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人民版202103181169.docx
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含解析打包42套人民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7888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7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规范
解析
打包
42
人民
- 资源描述:
-
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含解析打包42套人民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解析,打包,42,人民
- 内容简介:
-
课时规范练3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1.在卷帙浩繁的近代国际法中,林则徐选择了三个主题组织翻译:(1)国际贸易规则中的“例禁”与“违禁”;(2)外国商人的法律地位;(3)战争的发动及其决定权。据此推知,林则徐的主要意图是()a.扩大对西方各国的贸易b.深入了解西方法律体系c.论证“海禁”政策的合法性d.适应反侵略斗争的需要2.(2020福建漳州测试)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表所示。内容筹海篇地图各国地志夷情备采西洋器械地球天文合论表国地总论筹海总论增补卷数1125145111总卷数22663125334据此可知,魏源()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3.(2020福建厦门期末)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合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他()a.轻视人民群众的作用b.固守中体西用的传统理念c.重视国家资源的整合d.未能直面西方文明的冲击4.(2020北京大兴区期末)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应考者寥寥”。1867年,仅有98人报名,录取30人,最终到馆只有10人。而1885年的招考异常顺利,报考者达394人,经初试、复试,最后录取到馆达108名。这一变化说明()a.教育救国成为社会共识b.民主科学思想已得到广泛传播c.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d.“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5.(2020福建福州期末)1877年,清驻英公使郭嵩焘遭副使刘锡鸿弹劾,三项罪名分别是“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清朝廷为此准备惩处郭嵩焘,后在李鸿章反对下不了了之。这表明()a.维新变法举步维艰b.满族贵族不谙礼仪c.保守思想根深蒂固d.洋务官员势力强大6.(2020安徽黄山一模)王韬在纪英国政治中提道:“论者徒夸张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意在表明()a.倡导实业救国和变法图存b.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有助于推动当时思想启蒙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7.(2020湖南师大附中考前演练一)1894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正式出版。在书中,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视工商为牟利之贱业,“但有困商之虐政,并无护商之良法,虽欲商务之兴,安可得哉”。郑观应意在()a.批判重农抑商政策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发展本国资本主义d.颠覆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8.(2020安徽蚌埠三模)康有为曾言道:“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梁启超也说:“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孱,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据此可知,他们二人都主张()a.召开国会商讨救国方案b.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c.引进西学破除理学传统d.兴建学会宣传救亡图存9.(2020黑龙江部分学校联考)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谭嗣同创作了诗歌金陵听说法,诗中的典故不再只是中国古代典故,还引入了圣经典故,以及印度、英国的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谭嗣同此举意在()a.开辟诗歌语言的新源泉b.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重新融合传统三教思想d.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10.(2020新疆乌鲁木齐二模)18961898年,严复在翻译英国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时,提出了“天行人治,同归天演”的表述。这表明严复()a.误译了赫胥黎的著作b.重新诠释了进化论c.主张人性本善的伦理d.强调回归传统文化11.(2020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孙中山提倡“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还指出“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这反映出孙中山()a.固守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理想目标c.构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d.倡导中西文化交融的价值取向12.(2020湖南永州三模)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指出:“对于国外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其意在()a.强调反对专制实现共和的迫切性b.说明暴力推翻北洋军阀的必要性c.完善旧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理论d.调整革命目标以适应时局的变化二、非选择题13.(2020福建泉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在古代社会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对外来侵略势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沿着古代爱国主义者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千年史册耻无名”,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志士虚有少壮年”。摘编自顾杰善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材料二1899年2月,梁启超发表爱国论,认为“爱国心之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欲唤起国人的爱国心以救国家,反对专制君权而兴民权,指出:“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该文也是近代论爱国的第一篇文章。梁启超在文中强调,爱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他说:“国家为近世史新产”,“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相比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意义。14.(2020广东茂名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李鸿章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臣谓变法则治可立待也”;吕思勉先生认为:“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自五口通商,我国民感觉时局的严重,奋起而图改革,至此不过70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其成功,亦不可谓之不速了”。摘编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中“未有的变局”,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与解析课时规范练3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d林则徐在近代国际法中选择的三个主题的内容,与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对中国倾销鸦片,有可能导致中英爆发战争冲突的形势密切相关,主要是为了适应反侵略斗争的需要,故选d项;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扩大与西方各国的贸易不是其主要意图,排除a项;要深入了解西方法律体系,就必须全方位、各领域进行翻译,而不是只选择三个主题,排除b项;“海禁”政策是国家政策,林则徐不会去论证“海禁”政策的合法性,排除c项。