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21年12月高二年级学科核心素养测评.doc

潍坊市2021年12月高二核心素养测评语文试卷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808217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2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01 上传人:Gr****p. IP属地:重庆
12
积分
关 键 词:
潍坊市 2021 12 月高二 核心 素养 测评 语文试卷
资源描述:
潍坊市2021年12月高二核心素养测评语文试卷,潍坊市,2021,12,月高二,核心,素养,测评,语文试卷
内容简介:
潍坊市2021年12月高二年级学科核心素养测评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就是将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这种方式对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传统村落价值认识的日益提高,一些新的保护方式已经悄然出现。值得关注的有两种方式,一是“古村落保护区”,一是“露天博物馆”。 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该区域内的村落有的已经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有的没有列入,但它们是一个家园化的历史群落,通常称为“古村落群”。非群落的传统村落适宜单体保护,“古村落群”则可采取保护区方式。虽然每个村落看上去都是个体,但实际上,村落之间的历史生命彼此相关。在一些地域内,往往相邻的村落在创建及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种“古村落群”,如果采用单一的个体化保护便会割断它们的历史脉络,使其人文变得孤立而单薄。相反,如果把这些相邻又相关的村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则有助于村落人文的相互支持以及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传统生命力的保持。当然,绝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设保护区。保护区所指超然客公众号的“古村落群”,必须包含两大元素:首先必须有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无论一个还是多个,这是重点;其次,周围尚有一些村落,虽然未列入名录,但与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在历史人文上相互依存,文化生态保持较好。 露天博物馆是一种收藏和展示历史民居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博物馆。它最早出现在欧洲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的时代。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急剧变化,城市与乡村不断翻新,历史建筑被抛弃,民居更是首当其冲。这些“行将灭亡”的老屋,是先人的人文见证与历史财富,一些有历史文化眼光的人开始搜集它们,辟地重建,集中保护,称之为“露天博物馆”。 这种保护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就更加迫切和必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国自2012年启动的传统村落名录认定,对各地农耕家园的保护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这项工作只是针对历史遗存整体保存较好的村落开展的,对于整体保存不好的村落,名录不收,也就不在保护之列。如果一个村落大部分民居都已翻新,却还残留着一座祠堂、一座戏台、两三座老民居,很经典又很有历史文化价值,怎么办?在一个已经“改天换地”的环境里,孤零零的一两个老民居很难保存,最适合的方式正是露天博物馆,也就是把这些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加以集中地保护与展示。 本世纪以来,这种尝试已经开始。比如私人出资建造的西安关中民居博物馆,就是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易地重建,精心修缮,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当然,易地重建的原则有如文物的“落架重修”,必须坚持历史的原真性。虽然露天博物馆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不能只为旅游效益而妄加“改造”,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以保护文物为主。还必须强调的是,历史建筑只有在它的原址上才最有价值,不能为搜集它而搬走它。可是,如果无法在原地保存,我们当然不能让它“坐以待毙”。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并加以利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在加紧对传统村落实施整体保护的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关注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零散的历史民居的保存。我们既不能失去一只只从历史飞来的美丽的大鸟,也不能丢掉从大鸟身上遗落的每一片珍贵的羽毛。 (摘编自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 材料二: 光明智库:有人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可谓“春光正明媚”。当下保护现状如何?是否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胡彬彬:要说成效的话,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中看出来。