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1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2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3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4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连云港港俆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2)连云港港俆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招标图纸及施工图设计说明和技术规格书;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4)水运工程施工通则(JTS2012011);5)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6)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7)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2010);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9) 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10)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11)港

2、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1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13)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2-2011);1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15)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16)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17)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J2182005);1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19)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20)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21)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

3、-2012);22)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2001);23)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24)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25)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26)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27)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技术规程和规范。1.2 项目简介本工程为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DXP-SG3标段)。1.2.1 工程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区南翼,埒子口以西至小丁港之间海岸,隶属连云区;工程区现状为开敞海岸,防波堤工程建设是徐圩港区起步建设的前提条件

4、。工程区地理坐标范围:119°3145119°3750E,34°332034°3824N。1.2.2 工程建设规模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总长约21.78km,包含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西防波堤工程三个项目。本工程为东防波堤斜坡段,由正在开工建设的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第一标段(EK0+000EK4+000)的端部向外海延伸3833.54m与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相接的施工和缺陷修复,起点桩号EK4+000,终点桩号EK7+833.54。1.2.3 工程结构型式本工程为斜坡式防波堤,总长为8333.54m。防波堤采用砂被+回填开山石堤

5、身,下部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加固处理。防波堤外侧采用350700kg的垫层块石+7t扭王字块进行护坡,在标高3.88(4.18)处设置宽1728.5m的肩台采用700800kg的块石护面;内侧采用150300kg的垫层块石+2t四脚空心方块进行护坡,在标高3.0处设置宽18m的肩台采用300400kg的块石护面。堤身上部采用砼挡墙结构,断面结构型式如下:1.2.4 工程内容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DXP-SG3标段)工程量表:单位工程名称:堤身段EK4+000EK7+833.54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数量1100501008001堤基清理项1.00 2100501011

6、001新建施工通道埋管(1200mm)延长米60.00 3100501011002新建施工通道埋管(1500mm)延长米100.00 4100503015001软体排护底m2209956.00 5100503016001铺设排水砂被m3447347.00 6100503016002充填袋装砂m31262248.00 7100503012001充填袋装级配倒滤层m3147641.00 8100503012002袋装碎石m311883.00 9100503012003袋装砂垫层m338511.0010100503012004填筑混合倒滤层m338333.00 11100503013001铺设无纺土

7、工布m2475856.00 12100503013002铺设复合土工布m268224.00 13100503003001铺筑碎石保护层m38069.00 14100503023001水上抛填护脚块石(150300kg块石)m3127086.00 15100503023002水上抛填护脚块石(500600kg块石)m396282.00 16100503023003水上抛填护脚块石(700800kg块石)m374544.00 17100503023004陆抛块石垫层(50100kg块石)m3125964.00 18100503023005陆抛块石垫层(150300kg块石)m365928.00 1

8、9100503023006水上抛填块石垫层(150300kg块石)m340877.00 20100503023007陆抛块石垫层(350700kg块石)m3105847.00 21100503023008水上抛填块石垫层(350700kg块石)m366119.00 22100503023009陆抛块石护面(300400kg块石)m384201.00 23100503023010陆抛块石护面(700800kg块石)m3109197.00 24100503024001陆上抛填开山石(10200kg开山石)m3462801.00 25100503024002水上抛填开山石(10200kg开山石)m3

9、809039.00 26100504003001干砌块石m345777.00 27100603004001塑料排水板(高性能)m6168578.00 28100603007001水上砂桩m374262.00 291007010380017t扭王字块块48588.00 301007010380028t扭王字块块2493.00 311007010400012t四角空心块体块59932.00 32100702057002C15素混凝土垫层m35980.00 33100702040001混凝土挡块m33889.00 34100702039001现浇C35混凝土防浪墙m353442.00 3510070

10、2039002毛石混凝土m35911.00 36100801001001防浪墙钢筋t3473.73 101100008001伸缩缝m2492.00 单位工程名称:观景平台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数量1100503020001基床块石(10100kg块石)m39941.10 2100503038001沉箱内填中粗砂m34976.70 3100503039001沉箱内填碎石垫层m3252.81 4100503040001沉箱内填二片石垫层m3168.54 5100701021001方形沉箱m32061.50 6100702056001观景平台面层m31043.00 710080100200

