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 目 管 理 培 训 资 料_第1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 目 管 理 培 训 资 料_第2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 目 管 理 培 训 资 料_第3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 目 管 理 培 训 资 料_第4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 目 管 理 培 训 资 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项目前期准备 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项目正式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1)前期工作是项目各要素的集合,做好前期工作的过程就是合理组合和组织项目的过程,是确保项目投入、提高项目效益的重要手段。 (2)项目前期工作是选定项目的基础性工作。搞好项目前期工作,对于提高项目立项的准确性和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3)前期工作是项目管理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程序分为前期准备、申报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和运行管护五个阶段,做好前期工作是搞好项目管理的重要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基本含

2、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指在明确的综合开 发区域范围内,通过增加一定的投入,在规定期限内形成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产能力以获得预期效益,并有实施方案和管理机构的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经济活动单位。项目应具备的特征l以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整治为主要对象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行为。l有明确的开发治理区域范围。l有明确的项目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建设内容。l有明确的进度和起止时间。l有明确的参加开发治理并从中受益的农户数。l有具体项目管理机构和实施项目的责任人。l有明确的投资计划和资金保障。l本身是独立的执行单位,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并有明确的效益指标。 (1)制定开发规划(2)建立项目库 (3)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4)项目评估 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l开发的必要性及条件;l建设范围、规模及主要治理措施;l投资估算及来源(含农民筹资投劳计划)l效益预测。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的主要内容l项目背景、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现状;水土资源评价;l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治理范围、地点、规模;l工程量及主要工程、农艺措施;项目区现状及工程平面布置图;l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l经三分之二以上农户签字同意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民筹资投劳计划及自愿开发证明材料;l综合效益评价;l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项目评估 l国家农发办和市农综办按职责分工组织项目评估,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

4、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资金配套能力的可靠性进行审查和综合评价,为项目确立提供决策依据。l项目评估采用专家评议、现场答辩、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虚报材料实行一票否决。 评估审定权限l中央财政年度投资或分年投资合计在500万元以上的土地治理项目由国家农发办组织评估、审定。l其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般由市农综办组织评估、审定。 (1)工作不扎实。一些区县闭门造车,开发规划粗糙,没有建立项目库,安排项目凭长官意志,搞临时拼凑,可研报告内容乏味,逻辑性差,这就是项目 “先天不足”,直接导致项目规划调整,工程设计改变及工程量聚增等情况出现。 (2)领导不知情。农综办没

5、做好汇报,有的自作聪明,擅自做主,领导一旦发现,很大程度上要求调项;有的区县领导调整,前后任领导认识不统一,又以后任领导意见为准调项。 (3)群众不满意。宣传发动工作做的差,群众要求落实占地、青苗赔偿的多,了解和参与项目建设的少。以至于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与群众产生矛盾纠纷,严重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形象。 (4)规划衔接差。项目规划与交通、城建、水利、工矿占地协调不够,没有与相关部门建立及时有效的衔接与协调机制,各部门的信息不能及时获取,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与交通建设、城镇规划、工矿占地等发生冲突并导致让步。(1)自然地理条件l地形地貌:首选平坝丘陵地区,但山区有产业优势的也不能忽视;l坡度大于2

6、5度地区不予立项;l土壤应比较肥沃,经改造能成为高产稳产农田,石灰岩地区尤其要注意土质;l气候水文条件:灌溉要有水源,排水要有出路。(2)社会经济条件l农村经济条件:结合城乡统筹试点和新农村建设选址,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区县农村工作重点相一致;l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扶持优质粮油、柑橘、生猪、中药材等主产区,对其他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也积极支持;l水利设施条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用于田间工程建设,因此对骨干水利设施完好,输排水水功能完善的区域应优先支持;l区域环境条件:过去强调选址在距区县所在地近、交通方便的地区,现在只作优先考虑。既要搞“锦上添花” ,也可搞“雪中送炭”,田间工程 指末级固定渠

7、道(农渠)与农沟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性或永久性排灌设施,包括田间临时性灌水渠道,如毛渠及灌水沟、畦、分水口及量水设施;水稻格田及田埂;以及明沟、暗沟或明暗结合的田间排水系统;田间道路以及土地平整等统称为田间工程。(3)群众参与程度:群众对待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如何,要看三个方面:l一是态度上是否欢迎、拥护农业综合开发,表现为是否参与会议,出谋划策,帮助规划;l二是对待必要的青苗损失、占地、及其土地调整的态度,表现为是要求赔偿还是调整奉献;l三是是否愿意筹资投劳参与农业综合开发,表现为是否同意投入,参与监督。 (4)领导重视程度:各级党政领导领导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兼顾全局,突出重点,在选址工