第一是国家分五批把近7000个村落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且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联动保护体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组数据来自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开始,中心团队连续四次对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的长江黄河流域、西南地区207个县,进行大规模的跟踪式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村落在2004年至2010年间每年递减73,而在2017年下降到了14。可见,这些年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不过,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中,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 萧放: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是近年来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村落环境、结构、布局与村落房屋造型、装饰等方面的价值内涵。传统村落建筑的雕刻、绘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得传统村落成为一座座珍贵的民间艺术博物馆,给生活其间的居民与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 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与灵魂所在。正是因为有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村落才没有变成空洞的建筑。今后对于这方面的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摘编自潘鲁生、萧放、胡彬彬等保护传统村落,守护乡土文化之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名录制传统村落保护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 B.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种方式相互补充,能较好地实现对古村落群与零散经典历史民居的保护。 C.材料一中的“整体地保护”与材料二中的“整体性保护”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 D.制定传统村落名录、构建四级联动保护体系和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是传统村落保护已取得的成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一村落虽未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却处于古村落保护区中,说明该村落文化生态保护较好。 B.如果我们想了解某地农耕社会的建筑样式及生活形态等情况,可以去参观相关的露天博物馆。 C.无论古村落保护区还是露天博物馆都以保护文物为最终目的,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其旅游价值。 D.要想深入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就要依托传统村落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B.传统村落的美,不仅仅是原式原样原材料的建筑格局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那股子浓浓的农耕社会人情味和乡土礼俗的原野气。 C.某传统村落依托当地文化优势,邀请众多自媒体宣传代言,一时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 D.传统村落时刻都在遭受文化消亡的威胁,一位老人的离去可能就永远带走了一份珍贵的知识,一处老屋的倒塌可能就让一点传统消逝在废墟之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下面是某县传统村落基本情况,请结合全文内容,为该县传统村落保护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某县地处太行西麓,依山建村,叠石为屋,民风质朴,人文醇厚,上世纪中期又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该县已有5个古村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一些村落虽未列入名录,却是这个农耕群落的重要成员,村落之间的环境、历史文化互相映衬。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烧马棚(节选) 美威廉福克纳 故事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父亲阿伯纳斯诺普斯脾气暴躁,习惯用烧马棚的方式解决一切与邻居或雇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当他又一次雇人烧毁了别人的马棚而被告上法庭时,10岁的儿子沙多里斯出于亲情为父亲做了伪证。后来被迫到异地,去拜访新雇主德斯班少校时,父亲故意脚踩马粪,弄脏雇主家的地毯,清洗时又弄坏了地毯。 “你可得放明白点儿,地毯已经叫你给弄坏了。这张地毯值一百块钱,可是你自出娘胎还不曾有过一百块钱,所以我要在你的收成里扣二十蒲式耳注玉米作为赔偿。下次再到公馆里去,可要把你的脚擦干净点儿。” 说完骑马的人就走了。孩子看了看爸爸,爸爸一言不发,连头也没有再抬一下。 那是星期三的事。从这天起孩子就一个劲儿地干活,不停地干到周末;干得了的活儿他干,有些干不了的活儿他也一样干,不用逼着他,也不用催促他,他干得就是这样勤奋。他心里想:说不定这一下倒可以彻底解决了。为了这么一张地毯赔上二十蒲式耳,虽然好像有点难受,可是只要父亲能从此改掉那个老脾气,再也不像从前似的,花上二十蒲式耳说不定还划得来呢。想着想着,不觉想入非非了:也许到时候一算账,都抵了个精光,那就完了什么玉米,什么地毯,干脆来一把火!