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分点突破二仿用句式练习含解析202104021116.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769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0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二
变换
句式
修辞
运用
课件
练习
打包
10
- 资源描述:
-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变换,句式,修辞,运用,课件,练习,打包,10
- 内容简介:
-
分点突破二仿用句式1(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_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_。_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_。【解析】推断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前提与结论。文段中有三个推断:只有学了工科(前提)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结论);有了浓厚的兴趣(前提),必将取得好成绩(结论);取得好成绩(前提),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结论)。示例中的关联词是 “只有才”,表示前提与结论间“无之必不然”的必要条件关系,但此处不合事理,因为“激发强烈的好奇心”的方式很多,并非唯有“学了工科”。 从中的“必将”“一定”可看出,这两处表述都绝对化,不合事理,把“或然”当成了“必然”。 仿照的句式,用否定词“不是”开头,但要注意到句前提、结论间的关系与句不同,不可误答为“不是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好成绩”等。2(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_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_。_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_。【解析】文段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陈述一些城市更名的事实及其影响,后半部分从“可见”开始进行推断。应注意到“必然”“一定会”,这些词语可能导致判断绝对化。3(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_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_。_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_。【解析】文段讲述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以及限制燃放的作用。“势必造成”说法绝对;“只要就能”表充分条件,用在此处不正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很多,如汽车尾气等,而限制燃放,只能减少环境污染。4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要求:以“生命”为主题,句式一致,字数基本相同,语言简洁明了。(5分)示例: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事业的脚印。答:示例:把每一次花开看作生命的萌动,把每一次花落看作生命的归尘,让每一个这样小小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解析】题干要求“以生命为主题”,示例中前面两个分句的句式是“把每一看作生命”,其中“开始”与“黎明”、“小结”与“黄昏”分别照应;第三个分句的句式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示例中是“为自己”,在仿写时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别人”。选择合适的意象,抓住相应的句式进行仿写即可。5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意思连贯的排比句。(5分)我们有很多人在饭桌上,一边谈着交易一边吃喝,满桌子的山珍海味便成了背景;我们有很多人在演播厅里,一边估算着对方的身价一边相亲,美丽纯洁的爱情便成了背景;_;_。答:我们有很多人在剧场里,一边聊着天一边听音乐,莫扎特和柴可夫斯基便成了背景_我们有很多人在博物馆里,一边忙着拍照留影一边看展览,秦砖汉瓦便成了背景【解析】作答仿写句子类试题要注意分析例句的形式和内容。本题中例句主语是“我们有很多人”,关联词语是“一边一边”,“便成了背景”也是形式上的特点,这些都需要保留下来;“满桌子的山珍海味”“美丽纯洁的爱情”这样的核心都“成了背景”,表达的情感倾向是对人们舍本逐末行为的批判,这一点在仿写时不可忽视。6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另写一组与“听雨”相关的诗句。要求:内容合情合理;语言连贯、准确、生动。(5分)听雨是谁谁在叨叨不休是躺在床上的姥姥还是倚着门框的母亲答:示例一:是谁谁把泥泞踩得呻吟是父亲驮着犁牵着那头老黄牛归来了吗示例二:是谁谁敲打着窗棂是楼下的小伙伴又在呼唤呼唤我去做游戏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仔细揣摩其中的内容、句式和修辞,再仿写一句话。(5分)灵性是种子萌发时展现出的充满希望的嫩绿,善于护持,它就能孕育出丰硕的收获;_。答:示例:灵性是花朵盛开时表现出的满怀憧憬的绚丽,善于护持,它就能生长出丰盛的果实。【解析】题干中的示例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且第一句和第三句有着密切的关系。仿写时,可以另选话题,也可以继续写“灵性”,但必须保证要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要表现第一句和第三句的必然联系。8.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要求: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大体一致,整个句子意思连贯。(5分)人在旅途,欲让生活有意义,就要经得住岁月的洗礼,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极限。不经茧缚敌袭的考验,一颗被忽略在暗室角落里的蚕蛹,何以能使臃肿的身躯蜕变成翩然的蝴蝶?_?不经风吹雨打的苦楚,一粒被遗弃在悬崖罅隙里的种子,何以能让卑微的形象耸立成参天的大树?艰难和险阻,是桎梏,也是一种培育;是磨炼,也是一种成全。答:示例:不经撕心裂肺的磨砺,一枚被深埋在水底淤泥中的河蚌,何以能将坚硬的沙砾酝酿成璀璨的珍珠【解析】分析画线部分可知,画线句艺术地化用了蚕蛹破茧成蝶、种子萌发成树的事例,强调了经受各种考验的重要性。句式是“不经,何以?”,其中,第二个分句交代了所描述的对象,“不经”后引出所要经历的考验,“何以”后引出经历考验后的蜕变。9.