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时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10312173.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时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2750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6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课时作业含解析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文本
- 内容简介:
-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本题涉及鸦片战争考点,难度一般。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故选择a项。答案:a2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属于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 b c 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 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题中项属于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故选c项。答案:c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c赔款2 100万元d领事裁判权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1840年英国为了要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的则是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41840年6月,载有4 000多人的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战争正式开始。1842年8月,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故选a项。答案:a5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解析: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上海成为通商口岸。1843年,上海正式开放,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曲解虎门条约的有关条款向清政府讹诈,要求划定一块纯粹供外国人占用的居留地。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与苏松太道订立上海英美法租界租地章程,使居留地完全成为“国中之国”,故选a项。答案:a6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依据材料中提到的,鸦片战争之后“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知,作者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因此,答案选d项。答案:d7.中国近代史上英雄辈出,与下图信息点内容有关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李秀成c左宗棠d邓世昌解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因此,答案为a项。答案:a8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项。答案:a9“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愿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贸易通商无碍。”该材料反映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由“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贸易通商无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条约,故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10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棉花24.195.56棉纱13.385.56斜纹布14.925.56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解析:据材料可知,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协定关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答案:d11“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西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模式” ()a宣扬西方的科技b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d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故选a项;“中体西用”不可能消除中西文化的差异,b项错误;“中体西用”并未动摇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c项错误;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是维新派的主张,d项错误。答案:a12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解析:根据题干中“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可以得出魏源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故选a项;该学者认为魏源的“师夷长技”注重的是“强兵”,并非维护清朝统治,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魏源思想理论水平的高低,c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2)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洋务运动(或答具体措施均可)。(3)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吏作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1792年正是乾隆帝满80岁的一年,英国乃派马戛尔尼侯为全权特使来华。英政府给马戛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天津谈判中,中方谈判者桂良争辩说,外交使节驻京于天朝体制不合,对此额尔金的助手李泰国直截了当地宣称:“你们将肯定会看到,这项条款既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 良药固然苦口,但后效极佳。我的态度越是严厉,我对你们的贡献就越大。”1858年6月11日,李泰国警告说,除非即日接受条款,否则将进军北京。桂良别无他法,只得同意让英国外交代表驻京。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的利益。光绪三年清廷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首先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清廷于光绪十九年采纳薛福成的建议,为照顾旅外侨商归国居住方便,废除了海禁旧例,颁布新章程,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据材料一指出马戛尔尼特使来华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未能实现的原因。(2)材料二、三表明清朝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述。答案:(1)目的:解决与中国通商困难的问题;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原因:文化传统存在差异:英国主张主权国家平等,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维。社会经济存在差异:英国工业革命开展,需要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