 18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表格形式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汇总表 项目 内容 报告周期内执行情况 备注 1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一)排污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变化 未变化 注册地址 变化 未变化 邮政编码 变化 未变化 生产经营场所地址 变化 未变化 行业类别 变化 未变化 生产经营场所中心经度 变化 未变化 生产经营场所中心纬度 变化 未变化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变化 未变化 技术负责人 变化 未变化 联系电话 变化 未变化 所在地是否属于重点区域 变化 未变化 主要污染物类别及种类 变化 未变化 大气污染物排放方式 变化 未变化 废水污染物排放规律 变化 未变化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名称 变化 未变化 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名称 变化 未变化 设计生产能力 变化 未变化 19 续表续表 项目 内容 报告周期内执行情况 备注 1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二)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原料 原料 (自动生成) 年最大使用量 变化 未变化 硫元素占比 变化 未变化 有毒有害成分及占比 变化 未变化 变化 未变化 辅料 辅料 (自动生成) 年最大使用量 变化 未变化 硫元素占比 变化 未变化 有毒有害成分及占比 变化 未变化 变化 未变化 燃料 污染防治设施 (自动生成) 灰分 变化 未变化 硫分 变化 未变化 挥发分 变化 未变化 热值 变化 未变化 年最大使用量 变化 未变化 变化 未变化 (三)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防治设施废气 污染防治设施 (自动生成) 治理污染物种类 变化 未变化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变化 未变化 排放形式 变化 未变化 排放口位置 变化 未变化 变化 未变化 废水 污染防治设施 (自动生成) 治理污染物种类 变化 未变化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变化 未变化 排放去向 变化 未变化 排放规律 变化 未变化 排放口位置 变化 未变化 20 续表续表 项目 内容 报告周期内执行情况 备注 2 环境管理要求 自行监测要求 排放口 (自动生成) 污染物种类 变化 未变化 监测设施 变化 未变化 自动监测是否联网 变化 未变化 自动监测仪器名称 变化 未变化 自动监测设施安装位置 变化 未变化 自动监测设施是否符合 安装、运行、维护等管理要求 变化 未变化 手工监测采样方法及个数 变化 未变化 手工监测频次 变化 未变化 手工测定方法 变化 未变化 变化 未变化 注:对于选择“变化”的,应在“备注”中说明原因。 21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表格形式(重点管理) 表 F.1 排污单位基本信息表 序号 记录内容 名称 数量或内容计量单位 备注1 主要原料用量 原料 1(自动生成) 其他原料 2 主要辅料用量 辅料 1(自动生成) 其他辅料 3 能源消耗 能源类型(自动生成) 用量 硫分 % 灰分 % 挥发分 % 热值 蒸汽消耗量 MJ 用电量 kWh 4 生产规模 生产单元 1(自动生成) 5 运行时间 生产单元 1(自动生成) 正常运行时间 h 非正常运行时间 h 停产时间 h 6 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 1(自动生成) 7 取排水 取水量 废水排放量 8 全年生产负荷 % 9 污染防治设施计划投资情况(执行报告周期如涉及) 治理设施类型 / 开工时间 万元 建成投产时间 计划总投资 报告周期内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 10 其他内容 注:(1)排污单位应根据行业特征补充细化列表中相关内容。 (2)如与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不符的,在“备注”中说明变化情况及原因。 (3)如报告周期有污染治理投资的,填写 9 有关内容。 (4)列表中未能涵盖的信息,排污单位可以文字形式另行说明。 (5)能源类型中的用量、硫分、灰分、挥发分、热值原则上指报告时段内全厂各批次收到基燃料的加权平均值,以入厂数据来衡量;排污单位也可使用入炉数据并在备注中说明;对于液体或气体燃料,可只填报用量、硫分、热值;热值指燃料低位发热量。 (6)取水量指排污单位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合计总量。 22 (7)治理设施类型指颗粒物废气治理设施、二氧化硫废气治理设施、氮氧化物废气治理设施、其他废气治理设施、废水治理设施等。 23 表 F.2 污染防治设施正常情况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污染防治设施 备注 名称 数量单位 1 废水 污染防治设施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废水防治设施运行时间 h 污水处理量 t 污水回用量 t 污水排放量 t 耗电量 kWh XX 药剂使用量 kg XX 污染物处理效率 % 运行费用 万元 2 废气 脱硫设施 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脱硫设施运行时间 h 脱硫剂用量 t 平均脱硫效率 % 脱硫固废产生量 t 运行费用 万元 脱硝设施 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脱硝设施运行时间 h 脱硝剂用量 t 平均脱硝效率 % 脱硝固废产生量 t 运行费用 万元 除尘设施 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除尘设施运行时间 h 平均除尘效率 % 除尘灰产生量 t 布袋除尘器清灰周期及换袋情况 运行费用 万元 其他防治设施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注:(1)排污单位应根据行业特征细化列表中内容,如有相关内容则填写,如无相关内容则不填写。 (2)列表中未能涵盖的信息,排污单位可以文字形式另行说明。 (3)其他防治设施中包括无组织等防治设施。 (4)污染物处理效率/平均脱硫效率/平均脱硝效率/平均除尘效率为报告期内算数平均值。 (5)废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费用主要为药剂、电等的消耗费用,不包括人工、绿化、设备折旧和财务费用等;废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费用主要为脱硫/脱硝剂等物料及水、电等的消耗费用,不包括人工、绿化、设备折旧和财务费用等。 24 表 F.3 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汇总表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时段 故障设施故障原因各排放因子浓度(mg/m3) 采取的应对措施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自行填写) 废气防治设施 废水防治设施 注:(1)如废气防治设施异常,排放因子填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 (2)如废水防治设施异常,排放因子填写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25 表 F.4 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数据统计表 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 监测设施 有效监测数据(小时值) 数量许可排放浓度限值 (mg/m3) 监测结果 (折标,小时浓度,mg/m3)超标数据数量 超标率(%)备注 最小值 最大值平均值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注:(1)若采用手工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报告周期内的监测次数。 (2)若采用自动和手工联合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两者有效数据数量的总和。 (3)超标率是指超标的监测数据个数占总有效监测数据个数的比例。 (4)监测要求与排污许可证不一致的原因以及污染物浓度超标原因等可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表 F.5 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速率监测数据统计表 排放口编号/设施编号 污染物种类 排放速率有效监测数据数量 许可排放速率(kg/h) 实际排放速率(kg/h) 超标数据数量 超标率 (%)超标原因 备注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速率,可不填。 注: 超标率是指超标的监测数据个数占总有效监测数据个数的比例。 26 表 F.6 无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数据统计表 序号 监测点位/设施 生产设施/无组织排放编号 监测时间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浓度限值 (mg/m3) 浓度监测结果(折标,小时浓度,mg/m3)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1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无无组织废气监测要求,可不填。 表 F.7 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数据统计表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监测设施 有效监测数据(日均值) 数量许可排放浓度限值(mg/L)浓度监测结果(日均浓度,mg/L) 超标数据数量 超标率 (%) 备注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注:(1)若采用手工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报告周期内的监测次数。 (2)若采用自动和手工联合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两者有效数据数量的总和。 (3)超标率是指超标的监测数据个数占总有效监测数据个数的比例。 (4)监测要求与排污许可证不一致的原因以及污染物浓度超标原因等可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27 表 F.8 非正常工况有组织废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表 起止时间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有效监测数据 (小时值)数量许可排放浓度限值 (mg/m3) 浓度监测结果 (折标,小时浓度,mg/m3)超标数据数量超标率(%)备注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注:(1)若采用手工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报告周期内的监测次数。 (2)若采用自动和手工联合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两者有效数据数量的总和。 (3)超标率是指超标的监测数据个数占总有效监测数据个数的比例。 (4)监测要求与排污许可证不一致的原因以及污染物浓度超标原因等可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表 F.9 非正常工况无组织废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统计表 起止时间 生产设施/无组织排放编号 监测时间 污染物种类 监测次数 许可排放浓度限值(mg/m3)浓度监测结果(折标,小时浓度,mg/m3)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无无组织废气监测要求,可不填。 28 表 F.10 特殊时段有组织废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表 记录 日期 排放口 编号 污染物种类 监测设施有效监测数据(小时值)数量 许可排放浓度限值 (mg/m3) 监测结果 (折标,小时浓度,mg/m3)超标数据数量 超标率 (%) 备注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注:(1)若采用手工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报告周期内的监测次数。 (2)若采用自动和手工联合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两者有效数据数量的总和。 (3)超标率是指超标的监测数据个数占总有效监测数据个数的比例。 (4)监测要求等与排污许可证不一致的,或超标原因等可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表 F.11 台账管理情况表 序号 记录内容 是否完整 说明 自动生成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9 表 F.12 废气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报表(季度报告) 排放口类型 排放口编号 月份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量(t) 实际排放量(t)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有组织废气 主要排放口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量,可不填。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季度合计自动生成 其他合计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季度合计自动生成 全厂合计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季度合计自动生成 注: 其他合计指除主要排放口以外的污染物排放量合计,如一般排放口、无组织排放(如有)、其他排放情形(如有)等。 30 表 F.13 废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报表(季度报告) 排放口类型 排放口编号 月份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量(t) 实际排放量(t)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主要排放口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量,可不填。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季度合计自动生成 一般排放口合计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季度合计自动生成 全厂合计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季度合计自动生成 31 表 F.14 废气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报表(年度报告) 排放口类型 排放口编号 季度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量(t) 实际排放量(t)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有组织废气 主要排放口 自动生成 第一季度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量,可不填。 