可怕啊!痛苦啊!简直像被两辆四挂大车两边绑住,两头一齐往外拉!没指望了!完蛋了,永远完蛋了! 转眼到了星期六。孩子跟爸爸乘着大车进了作为法庭的杂货店,看见木板桌后面坐着的那个戴眼镜的人,不说他也知道那是位治安官,他向治安官大声嚷道:“他没干呀!他没烧呀” “快回大车上去。”爸爸说。 “烧?”治安官说,“你是说这张地毯已经烧啦?” “谁说烧来着?”爸爸说,“快回大车上去。”可是孩子没有去,他只是退到了店堂的后边,听着堂上的问答。 “那么你是认为要你拿二十蒲式耳玉米赔偿地毯的损失,数目超然客公众号太大了点?” “他把地毯拿来给我,要我把上面的脚印洗掉。我就把脚印洗掉了,给他送了回去。” “可是你给他送回去的地毯已经不是你踩上脚印以前的那个原样了。” 爸爸一言不发,室里悄悄地听不到一点响动,持续了足有半分钟之久。 “你拒绝回答吗,斯诺普斯先生?”爸爸还是一声不吭。“我就判你败诉了,斯诺普斯先生。我裁定,到收获季节你应该在契约规定以外,另从收成中提出十蒲式耳玉米缴付给德斯班少校作为赔偿。退堂!” 直到太阳下山以后,他们才到了家。在灯光下吃过了晚饭,孩子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看夜幕终于完全罩上了。他正在听夜鹰的啼叫和那一片蛙鼓,忽然听见了妈妈的声音:“干不得!干不得!哎呀,天哪!天哪!” 正在这时,爸爸看见孩子站在门口。 “到马棚里去把大车加油用的那罐油拿来。”爸爸说。孩子没动,半晌才开得出口来。 “你你要干什么?”他嚷了起来。 “去把那罐油拿来。”爸爸说,“去!不要让我揍你!” 敢情那老脾气又来了,那古老的血液又涌上来了,孩子心里想着,终于挪动了腿,一到屋外就拔脚向马棚里奔去。我要是能一个劲儿往前跑就好了。我真巴不得能往前跑啊,跑啊,再也不要回头,再也不用去看他的脸。可是不行啊!不行啊!他提着生了锈的油罐奔回家去,罐里的油一路泼剌剌直响。一到屋里,就听见了里屋妈妈的哭声。他把油罐交给了爸爸,但他多么希望爸爸改变主意呀! 爸爸说了声:“揪住他!”妈妈抓住了孩子的手腕。“不行,要抓得牢一点。要是让他跑了,你知道他要去干啥?他要上那边去!”说着把脑袋朝大路那头一摆。 爸爸走后,孩子就挣扎了起来。妈妈两条胳膊把他紧紧抱住,他把妈妈的胳膊又是撞,又是扭。突然他挣脱了。抓他也来不及了。他一路奔去,气急心慌地顺着车道向那亮着灯光的大宅子奔去,他连门也不敲,就一头闯了进去,抽抽搭搭地喘不过气来,半晌开不出口。 他气喘吁吁地喊道,“我找”话没说完,他看见少校从穿堂那头的一扇白门里出来了。他就大叫:“马棚!马棚!” “什么?”那白人说,“马棚?” “对!”孩子叫道,“马棚!” 他听见少校在他背后喊叫:“备马!快给我备马!” 可是就在那人影马影尚未消失的当口,夜空里像是突然狠狠地泼上了一摊墨污,不断向上扩大那是冲天而起的一团团浓烟,惊心动魄,却又阒寂无声,把天上的星星都抹掉了。孩子撒腿奔去,他知道已经来不及了,可还是一个劲儿往前奔,听见了枪响也还是往前奔,一会儿又是两声枪响,他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叫了两声:“爸爸!爸爸!”又不知不觉地奔了起来。他跌跌撞撞的,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赶紧又连跑带爬地从地上起来。起来后匆匆回头望了下背后的火光,就又在看不见的树木中间只管奔去,一路气喘吁吁、抽抽噎噎地喊着:“爸爸呀!爸爸呀!” 午夜时分,孩子坐在一座小山顶上。天上渐渐星移斗转。天就要亮了,再过些时候太阳也要出来了,他也觉得肚子饿了。他就站起身来。他觉得身子有点儿发僵,不过走走也就会好的,正像走走就可以不冷一样。何况太阳也就要出来了。他就向山下走去,向那一片黑沉沉的树林子里走去,从树林子里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银铃般的夜鹰的啼叫暮春之夜的这颗响亮的迫切的心,正在那里急促地紧张地搏动。他连头也不回地离家而去了。 (有删改) 注蒲式耳:计量单位,1蒲式耳约合35升。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治安官的审判,父亲的沉默对抗说明了他并不心服,这为烧马棚事件作了铺垫。 B.取油时孩子先是半晌不动,后又快速取回,反映出他虽不情愿却又不敢违抗的心理。 C.德斯班少校对于孩子喊出的“马棚”心领神会,立即备马,说明他清楚父亲为人。 D.孩子“头也不回地”离家出走前,在山顶上坐了一夜,表明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孩子为父亲辩解没有烧马棚,被法官理解为烧地毯,这种理解的错位产生了黑色幽默的效果,更映衬出孩子的苦楚。 B.小说善于运用矛盾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如孩子希望父亲能够汲取教训,又怕父亲孤注一掷,将孩子内心的纠结表现出来。 C.小说只写了枪响,没有交代父亲安全与否,这种留白艺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写作中的人文情怀。 D.这篇小说与大卫科波菲尔都始终运用孩子的视角展开叙述,表现了儿童特有的敏感性和焦虑感,反映了少年成长主题。超然客整理 8.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夜鹰的啼叫,有什么不同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9.小说以孩子沙多里斯的离家出走结尾,请从孩子层面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合理性。(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乙】周召公年十九,见正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侯矣。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德言,非我也,而可以厉心。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注,此之谓也。(摘选自刘向说苑建本) 注切、磋、琢、磨是古代加工玉、石、骨、象牙器的基本工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 B.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 C.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 D.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儒家六经之一,相传由孔子根据鲁国史官记录加以整理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B.