11、1沉箱钢筋t329.80 8100900019001观景平台栏杆延长米150.00 1.3 自然条件1.3.1 气象本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根据该站1970年2003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当地气象特征如下:1.3.1.1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5.0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0(2002年7月15日)多年极端最低气温:-11.9(1970年1月15日)各月平均气温介于1.527.4之间,其中8月最高,1月最低。各月平均最高气温29.9、平均最低气温-1.4。1.3.1.2 降水多年平

12、均降水量:895.1mm多年年最大降水量:1380.7mm多年年最小降水量:520.7mm最大一日降水量:432.2mm(1985年9月2日)多年平均降雨日:日降水量1.0mm 62.4天日降水量10.0mm 24.1天日降水量25.0mm 8.8天日降水量50.0mm 3.4天1.3.1.3 风况本地区常风向为偏东向,其中ESE向出现频率为11.43%、E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0.29%。强风向为偏北向,六级以上(含6级)大风NNE向出现频率为1.09%,N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5%。多年平均风速为5.5m/s,累年最大风速30.0m/s、风向为E。采用连云港海洋站1982-2003年实测风日最大

13、风速(10分钟平均)统计大于等于7级风(13.9m/s)年出现的日数62天。1.3.1.4 雾况本海区多年平均雾日为18.4天。一年雾日主要出现在36月共有10.9天,占年雾日的59%,其中4月最多,为3.1天;另外出现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共有5.9天、占年雾日的32%,810月基本无雾。1.3.1.5 灾害性天气1)台风根据中央气象局编印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19491969、上海台风研究所编制的19702002年台风路径图单体本的台风路径和连云港海洋站实测风资料,在1956年至2002年的46年中,对连云港地区有直接影响(风力6级)的台风共有46次,平均一年1次。从台风路径来看连云港基本上受

14、台风边缘影响。台风影响本区出现的最大风速26m/s(NNE),NNE向出现波高(H1/10)4.3m,最大波高5.0m。2)寒潮根据19662001年资料统计,本地区24小时内降温达10以上的寒潮影响次数共有32次。连云港受寒潮影响的时间在每年的2-3月和11-12月,87.5%以上伴有7级以上的大风,风向为NNW-NE占93.7%。受寒潮影响本区出现的最大风速25.8m/s(NNE),NNE向出现波高(H1/10)5.0m,最大波高Hmax6.0m。1.3.2 水文1.3.2.1 基面关系本工程采用连云港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水位和高程起算基准面,当地各基面间的关系见下图:56黄海平均海平面当地平

15、均海平面理论最低潮面 2.94m 2.87m工程所在地基面关系图1.3.2.2 潮汐特征参考连云港庙岭潮位站19962000年潮位观测资料统计本海区潮位特征值如下:多年最高高潮位: 6.48m (1997.8.19)多年最低低潮位:-0.38m (1999.2.3)平均海平面: 2.97m年平均高潮位: 4.84m年平均低潮位: 1.18m多年最大潮差: 6.11m多年最小潮差: 1.40m平均潮差: 3.69m1.3.2.3 设计水位根据2005年9月和2006年1月水文测验期间小丁港临时潮位观测资料,与连云港长期潮位站同步潮位资料建立相关,推算获得徐圩港区设计水位如下:设计高水位:5.41

16、m(高潮累积频率10%)设计低水位:0.47m(低潮累积频率90%)极端高水位:6.56m(五十年一遇高水位)极端低水位:-0.68m(五十年一遇低水位)1.3.2.4 波浪1)波况连云港海洋监测站位于西连岛北侧,根据该站19622003年波浪观测资料统计成果显示:波型:本海区以风浪为主、出现频率约占63%,以涌浪为主的混次浪次之占28%。常浪向:本海区常浪向为NE向、出现频率为26.41%,次浪向为E向、出现频率为18.4%。强浪向:本海区强浪向为偏N向,实测NNE 向(H1/10)最大波高为5.0m,N和NE向实测(H1/10)最大波高为4.2m;大浪出现于NNE、NE向,占大浪总数的80