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6分)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答:示例:与岑参同赏“梨花”_与柳永泛舟钱塘【解析】本题属嵌入式仿写。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视“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及内容,所写句子的句式要与之相符,人物与事件要相关联;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10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且使语段语意完整。(5分)大自然的山水日月、花木鸟兽都给人无穷的启迪。那一片沉思、寂静的空山,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邃;_;_。答:示例:那一弯沉默、空缺的弦月,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那一涓灵动、欢快的细流,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注意意象、内涵和句式)11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5分)示例: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_;_。答:示例一: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示例二: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12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5分)帆因船只而存在,而船也因有了帆的扬起,才多了动力,少了阻碍;烛因黑暗而存在,而黑暗也因有了烛的照耀,才多了些希望,少了些迷茫;_。答:桥因河流而存在,而河也因有了桥的横跨,才多了份神秘,少了份俗尘13.揣摩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5分)礼物的贵重,大致有两种体现:一种是货币的价值,一种是情感的价值。货币价值较高的礼物,不一定都有珍贵的内涵;_,_。当你_,_,_;当你饱暖富贵的时候,有人飨你以盛宴,赠你以锦裘。我想,你一定觉得前者更珍贵吧。答:示例:情感价值丰盈的礼物_无法用商贾的眼光来估量_处于饥寒的困境之中_有人送你以糙食_赠你以粗衣【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二空根据前面“货币价值较高”可知,应填关于情感价值的内容。第三、四、五空根据后面的分号以及其后的“当你饱暖富贵以锦裘”可知,应填与后半个分句内容相对的文字。1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材料:惊心动魄肝肠寸断惊世骇俗潮起潮落遗憾悲婉跌宕困顿一波一种一个人生故事巨澜答: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迭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断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1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材料:少年青年老年一首诗一支歌一幅画内涵丰富色彩绚丽含蓄蕴藉高亢嘹亮烂漫天真激情澎湃答: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支歌,高亢嘹亮,激情澎湃。老年是一首诗,含蓄蕴藉,内涵丰富。1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语文是一阵宛转悠扬的羌笛声,让人心旷神怡。材料:一座一幅一坛水墨画宫殿老酒意犹未尽墨迹斑斓富丽堂皇香醇陈年流连忘返赏心悦目答:语文是一幅墨迹斑斓的水墨画,让人赏心悦目。语文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一坛香醇陈年的老酒,让人意犹未尽。17.某班要举办一次“传统文化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对对子”,如果你是这个学科的课代表,请参照例子,对出下联。要求:富有文采,内容与代表的学科有关。(5分)例如,化学课代表出上联:笔端山水萃取成句物理课代表对下联:梦里风烟熔化作诗音乐课代表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美术课代表对下联:_语文课代表出上联:讲台三尺,传孔孟老庄学问。数学课代表对下联:_答:对月皴开浣溪沙(落笔素描蝶恋花)_直尺一把,画点边线面人生【解析】“抚琴”是音乐科特点,“西江月”既是弹奏的词牌名,又营造出夕阳西下的意境,柔美细腻。“皴开”是美术手法,“浣溪沙”既是画中的表达内容,又是词牌名。对联平仄对仗工整,内容符合要求,意境深远。“孔孟老庄”指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这里赞美语文老师知识渊博、立德树人。“点边线面”是数学概念,夸赞数学老师心灵手巧、教学有方。18用所给材料一概括出一个5字短语,然后跟材料二所给短语一起组合出下联,完成一副对联。要求内容贴切,符合对联格式。 (5分)材料一 :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5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材料二:三千里 振国威 波涛正涌 跨海长虹 上联:四十年改革犹酣,仰观日月星,望天巨眼施神力答:下联:三千里波涛正涌,横穿港珠澳,跨海长虹振国威【解析】本题中,根据对联词性结构相对的要求,“四十年”对“三千里”,“改革犹酣”对“波涛正涌”,“望天巨眼施神力”对“跨海长虹振国威”。“仰观日月星”的对句从材料一中选出,“仰观”是动词,“日月星”是名词,材料一的内容是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横贯香港、澳门和珠海,缩短行车时间。可以提取的关键名词是港珠澳,和“日月星”相对,可以提取动词“横贯”和“仰观”相对。故答案为:三千里波涛正涌,横贯港珠澳,跨海长虹振国威。19请根据给出的有关中秋节、重阳节的对联的下联,用给出的词语组成两副对联的上联。要求:语意完整连贯,符合节日特点,不重复使用词语。(5分)池塘黄菊月静倚风桐叶村酒影熟中秋节:上联:_月静池塘桐叶影_;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重阳节:上联:_黄菊倚风村酒熟_;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解析】注重两个方面:了解两个节日的相关习俗和两副对联的下联描写的具体对象。从句式、词语结构等角度思考给出的下联的特点。答题时,可先根据节日特点将词语进行分类。如中秋节有赏月的习俗,故“月静”应是描述中秋节的;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喝菊花酒的习俗,故“黄菊”“村酒”是描述重阳节的。从平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