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_第1页
煤矿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_第2页
煤矿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_第3页
煤矿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_第4页
煤矿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百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号: 201601-02审批表部门审批意见签名 通风科 安监站安全副矿长矿总工矿 长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确保*公司从业人员健康和安全,促进和保证*公司和谐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规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和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煤炭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广西百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1、新增职业病例为零。2、职业危害告知率达到100%。3、作业场所警示标识设置完好率达到95%以上。4、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及上岗前、在岗期间的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5、对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劳动者上岗前职

3、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100%。6、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按期完成职业危害申报。8、按国家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二、组织机构为加强*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以下人员组成:组长:梁 如副组长:唐冬华 罗 诚成员:黄最新 梁玉旭 卢志刚 黄自榆 陆荣坚 黄绍录 黄景成 黄书吉 黄善皓 黄裕媛 倪世学 杨 军 梁富宁 黄 恒 谭海龙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科,负责*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日常工作。主任:黄自榆副主任:陆荣坚成员:黄柳丁 韦承龙 黄裕媛 黄善皓三、职业

4、危害防治工作计划(一)我公司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二)建立、健全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三)建立、健全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四)请资质单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同时定期进行相关评价工作;(五)加强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和警示工作;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单位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2、坚持执行职业危害合同告知,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种类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

5、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时,将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3、对于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警示标识通俗易懂,符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六)加大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的方式有:主要负责人的职业卫生培训、对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其内容和目的是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七

6、)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及检修台帐;(八)配备与发放个体防护用品,严格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进行,并建立档案,同时指导和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九)严格执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十)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立即安排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确诊,如确诊为职业病患者立即安排治疗并调离原岗位,妥善安置。(十一)对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经费进行预算管理,要把下一年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健康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生产成本预

7、算,严禁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十二)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一)我矿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危害防治科),由通风科兼任,并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我矿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二)结合我矿实际健全完善以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1、职业病危害

8、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三)建立、健全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要求一人一档,监护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嗜好等基本情况;2、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记过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资料;5、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四)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及检修台帐,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五)将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列入新工人培训、年度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方案的组

9、织对新招劳动者及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我公司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参加职业健康管理资格培训,持证上岗。(六)及时与有资质的医院单位协商,定期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在岗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出具职业健康体检报告,掌握职业健康现状。发现疑似患者,必须及时安排确诊,对职业病患者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七)严格按照AQ1051标准,配备与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并建立档案,同时指导和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八)委托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上报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同时向从业人员公布。(九)根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0、及时进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对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十一)编制完善的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全部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做好相关记录。五、职业危害事故认定与处理(一)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根据职业危害事故所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职业危害事故、较大职业危害事故、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和特别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四类。1、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3人以下。2、较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3、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

11、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4、特别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0人以上或者急性职业中毒死亡30人以上。(二)为加强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一般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20倍以上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较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必须控制职业病的发病率,使各单位每年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职工总数的0.2以下。(三)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和权限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安监总政法2008212号)执行。六、全面落实职业病危

12、害防治措施(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和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内容,结合我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作业地点如下:序号危害因素分类致病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作业地点1粉尘类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矽肺掘进工作面煤尘(煤矽尘)煤工尘肺采煤工作面、各皮带机头电焊烟尘电焊工尘肺机电车间2化学物质类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中毒井下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井下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中毒井下硫化氢硫化氢中毒井下3物理因素高温中暑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地面

13、噪声噪声聋各皮带机头、绞车房、中央水泵房、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二)粉尘、高温、噪音、职业中毒及其他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粉尘防治措施(1)粉尘防治井下主要运输巷道、采区回风道、皮带斜井、运输平巷、上下山、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掘进巷道等必须设防尘管路,管道的规格应保证各用水点的水压能满足降尘需要,且安装水质过滤装置,保证水质清洁。按规定设齐三通阀门。转载点、卸载点及其它易产生粉尘的地点,要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并做到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采煤机、综掘机必须有符合规程规定的可靠喷雾装置,工作时能正常喷雾,喷雾能覆盖滚筒。采煤机、综掘机安装水电联动闭锁喷雾装置。采掘工作面必须安装供水压力表,正

14、确显示防尘供水压力。井下爆破严格按规程规定打眼、装药、放炮。放炮坚持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必须对工作面、煤壁洒水。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安装一道净化水幕,水幕位置距工作面煤壁线不大于50m,水幕能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水幕控制阀的阀件齐全,并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防尘水幕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掘进工作面净化水幕安装位置:综掘工作面或人工装煤(矸)的炮掘工作面距迎头不大于30m;水幕能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转载点及运输机防尘。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各转载点应实施喷雾降尘(喷雾压力应大于0.7MPa),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

15、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严格执行巷道粉尘冲刷制度,做到巷道底板、两帮、设备和电缆上无积尘。矿井回风巷和主要回风巷(集中皮带巷)每旬应冲刷一次;采区回风巷(采区皮带巷)每星期冲刷一次;综采工作面、炮采煤工作面运输巷、煤仓上下口以及其它容易积聚煤尘的地点,每天至少冲刷一次,每班至少清扫一次。(2)煤场粉尘防治有皮带运输的地点参照井下皮带运输管理规定,完善防尘设施,确保职工健康。2、高温危害防治措施(1)井下作业地点温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2)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采取轮流作业,缩短超温地点

16、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配备防暑药品,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3)应实行通风降温,采取减少风阻、防止漏风、增加风机能力、加强通风管理等措施保证风量,缩短进风路线长度,降低到达工作面风流的温度。(4)局部热害严重的工作面应制定专门降温措施,有条件的矿井采用移动式制冷机组进行局部降温。3、噪声危害防治措施(1)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判定标准: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A)

17、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dB(A)。对于超过85dB(A)的作业场所,应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噪护具并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有效措施。(2)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风动凿岩机、风镐、局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机、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等地点。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在每个监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3)通风机房室内墙壁、屋面敷设吸声体;在压风机房设备进风口安装消声器;局部设置隔声屏。(4)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大型机械设备使用采取对驾驶室进行密闭隔音处理等措施。4、职业中毒防治(1)作业场所主要化学毒物浓度限值如下:一氧化碳CO最高允

18、许浓度0.0024%,二氧化氮NO2最高允许浓度0.00025%,二氧化碳CO2最高允许浓度0.5%,硫化氢H2S最高允许浓度0.00066%。(2)加强通风,采用通风的方法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以下;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3)工作面采空区应及时予以封闭,设立警示牌;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进行作业的,必须先通风、后作业。盲道或废弃巷道应及时予以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4)实施爆破后,为防止氮氧化物中毒,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前,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爆破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风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