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842715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2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12
上传人:考****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武**(实名认证)
山西
IP属地:山西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重点
笔记
- 资源描述:
-
心理学—重点笔记+真题,心理学,重点,笔记
- 内容简介:
-
心理学案例1.王某,男,26岁,未婚,国企职员,生性内向孤僻,半年前因工作中犯错误,被领导当众批评处分后,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感到同事们一直在背后议论自己,看到同事低声交谈就认为是在嘲笑自己。王某认定是领导故意发动了同事们一起刁难自己。其后状况变得更加严重,下班回到家中还一直听见有人在不断说自己坏话辱骂自己,而实际周围没有人。王某因此开始怀疑周围邻居,甚至家对面楼房里的人都受了领导的指使,在故意挑衅侮辱自己。出门时也感觉不安全,认为有人跟踪、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怀疑楼下的摩托车、轿车也是单位领导派来的。请问,该案例可能在心理过程的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分别是如何定义的?答:p271、 想象性错觉 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失真的或错误的知觉。 病理性错觉往往出现意识障碍。2、 幻觉:是指在没有显示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意识清晰时产生的幻觉往往提示精神病性疾病。2.张先生既往身体健康,结婚十余年,与妻子感情恩爱,妻子某次外出突遭车祸身亡,张先生惊闻噩耗,一下子晕倒在工作单位,被送入医院急救时发现血压180/110mmhg,心率110次/分。经抢救后生命体征逐步恢复正常。此后半年内张先生都感觉无法面对失去妻子后的工作和生活。请以应激及其相关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本案例中张先生晕倒是属于应激性高血压,由于巨大的有害刺激,导致高血压性休克。后期无法面对失去妻子后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的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属于家庭生活事件量表,以家庭中的角色来面对应激。3.基本资料:患者,男性,52岁,企业高管。一年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生化检查:高血脂,心电图检查示: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肌缺血。心内科诊断:冠心病。询问病史,该男性个性好胜,事业心强,习惯紧张性工作。有吸烟、饮酒史30年。1、该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可能原因是什么?2、针对该患者疾病应采取哪些治疗?3、从心身疾病角度描述,如何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答:p108-1101、 1)传统危险因素:40岁以上,男性,高血脂病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3)心理因素:A型人格(个性好胜,事业心强) 焦虑和应激(习惯紧张性工作)2、 针对躯体治疗:临床上服用相关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心理社会因素干预: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及适当应对生活中的应激因素,矫正不良行为特质(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综合矫正模式进行,A型行为的矫正)3、个体方面: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情绪,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锻炼应对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具有良好的求医行为。社会方面:做好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 具体的预防措施:心身医学工作者积极宣传心身医学知识,搞好组织建设和人员培训,创造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4.患者,女性,60岁,病前性格:敏感、急躁、胆小。患者平素有糖尿病,长期服用降糖药并控制饮食。近1月来,由于感冒以后食欲缺乏,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伴有害怕不敢独处而来院要求住院。既往睡眠障碍已有10年,服用镇静类药物治疗,诊断过神经衰弱。本次入院体格检查:心率84次/分,律齐,血压17.3/10.6kPa(130/80mmHg),入院前血糖10.2mmol/L,HAMA测定34分。MMPI测定:抑郁性格倾向,偏执性格,疑病性格倾向。入院精神科检查主要以焦虑为主,睡眠差,食欲不振,伴有情绪低落,肝肾功能正常,血脂中甘油三酯偏高。1、该患者所患糖尿病的发病和发展存在哪些心理社会因素?2、针对患者的情况如何进行糖尿病的社会心理干预?3、如何处理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答:p122-1241、人格特征:糖尿病患者多有:被动性、依赖性、适应不良,缺乏安全感优柔寡断等人格特征;血糖控制不佳见于B型依赖人格和利他主义患者 抑郁:对血糖控制有负面影响2、认知行为治疗、放松训练或应对技能训练均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效果。尽管一些抗抑郁剂可能引起适度高血糖或低血糖,但糖尿病伴抑郁的抗抑郁治疗是有效的,并促进血糖控制。3、失眠的治疗要多方配合,包括去除病因、睡眠卫生教育、合理用药、认知行为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行为治疗旨在通过改变干扰睡眠的行为、习惯及认知来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强睡眠的稳定性。5.八毛门事件始末2011年9月5日龙岗一牙科诊所医生陈先生向媒体报料称:8月19日刚出生的儿子因腹胀,21日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24日,医院出具病情告知书,告知孩子有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疑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进行造瘘活检手术,手术费超过十万。