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外科学总论输血PPT课件_第1页
第外科学总论输血PPT课件_第2页
第外科学总论输血PPT课件_第3页
第外科学总论输血PPT课件_第4页
第外科学总论输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输输 血血第1页/共56页血液的组成有形成分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 血浆 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 离心等方法所得到的液体部分第2页/共56页血液的生理功能输送O2和CO2 ,在肺和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输送养份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保持体温恒定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第3页/共56页 正常血红蛋白值: 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10160g/L。 轻度 正常值 症状轻微中度 90g/L 活动后心悸、气促 重度

2、 60g/L 休息时也心悸、气促 极重度 30g/L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第4页/共56页 输血(blood transfusion)在临床上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强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n 正确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掌握输血适应症;n 合理选用各种血制品;合理选用各种血制品;n 有效防止输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效防止输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要求求第5页/共56页输 血 ( blood transfusion )u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u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u自体输血自体输血u血浆成分制品血浆成分

3、制品u血浆代用品血浆代用品第6页/共56页 第一节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输血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技 术和注意事项术和注意事项第7页/共56页 输血(blood transfusion)在临床上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强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n 正确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掌握输血适应症;n 合理选用各种血制品;合理选用各种血制品;n 有效防止输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效防止输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要求求第8页/共56页输血的适应证 大量出血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重症感染 凝血异常第9页/共56页1. 大量失血 原则上: 失血100g/L 不需要输血; Hb70g/

4、L 可输入浓缩红细胞; Hb为70-100g/L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 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尽量不输。第14页/共56页输血技术 输血途径 经周围静脉穿刺是常用的输血途径。在病情危重、急性大出血经周围静脉穿刺困难时可行中心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输血。 输血速度 通常采用重力点滴输入。成人一般控制在5-10ml/min;老年人或心功能较差者要调节到较低的速度1 ml/min;小儿10滴/分钟左右。但为了防止室温下引起细菌繁殖,每次输血不应超过4小时。但急性大失血时,可加压快速输血。第15页/共56页注意事项 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单,并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

5、液颜色有无异常及保存时间。 除生理盐水外,不向血液内加入任何其他药品和溶液,以免产生溶血或凝血。 输血时及输血后应严密观察病人,检查体温、脉搏、血压及尿液颜色,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输血后血袋应保留24小时,以便必要时化验。第16页/共56页 第二节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治第17页/共56页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早期并发症: (1)与血液质量有关的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污染反应; (2)与大量快速输入库血有关的是心脏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橘橼酸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氨中毒、体温过低; (3)与输血操作不当有关的如空气栓塞、肺微栓塞等; 晚期并发症: 主要

6、指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梅毒、丝虫病、黑热病、回归热,以及输血致敏等;第18页/共56页1. 发热反应(发生率约2%-10%)发生在输血开始后15分钟到2小时内。临床表现为畏寒、寒颤和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可伴有出汗、头痛、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少数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 2.致热原:所使用的输血器具或血液制品被致热原(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第19页/共56页1.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出现后,先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对于症状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停止输血。注意对症处理,寒颤者可肌注异

7、丙嗪或哌替啶。 应强调控制致热原,对于多次输血者应输注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第20页/共56页2. 过敏反应(发生率在3%左右)多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昏迷、死亡。 1. 过敏体质病人对血中的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转移给病人,以IgE为主。 2. 病人多次输注血浆制品时,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以IgA为主。第21页/共56页2. 过敏反应病人只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或荨麻疹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8、1000,0.5-1ml)和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以防止窒息。 1.对有过敏史病人,在输血前半小时服用抗过敏药和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 2.对IgA水平低下或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注不含IgA的血液或血制品, 3.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第22页/共56页3. 溶血反应典型的症状为病人在输注十几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寒颤、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严重者可出现肾功损害。 1. 输注血型不合的血液; 2. 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血液储存、运输不当,血液中加入高渗、低渗性溶液或对红细胞有

9、损害的药物等); 3. 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时,其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也可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破坏而诱发溶血。第23页/共56页3. 溶血反应 诊断: 1. 抽取静脉血离心后观察血浆色泽,若为粉红色既证明有溶血; 2. 尿潜血阳性及血红蛋白尿也有诊断意义。: 当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第24页/共56页 治疗措施包括: 1. 抗休克:输液+激素; 2. 保护肾功能:可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使尿液碱化;使用甘露醇等药物以加速游离血红蛋白排出;严重时可考虑行血液透析治疗。 3. 血浆交换治疗:以彻底清除人体内的异型红细胞及有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3. 溶血反

10、应第25页/共56页 延迟性溶血反应(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DHTR)输血后7-14天,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 预防 1.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 2.严格按照输血的规程操作。3. 溶血反应第26页/共56页4. 细菌污染反应若污染的细菌毒力小、数量少时,可仅有发热反应;若细菌毒力强、数量多,输入后可立即出现内源性休克和DIC。病人可有烦躁、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和休克,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肺水肿等表现。 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第27页/共56页 4. 细菌污染反应

11、立即中止输血并将血袋的血液离心,取细胞层和血浆底层行涂片及细菌培养,同时采取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 严格无菌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存和输血,血液在保存期内和输血前定期按常规检查,发现有污染的可能时不得使用。第28页/共56页5. 循环超负荷 临床表现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或低蛋白血症病人,由于输注的速度过快、量过多而引起的急性心衰和肺水肿。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或咳粉红色泡沫痰,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湿罗音。 治疗立即停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以除去过多的体液。对有心功能低下者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输血量,严重贫血者以输注浓缩红细胞为宜。