17、%;1.5m以上波高NNE向出现频率为2.13%,NE向出现频率为1.79%。平均波高:本海区累计年平均波高为0.5m,各月平均波高为0.40.6m,其中秋冬季波高略大于春夏季;各向平均波高以偏北向为最大,其中NNW、N、NNE向平均波高均为0.9m。周期:本区累年平均周期为3.1S,各月平均周期介于2.73.1S之间,其中1月与9月最大为3.3S,5月份最小为2.7S。累年最大周期为8.5S,各月最大周期介于6.78.5S之间。累年各向平均周期以NNE向为最大、达4.3S,NE向次之为4.1S,NWN向介于3.03.8S之间,其余方位均小于3.0S,本海区周期主要出现在3.04.9S之间,占

18、频率56.6%;7S以上周期NE向出现次数为最多达66次,8S以上出现7次。2)防波堤沿线设计波浪要素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区南翼埒子口以西至小丁港之间海岸,该海岸NSE向为开敞海岸,由工程后波浪等直线分布图可以看出,NE向外海波浪对防波堤工程影响较大。防波堤设计波要素详见技术规格书和设计说明。2)潮流本海域海流以潮流为主,潮流不强,余流一般较小。由于受黄海旋转潮波系统控制,海州湾海域的潮流大体上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海州湾北部的海域,外海潮流基本沿NE-SW方向运动,即与鲁南岸线基本平行,在连云港以南的海域,从外海向近岸涨潮流的方向变化较大:由外海的SW走向转向外S向,而在灌河口南部转为沿

19、岸的SE向。大体趋势上海州湾以北和灌河口以东沿岸的往复流运动为主,两者中间海域以旋转流为主,其中海州湾内和小顶港附近海域潮流主轴方向离向岸方向,连云港老航道海域主流向不明显。从自然条件分析可以知道,自然条件下工程海域涨潮流由绕过旗台嘴的沿岸(SE向)涨潮流和外海的向岸方向(SW向)涨潮流组成,而以SW向张潮流为主。工程水域涨急水流由外海的SW向逐渐转为S向直至近岸的SE向;落急水流由近岸的NW向逐渐转为N向直至外海的NE向,工程海域的潮流的旋转性质明显。1.3.3 工程地质根据连云港港徐圩港区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技术规格书,对各地基土层的特征分述如下:灰色淤泥饱和,流塑。土质

20、均匀滑腻,含少量贝壳碎片及有机质,含少量粉砂斑迹,摇振具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在整个勘察区域表部稳定分部,顶板标高一般为-3.8-5.6m,厚度一般为5.211.7m,平均厚度为7.7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11击,十字板试验抗剪强度统计值为16.5kPa。黄褐草黄色粉质粘土饱和,可塑硬塑。切面较粗糙,土质较均匀,含有机质斑点、氧化铁斑迹及铁锰质结核,局部含钙质姜结石,直径一般为25cm,局部夹粉土或粉砂薄层,单层厚度0.20.5cm左右。摇振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勘察区普遍分布,顶板标高一般为-10.4-16.8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2.56.5m,最小厚度为0.

21、5m,最大厚度9.6m,平均厚度为4.6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612击,平均为9.5击。1灰色粉质粘土饱和,软塑。切面较光滑,土质较均匀,含少量有机质及贝壳及贝壳碎片,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或团块。摇振无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该层在勘察区仅在BG16、BG35孔中有揭示,顶板标高分别为-16.9m和-13.6m,厚度分别为1.4m和2.0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35击。2草黄色砂质粉土饱和,中密(局部稍密)。切面粗糙,土质不均匀,含有机质斑迹,夹少量粉质薄层,单层厚度0.33.0m,局部夹层多,近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摇振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该层在勘察区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层中,顶板标高

22、一般为-11.4-17.8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24.5m,最小厚度0.6m(K79孔处),最大厚度6.4m(BG25孔处),平均厚度为2.5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1429击,平均为19.5击。3草黄色粉砂饱和,中密(局部稍密)。砂质较纯,夹少量贝壳碎片,偶含粘性土团块,局部粘土含量高,近砂粉质土,摇振反应迅速。该层在勘察区零星分布,本次勘察仅在BY4、BY12、BY14、BG26、BG27孔中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12.0-17.5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43.0m,最小厚度0.9m(BG26孔处),最大厚度4.3m(BG27孔处),平均厚度为2.7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15

