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_第3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_第4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   )科学。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边缘D【解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边缘的交叉学科。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心理过程和个性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A【解析】考查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所以选A。3.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认知、

2、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过程C【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D【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   )

3、A.感知、记忆和思维 B.情绪、思维和意志C.动机、需要和兴趣 D.能力、气质和性格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答案A是认知过程,答案C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答案D是个性心理特征。7.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8.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A【解析】略。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4、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D【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10.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A.意识 B.信念 C.性格 D.理想C【解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C。11.在情绪和认知的区别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B.认知活动随意性强C.情绪活动随意性弱D.认知活动比情绪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D【解析】情绪活动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12.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

5、活动过程 B.非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C.感知活动过程 D.思维活动过程B【解析】注意在包括知、情、意的整个心理过程中都有体现。13.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倾向性B【解析】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14.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B【解析】反射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15.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

6、#160;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A【解析】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属于应激性,它没有神经系统。16.一个原本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多次重复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该反射被称为(   )A.工具性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第一信号系统C【解析】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含义。17.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D【解

7、析】此题要注意区分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其他三项都属于条件反射。18.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的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注意两者的区别。注意“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而“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19.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是(   )A.泛化 B.分化 C.强化 D.动力定型C【解析】强化的含义。20.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8、 D.神经系统D【解析】略。21.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解析】略22.(   )合称为脑干。A.延脑 脑桥 间脑 B.间脑 小脑 大脑C.延脑 脑桥 中脑 D.脑桥 中脑 间脑C【解析】略。23.下面不属于脑干部分的是(   )A.延脑 B.脑桥 C.中脑 D.间脑D【解析】略。24.神经元具有(   )的机能。A.

9、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A【解析】略。2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C【解析】大脑皮层的区域划分及位置要牢记。26.大脑皮层部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是(   )A.正诱导 B.负诱导 C.扩散与集中 D.相互诱导B【解析】负诱导的含义。27.“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   )特点。A.概括性 B.预见性和目的性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制约性C【解析】“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主观的能动性。28.“仁

10、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D【解析】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9.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A【解析】心理学独立的标志要记牢。30.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亚里士多德 C.杜威 D.桑

11、代克A【解析】略31.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杜威 B.冯特 C.詹姆斯 D.华生B【解析】略32.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D【解析】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3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A【解

12、析】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34.(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A.弗洛伊德 B.华生 C.埃里克森 D.皮亚杰B【解析】行为主义主张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35.(   )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A.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行为主义B【解析】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36.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   )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奈塞尔B【解析】略。37.(   )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

13、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格式塔 D.认知C【解析】格式塔学派的基本观点。38.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新方向的是(   )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奈塞尔D【解析】奈塞尔认知心理学著作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39.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   )心理学的反对。A.格式塔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构造主义C【解析】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忽略研究人的行为的内在过程。40.(   )首创实验内省法。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冯特D【解析】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

14、。41.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   )A.冯特和铁钦纳 B.马斯洛和罗杰斯 C.华生和斯金纳 D.詹姆士和杜威B【解析】略。42.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D【解析】略。43.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个案研究法C【解析】测验法需要常模来比较分析数据。44.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

15、最好采用(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D【解析】观察法的特点。45.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C【解析】调查法的特点。46.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   )A.个案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A【解析】个案法的含义。47.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C【解析】调查法的含义。48.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

16、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C【解析】系统性原则的含义。49.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D【解析】心理学研究要遵循教育性的原则。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心理过程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 B.想象 C.记忆 D.情感 E.注意ABC【解析】认识过程包含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下列选项属于个性

17、心理特征的是( )A.价值观 B.动机 C.能力 D.性格 E.意志品质CD【解析】价值观,动机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一部分。3.下列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学派的有( )A.铁钦纳 B.苛勒 C.霍尔D.考夫卡 E.韦特海默BD【解析】铁钦纳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霍尔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4.下列选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态度 B.兴趣 C.动机D.品德 E.智力ABCD【解析】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5.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有( )A.学习心理 B.人格及其发展 C.品德心理D.教学与管理心理 E.心理健康与辅导ABCDE【解析】略。6.两门学科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

18、发展,这两门学科是( )A.古代哲学 B.生理学 C.脑科学 D.近代哲学BD【解析】略。7.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影响其诞生的学科理论有( )A.计算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系统论ABC【解析】略。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注意 B.知觉 C.想象 D.观察A【解析】注意的含义。2.“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 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 D.对比的特点D【解析】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万绿丛中一点红”体现了新异刺激的对比。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的表现了

19、(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B【解析】注意的集中是指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或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4.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朝向反射C【解析】随意注意的特点。5.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A【解析】又叫注意的广度。6.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不稳定 D.注意的分散A【解析】注意分配的典型含义。要注意区分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7

20、.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C【解析】注意的分配。8.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C【解析】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9.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则运动员的成绩就可能受到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运动员有( )A.注意的稳定性 B.持续性注意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分配C【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10.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A.注意的分

21、配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B【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11.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是因为( )A.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B.刺激物的新颖性对注意产生的影响C.人的感觉阈限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D.注意具有集中性的结果A【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B【解析】绝对阈限的含义。1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

22、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D【解析】差别感受性的含义。14.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A.提高 B.降低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C【解析】感觉适应时,通常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上升,强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下降。所以选答案C。15.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A【解析】考查的是暗适应现象。暗适应是感觉适应的一种。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23、D.感觉适应D【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17.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的阈限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C【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8.“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现象。A.适应 B.对比 C.后象症 D.视觉障碍B【解析】感觉对比现象。19.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 )A.适应 B.同时对比C.既时对比 D.差别感受性C【解析】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为即时对比。20.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A