12、第29页/共56页6.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输血相关性的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的发生于年龄、性别和原发病无关,其发生机制为供血者血浆中存在的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性抗体所致。 临床上TRALI常与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或毒素吸收等非输血所致的ARDS难以区别。第30页/共56页 临床表现: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双侧肺水肿及低氧血症,可伴有发热和低血压。 这些症状常发生在输血后1-6小时,诊断需要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及时有效的处理后,48-96小时内症状将明显改善;肺部X-ray多在4-7天消散。 预防措施:不采用多次

13、妊娠供血者提供的血浆。6.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第31页/共56页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TA-GVHG) 此病是由于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入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体内,输入的淋巴细胞成为移植物并增殖,对受血者的组织起反应。7.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第32页/共56页 临床症状有发热、皮疹、腹泻、骨髓抑制及感染,发展恶化可致死。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对于骨髓移植、免疫缺陷、加强化疗或放疗的病人所输注的含淋巴细胞的血液成分,应经射线辐照使免疫性淋巴细胞功能丧失。7.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

14、抗宿主病第33页/共56页8. 疾病传播病毒、细菌HIV1,HIV2-艾滋病HTLVI,HTLVII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肝炎HBV,HCV,HDV,HEV,HGV?HAVNonAE HV巨细胞病毒 EB病毒-多器官受损,常见肝脏受损细小病毒B19-慢性溶血性疾病 骨髓损伤新出现的输血相关病毒脘病毒 prion(新克雅氏病)第34页/共56页全血捐献者的病毒筛查发达国家(高 HDI)发展中国家(低和中HDI)99%经过检测81%经过检测19% (6 百万) 未经检测0.49 亿捐献者0.32 亿捐献者1%未经检测第35页/共56页9. 免疫抑制 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下

15、降和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增加术后感染率,并可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及复发。第36页/共56页10. 大量输血的影响 大量输血后(24小时内用库存血置换病人全部血容量或数小时内输入血量超过4000ml)可出现: 低体温、 碱中毒、 暂时性低血钙、 高血钾、 凝血因子异常等变化。第37页/共56页 第三节第三节 自体输血自体输血第38页/共56页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收集到的体腔内的积血或手术过程中的失血,经抗凝、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外伤性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血管手术时的失血回输)。 预存式自体输血适用于择期手术病人估计术中出血量大需要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一侧采血,一侧输液。第39页/共56页第

16、40页/共56页自体输血禁忌症 血液已受污染(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尿液)者; 血液可能沾染到肿瘤细胞; 肝、肾功能不全者; 严重贫血者; 原有出凝血障碍者; 有脓毒症或菌血症; 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第41页/共56页 第四节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血液成分制品第42页/共56页新鲜全血+CPD-A血液保存液蛋白冷沉淀血小板及除因子以外的凝血因子血浆,贮于-18 或-36 HCT 75%80%的浓缩红细胞贮于16血浆+70%血小板离心6h4 下溶解离心第43页/共56页血液成分制品 红细胞血细胞制剂 白细胞 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血浆成分 普通冰冻血浆 冷沉淀 白蛋白血

17、浆蛋白成分 免疫球蛋白 浓缩凝血因子第44页/共56页1. 红细胞制品 品品 名名 特特 点点 适适 应应 证证浓缩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每袋含每袋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HCT70%-80%各种急性失血各种急性失血,慢性贫慢性贫血及心功能不全者血及心功能不全者洗涤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含红细胞、少量血浆、无功能白细胞含红细胞、少量血浆、无功能白细胞及血小板,去除了肝炎病毒和抗及血小板,去除了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对白细胞凝集素抗体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及肾功有发热反应者及肾功能不全者能不全者冰冻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含红细胞,不含血浆,在含甘油媒介含红细胞,不含血浆,在含甘油媒

18、介中中-65可保存可保存3年年同洗涤红细胞,自身同洗涤红细胞,自身红细胞的储存红细胞的储存去白细胞的去白细胞的红细胞红细胞全血中含全血中含10%白细胞,可减少白细胞,可减少HLA抗抗原的同种免疫反应原的同种免疫反应多次输血产生白细胞多次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者;预期需要长抗体者;预期需要长期或反复输血者期或反复输血者第45页/共56页 2. 白细胞制剂 主要有浓缩白细胞。 3. 血小板制剂 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种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及大量输库存血或体外循环手术后血小板锐减的病人。第46页/共56页 2.血浆制品 新鲜冰冻血浆(FFP) 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置于-20 -30保存的血浆。含较多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尤其是含有较多的因子(F)、因子(F)及部分的纤维蛋白原。 普通冰冻血浆(FP) FFP4下融解时除去冷沉淀成分冻存的上清血浆制品,含较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冷沉淀(Croy) FFP在4下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含较多的纤维蛋白原、F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第47页/共56页3. 血浆蛋白成分 白蛋白制剂 有5%、20%和25%三种浓度。 免疫球蛋白 包括正常人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抗乙肝、抗牛痘及抗破伤风等)。 浓缩凝血因子 包括抗血友病因子(AHF)、凝血酶原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