8、作中具有工作上的优势,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1)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的必要性 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是指导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依据,是设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提条件。l有利于明确开发目标,落实具体的开发途径;l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项目的可行性;l有利于保证开发重点,克服理想的随意性;l有利于确定既定目标,形成有规模的生产水平。 必须进行分类指导,分区研究,制定出各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2)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的总体要求 结合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本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有机衔接交通、水利建设、城镇规划,制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规划,总体

9、描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在规划期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遵循原则、实施要求、开发扶持范围、各类项目的区域布局等。对拟建项目区进行清理分类,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治理项目相衔接,对重点产业、优势农产品基地适当倾斜,分轻重缓急依次排定重点与非重点项目,明确先后实施的时间顺序。 l突出重点原则。土地治理项目继续向优质粮油和柑橘重点开发县倾斜,实行集中投入,重点开发。l规模开发原则。严格控制土地治理项目安排的个数,每个项目必须按灌区、流域或某一相对完整的区域进行集中连片建设。l以人为本原则。土地治理项目的确立,要以“农民要办”为前提,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并取得拟建项目区2/3以上群众同意立

10、项开发的意见书。l因地制宜原则。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要根据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地貌的资源优势和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制定不同的土地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l综合治理原则。在项目规划中,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l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循环经济的原理,把改善生产条件与改善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我市拟安排的第七期(2008-2010)土地治理项目类型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生态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项目。生态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项目原则上安排在生态脆弱,

11、自然环境保护任务较重的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l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单个项目治理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0亩,应按流域、灌区或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规模开发,确保建设一个成效一个。项目区涉及的乡镇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l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单个项目治理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0亩,包括流域内应治理的耕地、园地和林地。项目区涉及的乡镇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l柑橘产业是我市农业发展的重点,万州、江津、永川、云阳、奉节、忠县、开县、长寿、垫江、巫山等十个区县作为全市柑橘发展的重点区县,在项目规划中,应按“改土、治水、兴林、修路、建园”的要求,将建设和完善柑橘基地的基础设施作为项目建设主要内容进行

12、规划。 (1)项目库来源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是在制定开发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确定的开发布局、开发目标与任务,由区县农综办根据建设单位意向,分清轻重缓急,选择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扶持范围和立项条件的项目,在进行初步筛选后,编制项目建议书,形成项目储备。待有投资可能时再从中择优立项。区县农综办根据市农发办要求上报项目建议书,经审定合格,但考虑资金可能,可准许一部分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评审合格立项。由于资金有限,一部分评审合格的项目当年无法立项实施,市农综办即列入项目库储备。 (2)建立项目库基本要求l及时将建设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将开发潜力大、综合效益好、领导高度重视,群众衷心拥护的项目储

13、备入库,做到库中常有项目,有好项目,有新项目,共立项时选择。l以规划为基础,严格项目入库的5大原则。即突出重点原则、效益先导原则、集中布局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机制创新原则。分年筛选和储备一批重点农业建设项目进入项目库,并做好项目前期论证,保证入库项目质量。 l尽快研究制定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推进项目入库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使“临时拼凑项目”、“长官意志项目”得到彻底遏制。1、加强领导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在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各级农综办都要建立项目报告制度,每一阶段的工作都要向同级分管领导请示报告,在征得领导同意

14、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切忌出现因领导情况不清等原因引起的调项。 申报项目实行“四会”定案:l一是项目申报前召开项目区村级班之会议,征求村干部意见,统一村干部思想,要求工程施工期间占压土地、清除障碍,施工环境等由村级解决,矛盾不得上交,每个村干部都要签字作保;l二是召开申报项目区群众代表大会,讨论申报方案,三分之二以上群众代表同意并签字方可通过;l三是召开项目乡镇党政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规划方案和各村农民筹资投劳方案,形成共识;l四是召开全乡镇村级干部大会宣布申报方案并将申报的规划方案、建设地点、农民筹资投劳方案等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全面推行竞争立项机制:(1)各区县要不受地域限

15、制,不拘一格选择好项目,并建立项目库;(2)在同一区县,相同项目参与竞争的地点应不低于3个;(3)每年各区县上报市农综办初审的项目应不低于3个;(4)未经初审和评估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一)立项条件(二)项目申报与审批(三)项目设计(四)项目批复后应注意的问题(一)立项条件 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项目区水源有保证,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灌排骨干工程基本具备;开发治理的地块集中连片,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年度单个项目连片开发面积,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1万亩,丘陵山区不低于5000亩。 2、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应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治理面积集中连

