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人民版202102251220.doc
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含解析打包15套人民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504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含解析打包15套人民版,文本
- 内容简介:
-
专题限时集训(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罗斯福总统在设计未来国际秩序时,除了着力考虑美国自身的需要外,也不得不顾及站在他身边的巨人斯大林。在罗斯福看来,没有英国的参加,国际新秩序照样建立,而没有苏联的参加,建立国际新秩序就只能是空谈。即便后来夸下海口要“在重要的问题上”“拿到85%”的杜鲁门,也不得不把苏联作为第一谈判对手。这说明()a美苏关系破裂源于国家利益的冲突b冷战政策的出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c美苏争霸建立在两国实力的基础上d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d根据材料“罗斯福总统在设计未来国际秩序时,除了着力考虑美国自身的需要外,也不得不顾及站在他身边的巨人斯大林。在罗斯福看来,没有英国的参加,国际新秩序照样建立,而没有苏联的参加,建立国际新秩序就只能是空谈。即便后来夸下海口要在重要的问题上拿到85%的杜鲁门,也不得不把苏联作为第一谈判对手”可知,美国在设计战后世界体系时不得不考虑苏联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按照自身实力两分天下的产物,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不能反映美苏关系的破裂,排除a项;罗斯福时期冷战尚未开始,排除b项;美苏争霸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领导人不是罗斯福,排除c项。2(2020石家庄模拟)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作家协会计划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由苏联采购委员会、塔斯社等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苏联作家协会这一做法()a加速了苏美意识形态对抗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人民认识美国社会c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的软实力d适应了国家对外战略需要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苏走向对抗,苏联作家协会这一做法旨在揭露和展示美国的负面信息,适应了国家对抗美国的战略需要,故选d项;材料只是表明苏联为适应国家对外战略需要所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这一做法带来的结果,a项过度解读并夸大这一行为的后果,排除;苏联着重描绘的是美国的贫穷状况,不利于人民全面真实地认识美国社会,排除b项;根据材料“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可知这一行为是直接针对美国的,没有体现对中间地带的争夺,排除c项。3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新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纲领,强调“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以现实主义立场重新界定了美国与盟国的关系,突出了外交在实现国家利益目标中的作用。这说明美国()a外交战略发生根本变化b力图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c放弃与苏联的争霸斗争d经济陷入“滞胀”状态b尼克松上台后美国面临诸多问题:经济上因大规模扩军备战以及西欧和日本经济力量的增强,美国失去了经济霸主地位;军事上陷入越战;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与欧日盟国的关系矛盾重重;中美关系依旧紧张,尼克松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中提出三原则,故选b项;尼克松主义实质是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美国岌岌可危的霸权地位,外交战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美国并未放弃与苏联进行争霸,排除c项;d项内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4(2020唐山二模)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以黑人为主体的爵士乐团被美国陆续派往苏联、东欧、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访期间,乐团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向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展示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以及美国在种族与民权事业上取得的进步。美国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国际地位树立大国形象b传播现代主义推动文艺交流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不断发展d进行文化宣传暗行冷战政策d根据材料“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乐团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向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展示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以及美国在种族与民权事业上取得的进步”可知,冷战期间,美国意图通过乐团出访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意图通过乐团出访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无关树立大国形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意图通过乐团出访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而非推动文艺交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意图通过乐团出访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不涉及对不结盟运动的政策,排除c项。5肯尼迪肯定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以致忍不住告诉国会领袖们:“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也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做出了一些大的让步”。两位领导人所指的事件是()a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b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c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d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d由材料中的“肯尼迪”“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为了和平,我们被迫做出了一些大的让步”等信息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故d项正确;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及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c三项均错误。6(2020厦门一模)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三次柏林危机的基本概况,从中可以折射出 ()第一次 1948年,苏联全面切断西方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三条空中走廊。美国组织空运,同时实行反封锁。危机延续近一年,苏联才撤销封锁 第二次 1958年,苏联发出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的最后通牒,英美法拒绝,并宣称将诉诸武力。在美国同意召开新一轮首脑会议协商后,苏联撤销通牒第三次 1961年,苏联再次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遭到肯尼迪拒绝后,苏联和民主德国筑起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间的边境。西方国家不得不在事实上接受柏林墙 a.英法利益与美国完全一致b德国分裂源于意识形态分歧c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阻碍d美苏在争夺中始终保持克制d根据材料可知,柏林危机中封锁、通牒、会议协商、筑柏林墙等手段表明美苏在对抗中保持冷静克制,故选d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而且材料也不是强调英法与美的利益,排除a项;德国分裂源于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分歧,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苏冷战,而不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c项。7(2020龙岩一模)1961年不结盟运动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全体与会国家元首都给美苏两国领导人写了内容相同的个人信件,对于战争威胁发出警告,并呼吁和平的解决方案。这反映了当时()a两极格局正趋于瓦解b新的力量格局呼之欲出c和平已成为时代主题d亚非拉国家已弥合分歧b“1961年不结盟运动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全体与会国家元首都给美苏两国领导人写了内容相同的个人信件,对于战争威胁发出警告”说明新的国际力量的影响初现,故选b项;1961年正值两极格局形成的高潮时期,排除a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说明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达到一个小高潮,世界被战争的阴影笼罩,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8(2020亳州模拟)学者余伟民指出,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这说明冷战格局()a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b使新独立国家纷纷加入社会主义阵营c导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支持原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这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故选d项;冷战格局开始之前,部分殖民地国家已经取得独立,排除a项;新兴独立国家并非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比如印度和埃及,排除b项;殖民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是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而非美苏冷战,排除c项。