23、27击,平均为20.0击。灰黄色粉砂饱和,中密密实。砂质较纯,颗粒较匀,含少量贝壳碎片,夹少量粉质粘土薄层,局部粉性重,近砂质粉土,摇振反应迅速。该层在勘察区普遍分布,部分区域相变为1灰黄色砂质粘土,顶板标高一般为-12.4-22.6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96.5m,最小厚度0.5m(K84孔处),最大厚度9.3m(K50孔处),平均厚度为3.7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2350击,平均为33.5击。1灰黄色砂质粘土饱和,中密密实。切面粗糙,土质不匀,局部含氧化铁斑迹,夹少量粘性土薄层,单层厚度为1.02.0cm,局部夹层多,为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或近粉质粘土。摇振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

24、。该层在勘察区局部分布,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层中,顶板标高一般为-16.0-21.9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24.8m,最小厚度0.6m(D16孔处),最大厚度7.6m(BY15孔处),平均厚度为3.2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2042击,平均为29击。灰灰绿色粉质粘土饱和,软塑可塑。切面较粗糙,土质不匀,局部含钙质姜结石,块径24cm,夹少量粉土或粉砂薄层,单层厚度0.53.0cm ,局部土质软,近淤泥质粉质粘土。摇振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勘察区大部分区域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18.7-24.8m,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2.06.0m,最小厚度0.2m(K107孔处),最大厚度9

25、.2m(D25孔处),平均厚度为3.6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512击,平均为8击。A浅灰灰黄色粉质粘土饱和,可塑可塑偏硬。切面较粗糙,土质不匀,局部含砾石状硬质结核,含少量砂斑及贝壳碎片,局部夹粉土或粉砂薄层。摇振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勘察区局部区域内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19.2-24.2m,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04.0m,在BY3处厚度较大,达8.0m,平均厚度为3.0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811击,平均为9.5击。B灰黄浅灰色粘土饱和,软塑。切面光滑,土质较匀,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摇振无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该层在勘察区仅在BY12、BY17、BG30、BG

26、32孔中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20.1-24.3m,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5m3.5m,最小厚度0.7m(101孔处),最大厚度6.9m(BY12孔处),平均厚度为3.2m。灰黄灰色粘质粉土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密实。切面粗糙,土质不匀,夹少量粉质粘土或粉砂薄层,局部近砂质粉土;局部为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或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摇振反应明显,韧性低,干强度低。该层在勘察区零星分布,顶板标高一般为-22.0-27.9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73.8m,最小厚度0.8m(K47孔处),最大厚度7.7m(BG24孔处),平均厚度为2.8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1120击,局部3339击,平均17.5

27、击。灰黄灰色粉砂饱和,中密密实。砂质较纯,颗粒较匀,见少量碎砾石状硬质结核,含少量贝壳碎片,夹少量粉质粘土薄层;局部粉性重,近砂质粉土,摇振反应迅速。该层在勘察区零星分布,顶板标高一般为-20.7-27.9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56.2m,最小厚度0.6m(D13孔处),最大厚度7.6m(K101孔处),平均厚度为3.9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1937击,平均为27击。浅灰色粉质粘土局部灰黑色,饱和,软塑可塑偏软。切面较粗糙,含腐植物,夹较多贝壳碎片或直径12cm的钙泥质硬质结核,土质不匀,夹少量粉土或粉砂薄层,单层厚度0.52.0cm,含粉土团块;局部土质软,近淤泥质粉质粘土。摇振无反

28、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勘察区部分区域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21.3-32.3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2.17.2m,最小厚度1.2m(BG32孔处),最大厚度10.0m(BY19孔处),平均厚度为3.4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513击,平均为9.2击。A灰黄色粉质粘土饱和,可塑偏硬。切面较粗糙,局部稍光滑,土质不匀,含少量砂斑腐植物及贝壳碎片,局部含砾石状姜结石,直径约23cm,局部夹粉土或粉砂薄层,单层厚度0.52.0cm。摇振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勘察区部分区域内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21.3-32.3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55.6m,最小厚度0.9m(BY

29、32孔处),最大厚度6.6m(D15孔处),平均厚度为3.4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818击,平均为13.0击。B灰色粘土饱和,软塑。切面较光滑,土质较均,含有机质和腐植物,夹少量粉土薄层。摇振无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该层在勘察区仅在BY18、BY37孔及前期孔K101中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24.5-30.6m,厚度一般为3.94.2m。灰黄色粉砂饱和,中密密实。砂质较纯,颗粒较匀,偶见砾石颗粒,局部夹粘性土薄层及团块,含少量贝壳碎片,摇振反应迅速。该层在勘察区西堤区域分布普遍,在东堤部分区域缺失,顶板标高一般为-26.1-37.5m,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2.07.7m,BY22孔处厚

