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_第1页
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_第2页
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_第3页
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言:11.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31.2 研究方法42.本文相关理论基础42.1智慧旅游理论42.2旅游者决策理论53.问卷设计以及问卷调研73.1问卷设计73.2调研过程74.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基本个人资料分析74.1年龄74.2 职业84.3受教育水平94.4月收入94.5旅游偏好及经历105.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分析135.1旅游服务因素145.2社会支持因素145.3群体支持因素155.4个人心理因素155.5个人社会经济因素155.6其他因素156.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决策过程分析166

2、.1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的动机分析166.2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出行前信息搜索特征分析166.2.1目的地选择166.2.2搜寻的旅游信息176.2.3他人游记分享影响176.2.4旅游APP和旅游公众号对旅游者的影响196.3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游程中实时互动决策分析196.4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游后心理感受和反馈特征分析207.现存问题以及对策措施217.1在政府的主导下建设和完善智慧旅游平台217.2全民参与共筑智慧旅游长城(体验共享)227.3监管反馈机制平台的建设和完善228.研究结论与展望228.1研究结论228.1.1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决策过程总结228.2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

3、望238.2.1研究的创新238.2.2研究的不足248.2.3研究的展望24致谢:25参考文献:26附录: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者决策过程调查问卷27III29摘 要智慧旅游能帮助旅游者做出智慧化的旅游决策,享受智慧化的旅游全程体验与服务。通过智慧旅游,可以让旅游者借助便携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其所需的各种旅游信息,及时调整和安排旅游计划,这必将引导旅游者产生新的决策模式,并深刻地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调查,来研究智慧旅游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探讨各因素对旅游者决策影响。研究发现:在智慧旅游时代,旅游动机激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当旅游者产生旅游需求后,借助智慧旅

4、游平台提供的旅游信息制定旅游计划。行前,大多数游客通过互联网和别人的经验介绍获取相关的旅游信息,旅游者通过智慧旅游建议的旅游方案,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做出一系列决策,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借助智慧旅游平台提供的最新旅游信息做出及时调整,最大程度上获得最满意的旅游体验。在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会借助社交软件进行游后感受和反馈梳理,这种梳理与反馈又会对之后的旅游活动以及对其他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关键词:智慧旅游;决策行为 ;旅游“同行者”;智慧旅游长城ABSTRACTWisdom tourism can help tourists make intelligent travel deci

5、sions, enjoy the wisdom of the whole journey experience and services. Through the wisdom of tourism, tourists can make the portable terminal access equipment, active perception of a variety of tourist information needed, timely adjust and arrange travel plans, which will guide the tourists' deci

6、sion-making mode of new development,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cision making behavior of tourist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wisdom tourism on the tourist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

7、e of each factor on the tourists' decision mak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t tourism, tourism motivation to stimulate the tourism needs of tourists, when the tourists need to travel, with the wisdom of tourism platform to provide travel information to develop travel plans.

8、First, most of the tourists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of others to obtain the relevant tourist information, tourist travel through the scheme of wisdom travel advice, make a series of decisions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needs, but also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9、 with the latest travel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provide the wisdom of tourism to make timely adjustments to the maximum the satisfaction of tourism experience. In the tourist activities after the end of the feelings and feedback comb swim after using social software, it will review and feedback afte

10、r the tourism activities and other tourist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influence.Key words: Wisdom tourism; Decision behavior ; Travel partner; Wisdom Great Wall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前言: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经济稳速提升,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渗入各行各业。旅游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而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高潮,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业界众多目光的关注和重视。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影响着旅游者的整个旅游过程的决策行为。智

11、慧旅游已经渗透式地进入了人们生活,人们旅游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智慧旅游的协助。探寻智慧旅游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意义极大,通过智慧旅游,可以让旅游者借助便携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其所需的各种旅游信息,及时调整和安排旅游计划,这必将引导旅游者产生新的决策模式,并深刻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智慧旅游不仅可以让旅游者获得更好地旅游体验,同时也能推进我国智慧旅游发展进程,并促进其可持续地生态发展。调查研究智慧旅游对旅游者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大小,对于加强旅游宣传、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旅游公共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实证角度系统论证智慧旅游对旅游者决策行为