9(2020晋城一模)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问题、最高级会谈、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这一状况的出现反映出()a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b欧洲已成为美苏争霸的重点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d法国利用强大的欧盟作后盾a由材料“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可知,1958年戴高乐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这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故选a项;美苏争霸的重点始终在欧洲,排除b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排除c项;欧盟成立于1993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10(2020厦门模拟)下表反映出 ()时间 事件 1967年 东盟成立 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5年 美国势力退出越南 1978年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1979年 中美建交 a.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c第三世界联合斗争成果显著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a19671979年,东盟目标是维护并加强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美国势力退出越南”表明越南统一,“中美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这都说明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故选a项;材料强调亚太地区新秩序正在形成,此时美苏争霸中美国是处于守势,但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排除b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等不是第三世界联合斗争的成果,排除c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排除d项。11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在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同时具有道义上的声望,也具有维持这一声望的手段,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反映了美国()a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b帮助欧洲发展经济c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d军事实力世界领先c根据题干中“在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同时具有道义上的声望,也具有维持这一声望的手段”“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以及“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可知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认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与其匹敌,在此基础之上,美国试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故选c项;题干中“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说明美国之意不在于维护世界和平,而是试图建立以它为中心的世界,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试图帮助欧洲发展经济,而该计划开始于1947年,排除b项;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不仅仅是军事方面,排除d项。12近年来,美国注重实施“多伙伴世界”计划,分议题有选择地发展与其他大国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欧盟加紧拉拢俄罗斯,与中国增强合作关系,提升与印度的关系。这反映了()a大国关系在战略上相互借重b大国决定世界格局发展方向c美欧主导“一超多强”格局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a“美国注重实施多伙伴世界计划,分议题有选择地发展与其他大国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欧盟加紧拉拢俄罗斯,与中国增强合作关系,提升与印度的关系”说明大国在国际关系上也需要相互联合,故选a项;“美国注重实施多伙伴世界计划,分议题有选择地发展与其他大国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欧盟加紧拉拢俄罗斯,与中国增强合作关系,提升与印度的关系”说明大国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无法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排除b项;“欧盟加紧拉拢俄罗斯,与中国增强合作关系,提升与印度的关系”无法体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c项;“政治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概念,不是已经成为事实,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8年,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总方针:“第一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在内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联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它们,或敢于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环中的每环里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三环间的连接点上。无论是单个还是集体,我从来不认为英国或者英联邦应该成为联合的欧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从不支持这种想法。” 摘自丘吉尔演说集 材料二欧洲经济共同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上蓬勃发展,政治上权威和影响也随之增强。到20世纪60年代,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美国与西欧的接触更加频繁。美国对欧洲政策进行了有限的调整,美国强调自身的领导地位,并提出“大西洋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治和外交利益向欧洲转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统计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出口贸易增长率(19511961年) 欧洲共同体六国 英国 英国对欧洲共同体 英国对英联邦 4% 2.3% 9.2%15.4% 50%32% 摘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三环外交”方针产生的背景并归纳其思想核心。(10分) (2)与二战后初期相比,材料二中英国外交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时间点194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唯一国家”“连接点”“从来不认为英国或者英联邦应该成为联合的欧洲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治和外交利益向欧洲转移”“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等信息,并根据表格“英国对英联邦”的数据“50%32%”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欧洲经济共同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美国对欧洲政策进行了有限的调整”以及表格信息回答。 答案(1)背景:苏联扩张与冷战兴起;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对欧洲的控制;英美关系的密切;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思想核心:保持英国的大国国际地位。 (2)变化:从以美国和英联邦为重心到向欧洲转移。原因:欧洲经济共同体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影响力增强;英美关系的变化,英国的重要性下降;美国调整对欧洲国家的政策;英国经济衰弱;英国与欧洲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14(2020桂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戴高乐执政时期(19591966年)法国的主要外交活动时间 外交活动 1959年3月 宣布地中海舰队不再受北约指挥1963年6月 宣布大西洋舰队在战时不再归北约指挥 1964年1月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65年 拒绝参加北约军事演习 1966年3月 宣布退出北约组织 1966年67月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 摘编自赵茗戴高乐外交思想与实践的民族主义传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知识,对表格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解析表格主要展现了戴高乐执政时期法国主要的外交活动。通过其主要活动可以得出如下两个信息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