30、度最小,为0.6m,K47孔附近厚度较大,达13.0m,平均厚度为4.9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26>50击,平均为39.5击。1灰黄青灰色砂质粉土饱和,中密密实。切面粗糙,土质不匀,含有机质斑迹,局部含碎砾石状姜结石,直径一般为15cm不等,夹少量粉质粘土薄层,单层厚度0.32.0cm,局部夹层多,近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局部粘性重,近粘质粉土。摇振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该层在勘察区仅局部分布,以透镜体分布于层中,顶板标高一般为-26.1-37.5m,厚度不均匀,一般为2.05.2m,最小厚度0.5m(BY16孔处),最大厚度8.2m(BG2孔处),平均厚度为3.1m。实测标贯试

31、验击数一般为1740击,平均为28.8击。2浅黄色粉质粘土饱和,可塑硬塑。切面较粗糙,土质不匀,局部夹粉砂或粉土薄层,单层厚度0.52.0cm,局部含有机质。摇振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勘察区仅零星分布,顶板标高一般为-31.935.5m,厚度不大,一般为1.43.0m,平均厚度为2.5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1921击。灰色粉质粘土饱和,软塑可塑偏软。切面稍粗糙,土质不均匀,夹少量粉砂薄层,局部夹层多,为粉质粘土夹粉砂;局部粉性重,近粘质粉土。摇振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受勘探孔深度限制,该层一般在控制性勘探孔中有揭示,揭示的顶板标高一般为-3142.3m,揭示厚度一般为

32、2.16.4m,最小厚度为0.5m(K81孔处),最大厚度9.1m(K69孔处),平均厚度为4.2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715击,平均为10.5击。1灰色粘土饱和,软塑可塑。切面较光滑,土质较匀,含有机质和贝壳碎片。摇振无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该层在勘察区仅在BY7、BG1孔及前期K46、K101、D42孔中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34.6-39.7m,厚度一般为2.16.0m,平均厚度为4.8m。灰黄色粉砂饱和,密实。砂质较纯,颗粒较匀,局部夹粘性土薄层及团块,含少量贝壳碎片,摇振反应迅速。受勘探孔深度限制,高层一般在控制性勘探孔中有揭示,揭示的顶板标高一般为-37.245.1m,厚度

33、一般为1.45.6m,最小厚度0.8m(K92孔处),最大厚度7.5m(K46孔处),平均厚度为4.0m。实测标贯试验击数一般为32>50击,平均为47.5击。1灰黄色粉质粘土 饱和,可塑。切面较粗糙,土质不匀,局部夹粉砂薄层和贝壳碎片。摇振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受勘探孔深度限制,该层仅在BY9、BY31孔及前期K69、K101、FBH2孔中有揭示,顶板标高一般为-44.2-48.3m。厚度未揭穿。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勘察点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详见施工图设计说明或技术规格书。1.3.4 钙质结核物2012年4月至6月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对直立式结构

34、堤段施工范围进行探测,查明工程范围内可能存在的铁锰质(或钙质)结核物的分布情况。并于2012年7月提交水上物探工作成果报告(报告编号:2012-W-036)。根据水上物探工作成果报告,东、西直立堤段共有29处可能存在异常区域,其中本标段约14处,设计单位根据物探结论要求业主委托勘察单位对异常区域进行钻孔探摸,以查明异常区域的具体情况。勘察单位提交了物探异常区域勘察说明,异常物的具体位置、规模、标高详见施工图设计说明或技术规格书。对于物探报告未查明的其他区域也存在局部钙质结核物。1.3.5 地震连云港港区域内无活动性断裂,历史上也未曾发生过强烈的破坏性地震,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国际建筑抗震设计规