16、片,具有一定开发治理条件,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年度单个项目相对连片治理面积,小流域治理5000亩以上。 (一)立项条件 对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开发规模,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原则上”要求,考虑到我市丘陵山区因自然条件所限,耕地比较分散且面积较小,一个地块的面积难以达到5000亩的规模,因此允许这些地区在实际执行中,在同一小流域或同一灌区内,选择2-3个面积相对较大的地块作为一个项目区,以达到5000亩要求。为此,实施办法补充增加了“丘陵地区可选择2-3个规模较大且相对集中的地块作为一个项目区”,这样更结合重庆实际。(二)项目申报与审批1、项目申报2、项目

17、审查与批复3、项目申报与审批的改进意见1、项目申报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的形式是项目建议书。 按照县级农业综合开发规程 (国农办2001173号)和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渝财农2006118号)文件要求,项目申报单位(乡、镇政府)按照国家和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政策,编制项目建议书,向当地区县农综办提出申请。 各区县农综办针对各项目申报单位提出的申请,汇同财政局组织实地考察、筛选、择优选定项目。并报经当地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或分管领导同意后以项目建议书上报市农综办。 (2)项目申报资料为项目建议书和项目规划(草)图 2、项目审查与批复 (1)市农综办对区县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

18、,初审通过的项目通知区县作可行性研究报告。 (2)市农综办组织专家对初审通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 (3)经评估通过的项目,市农综办向区县发出同意立项通知。 (4)区县按 同意立项通知要求进行项目设计。 (5)区县根据市财政局、农综办下达投资控制指标和项目设计方案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并附久其计划报表。 (6)市农综办汇总各区县项目计划并报国家农发办批复。 (7)市农综根据国家农发办批复要求批复各区县的项目实施计划。 (8)区县农综办报送项目实施方案(表)到市农综办审查备案。 3、项目申报与审批的改进意见 1、项目计划上报只报一次。 改以前两次上报为一次上报,使计划数据更统一,操作时间

19、更提前。 2、项目批复更加科学合理。包括:地点、任务、投资、效益;建设内容(以比例控制,如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监理费和管理费);工程建设与管理要求(如“四制”);评审提出的有关意见;有关要求(如有质粮油基地、优势农产品基地、先建后补等有关试点工作);需要对批复完善的工作(如建设方案等);时间要求。 3、项目实施方案不再批复,改由区县向项目建设单位批复,报市级备案。市有权审查并要求区县更改项目实施方案。 (三)项目设计1、项目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2、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基本要求3、主要工程布置、设计原则4、灌排渠沟断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项目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项目初步设计的主要内

20、容有:l项目总体设计, l主要建筑物设计,l机械、设备及仪器购置计划,l配套设施设计,l主要工程概算,l项目区现状图和工程设计图。 2、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总体规划设计图是项目设计图纸中最重要部分,项目区内各类和各部分工种必须围绕着总体规划图进行设计。总体规划设计图通常包括:第一、开发区域内基本建设总体布置,主要反映区域开发各基本建设工程的平面布局;第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主要反映区域内开发后的土地使用规划布局;第三、水利工程总体规划,主要反映项目区内已建和新建的干、支、斗、农渠(沟)的平面布局,灌溉、排水站及井点平面布置和分布等。3、主要工程布置、设计原则(1)灌溉渠道系统布置、设

21、计原则(2)排水系统布置、设计原则(3)田间工程布置、设计原则(4)田、林、路的布置、设计原则(5)输配水管网布置、设计原则(6)田间明沟排水系统布置、设计原则(7)暗管排水系统布置、设计原则工程划分l建设项目:指在一个场地或几个场地上按一个总体规划设计进行施工的各个工程项目的总和。l单项工程: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例如一个灌区的一条支渠、一座提灌站、一条机耕路等等都是单项工程。l单个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指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但是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一般以建筑物建筑及安装来划分,如灌区工程中进水闸、分水闸、渡槽等都是单个工程。

22、l分部工程:是单个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以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或工种来划分,如房屋建筑工程可划分为基础工程、墙体工程、屋面工程等;也可以按照工种来划分,如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等,隧道工程可以分为开挖工程、衬砌工程等。l分项工程:是单个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最简单的施工过程。例如砖石工程按工程划分为内墙、外墙等分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工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不再进行分项工程的细分。 (1)灌溉渠道系统布置、设计原则l干、支渠的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干渠应布置在较高地带,以求自流控灌面积较大。l经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采用技术上可行,占地较少,工程费用最小的布置方