12、的影响。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高潮,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业界众多目光的关注和重视。在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了极大改变,从而旅游者的行为模式相较于传统旅游者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探寻和研究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者决策行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2016年12月22日,中国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31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

13、3.2%,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超亚洲平均水平7.6%。2016年,我国全年新增网民共计4299万人,增长率为6.2%,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相当于欧洲人口的总量。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就达到6.95亿,占比95.1%,并且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10%。然而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趋势,手机正在不断挤占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互联网与线下经济的联系愈发紧密。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增长迅猛,达4.69亿,年增长率为31.2%,我国网民线上手机支付的比例由57.7%升至67.5%。线上手机支付向线下支付的快速渗透,极大地丰富了支付模式,50.3%的网民在线下的实体店购物

14、时也选择线上手机支付结算。手机持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支付方式的便捷为智慧旅游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江苏省镇江市最早提出智慧旅游这一概念,而在国际上并没有智慧旅游这个说法。这个概念的来源于IBM公司“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以及在“智慧地球”下的“智慧城市”的相关实践。所以智慧旅游也被人们认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提出之后,旅游学界、相关旅游部门以及国内政府很快就欣然接受并对其赞誉颇高,认为这是我国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还被很多人誉为现代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虽然智慧旅游的呼声颇高,但是因其与最

15、新的信息技术关联性高,出现的时间尚短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智慧旅游的研究与实践还较为缺乏,呈现雾里看花的现象。(3)旅游决策行为研究的发展现状国内旅游研究成果中关于旅游者决策行为的研究才刚起步,而且研究人员的背景分散,来自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人类学各个学科。国内学者对旅游决策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在影响因子分析上,对于其决策模型的研究最近才受到关注。国外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需求、旅游动机、旅游类型和旅游目的地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某类旅游者的研究;国内更多的是从社会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1.1.2研究意义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

16、层面来说都具有一定价值和积极意义。(1)实践意义通过探寻智慧旅游时代的旅游者决策过程特点,可以为旅游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指导,促使旅游企业迎合智慧旅游的浪潮做出积极改变。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旅游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获取所需旅游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另一方面,旅游者的旅游经验也在日趋成熟,获取旅游信息方式的改变,势必将改变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同时对政府来说也有利于实现对旅游公务服务的管理与整合,从这个角度上说,智慧旅游最突出的作用之一就是对旅游公共服务资源的管理与完善。在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利用智慧旅游的在线交流、在线调查、在

17、线反馈等功能,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就能够了解并分析旅游者的偏好,进而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2)理论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旅游建设的不断深入,旅游者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而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本研究的研究结论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扩大旅游决策研究内容。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研究旅游者决策行为,一方面是能够扩大旅游决策理论的应用空间,使旅游决策理论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智慧旅游理论的发展与延伸。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智慧旅游都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为止对于智慧旅游的研究大多只限于智慧旅游概念的研究、智慧旅游体系的相关框架的研究和相关的技术支撑研究等方面。智慧旅游的

18、内涵就是通过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实现旅游和社会资源的共享与资源的系统化、集约化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和分析旅游者在智慧旅游时代下的决策行为,是对智慧旅游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有益补充。 1.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对通过对智慧旅游、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旅游者决策行为等关键词搜索大量的中外文献著作。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习和了解了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让作者对智慧旅游、旅游者决策行为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同时也对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旅游者基本信息;第二部

19、分是旅游者旅游偏好和出游经历;第三部分是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涉及到智慧旅游概念和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行前收集旅游信息的方式和来源,游程中旅游信息对旅游决策的影响,游程结束后的旅游心得分享等可能影响消费者决策的 15项内容。2.本文相关理论基础2.1智慧旅游理论由于出发点与视角的差异,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的“智慧旅游”概念也层出不穷,但还未达成标准、统一、科学的共识。纵观这些概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技术平台或者系统理论,他们认为智慧旅游是最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上的应用,是为旅游者、旅游相关部门、企业提供旅游服务的系统集合或技术平台,如金卫东1、任瀚2、兰菊萍3、徐波

