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含解析人民版202102251223.doc
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含解析打包15套人民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504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含解析打包15套人民版,文本
- 内容简介:
-
专题限时集训(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0黄山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对全国的矿产进行了有计划的普查,特别是对有些稀缺的资源(如石油)作了更为详尽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收回列强对华资源控制权b适应了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c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d配合“一五”计划顺利实施d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列入了国家发展计划,其目的是奠定新中国矿业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实施,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收回了列强对华资源控制权,排除a项;矿产资源的勘探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排除b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是调整农轻重等比例关系,材料未涉及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排除c项。2(2020佛山一模)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到1952年底,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被分到土地。这表明()a新民主主义经济实现转型b农民实现了生活上的共同富裕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d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d项;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新民主主义经济没有实现转型,排除a项;农民分到土地不等于实现了共同富裕,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排除c项。3下面是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统计表。该表反映了()钢煤棉发电粮食比1949年增长(%)75410519368.149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46.27.45321.99.3a.苏联援助我国工业建设b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c国民经济恢复成效突出d新制度推动国民经济复兴c由材料可知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产值都比1949年有很大增长,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国民经济恢复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工农业产量都达到历史新高,故选c项;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建设主要是在“一五”计划期间,与材料中195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迅速不符,排除a项;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是从1953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49年到1952年,我国实行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没有体现国家政治制度变化,排除d项。4.右面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反映出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d再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状况b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反映的是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机械化逐渐向农业领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故选b项;年画写实的风格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写意传神”的基本风格不同,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于1958年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状况,排除d项。5(2020茂名一模)“一五”计划实施期间,工人阶级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在“一五”计划建设中也大显身手,农民也关心工业建设,他们努力用增加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和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支援工业建设。这反映了()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贡献力量b工业化得到了工人阶级的积极响应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a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无论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还是农民都在为“一五”计划贡献力量,故选a项;材料中不只提及工人阶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粮食减产问题,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工业化进程,并未提及农业集体化,排除d项。6下图是1955年创作的漫画苏联专家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该漫画主要反映了()a中国工业化建设在苏联援助下成就突出b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善c“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基础d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a由图中可见苏联专家来的时候背景为山野,走的时候已经有显著的工业化设施,这说明工业化建设在苏联援助之下成就突出,故选a项;苏联政府于1960年突然单方面决定撤回苏联专家,并未彻底改善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排除b项;漫画绘制于1955年,当时“一五”计划并未完成,排除c项;图中仅能看出我国受到苏联援助,无法看出外交政策,排除d项。7(2020蚌埠二模)1959年4月,陈云提出必须对1958年城市多招收的1 000多万工人认真加以精减,安置到农村去。1979年后,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得到政府鼓励。这种变化取决于()a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 b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1959年陈云提出的建议,是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1979年后政府鼓励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是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建设,两者都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1959年和1979年后对“农民工”实行截然相反的政策,这种变化取决于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无关,排除a项;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1959年和1979年后,当时党的工作重心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d项。8下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形势图,此图反映了我国()a外交原则逐步发生变化b与东欧国家的交流逐年增多c为政策转型做了充分的准备d已开始与西方国家建交c由材料可知,从1976年到1979年,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次数逐年增加,从而说明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取先进经验,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由材料只能得知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次数逐年增加,无法得知具体出访国家的名称,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中国就与部分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d项。9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当年就获得粮食丰收。当时农民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反映出此时我国()a农民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c农村改革中出现急躁冒进倾向d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势在必行a题干中的顺口溜主要反映的是包干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要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呼声日益高涨,故选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四川试点,再推向全国,1979年还是试点阶段,并未深入人心,排除b项;推行“大包干”,并不是急躁冒进,排除c项;农民要求的是农业改革,改变经营方式,并不是要变更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排除d项。10(2020泉州质检)1979年10月,新中国第一家从事钢材等工业生产资料买卖的交易市场上海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正式成立。1986年12月,国家批准在上海、天津、沈阳等市,由本地区的物资部门成立地方钢材市场。这一措施()a增强了企业的活力b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d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发展a工业生产资料买卖交易市场的成立,说明企业生产资料引入市场调整,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活力增强,故选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开启,排除b项;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工业生产资料管理体制的调整,并未体现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排除d项。11(2020资阳一模)1983年7月,宝安县政府设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招股启事:“欢迎省内外国营集体单位、农村社队和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投资入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这表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b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合法地位c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d经济改革在探索实践中发展d由材料“1983年”“深圳”“投资入股”可知,此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正在探索由完全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形式转变的新体制,故选d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a项;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合法地位是在1982年,排除b项;材料所述事件主要侧重经济体制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c项。12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外商重返中国,到1983年底,中外合资企业达到190家。这表明()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c社会经济中市场的因素增强d对外开放以引进外资为主体c改革开放后中外合资企业数量增加,当时我国的经济形态既有公有制,又有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市场调节为主,与由国家控制的计划经济不同,这体现出社会经济中市场部分的增强,故选c项;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1992年提出,排除b项;中外合资企业数量增加不能说明对外开放以引进外资为主体,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中长期计划。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简称“六五”计划(19811985年)。具体要求主要有:大力增加适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农产品、轻纺产品和其他日用工业品的生产,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努力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和产品结构,使生产资料生产同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保持大体协调;统一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努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军队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大力扩展对外贸易,有效利用国外资金,积极引进适合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使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加强环境保护。摘编自中国人大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对“一五”计划进行简要评价。(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六五”计划反映的国家发展导向变化,并简析“六五”计划制定的背景。(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大力增加适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农产品、轻纺产品和其他日用工业品的生产,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使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加强环境保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并重;以工业化为重点,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管理形式是中央计划经济,市场调节的空间有限;工业化模式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工业化路径是重工业优化发展,生产资料工业优先发展;关注民生。评价: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实际发展需要相符合;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一定程度忽视轻工业、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集中计划管理,从长远看有负面影响。(2)变化:从高度计划到计划与市场逐渐结合,市场化成为新的发展取向;衡量发展的标准从单一的工业化标准转变为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标准(或社会发展计划开始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之中);从经济发展注重效益到注重效益同时关注质量;更关注民生,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在吸取先行现代化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视科教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始积极参与全球化。背景: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改革开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改革实践及开放试点初见成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会议社会主要矛盾1956年中共八大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表中提取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分)解析主题依据表格信息可从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变化的因素分析,即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阐述结合中共八大的背景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