35、范(GB50011-2010),本区抗震设防烈度采用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2 施工总体计划和关键节点计划,各分项工程施工安排,施工方法的一般描述,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及衔接2.1 施工总体计划和关键节点计划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合理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总施工任务,并确保节点工期按期完成。按照招标文件连云港斜坡式东防波堤工程的施工总工期如下:计划2013年8月初开工,2015年3月底完工,总工期20个月。节点工期:2013年9月底前施工便道抛填完成;2014年10月底完成+6.0m标高以下抛填及内坡理坡和安装工作(具备吹填条件);2015年3月底交工验收。施工进度计划

36、横道图和网络图详见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2.2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施工方法一般描述2.2.1 施工总体部署本工程总体上划分采用一个作业面由岸侧往海侧推填,采用水抛+陆抛相结合的工艺进行推进,其中+1.0m标高以下采用水上抛填,+1.0m标高以上采用陆上抛填。在施工过程中各作业面中的各工序形成流水作业,既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各层抛石间隔时间,又确保各结构层后续作业的跟进,尽量减少暴露时间。进场后,先着手临时施工便道的填筑,为本工程采用陆上推进工艺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堤基清理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施工;排水砂被及软体排采用铺排船进行铺设,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船进行施打,砂被充砂采用

37、吹砂船进行吹灌。堤心石及护面块石填筑根据现场水位情况,+1.0m以下采用水下抛填,+1.0m以上采用水上抛填。护面块体采用履带吊陆上安装。在工程附近围堤后方的场地内建设临时预制场,本项目的所有预制构件均安排在该场地里预制,护面块体采用平板车陆运至施工现场,履带吊安装就位;沉箱出运及运输采用气囊运输至方驳上,由方驳运至施工现场,起重船直接起吊安装。2.2.2 各分项施工安排2.2.2.1 堤基清理的总体安排本工程堤基清理基槽以清除施工范围内的表层淤泥,清除厚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拟采用1艘13m3的抓斗式挖泥船配泥驳进行施工。防波堤基槽挖泥计划2013年8月15日至2013年11月15日,共计

38、92日历天完成,挖泥船数量的确定:有效作业天按92×0.7=64天计,13m3抓斗挖泥船功效每天(12小时)按6500m3计,则选用1艘13m3抓斗挖泥船能满足进度要求。另外配3艘500m3泥驳外运抛泥。其他辅助船舶包括锚艇1艘、拖轮1艘作为抓斗挖泥船移位和交通船1艘测量交通用。2.2.2.2 沉箱预制总体安排本项目工程有25个预制方型沉箱,尺寸为6×6×7m,每个沉箱82.46m3,共计约2061.5方砼。在临时预制场地内修建大型构件预制场和出运码头。场内建设一条150m长的预制台座,线内布置15个预制台座,计划投入1315个底模,预制台座右侧布置一条出运通道(

39、道宽10.5m,考虑沉箱堆存),通道连接至出运码头。沉箱预制完成后,先右移至通道上,待施工现场具备安装条件后,沉箱从出运通道移至临时码头上驳。沉箱外模拟采用大型钢模板,内仓采用芯模,每个沉箱分二层施工,预制场的底模数量及模板数量能够满足预制进度要求。预制场设备方面配备2台60吨龙门吊,设HZS150型搅拌站两套。砼浇筑配备2台37米汽车泵和4台8m3砼搅拌运输车,另配备2台25吨汽车吊用于零星模板和脚手架的转移。2.2.2.3 沉箱出运、安装总体安排沉箱移运上驳采用气囊法进行,沉箱场内移动采用先横移至出运通道,再纵移至出运码头的方法移运,沉箱通过出运码头移运至方驳,方驳通过拖轮牵引运至施工现场

40、指定位置,浮吊起吊出驳安装。1艘起重船+方驳组平均2个工作日可以完成安装1个沉箱。根据总施工进度安排,安装需2个月。沉箱出运、安装配备船机:L8.0m×1000气囊20条,9m3空压机4台、10t卷扬机12台、10t叉车2台、1000t方驳2艘、980HP拖轮1艘、250吨起重船1艘、抛锚艇1艘、1000t定位驳1艘。2.2.2.4 充填袋铺设总体安排本工程的大型充填袋装砂包括排水砂被(447347.0m3)和大型充填袋装砂(1262248.0m3),共计1709595m3,均采用水下充灌工艺。为保证施工质量,护底软体排及充填袋由专业加工厂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加工,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船