20、林4、史云姬5等。二是以张凌云等人为代表的管理变革理论,即认为智慧旅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了满足旅游者不同的满意度、高品质服务,在旅游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带来的集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变革。三是旅游新形态理论,他们认为智慧旅游是新一代技术在与旅游业的融合改造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旅游的新形态,代表学者有莫琨、唐洪广、郑耀星等。四是旅游发展新模式理论,他们认为智慧旅游是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在旅游业的应用过程中对旅游生产全环节的智慧化地改造,使旅游全过程更具智慧化地一种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如张旗、姚国章、杜鹏等。五是以李云鹏、李萌等为代表的旅游服务体系理论,李萌认为智慧旅游是

21、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系统化、集约化的综合服务体系6。李云鹏认为:把“旅游者个体在旅游活动中获取的泛在化旅游信息服务”作为智慧旅游的定义更能够揭示其本质特征7。其他研究者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个人对智慧旅游概念的独特见解。这里不再一一赘述。2.2旅游者决策理论(一)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国外研究成果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需求、旅游动机、旅游类型和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的研究。最常被用在旅游需求研究之中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米尔和莫里森认为旅游能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和欲望,并向人们展示如何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旅游动机和旅游文化结合。关于旅游动机理论,达恩的旅游驱动

22、因子理论中说到:“在旅游决策中有推动型和拉动型两种因素。”旅游动机的研究很多,普洛格提出的旅游动机模型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8。关于旅游者类型研究,大多数旅游者类型研究是建立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实证数据基础之上的,例如,科恩提出“将旅游者分为四类”;而派瑞奥特、达登提出了“五种度假倾向类型”。众多关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的研究都分析了个人价值决定旅游者为什么会选择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马勒、伍德赛德都提出了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伍德赛德和杜伯拉在对前人研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消费旅游理论9。亚伯拉罕.匹赞姆试图用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这一概念涵盖所有的旅游者行为研究内容。他编著的旅游消费者

23、行为研究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总结,涵盖了旅游者决策行为旅游期望与目的地形象、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等已知的大部分研究内容10。(二)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国内研究成果通过查阅国内的相关资料,发现国内旅游经济研究成果中关于旅游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比较分散,关于旅游者决策行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研究人员的背景分散,来自经济学、心地学、地理学和社会人类学各个学科。对于旅游者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王家俊(1994)将旅游决策行为分为惯例决策和外延性决策,并区分了感知机会、可达机会、现实机会、考虑机会、选择机会和决策机会等概念11。聂献忠等人(1998)研究发现:“旅游决策主要受旅游地环境信息、个人动机、个

24、人满足、个人利益,以及个人的感知、需求和机会的影响。”吴必虎(1999)系统分析了上海市民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发现“影响他们旅游决策的因素,主要是距离、目的地性质、景观属性,以及决策者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保继刚等(1999)提出:“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郭亚军等(2002)提出影响旅游决策的社会因子、放松因子、知识因子和技能因子以及相关的14个子因子12。白凯等人(2006)认为旅华背包客决策行为主要是受个人相关因素影响,旅游目的地环境感知因素传递受旅游客源国感知因素影响,当旅游者确定国际旅游后,旅游目的地感知因素对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高于客源

25、国环境感知因素13。关于旅游决策模型的研究。国内学者从市场营销学、地理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角度研究了旅游决策行为,其中不少学者构建了相对某一具体影响因素的旅游决策模型。沈涵(2005)构筑了一个游客对旅游地选择和购买决策模型,并分析了这个模型中对游客消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焦彦(2006)基于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进行分析,试图打开旅游者在决策过程中进行信息处理的黑箱,但由于旅游者偏好与知觉风险模糊性,黑箱的秘密无法完全被揭示14。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影响因子分析上,有关决策模型的研究最近才受到关注。从研究历程来看,国外和国内的研究都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研究内容