冠,即加冠,表示成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冠者五六人”的“冠者”就是指成年人。 C.干将,此指古代宝剑名。相传干将、莫邪善铸剑,曾铸干将、莫邪雄雌二剑献给吴王。后干将、莫邪代指利剑。 D.千金,即千斤金,秦汉时金多指黄铜。后人常借“千金”来形容贵重,如“一诺千金”“一言千金”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崇尚建立根本,重视确立良好的开始。建立了根本,诸事就能有条不紊;开始失误一点,后来就会相差千里。 B.学习是成名立身的根本,它可以医治人们的愚昧,因此,人在小的时候,一定要勤于学习,以修养自己的心性。 C.询问是增长智慧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喜欢向他人求教,就不能够深明道理,即使他才华再高,也难以成为圣人。 D.积累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学识积累多了就能超出众人;只要能够做到积小成大,就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人。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4分)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十二章)(4分) 14.【乙】文结尾引用诗经中的话,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金山晚眺 秦观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渺渺”一词既扣住诗题中的“晚望”,又与下句中的“夕霏”相应,写出辽阔苍茫的意境。 B.诗人借助所闻“舳舻人语”,烘托出傍晚时分东城郊外的热闹繁华,赋予全诗浓郁的生活气息。 C.诗人写西津江口的初弦新月、接天水气,为下句写“茫不辨”的远眺之景作了铺垫,自然合理。 D.两首诗都写到了水雾之气,有迷蒙之景却不见凄凉愁怨之情,情调尚属明朗,诗风清雅婉丽。 16.有人评论说,两首诗尾句中的“应”字,意义和表达的效果是一致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的比喻讲明“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接着用“_,_”警示我们,勿半途而废,不要放弃做事的主动权。 (2)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互文见义,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曲折有致。 (3)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异曲同工,无声胜有声,无言胜千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英雄,中华民族也历来英雄辈出、群英云集。全民族抗战的,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处处都有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处处都有着凯歌以行的英风浩气。 “英雄者,国之干。”对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他们的基因,赓续他们的精神。在国庆前夕开展烈士公祭活动,悼念革命志士的历史功勋,重温英雄烈士的峥嵘岁月,目的是为了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从英烈永垂不朽的精神里,我们读懂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_,读懂了“砍头不要紧”的_,读懂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勇于担当。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同仇敌忾英勇无畏舍生取义以身许国 B.英勇无畏同仇敌忾以身许国舍生取义 C.英勇无畏同仇敌忾舍生取义以身许国 D.同仇敌忾英勇无畏以身许国舍生取义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故都的秋) B.是他喊出了“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号召。(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拿来主义) D.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长征胜利万岁) 20.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国庆前夕开展烈士公祭活动,重温革命志士的峥嵘岁月,悼念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目的是为了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B.在国庆前夕开展烈士公祭活动,重温革命志士的峥嵘岁月,缅怀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为的是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C.在国庆前夕开展烈士公祭活动,悼念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重温革命志士的峥嵘岁月,为的是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D.在国庆前夕开展烈士公祭活动,缅怀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重温革命志士的峥嵘岁月,目的是为了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不少家长担心作业少了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其实,“双减”政策在学生作业方面的规定,不仅有“减少”,还有“提高”。减少的是作业总量,防止学生书面作业量过多;_,杜绝重复性、无效性的作业。