41、机水上铺设。软体排采用铺排船进行铺设,排体船配有可45º翻转的滑板,通过GPS定位系统定位铺设。水上充砂由运砂船靠吹砂船直接充填。充砂拟采用4艘吹砂船进行施工。每艘吹砂船上配3台6PL-200A吹泥泵。吸砂船生产率考虑到其他因素影响,实际工作效率为理论工作效率的80%,3台6寸泵每小时可完成W= 3×120×80%=288m3。则1艘配有3台6寸泵的吸砂船每天工作10小时,可充砂W=3×120×0.8×10=2880m3/d。447347/2880/4=39天,1262248/2880/4=110天,则4艘吹砂船150个工作日内能完成

42、施工任务,考虑水上作业的有效时间(按0.7计),则在207日历天内能完成充填袋铺设施工。本工程袋装砂全部采用外来砂作业,一方面要保证外来砂的供应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外来砂供应与袋装砂充填作业之间的正常配合。因此,配备足够数量的吸砂船、运砂驳船和严格执行供砂、袋装砂充填计划,是完成本工程充泥管袋施工的关键所在。2.2.2.5 塑料排水板施工总体安排本标段共有塑料排水板6168578m,顶标高低于设计低水位0.47,拟选用水上插板船进行施工。插板船选用平板驳+插板机进行改装,每艘插机船上布置3组插板机架,平均每艘插板船日插板量约为8000m*3/台·日,插设过程平均每根排水板偱环时间为3分

43、钟,每次船体定位约20分钟,一次抛锚可在30*100m范围内移动船位。本工程水上插板施工期为5个月,则6168578/24000/(5*30.5*0.73)=2.4(艘)。现场拟配3艘插板船进行水上作业。2.2.2.6 水上砂桩施工总体安排本工程的水上挤密砂桩直径为800mm,1500mm正方形布置,共计74262m3。桩长约147815m,拟采用水上桩架进行施打砂桩。施工效率:1台套设备,按24小时工作计,则每天可完成350m左右,施工期为4个月,则需砂桩船(架)147815/350/(120*0.73)=4.8艘,现场拟配5艘砂桩船(架)进行水上挤密砂桩作业。2.2.2.7 堤心石抛填总体

44、安排本工程的堤心石分水抛和陆抛两部分,以+1.0m为界,+1.0m以下部分采用水上船机抛填,+1.0m以上部分采用陆上自卸车抛填。水上抛填:水上抛填开山石为809039.0m3,采用500m3开底驳靠现场定位驳后,定点定量抛填为主,1000t横鸡趸抛填为辅的工艺进行。水上抛填拟在5个月内抛填完成,每个月按20天有效工作日计,则日抛块石:809039/5/20=8990.4方,每艘抛石船按往返2趟计,则需开底驳8091/500/2=8.1艘。选用8艘开底驳进行水上堤心石抛填,另配2艘横鸡趸进行补抛和辅助抛石。陆上抛填:堤心块石抛填为462801方。因抛石采用陆上抛填,故月有效作业天数按25天计,

45、则平均每天需完成抛石约2142.6方,高峰期抛石量达3500方。选用20t自卸车+推土机进行填筑,每辆自卸车按4趟/天计,高峰期需投入自卸车60辆。本工程的石料采用陆运,拟选用2530t自卸车+推土机进行,长臂反铲进行理坡。施工时按沿设计轴线向前推进。堤心石粗抛本着“宁低勿高”的原则,定点、定量抛填。2.2.2.8 护底抛填总体安排堤心块石抛填完成后,立即组织海侧护底和港侧护底抛填施工。水上护底抛石包括:水上抛填护脚块石(150300kg)127086方,水上抛填护脚块石(500600kg)96282方,水上抛填护脚块石(700800kg)74544方,水上抛填块石垫层块石(150300kg)

46、65928方,水上抛填块石垫层块石(350700kg)66119方,共计429959方。采用500m3开底驳靠现场定位驳后,定点定量抛填为主,1000t横鸡趸抛填为辅的工艺进行。水上抛填拟在6个月内抛填完成,每个月按20天有效工作日计,则日抛块石:429959/6/20=3583方,每艘抛石船按往返2趟计,则需开底驳3583/500/2=3.5艘。选用4艘开底驳进行水上堤心石抛填,另配1艘横鸡趸进行补抛和辅助抛石。陆上抛垫层石包括:陆抛(50100kg)垫层块石125964方,陆抛(150300kg)垫层块石65928方,陆抛(350700kg)垫层块石105847方,陆抛(300400kg)