26、呈现又“点”到“面”的“发散性”态势,研究主线也比较模糊。国外研究更多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某类旅游者的实证研究,而国内更多的是从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从智慧旅游的角度分析探寻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对旅游者决策行为产生的影响,以此能对旅游者决策受智慧化旅游的影响程度,决策过程、解决措施等问题上做出更进一步的探索。3.问卷设计以及问卷调研3.1问卷设计问卷设计:本文以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旅游者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旅游者偏好和出游经历;第三部分是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研究,分别涉及到智慧旅游的概念,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行前收集旅游信息的方式和来源,

27、游程中旅游信息对旅游决策的影响,游程结束后旅游者的旅游心得分享等可能影响旅游者决策的15项内容。3.2调研过程调研过程:由于本文作者精力和物力有限,所以本文研究问卷调查仅局限于网络,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取了网上问卷的方式,回收共计104份。4.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基本个人资料分析4.1年龄表1-1旅游者年龄构成由研究问卷可知,1961-1970有2个人,占比1.42%;1971-1980有13人,占比12.5%;1981-1990有34人,占比32.69%;1991-2000有55人,占比52.88%。由此可以看出,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的主力军为80、90后,体现出以中青年为主要群体的特

28、征。一方面是因为80、90后普遍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接受新生事物上具有其他年代人群无法比拟的适应性,能更快的接受并很好地利用智慧旅游这个媒介来获取自己所需的旅游信息;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对其他年龄群体来说,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精力。4.2 职业表1-2旅游者职业构成从研究问卷可知,在104份研究问卷里,学生有31人,占比29.81%;职员有13人,占比12.5%;教师有12人,占比11.54%;专业技术人员有11人,占比10.58%;政府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同样都是10人,占比9.6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和老师、政府部门职员、自由职业者占比较多。一是因为他们的闲暇时间较多,有更多的出游机会;二

29、是除学生群体外,都具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为出游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证。4.3受教育水平表1-3旅游者受教育水平由研究问卷可知,高中以下学历有2人,占比1.92%;高中和中专学历有7人,占比6.73%;大专有18人,占比17.31%;本科有67人,占比64.42%;研究生有9人,占比8.65%;博士生有1人,占比0.92%。可以看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旅游者是智慧旅游时代的主要人群,占比90.38%,这些旅游者普遍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更好的接受并很好的玩转智慧旅游,并为智慧旅游的未来建设添砖加瓦,这些高素质的旅游者也是智慧旅游在未来不断得以深化的群众基础。4.4月收入表1-4旅游者月收入

30、由研究问卷可知,3k以下的有40人,占比38.46%;3k-5k有34人,占比32.69%;5k-10k有22人,占比21.15%;10k-50k有5人,占比4.81%;50k以上的有3人,占比2.88%。由此可以看出,3k以下的占比38.46%和学生占总人数29.81%有密切关系;3k-10k的一共有56人,占比53.84%。由此看出,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主体呈现为以中高收入为主要群体的特征,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基础是影响旅游者是否会产生出游决策的先决因素;另一方面是旅游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旅游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优惠信息,让旅游者可以通过最少的的成本与付出获取到最大的效益,做出尽可能的最优化决策

31、。这样,旅游者在旅游上所投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大大缩小了。4.5旅游偏好及经历表1-5旅游者收集旅游信息方式一览表由研究问卷可知,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的有91人,占比87.5%;听取别人经验介绍的有55人,占比52.88%;通过旅游社咨询的有23人,占比22.12%;通过查找报刊杂志等书刊的有16人,占比17.31%。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互联网技术和便携终端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旅游者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和各种移动便携终端设备来获取所需的旅游信息。一方面是因为智慧旅游时代的旅游者主体是80、90后中青年群体,这些群体在获取所需的信息时,早已习惯了借助互联网与移动便携终端;