23、案。l灌区布置应与行政区划相接合,以利运行管护,避免用水矛盾纠纷。l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尽量避免高填方和深挖方,确保渠道工程安全稳定。l考虑综合利用。山区、丘陵区的渠道尽可能集中落差,以利水能发电和进行农副产品加工。l灌溉渠道布置应与排水系统统筹协调,尽量避免沟、渠交叉,以减少交叉建筑物。l灌溉渠系应与土地利用规划(如耕作区、道路、林带、居民点等规划)农业区划相接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便利村民生产和和生活。l渠线宜短而直。如必须转弯,土渠弯道曲率半径应大于弯道段水面宽度的5倍;石渠或刚性护砌渠道的弯道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弯道段水面宽度的2.5倍。l“长藤结瓜”式灌溉渠道布置应便于发挥库、塘、堰的

24、调节与反调节作用,不宜直接穿过库、塘、堰 。(2)排水系统布置、设计原则l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自流排水控排面积,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l排水沟道分级合理,并与行政区划相接合,以便于机耕和统一管理。l沟道宜平顺,减少交叉,配药建筑物尽量集中,尽可能一物多用。l尽量利用现有水利设施,保持自然排水流势,以保证排水畅通。l排水线路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一直、二短、三安全”,避开高填方,深挖方,构造破碎带、淤泥质土层和强透水地层。l灌排配套,有灌有排,保证用水时可及时灌溉,除涝时刻适时排水。 (3)田间工程布置、设计原则l(1)灌排配套,系统完善,运行方便,消灭串灌串排,实现保水、

25、保土、保肥。l(2)田面平整,灌水时土壤湿润均匀,排水时不滞留积水。l(3)田块形状和面积布置应有利于农业机械作业和提高土地利用率。l(4)田间工程布置应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充分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当年增产。l(5)田间工程布置必须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相协调,因地制宜,讲求实效。l(6)田间工程布置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4)田、林、路的布置、设计原则l田间工程规划,除合理规划布置田间灌排渠系外,还需要统一规划,全面考虑农村道路与林带

26、的规划布置。l乡镇范围内的农村道路一般可分为联系县乡、乡乡之间的干道,联系乡与村之间的支道,联系村与村之间的田间道及田块间的生产路4级。干道可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确定,路面宽一般为6-8米;支道路面宽一般为3-5米;田间便道路面宽一般为3-4米;生产道路路面宽一般为1-2米。l灌区内的农村机耕道路(包括支道、田间道路)一般沿支、斗、农级灌排渠沟布置,而在斗、农渠的外坡空地栽种树木,田间道路两侧植树绿化。(5)输配水管网布置、设计原则l管道应短而直、水头损失小、总投资省和管理运用方便。l管道应布置在坚硬的地基上,尽可能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坡和受山洪威胁的地带。l根据水源和灌溉田块分布,输配水管网

27、,在平原地区可采用环状管网或树枝状观望,其各级管道应尽量采取两侧分水的布置方式;在山区丘陵区宜采用树枝状管道,其主要管道应尽量沿山脊或岗地布置,以减少管道起伏变化。l地形复杂需要采用变管坡布置。l输配水管网的进口设计流量应根据灌溉管道系统同时工作的各配水口所需要的设计流量之和确定;设计压力应根据大多数配水口所需要的设计压力确定。l输配水管网各级管道进口必需设置节制阀,分水口较多的配水管道,每隔3-5个分水口应设置一个节制阀;管道最低处应设置排水阀。l各用水户都应安装独立的配水口和闸阀,并专设压力和流量装置。l应尽可能发挥输配水管网综合利用的功能,把农田灌溉与农村供水以及水产、环境美化香结合,发

28、挥输配水管网综合效益。(6)田间明沟排水系统布置、设计原则 田间排水系统必须根据田块分布、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其形式主要有:l灌排相邻布置。对单一坡向地形,排灌一致的田面,灌溉渠道和排水沟一般是相相邻布置。l灌排相间布置。对地形微平坦或微起伏田面,灌溉渠道布置在高处,向两侧灌水,排水沟布置在低处,承接两侧来水。l灌排合一布置。有的地区为节约土地和工程量,常把未级固定排水沟和未级固定灌溉渠道合二为一。l沟渠路林的配置形式。沟、渠、路、林配置原则是做到有利于排灌,有利于机耕,有利于运输,有利于田间管理,不影响田间作物光照。(7)暗管排水系统布置、设计原则l暗管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管式排水系统、

