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认识“榆、畔”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语文要素】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2.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课时课时目标.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重点)一、朗读唐诗,感知诗意.回忆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的步骤

2、:解诗题、读通古诗、了解诗意。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后全班交流。重点处理词句:“下渔舟” “对愁眠”。3.朗读古诗,做到读通读顺诗句。二、想象画面,体会动静描写(一)抓住景物,初想画面。.默读山居秋暝,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3.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的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根据景物想象画面。(二)提供支架,化开想象。支架一:教师示范,启发想象。()教师为学生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亭亭玉立的荷花,绿油油的荷叶,纷纷向两岸分披,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顺着荷叶滴落于水中,原来是一支渔舟顺流而下划破了这荷塘的寂静,那月光好似被打碎了似的,荡漾在水面上、荷叶上。”(2)

3、猜一猜、比一比、评一评,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哪一句诗?你觉得老师说的画面和你们想象的有什么不同?(3)比照发现:怎样把画面想开去?能结合生活把景物的样子说清楚;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说清楚;运用好词好句,注意用词精致。2.支架二:延伸拓展,翻开想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3.想象画面:想象“空山”“明月”“月下松林”“清泉”“竹林”“嬉闹之声”所展现的情景。4.小组交流,相互补充。5.各小组在全班展示汇报交流成果,完整表达古诗画面。6.有感情地朗读山居

4、秋暝。(三)画面叠加,感受动静描写。.小组合作,对碎片化的画面进行叠加,整合完成对“山居秋暝图”的描绘。2.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中有画。三、比照阅读,感悟诗人心境.出示评价表自学枫桥夜泊。2.借助思维导图,比照学习山居秋暝与枫桥夜泊的异同。3.交流讨论,师生评价。4.总结发现:诗人是选择不同景物、不同时空,或选择相同景物却从不同角度来表达自己独特心情的。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枫桥夜泊。四、朗读背诵,布置课后作业.写一写:读长相思,试着想象上阕或下阕的画面,写在作业本上。2.背一背:在你积累的古诗中,选出三首有动静描写的古诗,背给你的父母听。3.说一说:下面两句诗中都有月亮这一景物,有什么不同吗

5、?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第2课时课时目标.读准多音字“更”,会写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一、吟诵比照,了解词之特点.出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画面,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吟诵。2.导入:刚刚吟诵的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爱用诗词来表达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长相思。(出示课题,齐读)3.长相思是一首词,刚刚吟诵的两首是古诗。仔细看,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答复,相机指点:()古诗每行字数相同。词的字数,长长短短,参过

6、失落,因此词有个别名叫“长短句”。(2)词通常会分两段,第一段叫作“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作“下阕”或“下片”。当然,也有的不分,如忆江南。(3)词有词牌名;诗没有,诗只有题目。长相思就是词牌名。这首词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为了区分,通常把第一句的内容作为题目,记作长相思·山一程。(生齐读)4.我们了解了词的这么多特点,很好!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词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样式。现在,让我们走进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齐读)。“思”是什么意思?“相思”呢?“长相思”又是怎样的思念呢?5.指导学生读课题,读出“长”的味道,“相思”的感觉。二、多重诵读,感知词之音律.自主读这首词

7、,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整首词。(出示: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相机指导多音字“更”和生字“聒”的读音。3.“更”在这儿为什么读第一声?“更”和什么有关?(“更”是古时候一个记时间的单位。古人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个小时。)4.时间长不长?谁来读一读?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指导读,指名读,齐读。5.长相思是一首词。词也可以称作是一种特殊的诗。有的词像诗一样特别讲究押韵。请再读一读,看看这首词哪些地方押韵?试着把押韵的字圈出来。点拨:这个“行”也是押韵的,这是古音和今音的差异。在古人的语言习惯中,“行”韵,和“eng”韵是可以

8、互通的。也就是说,它们押的是同一个韵。6.师生合作读。老师和你们合作来读,老师读前面局部,你们就读押韵的字,注意读时把韵脚拖长了,读出押韵的味道来。7.师范读指导,再齐读。最后三个字更要注意,有一种似停非停的感觉,这叫余音绕梁、余味无穷。8.师小结:读词,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词的味道。词的味道首先表达在声音的停连、快慢、长短、上下等节奏韵律的变化上。连起来读读,注意读出节奏和味道。(齐读)三、移情想象,感悟词之意境.读到这儿,你们知道这首词大概讲了什么吗?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仔细看看书上的插图,借助注释,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2.学生自己理清大意后,小组交流,教师指名交流。3.长

9、相思很短,这么短小的一首词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想象与回味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师配乐读)4.学习上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指名说)(3)真是困难重重!上阕讲了他们在干什么呢?用词中的一个字来说。(行)他们的行军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受?(4)指导多名学生朗读,再齐读。5.学习下阕:()夜深了,营帐里的灯为何久久不息?来看下阕,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点拨:在这个难以入眠的

10、深夜,故园所有温馨美好的画面又历历在目。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他的故土,又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教师配乐描述: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还可能是)(2)学生自由想象描述,再全班交流。6.故园的生活真是其乐融融!(教师引读)然而,这里没有春暖花开,杨柳依依,这里只有(女生齐读);这里没有朋友的情投意合,相互畅谈,这里只有(男生齐读);这里没有家人的互相依偎,亲切关心,这里只有(齐读)。读着读着,你读出了词人怎样的内心?7.上阕讲了“行之难”,下阕又讲了什么呢?试着也用三个字概括。(思之切)8.读到这儿,你们觉得

11、词中哪个字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碎)9.师小结:是啊,此时此刻,故园美好的画面破碎了,温馨的情景破碎了,纳兰性德那一颗思乡的心也碎了!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一声叹息。词人情不自禁地吟道:山一程(生接读),风一更(生接读)。四、知人论世,体察词之内涵.读到这儿,同学们心里有没有产生疑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要想解答,还需了解词人和写作背景。(出示:纳兰性德,清代词人,善骑射,好读书,尤好填词,被誉为“清初第一大词人”。同时,他又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一品侍卫,壮志凌云,渴望建功立业。创作长相思时,他正跟着康熙皇帝一起去塞北出巡,祭祀祖先。)3.找到答案了吗?如果现在你就是纳兰性德,我想问你,你

12、既然如此思念故园,为什么还要那么艰难地去行军呢?为什么不回家乡?4.纳兰性德建功立业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交织在一起,化作了这长长的相思(齐诵长相思)。5.纳兰性德的这首长相思,虽然只有区区三十六个字,却被誉为“古今思乡诗词中的经典”。词原本就是用来唱的,最后,让我们随着吟唱再次感受长相思(播放歌曲长相思)。6.长相思啊,长相思!请永远记住这首千古绝唱(齐背诵)。教学板书2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对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的学习,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再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动静描写,具体为: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静态、动态的描写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想象,为此我提供支架使

13、学生想象逐步深入,感悟诗中景物的鲜活。2以想象为突破口,帮助学生从无画面到有画面;从零散画面到完整画面。在画面中感受到景象之美,动静之妙,中国诗词之伟大。最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两首古诗的比照变得直观、可视,很好地展现并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本次教学反思我重点说一下长相思这首词,在本首词的教授过程中,首先,我通过吟诵古诗与词,并作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词”这种文学样式,掌握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特点,并通过诵读感受词的音律之美。紧接着,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词之言长”的特点,引领学生想象上阕“行之难”、下阕“思之切”的生动、真切、细腻、鲜活的画面,感受词人身在异乡、梦回故园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