32、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与便携终端巨大的信息承载量和传输量,以及它的及时性,互动性,都是其他信息来源渠道所无法比拟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人的经验介绍也是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一个重要渠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人的经验介绍更具真实性和可信度,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和构建旅游者所获取的旅游信息;另一方面是因为要做出最优化决策,旅游者必须借助不同渠道的大量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决策。表1-6旅游者每年出行次数一览表由研究问卷可知,每年不出行的有2人,占比1.92%;每年出行1-2次的有69人,占比66.35%;每年出行3-5次的有28人,占比26.92%;每年出行6-8次的有3人,占比2.88%;每年出行8次以上的有2人

33、,占比1.92%。由此可以看出,在智慧旅游时代,绝大多数旅游者都会选择出游,并且,每年出行1-5次的人数占绝大多数。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便携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能够借助它们自己做出最大可能的最优化决策。另一方面,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为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外出旅游的外部环境。表1-7旅游者通常的旅游范围一览表由研究问卷可知,省内游有28人,占比26.92%;省外游有68人,占比65.38%;港澳游有3人,占比2.88%;国外游有5人,占比4.81%。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者通常选择的旅游范围是省外游。这一方面和远距离的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有关;另一方面和互联网以及便携终端设备的发

34、展密不可分,这些良好的技术条件,让远距离的旅游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5.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分析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无时无刻不在做出旅游决策,旅游者的自身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会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过程产生影响。JosephS.Chen和Dogan Gursoy的研究显示:旅游者以往的旅游经历将会对其在决策中使用旅游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15,进而影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Dann把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动力分为两种:一是内部的推力,二是外部的拉力。Gees Goossens运用这一理论对旅游信息与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旅游信息推动了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同时也推动了旅

35、游者对相关旅游信息的需求,二者的相互作用产生旅游决策行为。”16。影响旅游者决策过程的旅游信息有两类:一是旅游者由于自身之前的旅游行为所获得的感受与经验等信息;二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信息,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和招徕旅游者而发布的各种各样的旅游信息。而对于旅游经验较为丰富的旅游者而言,过去的旅游经历会对其旅游决策产生影响。就是说如果旅游者对某一个旅游目的地之前有不满意的经历,那他在进行旅游决策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避开此旅游地 ;如果旅游者之前已经去过某一类型的旅游地,旅游者在进行下一次旅游规划时,就会更倾向于其他类型的旅游地。外部环境的旅游信息,来自不同的渠道,有着多种表现形式,这些

36、旅游信息对旅游者决策过程起“拉”的作用。但旅游活动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在没有做出消费决策时,是无法真正看到和体验旅游产品的。除此之外,旅游者的个人特征:旅游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也会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表1-8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表根据本文研究调查显示:除费用外,旅游地的真实体验是旅游者最为关心的因素。这一方面,是因为通过了解旅游地的真实体验信息,旅游者能最大可能地做出最优化决策;另一方面因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者可以借助于外部渠道获取到更加真实有效的旅游信息,如他人游记分享,旅游景点搭建的虚拟体验平台等等。5.1旅游服务因素在旅游服务因素方面:景区信息服务条

37、件占比19.23%。景区信息服务条件的高低决定了景区能否智慧化地为旅游者提供各项所需的旅游信息以及旅游服务,这将会大大影响旅游者的景区旅游体验满意度。5.2社会支持因素在社会支持因素方面:旅游安全因素占比45.19%;交通状况因素占比34.62%;旅游网站的信息反馈(他人游记反馈等)因素占比17.31%。旅游者关心的因素从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交通状况/旅游网站的信息反馈。安全是旅游者决策首要考虑的因素,不论是在哪个时代,安全都是旅游者最先考虑的因素;交通状况反应了要达景区或所要达目的地通达性和可进入性,这些都是影响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和舒适度的因素。各个网站的信息反馈给予旅游者及时的最新景区和要达目