24、.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B【解析】知觉的含义。2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规律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B【解析】还有知觉的整体性。2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D【解析】此题容易混淆,一旦确定某个事物时,就已经是知觉了,而不是感觉。23.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A.记忆 B.听知觉 C.思维 D.想像B【解析】知觉的含义。24.在校园建设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25、D.整体性A【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25.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C【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26.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来他,这体现了(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不变性C【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2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C【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

26、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28.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A【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29.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A.前者优于后者 B.前者劣于后者 C.两者没有差别 D.两者相辅相成A【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30.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D【解

27、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31.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知觉特征是(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D【解析】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2.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A【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33.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错觉就

28、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C【解析】错觉是一种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并且不可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34.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 )A.目的性 B.客观性 C.精细性 D.敏锐性D【解析】考查观察敏锐性的含义。35.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的直观教学称为(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B【解析】模像直观的含义。36.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

29、回忆D【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37.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编码 B.提取 C.保持 D.加工B【解析】考查信息加工观点下记忆过程的阶段。38.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C【解析】考查再认的含义,注意和回忆区分开来。39.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D【解析】考查回忆的含义,注意和再认区分开来。40.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A【解析】考查情景记忆的含义。41.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

30、作步骤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长久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语词性记忆C【解析】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是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而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42.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意义记忆 D.机械记忆C【解析】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相匹配,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匹配。43.在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是( )A.意义识记 B.机械识记 C.有意识记 D.不随意识记C【解析】有意识记的含义。44.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

31、( )A.语词 B.形象 C.情绪 D.动作D【解析】动作记忆的特点。45.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声像记忆B【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46.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A【解析】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在4秒之内。47.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时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B【解析】考查瞬时记忆的特点,时间短容量大。48.感觉记忆的

32、编码形式主要是( )A.图像记忆 B.言语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A【解析】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49.关于感觉记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像记忆的容量比图像记忆容量大B.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图像记忆时间短C.整体报告法可以测出感觉记忆的容量D.采用局部报告法可以测查出听觉系统存在感觉记忆D【解析】容量上没有差异。声像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局部报告法可以测出感觉记忆的容量。5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A.12 B.2040 C.260 D.7080C【解析】考查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一般来说1分钟以内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以上属于

33、长时记忆。51.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 )组块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52.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A.组块 B.复述 C.选择注意 D.编码 C【解析】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记忆现象。53.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D【解析】略。54.艾宾浩斯研究( )与记忆。A.教学 B.学习 C.智力 D.注意B【解析】略。5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B【解析】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34、不均衡的。56.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柏林 D.弗洛伊德B【解析】略。57.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B【解析】永久性遗忘的含义。58.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A.单一抑制 B.双重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D【解析】双重抑制兼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特点,注意理解。59.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C【解析】

35、早上学习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晚上学习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60.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C【解析】学习后立即睡觉没有之后学习的影响。61.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C【解析】双重抑制分别指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因此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62.为避免暂时的信息提取失败,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依据的是(

36、 )A.线索依存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同化说A【解析】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是因为缺乏相关线索,有了线索,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63.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    C.半年后     D.一个月后D【解析】略。64.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表象的概念,但表象、想象及后象三个概念容易混淆。表象与想象的主要区别看形象是否“新”,表象是过

37、去的形象,而想象则对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65.根据言语描述或图表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幻想A【解析】再造想象的含义。66.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是( )A.记忆表象 B.想象 C.印象 D.形象记忆A【解析】记忆表象的含义。67.看完 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 "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A【解析】再造想象的含义,题干中表述的过程没有创造的成分。68.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

38、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 )A.思维 B.表象 C.注意 D.联想B【解析】记忆表象的含义。69.吟咏“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B【解析】再造想象的含义,题干中表述的过程没有创造的成分。70.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表象 D【解析】想象的前提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71.幻想是( )的一种特殊形式。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B【解析】略。72.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 )A.语言 B.言语 C

39、.技能 D.技巧A【解析】语言的含义。73.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是( )A.语言 B.言语 C.对话 D.独白B【解析】言语的含义。74.一种最基本的言语方式,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是( )A.口头言语 B.对话言语 C.交际言语 D.独白言语B【解析】对话言语的含义。75.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属于( )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D【解析】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对话言语。76.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书面言语 B.独白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C【解析】对话言语的特点。77.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特点的言语形

40、式是( )A.内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独白言语C【解析】书面言语的特点。78.( )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A.内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独白言语A【解析】内部言语的含义。79.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言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是( )A.词汇知觉 B.词汇理解 C.词汇加工 D.词汇表征B【解析】词汇理解的含义。80.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A.语音知觉 B.词汇理解 C.词汇加工 D.词汇表征D【解析】略。81.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A

41、.感知 B.记忆 C.思维 D.表象C【解析】思维的含义。82.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B【解析】思维间接性是指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83.由于思维的( ),人们才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A.概括性 B.间接性 C.对经验的改组 D.综合性B【解析】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感知觉是对事物直接的反映。84.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 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A【解析】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85.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判

42、断与推理 C.比较与抽象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B【解析】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86.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 B.分析 C.系统化 D.抽象C【解析】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质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87.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树和分数等属于( )A.思维的抽象过程 B.思维的具体化过程 C.思维的分类过程 D.思维的概括过程C【解析】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88.把文章中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把握其中心

43、思想,这是指思维过程的(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B【解析】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89.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 )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B【解析】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90.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比较C【解析】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想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9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B.思维过程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C.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D.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B【解析】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根据思维的指向分类,可分为发散思维和幅合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