47、护面块石84201方,陆抛(700800kg)护面块石109197方,共计491137方。因抛石采用陆上抛填,故月有效作业天数按25天计,则平均每天需完成抛石约2232.4方,高峰期抛石量达3200方。倒滤层采用混合级配倒滤层,由自卸车运料至现场后长臂反铲挖掘机助抛,土工布人工按设计要求铺设,水下部分由潜水员进行作业。2.2.2.9 护面块体预制及安装总体安排本工程护面块体包括:2t四角空心方块共计59932块,7t扭王字块48588块,8t扭王字块2493块,拟在现场周边的预制场内进行生产,经检验合格后,由平板车陆运至施工现场,采用50t80t履带吊进行安放。构件场内运移采用30t龙门吊和汽

48、车吊实现,砼浇筑由预制场内搅拌站集中供料,罐车直接滑模入仓或龙门吊+吊罐入仓。预制工效分析:四角空心方块拟在现场附近租赁场地进行预制,场地内设三条底胎模,每条宽5m,长100m,按每天预制240件计,则需300天预制完成。扭王字块预制场地内设三条底胎模,每条宽7m,长100m,按每天预制200件,则310天可完成。安装工效分析:护面块体均采用履带吊陆上安放。按每台每天可按80100块计,则6台履带吊250天可以完成,考虑到水上作业受风浪的影响,块体安装拟安排326个日历天。2.2.2.10 现浇挡浪墙施工总体安排待堤心石抛填完成经观测满足设计要求的沉降稳定后,开始现浇钢筋砼挡浪墙。钢筋在陆上场

49、地加工成半成品,利用临时通道陆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砼采用搅拌站搅拌供料,罐车运至现场汽车泵泵送入仓。施工现场配备的主要船机设备如下:120m3/h搅拌站、8t砼罐车4辆,汽车泵2台,手推车、振动棒若干。2.3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及衔接2.3.1 总体施工顺序防波堤在横断面上分别为:堤基清理、护底软体排、铺设排水砂被铺设、塑料排水板或砂桩施工、充填袋装砂、构件预制、水抛开山石、陆抛开山石(方型沉箱安装)、倒滤层铺设、块石垫层抛理、海侧护底抛填及港侧护底铺设、护面块体安装、现浇混凝土挡浪墙施工等。本工程防波堤主体结构施工的总体顺序为由斜坡式防波堤向外推进。施工采用平面分区域、横断面分层、纵断面

50、形成阶梯的原则组织流水作业,保证施工生产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具体施工顺序详见防波堤施工总体工艺流程图2-1。图2-1 防波堤施工总体工艺流程图3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设备、人员及主要材料计划3.1 施工船机、设备、器具需求计划根据工程需要,落实的大型机具为挖泥船、泥驳、起重船(打捞)、抛石船、铺排船、吹泥船、拖轮、起锚艇、定位驳、材料运输驳、搅拌站、龙门吊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汽车泵、砼搅拌运输车、挖掘机、装载机、插板机、砂桩船(架)、自卸车、推土机、平板车、叉车等设备;测量仪器主要配备GPS卫星定位系统、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深仪、二维测倾仪、膜下真空表等仪器;试验仪器满足

51、招标文件要求,必须满足“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件(厅质检字(2009)183号)”、“江苏省交通厅文件(苏交质(2006)45号)”等对设备的要求,同时满足本工程需要。本工程配备的施工船机、设备、器具详见下表。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进场时间)1起重船航工起51日本1989408250t沉箱安装2014.3213方抓斗挖泥船航工起21日本19741249130t挖泥2013.83起重船航工起41中国198122460t辅助作业2013.94泥驳航工泥驳6-83中国198959500m3运泥2013.85吹砂船4中国 400m3/h吹砂泥2013.96运砂船12中国500m3运砂2013.97插板船3中国塑料排水板2013.98砂桩船(架)6中国水上砂桩2013.109拖轮航工30011香港198027003600hP2014.610拖轮航工9012中国1977720980hP2013.811拖轮海力8051日本199119122600hP2014.412铺排船航工铺1、22中国2010658软体排、砂袋铺设2013.813起锚艇海力8091中国20047002013.814起锚艇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