38、的地的旅游信息,从而帮助旅游者最大可能的做出最优化的决策。5.3群体支持因素在群体支持因素方面:同行人员因素占比25%,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者在旅程中的决策也会受到群体中同行人员的影响,他人态度或意见会对旅游者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5.4个人心理因素在个人心理因素方面:安全因素占比45.19%,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者十分注重整个旅游过程的安全,安全这一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旅游者决策。旅游自主性占比36.54%,由此看出,旅游者追求个性化和自由,这也是散客旅游日趋火爆的原因。智慧旅游中的新技术方便了旅游者,满足了旅游者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也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满足心理和炫

39、耀心理。5.5个人社会经济因素在个人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所需费用因素占比50%,出游所需时间因素占比36.42%,由此可以看出费用和时间是影响旅游者是否做出出行决策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因素。5.6其他因素(亲朋好友的旅游推荐/旅游广告宣传/旅游目的地远近等)在其他因素方面: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占比10.58%,旅游公众号的推荐占比6.73%,旅游APP的信息推送和特价活动占比13.46%。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旅游公众号和旅游APP对旅游者的决策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较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公众号和APP推销功能远大于介绍功能,其发布的旅游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信度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公众号和

40、APP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还没有发展成熟的体系,他们的推广和应用程度还不高,政府以及相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他们也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运作。6.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决策过程分析6.1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的动机分析从心理学角度说,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行为的起点,来源于旅游者的心理需要,解释了旅游者为什么进行旅游活动,并且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旅游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其旅游动机也是千差万别,如娱乐休闲、社会交往、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总的来说,旅游动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自然动机、社会动机、混合动机。6.2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出行前信息搜索特征分析6.2.1目的地选择在此

41、阶段,旅游者需要大量而且多样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信息,来帮助旅游者做出关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决策,在此阶段,智慧旅游提供的各种旅游信息和旅游者之前自身旅游经历对其旅游决策影响很大。表1-9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目的地区域倾向调查表由上图显示可知,在智慧旅游时代,由于通讯工具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国外游是绝大多数旅游者倾向的旅游目的地区域。这一方面是因为远距离的目的地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大;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和便携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让远距离的旅游变得比之前更加快捷和方便,并且更易实现。6.2.2搜寻的旅游信息表1-10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行前搜寻旅游信息一览表由研究问卷可知,为了合理安排交通住宿的有

42、70人,占比67.31%;为了合理设计旅游线路的有65人,占比62.5%;为了合理选择目的地和景点的有58人,占比55.77%;为了找到价格更优惠的产品有39人,占比37.5%;为了获取餐饮购物等旅游信息有31人,占比29.81%;为了找到价格更优惠的旅游产品有16人,占比15.38%;为了预订和购买旅游产品有15人,占比14.42%;为了通过网络虚拟体验,满足旅游渴望的有10人,占比9.62%。由此可以看出,排名前三的交通、住宿、目的地和景点是旅游者行前最关心的;旅游产品和购物餐饮也是旅游者比较关心的因素;由于虚拟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可以让旅游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目的地的风貌,最大程度上给旅

43、游者真实的体验,通过虚拟旅游来感受旅游目的地已经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不仅能让旅游者提前体验旅游目的地的风貌,而且可以帮助旅游者选择最理想的目的地。6.2.3他人游记分享影响表1-11行前旅游者是否会看他人游记统计表由研究可知,行前有90人会看他人游记分享,占比86.53%,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者注重旅游地真实体验反馈,这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旅游地的各项旅游信息,这为旅游者下一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表1-12行前他人游记分享影响一览表由研究问卷可知,他人的游记会对旅游者有一定影响,会作为参考的有88人,占比84.62%;对旅游者影响很大,基本按照他人的行程经历安排此次行程的有4人,占比3