29、复式暗管排水系统和不规则布置形式三种。l单管式排水系统。田间只有一级排水暗管,渗入排水暗管的水直接排入明沟。l复式暗管排水系统。田间暗管不直接排水入明沟,而是经集水暗管排入明沟或排入下级集水暗管。l不规则布置形式。对地形条件较复杂的山区、丘陵区、排水暗管与集水暗管依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条件相宜进行布置,无一定规则。 4、灌排渠沟断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l灌溉工程的灌溉保证率:要求湿润地区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产区不低于8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灌溉渠设计流量时应充分考虑这个问题。l排涝工程的排涝标准:要求不低于1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设计不低于15年一遇。 l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水利工程建

30、设限于配水渠道和田间工程,因此,灌排渠沟设计流量原则上不应超过5立方米/秒。 l为了避免深挖高填,选择渠道比降时,最好使渠道与渠线所经过的地面坡度大致适应。但经过部分坡度较陡的地段时,可采用跌水、陡坡等建筑物来调整比例。灌排渠沟同一或相邻的,经过每一田块都可在上方灌水、下方排水。 l一般渠道采用的比降范围:流量等于大于5立方米/秒,可采用1/5000-1/10000;流量等于1立方米/秒,可采用1/3000-1/5000;随着流量进一步减少,渠道比降可增大之1/1000-3000。(四)项目批复后应注意的问题 1、及时备案:l区县农综办应按照市农农综办批复要求,及时向市农综办报送年度项目实施方

31、案(表)备案,市农综办对区县农综办报送备案的项目实施方案(表)在一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l市农综办按照国家农发办规定的时间向国家农发办报送全市批复汇总表备案,国家农发办对市农综办报送的备案项目年度批复在一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四)项目批复后应注意的问题 2、项目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作调整和变更。l凡建设内容调整涉及财政资金额度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应在项目初步设计重新审定后逐级报经国家农发办批准;低于100万元的,应由组织审定该项目初步设计的市农综办批准。l项目变更(指项目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实施地点的任何一项变更)或终止,需逐级报经组织该项目评估审定的国家农发办或市农综办批准

32、。由市农综办批准变更或终止的项目,需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l一是有利于公平、公开、公正,杜绝“人情”工程,防止腐败问题的产生;l二是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让有限的资金为项目区人民做更多好事和实事;l三是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工程周期,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今年我们通过组织中介机构检查和市级项目验收,发现不少区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招投标中存在不少问题:l一是不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制定招标书、评标办法和标准上含糊不清,有的以单价招标,无总价控制,操作上随意性很大;l二是对项目工程现场勘测不到位,没有实测依据盲目划分标段,造成施工决算后,追加资金数额较大;l三是标段划

33、分过大或过小,有的区县一个标段达到300多万,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有的区县故意把标段限定在50万以下,以利实行邀请招标;l四是有的区县对投标单位资质审查不严格,只追求投标单位的数量,不是认真选择适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l五是部分区县与施工单位签定的合同很不规范,合同条款简单,无约束力,没有建设内容和资金额度,无法人签名,甚至无单位公章等。 1、明确公开招标比例 2、合理划分标段 3、认真编制工程预算和招标文件 4、严格按中标总额签订工程建设合同 5、严格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查 6、合理收取招标文件费用1、明确公开招标比例l除科技措施费、项目监理费和项目管理费以外的所有项目资金原

34、则上都应实行招投标,其中,项目公开招投标财政资金比例应达到工程财政总投资的70%以上,其余资金也应实行邀请招标。l实行“先建后补”试点的工程资金,可视同公开招投标对待。2、合理划分标段l按照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合理划分工程建设标段,每个标段投资额控制在50-150万元以内。不得将标段刻意划分得过大或过小而影响招标和建设。l属于单项工程的,可以项目区同类工程总量划分标段。l要坚持有利管理的原则,每个投标人只能投标一个标段。3、认真编制工程预算和招标文件 必须认真编制工程预算和招标文件,详细测算项目区主要工程量(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损耗费、税费等),按照有关工程建设