2.c据表可知魏源增补的内容主要是各国地志,还包括地图、西洋器械等方面,目的是尽可能地向国人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故选c项;魏源只是增补了各国地志等内容,并不能说明精通世界地理知识,排除a项;该书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撰写的,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居安思危用词不当,排除b项;就其增补情况来看,主要集中于对各国地志和西洋器械的介绍,不能说明其政治倾向明显,排除d项。3.c张之洞主张用忠义来号召天下的爱国心,用朝廷的威严来团结天下的力量,其旨在强调要重视国家资源的整合,以强中御外,故选c项;“以忠义号召合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是主张用忠义来号召天下的爱国心,用朝廷的威严来团结天下的力量,说明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持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材料强调的是“合天下之心”“合九州之力”,排除b项;材料所述即是对西方文明冲击的回应,排除d项。4.d京师同文馆成立的初衷是培养现代技术人才,报名的增多说明向往现代技术的人越来越多,故选d项;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不是教育救国,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是在1905年,排除c项。5.c郭嵩焘的行为符合近代外交礼仪,但清廷坚持“天朝上国”理念,认为郭嵩焘的行为有损“天朝”威严故而予以惩处,故选c项;1877年维新变法还未开始,排除a项;满族贵族不熟悉的是近代外交礼仪,但礼仪不只包含外交礼仪,排除b项;李鸿章是洋务官员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权力大不等同于整个洋务派官员势力强大,排除d项。6.b王韬认为器物是“富强之末”,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才是“富强之本”,故选b项;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材料主张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韬的主张,而不是其主张的作用,排除c、d两项。7.c郑观应认为近代中国商务衰败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制度,不仅不能保护工商业,反而对工商业进行压制和掠夺,其意在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故选c项;郑观应批判抑商政策,未涉及其对“重农”的态度,排除a项;三民主义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排除b项;“夷夏”之辨与材料主旨工商业无关,排除d项。8.d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二人都主张兴建学会启发民众,宣传救亡图存,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召开国会,排除a项;材料涉及“开风气”、振“士气”等思想角度,未提及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目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引进西学,排除c项。9.b材料中谭嗣同创作的诗歌引用了外国的圣经典故、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增加了人们对于外国事务的了解,其用意在于通过增加人们对西方的了解,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故选b项;谭嗣同致力于维新变法,创作诗歌、引用外国典故和词汇并不是简单地开辟诗歌语言的新源泉,排除a项;谭嗣同创作的诗歌引入的是外国的圣经典故、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并不是对于中国传统的佛道儒三教思想的重新融合,排除c项;文学革命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10.b严复提出“天行人治,同归天演”的表述,表明其重新诠释进化论,为维新运动锻造思想利器,为国人提供救世方案,故选b项;严复为“自强保种”而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没有误译,排除a项;严复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主张人性本善的伦理,排除c项;“天行人治,同归天演”不是传统文化,排除d项。11.d材料“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说明孙中山主张中西文化交融,故选d项;材料“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说明不是固守民族文化,排除a项;根据材料“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可知孙中山不仅要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还要融贯旧有文化,排除b项;材料“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主要论述学习西方不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排除c项。12.d紧扣材料时间“192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斗争目标从国内专制政府调整为国外列强的强权,故选d项;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排除a项;题干中的斗争目标是外国列强,不是北洋军阀,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排除c项。13.参考答案(1)特点:体现家国一体观念;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强调大一统;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原因: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士大夫的价值取向。(2)不同: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结合;将爱国与兴民权相结合;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意义: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超越了忠君的传统,具有近代爱国意义;有助于启迪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丰富和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可知,体现家国一体观念;据材料一“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可知,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据材料一“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可知,强调大一统;据材料一“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可知,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据所学维新思想的知识可知,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结合;据材料二“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可知,将爱国与兴民权相结合;据材料二“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可知,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第二小问意义,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据材料二“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可知,超越了忠君的传统,具有近代爱国意义;从思想解放的角度来看,有助于启迪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丰富和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14.参考答案示例论题: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是前所未有的变局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