44、.85%;对旅游者没有影响的有12人。由此可以看出他人游记对旅游者有影响的共计92人,占比88.46%,与行前是否会看他人游记统计表中会看他人游记的占比基本一致。由此可知绝大多数的旅游者在行前都会或多或少地参考他人游记或旅游经历,而且他人游记或旅游经历帮助旅游者更加直观和真实地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现状,对旅游者接下来的一系列旅游决策都会产生一定影响。6.2.4旅游APP和旅游公众号对旅游者的影响表1-13行前对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一览表由研究问卷可知,有49人认为旅游公众号的流量预测和景点预测会对自己行前决策产生影响,占比47.12%;有38人认为旅游APP推送的最新景区消息会对自己行前决策产生影

45、响,占比36.53%;有32人认为政府APP推送的最新景区消息会对自己行前决策产生影响,占比30.77%;有25人认为景区流量APP推送的最新景区消息和预测会对自己行前决策产生影响,占比24.04%。由此可以看出,旅游公众号的流量预测和景点推荐对旅游者行前的目的地的选择上影响最大。这一方面是因为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全方位的营销,使得旅游者能从公众号和旅游APP上获取到所需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信息;另一方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和景区对这一方面旅游信息的整理和发布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制,旅游者无法借助其最快的获取到所需的旅游信息。6.3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游程中实时互动决策分析此阶段,实际上

46、是对上一阶段旅游决策的执行与控制的过程。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所获取到的旅游信息与目的地的实际情况很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需要其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实况信息对原有旅游决策进行进一步地调整控制。表1-14游程中对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一览表由研究问卷可知,有65人认为天气APP推送的最新目的地的天气状况会对游程中决策产生影响,占比62.5%;有38人认为景区流量APP推送的最新消息和预测会对游程中决策产生影响,占比36.54%;有32人认为交通导航软件推送的最新的前方路况会对游程中决策产生影响,占比30.77%。由此可以看出,在游程中,旅游者最关心的因素是天气因素。其次是景区流量,景区人数越多一方面会降低旅

47、游者游览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另一方面会影响旅游者在景区的停留时间进而影响旅游者之后的行程安排。最后是前方路况,前方路况是否良好一方面会影响景区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会影响旅游者在途中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旅游者之后的行程进度与安排。6.4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游后心理感受和反馈特征分析在这一阶段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的感受和反馈,感受包括旅游者对本次旅游活动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心理活动,而这些感受将对旅游者之后旅游活动的旅游决策产生影响;反馈即旅游者对本次旅游活动的感受进行分享或者不分享以及分享方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受旅游者个人性格特征和以往习惯的分享渠道的影响。表1-15旅游者游后是否会分享

48、旅游感受统计表由研究问卷可知,有80人在旅游结束后会和网友分享旅游心得,占比76.92%;有24人在旅游结束后不会和网友分享旅游心得,占比23.08%。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结束后都会选择和网友分享旅游心得,通过这种倾诉和分享,一方面旅游者可以抒发内心感受与回忆,并总结这次旅程的心得与体验,为下一次的旅程决策做准备;另一方面其他旅游者可以通过分享的旅游心得和体验,可以更加直观和清楚地了解到最接近真实的旅游地、景区等方面的旅游信息,从而影响旅游者的之后一系列决策。7.现存问题以及对策措施7.1在政府的主导下建设和完善智慧旅游平台互联网技术以及便携终端设备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者智慧

49、旅游的深化发展,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全方位的网络营销,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习惯从互联网、旅游APP和公众号获取所需的旅游信息。虽然旅游者能从公众号和旅游APP上获取到所需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真假参半、数据庞杂,及时性和有效性都无法得到保证,所以旅游者无法充分并有效地利用以上这些旅游信息做出科学的智慧化旅游决策。所以,相关旅游行政部门(政府)应当积极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平台,通过审核系统发布最新的旅游消息;对旅游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将旅游者所关心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旅游信息模块化呈现。最重要的是确保信息的真实、及时、有效。同时注重多渠道的网络营销,借助APP加网站