“双减”还规定应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少培训负担。因此,_。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_。因为孩子课外时间多了,需要家长履行好法定监护职责。同时,还要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等方面同样作出部署。 近日,一位家长担心“双减”后会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向教育局建议,应该禁止教师在课外给自己的孩子补习功课,这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22.针对家长向教育局提出的建议,请以教育局工作人员与网友两种身份,分别作出答复。要求:每个答复不超过50字;网友的答复要用归谬法。(5分) (1)教育局工作人员: (2)网友: 四、写作(60分) 23.根据要求完成写作。(60分) 学校拟举行一场以“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更应该读孔子”(正方)与“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更应该读老子”(反方)为辩题的辩论赛。假如你是其中一位辩手,请选择支持的一方,联系自身思考与感受,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1.B(A“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错;C“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错;D“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不属于传统村落保护取得的成效) 2.D(“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 3.C(材料二的观点是要加强对传统村落整体性、活态化保护,C项强调的是借助古村落文化发展经济) 4.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然后从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与倡议;在阐述“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部分时都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都是先阐释概念,再明确必要性,最后阐述具体做法。(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依托5个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村,构建古村落保护区;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加强对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注重活态文化特别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6分。每条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6.C(“说明他清楚父亲为人”错) 7.D(“都始终运用孩子的视角展开叙述”错) 8.第一处以夜鹰的啼叫衬托环境的安静,与下文父亲风暴式的爆发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失去理智。第二处以夜鹰啼叫的清脆、响亮,烘托沙多里斯道义战胜亲情之后的释然。(4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沙多里斯希望父亲能够改正缺点,可父亲一如既往,他有离家出走的动机。沙多里斯无法面对父亲和家庭,有离家出走的无奈。沙多里斯懂事超然客公众号能干有担当,有一定的生活能力,有离家出走的底气。(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A(原文标点为: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 11.A(春秋是编年体史书) 12.D(“只要能够做到积小成大,就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人”错) 13.(1)根本不正的,末梢一定是歪斜的;开始就不兴盛,最后一定更加衰败。(4分。“末”“倚”“盛”“终”各1分) (2)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显得虚饰浮夸。文采与质朴两者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4分。每小句各1分) 14.读书人要想增长品德、陶冶性情,就要亲近贤人;结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烘托出傍晚时分东城郊外的热闹繁华”错) 16.“应”有猜测之意,体现了晚景朦胧的特点。“应”分别引出“山”和“渔船”,丰富诗歌内容,拓展诗歌意境;使诗歌避免平铺直叙,摇曳生姿。传达出诗人淡然闲适心境,富含情趣,余韵悠长。(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止吾止也 (2)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6分。一空1分,错字、别字、漏字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18.D(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舍生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19.B(引号表示引用。A项表示强调,C项表示反讽,D项表示特定称谓) 20.B(划横线句有三处错误,“悼念”与“功勋”搭配不当,中间两句语序不当,最后一句句式杂糅) (二)语言文字运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潍坊市2021年12月高二核心素养测评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082171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