35、的定额,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工程造价。4、严格按中标总额签订工程建设合同l工程建设合同应以中标总额签订,不得以单价签订。l资金结算严格按合同执行,若超出合同规定追加资金,必须按程序逐级申请审批,经招标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所有过程要有记录,以备检查。l凡手续不全、未经研究擅自追加资金的,一律视为无效。5、严格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查l对投标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信誉差的建设单位,坚决不予受理。l对中标项目肢解或转让他人的,要坚决取消中标资格,三年内不再受理其投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6、合理收取招标文件费用 招标文件售价要严格遵循“弥补招标文件印制成本费用的原则确定,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不得擅自提高

36、招标文件的售价,更不得以收取文件资料费用而降低门槛。 1、提倡农综办、财政局自行招标,有利于落实有关农业综合开发的特殊政策,也有利于节约成本,加快进度。 2、无论是农综办自行招标或委托代理招标,各区县农综办都要邀请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招投标临时机构,将招投标的各项职责分解到有关单位,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办法,明确招投标工作程序和方法,切实加大监督力度。 3、坚决执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依据招投标管理办法,在指定的新闻媒体上发布招投标公告,公开招投标项目工程内容、形式、投标条件等,评标要坚持当场评议,宣布中标结果,增强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 4、市农综办今年将把招投标工作列入重点

37、检查内容,在适当时候邀请中介机构认真检查,对未按照规定全面实行招投标工作的区县,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l科技推广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综合开发土治理项目科技推广措施,是指通过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应用于项目区农业生产的过程。l加强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是将农业、林业、水利等措施形成的生产能力转化为产品的重要途径。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解决粮食由低产到中产,由中产到高产,关键要靠良种、良法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生产能力转化为产品的重要途径。l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是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农业,减

38、少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培养新型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l管好用好科技推广费,对于提高科技推广工作的效率,增加土地治理项目科技含量,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增强农业综合开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科技推广费开支范围认识不清,有的用于办公经费和管理费,有的用于大棚等设施建设; 2、对科技推广技术依托单位职责认识不清,把科技推广费用于部门经费,只安排经费,不落实任务; 3、科技推广措施与项目区水利、农业、林业等项目建设措施脱节,项目区看不到科技推广措施。 4、对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措施比例不适应,不会有效使用科技措施费。 1、专款专用,

39、专项用于土地治理项目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2、集中投入,突出解决关键技术和品种推广。 3、注重普及应用,扶持先进、适用、成熟的新品种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4、主要用于大宗农产品新品种和综合配套种植技术推广。 5、面向项目区广大群众,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6、促进农业结构调整。l当年安排的科技推广费,不超过当年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投入总额的8%,其中随项目下达各项目区县(自治县、市)不超过6%,由市级提取2%作为集中安排使用。根据推广工作进度,当年未支出的科技推广费,可以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l如果没有明确的推广内容,没有具备条件的技术依托单位和推广服务机构,或项目区有其他渠道的科技投入,有关各地农

40、综办事机构可以不安排或少安排科技推广费。 1、粮、棉、油、糖、蔬菜、瓜果、牧草新品种和良种繁育技术; 2、测土配方和科学施肥技术; 3、作物栽培技术; 4、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技术; 5、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6、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7、生态农业技术。 科技推广费主要用于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推广工作环节中发生的下列费用: (1)生产资料费:l用于购买建设示范田块所需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薄膜的费用;l用于建设示范田块租用耕地当年的租赁费用的补助;l用于项目区内较大面积推广种植新品种的种子、种苗补贴; (2)培训费:用于培训项目区农民或县级农技人员的讲课费、教材资料费、场地租用费、

41、培训设备租赁费及必要的住宿费; (3)检测化验费:用于测土配方施肥中土样采集、化验分析、数据处理、印制施肥配方等方面的费用; (4)小型仪器设备费:用于购置或租赁推广工作必需的小型仪器设备的费用; (5)差旅费:用于科技人员到项目区开展推广工作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6)劳务费:用于推广工作中发生的专家咨询费和雇用人工费。 在各类费用中,生产资料费和培训费的开支标准占年度科技推广费的60%,检测化验费、小型仪器设备费、差旅费及劳务费的开支标准为年度科技推广费的40%,各区县(自治县、市)具体开支范围和标准,应填报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项目表,经市农综办、市财政局批准后执行。 (1)各级农综办事机构的事业费支出; (2)科技成果转让费、购买专利费; (3)推广多年生林果、畜牧水产养殖品种和技术的费用; (4)进行基础性农业科学研究以及非成熟品种、技术的试验的费用; (5)示范田块农田基础设施、大棚设施等的建设费用; (6)农民接受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