50、结合的方式,将智慧旅游平台真正推广到旅游者手中,并且旅游者能真正依赖平台做出全方位的智慧化决策。7.2全民参与共筑智慧旅游长城(体验共享)智慧旅游给予旅游者的不仅是整个旅游过程的旅游信息服务,而且还体现在一种互动感应上,即旅游的交互性。智慧旅游给旅游者“同行者”的陪伴,是旅游者旅游全程最可靠的伙伴。旅游者应当主动参与到智慧旅游长城的建设中来,将自己借助智慧旅游的旅游全过程通过智慧旅游平台或其他平台分享给其他旅游者。这样不仅能帮助有共同旅游信息需求的旅游者,也能促进智慧旅游平台的完善与数据库的更新。同时通过不断地反馈和建议来完善智慧旅游平台,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不断开发新功能、新模块。让旅游者不仅

51、是使用者,而且让旅游者成为建设者和完善者,甚至是开发者,共筑“智慧旅游长城”。7.3监管反馈机制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由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GPS技术、硬件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能够实时、迅速、快捷、高效、准确的根据旅游者所需的各项天气、交通、酒店、景点信息做出反应。线上旅游与线上交流的逐步发展与日渐成熟,让旅游者对虚拟平台的信息的真实性、网络的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一个监管反馈机制平台,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纳入监管体制下,只有做好了监督管理,智慧旅游才能真正地生态发展。8.研究结论与

52、展望8.1研究结论8.1.1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决策过程总结通过上文的分析、论证与梳理,可以总结出在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旅游者决策模型:首先,旅游动机激发旅游者需求,旅游需求产生之后,通过智慧旅游提供的旅游信息制定旅游计划,智慧旅游不仅是方案建议者,而且本身具有的互动性、及时性给旅游者以“旅游同行者”感受,让旅游者感受到一路的陪伴与支持。这是以往的旅游活动所无法想象的。在行前,大多数游客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相关的旅游信息,但是别人的经验介绍也占据很大比例。游程中,旅游者通过智慧旅游建议的旅游方案,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做出一系列决策,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借助智慧旅游平台提供的最新旅游信息做出及时调整

53、,最大程度上获得最满意的旅游体验。在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会借助社交软件进行游后感受和反馈梳理,这种梳理又会对下一次的旅游活动以及其他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产生影响。表1-16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计划智慧旅游(提供的旅游信息) 实况信息旅游感受与梳理旅游决策8.2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8.2.1研究的创新(1)本文从智慧旅游的角度分析了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角度新。(2)提出共筑“智慧旅游长城”的建议,视角新。(3)构建了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8.2.2研究的不足(1)研究样本数量不足,得出的结论只是来自一小部分的受访人群。结论的可信度和完整度还待加强。(2)问卷设

54、计上有的问题表述还不够简练严谨,有的问题不够有针对性。(3)在游程中,还应该多设计一些目的地附近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点等对旅游者决策的影响。8.2.3研究的展望根据本研究的不足提出以下展望:(1)智慧旅游对不同类型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来说,智慧旅游对其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游玩经历的旅游者等等。(2)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反馈改进机制的研究。根据旅游者的亲身体验反馈如何更人性化和智慧化地建立有效的反馈改进机制。从而优化智慧旅游平台功能的完整性。致谢: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一直关心帮助和指导我的指导老师周其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从论文的选题到初稿、二稿,终稿,

55、周老师一遍遍的给我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在这里再次向周老师表示感谢。感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培育,特别感谢为我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四年来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感谢和我并肩作战的舍友与同学们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因为有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再一次谢谢你们! 谢玲钰 2017年4月9日参考文献:1金卫东.智慧旅游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12,27(2):6-72任瀚.智慧旅游定位分析J.生态经济,2013,(4):142-1453兰菊萍,田满文.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师范大

56、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6):71-764徐波林,李东和,钱亚林,等.智慧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趋势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7):781-7835史云姬.体验经济时代下新一代通信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J.科技世界,2013,(9):180-1936李萌.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公共服务机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6):64-687李云鹏,胡中州,黄超,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旅游学刊,2014,29(5):106-1148Plog,S,C. 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J.The Com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73,13-169Woodside A.G. and Dubelaar C.A.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 consumption system: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n empirical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