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1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2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3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4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一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将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一、食物的能量的来源一、食物的能量的来源 机体能量的来源是机体能量的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利用糖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利用糖(70%)和脂肪和脂肪(30%)供能,少量的能量依靠蛋白质分解供给。供能,少量的能量依靠蛋白质分解供给。二、食物的能量转化二、食物的能量转化

2、(一)(一)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TPATP)是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是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二)(二)50%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二二 能量代谢的测定能量代谢的测定 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热量来计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一)直接测热法 将动物置于热量计中,就可收集和直接测定一定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此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测热法。(二)间接测热法(二)间接测热法 是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来计算机体的产热量。间接测热法比较简便易行,并且准确,是研究动物营养、环境生理和内分泌的一种实验方法。 二

3、、能量代谢的测定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概念(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概念1. 1.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1 1克食物氧化时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又分为生克食物氧化时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又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物热价和物理热价 。2.2.食物的氧热价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 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升氧所产生的热量3.3.呼吸商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CO2 2的量和吸入的量和吸入OO2 2量的量的比值为呼吸商(比值为呼吸商(RQRQ)。)。糖的呼吸商为糖的呼吸商为1.01.0,脂肪为,脂肪为0.710.71,蛋白质为,

4、蛋白质为0.800.80。三、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三、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一)基础代谢(一)基础代谢基础状态:清醒而非常安静的状态为基础状态,基础基础状态:清醒而非常安静的状态为基础状态,基础状态下的代谢为基础代谢。状态下的代谢为基础代谢。(二)(二)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三)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三)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1. 1.个体大小个体大小2.2.性别性别3.3.年龄年龄4.4.营养状况营养状况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1. 1.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动物采食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热量比采食前有明动物采食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热量比采食前有明显增加为食物的特殊

5、动力作用。显增加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蛋白质产热蛋白质产热30%30%,以糖和脂肪为主,产热可增,以糖和脂肪为主,产热可增加加4-6%4-6%。2.2.肌肉活动的影响肌肉活动的影响安静时肌肉产热占安静时肌肉产热占20%20%,运动时占,运动时占90%90%。3.3.神经神经- -内分泌影响内分泌影响激怒或寒冷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激怒或寒冷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增加组织耗氧量,使机体产热量增加。增加,可增加组织耗氧量,使机体产热量增加。 4.4.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在20-30 20-30 ,代谢稳定,达,代谢稳定,达30-45 30-45 ,

6、代谢上升代谢上升。当环境温度低于当环境温度低于2020时反射性地引时反射性地引起寒战和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而使代谢率增加;起寒战和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而使代谢率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当环境温度低于1010时,代谢率增加更为明显。时,代谢率增加更为明显。 第二节第二节 体体 温温体温: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恒定的维持有赖于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 (1)体表温度: 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机体表层的温度,又称表层温度。(2)体核温度: 包括心、肺、脑和腹部器官等机体深部的温度,又称深部温度。 体核温度比体表温度高,且比较稳定. 体温的生理变动体温的生理变动1. 1.体温的昼夜波动体温的昼夜波动2.

7、2.年龄年龄3.3.性别性别4.4.肌肉活动肌肉活动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产热过程(一)产热过程1. 1.产热器官:产热器官:安静时安静时- -内脏器官:肝、脑内脏器官:肝、脑运动时运动时- -骨骼肌。骨骼肌。(二)散热过程(二)散热过程1. 1.辐射辐射2.2.对流对流3.3.传导传导4.4.蒸发蒸发三、体温恒定的调节三、体温恒定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1. 1.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 皮肤、粘膜及腹腔内脏有温度感受器,分为皮肤、粘膜及腹腔内脏有温度感受器,分为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及下丘脑有温度敏感神经元,脊髓、延髓、脑干及

8、下丘脑有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温度上升敏感的为热敏神经元,对温度下对温度上升敏感的为热敏神经元,对温度下降敏感的为冷敏神经元。视前区、下丘脑前降敏感的为冷敏神经元。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数量最多,部数量最多,30%30%为热敏神经元,为热敏神经元,10%10%为冷为冷敏神经元。敏神经元。 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 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等处。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等处。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冷感受器冷感受器热感受器热感受器热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warm-sensitive neuron)冷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cold-sen

9、sitive neuron) 视前区视前区-下丘脑前下丘脑前部部 (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us area,PO/AH)是体温调节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中枢的关键部位。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的基本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1. 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2.2.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三)机体对冷或热的体温调节过(三)机体对冷或热的体温调节过程程1. 1.散热的调节反应散热的调节反应(1 1)循环系统的调节反应)循环系统的调节反应(2 2)汗腺分泌)汗腺分泌产热活动的调节产热活动的调节寒冷刺激时寒冷刺激时交感交感-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 NENE、EE产热量产热量特点特点:作用迅速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维持时间短。 长期在寒冷环境中长期在寒冷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