第二季度自动生成 第三季度自动生成 第四季度自动生成 年度合计自动生成 其他合计 第一季度自动生成 第二季度自动生成 第三季度自动生成 第四季度自动生成 年度合计自动生成 全厂合计 第一季度自动生成 第二季度自动生成 第三季度自动生成 32 续表续表 排放口类型 排放口编号 季度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量(t) 实际排放量(t)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全厂合计 第四季度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量,可不填。 年度合计自动生成 注: 其他合计指除主要排放口以外的污染物排放量合计,如一般排放口、无组织排放(如有)、其他排放情形(如有)等。 表 F.15 废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报表(年度报告) 排放口类型 排放口编号 季度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量(t) 实际排放量(t)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主要排放口 自动生成 第一季度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量,可不填。 第二季度自动生成 第三季度自动生成 第四季度自动生成 年度合计自动生成 一般排放口合计 第一季度自动生成 第二季度自动生成 第三季度自动生成 第四季度自动生成 33 续表续表 排放口类型 排放口编号 季度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量(t) 实际排放量(t)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一般排放口合计 年度合计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量,可不填。 全厂合计 第一季度自动生成 第二季度自动生成 第三季度自动生成 第四季度自动生成 年度合计自动生成 34 表 F.16 特殊时段废气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报表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期间等特殊时段 日期 废气类型 排放口编号/设施编号污染物种类 许可日排放量(kg) 实际日排放量(kg)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有组织 废气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特殊时段排放量,可不填。 无组织 废气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全厂合计 自动生成 冬防等特殊时段 月份 废气类型 排放口编号/设施编号污染物种类 许可月排放量(t) 实际月排放量(t) 是否超标及超标原因 备注 有组织 废气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特殊时段排放量,可不填。 无组织 废气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全厂合计 自动生成 35 表 F.17 废气污染物超标时段小时均值报表 日期 时间 生产设施编号排放口编号 超标污染物种类 实际排放浓度(折标,mg/m3)超标原因说明 表 F.18 废水污染物超标时段日均值报表 日期 时间 排放口编号 超标污染物种类 实际排放浓度(mg/m3) 超标原因说明 表 F.19 信息公开情况报表 序号 分类 执行情况 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 备注 1 公开方式 是 否 2 时间节点 是 否 3 公开内容 是 否 注:信息公开情况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的,在“备注”中说明原因。 36 附录 G (资料性附录)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表格形式(简化管理) 表 G.1 污染防治设施正常情况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污染防治设施 备注 名称 数量单位 1 废水 污染防治设施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废水防治设施运行时间 h 污水处理量 t 运行费用 万元 2 废气 脱硫设施 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脱硫设施运行时间 h 脱硫剂用量 运行费用 万元 脱硝设施 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脱硝设施运行时间 h 脱硝剂用量 运行费用 万元 除尘设施 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除尘设施运行时间 h 运行费用 万元 其他防治设施1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注:(1)排污单位应根据行业特征细化列表中内容,如有相关内容则填写,如无相关内容则不填写。 (2)列表中未能涵盖的信息,排污单位可以文字形式另行说明。 (3)其他防治设施中包括无组织等防治设施。 (4)废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费用主要为药剂、电等的消耗费用,不包括人工、绿化、设备折旧和财务费用等;废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费用主要为脱硫/脱硝剂等物料及水、电等的消耗费用,不包括人工、绿化、设备折旧和财务费用等。 37 表 G.2 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汇总表 污染防治设施编号 时段 故障设施故障原因各排放因子浓度(mg/m3) 采取的应对措施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自行填写) 废气防治设施 废水防治设施 注:(1)如废气防治设施异常,排放因子填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 (2)如废水防治设施异常,排放因子填写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38 表 G.3 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数据统计表 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 监测设施 有效监测数据(小时值) 数量许可排放浓度限值 (mg/m3) 监测结果 (折标, 小时浓度, mg/m3)超标数据 数量 超标率(%)备注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注:(1)若采用手工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报告周期内的监测次数。 (2)若采用自动和手工联合监测,有效监测数据数量为两者有效数据数量的总和。 (3)超标率是指超标的监测数据个数占总有效监测数据个数的比例。 (4)监测要求与排污许可证不一致的原因以及污染物浓度超标原因等可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表 G.4 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速率监测数据统计表 排放口编号/设施编号 污染物种类 排放速率有效监测数据数量 许可排放速率(kg/h) 实际排放速率(kg/h) 超标数据数量 超标率 (%) 超标原因备注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自动生成 自动生成 如排污许可证未许可排放速率,可不填。 注: 超标率是指超标的监测数据个数占总有效监测数据个数的比例。 39 表 G.5 无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废水检测系列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516655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