陈先生签字拒绝手术,25日带儿子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称接诊医生开了八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陈先生怀疑深圳市儿童医院过度医疗,要求医院撤销科主任,退还3900元住院费,赔偿10万元。此事引发网上热议,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指责医院。事件随后引发医患信任危机,深圳市儿童医院多名患儿因“八毛门”事件影响,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病情恶化。9月7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所有诊断治疗符合诊疗规范。患儿在广州和深圳是处于不同疾病阶段,当时要求患儿做造瘘活检手术有指征。10万元手术费用的说法是家长杜撰,医院从未提过,手术约需两万。9月12日,该患儿因病情反复,再次进入广州市儿童医院治疗。9月12日,曾引发广泛关注的“8毛门”患儿因“腹胀严重,还影响到呼吸不畅”再次来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称症状较重,两次洗肠后家长签字要求出院,患儿家长称复诊后出院回深圳,现在孩子挺好的。广州市儿童医院接诊医生表示,虽然未最终确诊,孩子患上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性很大,这种病光靠灌肠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还是建议尽早手术治疗。2011年10月20日,患儿在武汉同济医院小儿外科被证实患先天性巨结肠,已做手术。“八毛门”舆论关注的焦点,由谴责“过度医疗”转为反思医患关系。结合该案例,从医患沟通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和解决办法。6.患者为21岁年轻女性,大三学生,未婚。患者2011年高中毕业时体重为130-140斤,升入大学后受周围同学影响开始减肥,主要采用不吃晚饭及每天跑步1小时的方式,大一暑假时体重为110斤左右,大二暑假时体重为90斤左右。大二开学后继续减肥,11月份体重降至70几斤,出现停经。患者最低体重为64.4斤,性格变得急躁、易怒,并出现双下肢浮肿表现。自发病以来,患者进食差,夜间睡眠可,二便无殊,否认有导泻、诱吐行为,体重减轻约70斤,在家有发脾气,无冲动伤人、毁物行为,无暴饮暴食表现,无出走及消极行为等。(1)该病例中的患者诊断是什么?(2)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1)神经性厌食(2)临床表现p213(1)心理和行为障碍:表现为追求病理性苗条,常采用的方法有限制进食,尤其排斥淀粉、蛋白质等高能量食物,进食后抠吐或呕吐,过度锻炼运动,滥用泻药、减肥药等。存在明显的认知歪曲,包括体像认知歪曲,即对自己体形和体重有不正确的认识。(3)治疗原则 营养治疗 躯体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7.患者为20岁年轻男性,学生。2014年高二时调换座位后由于同桌写作业比自己快,患者逐渐出现反复担心自己写字速度跟不上别人,担心自己写不好字,反复担心学习跟不上,以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又开始反复担心自己看不进书,因此感到不开心,间断出现肌肉颤抖、全身酸痛,有时会突然全身发冷,感到心慌,睡眠也受到影响,遂在当地多处就诊,服用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近2、3月患者病情加重,表现反复担心自己的生命会受到威胁,大部分时间因为反复担心水龙头坏掉,洗手要用3-4分钟;因为反复担心毛巾上可能有刺会划伤自己,洗脸要用1个小时;洗澡的时候反复担心水碰到开关漏电自己会被电死,便会发呆2-3个小时。本次病情加重以来,患者夜眠尚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近7kg,二便无殊,有强迫行为,无明显冲动、消极、外跑行为。(1)该病例中的患者诊断是什么?(2)请说说该疾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3)该疾病的治疗包括哪些?答:p196(1)强迫症(2)症状: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 (3)治疗8、基本资料:(一)一般资料:王某,女,年龄:19岁,大二在读,未婚。(二)主诉:紧张、焦虑,睡眠困难半年余。(三)现病史:患者为某重点综合大学哲学系二年级学生,于学校开学一周后前来咨询。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自感学习压力大,渐出现紧张不安,伴有较严重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学初因数学等三科不及格进行了补考。此后情绪十分低落,终日惶惶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患者深感苦恼,故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辅导员老师,诉说苦恼和焦虑。于是辅导员老师建议其到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来访者曾在某市的中学读书,父亲在市里工作,母亲是县里的小学教师,有一个妹妹和母亲住在一起。平时她在市里读书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假期回县城与母亲妹妹团聚。上高中时父亲因病去世,为了让她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母亲让她坚持在市里的重点中学学习。她自幼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忆力也很强,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因而深受老师的器重。但她对数理化无兴趣,通过自己努力才勉强使数理化考试保持在八十分上下。因为老师器重她,所以只要市里、区里或学校里有竞赛活动不管是什么竞赛,老师都要选派她去参加。为此,她的学习负担十分沉重。参加竞赛前老师要给她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布置很多模拟试题叫她做,虽然这对她的学习有所促进,但她感到精神压力很大,简直不堪重负。老师当然是一片好心,她也认为应当对得起老师,因而深恐竞赛失利,对各科的学习都抓得很紧很紧。但在心底深处她对这种竞赛性的考试很反感,对数理化的竞赛更是头疼至极。而老师却总是对她说:这是莫大的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她的重视。要她一个不漏地参加所有的竞赛,她也只好硬着头皮强记强学强练。每逢竞考,战前的几天她都要死记硬背、苦练苦算到深夜。有天晚上,她正在宿舍背书强记第二天竞赛科目内容,恰逢邻居在请客喝酒,猜拳行令的声音很大,吵得她无法看书。她又急又气,心中烦躁至极。就是从那个时刻,她心头产生了强烈的怨恨:一恨老师总让她参加各种竞考,使她疲惫不堪;二恨隔壁的人整夜吵闹,扰乱了自己的复习;三恨家长不该让她留在市里读这个使人疲于应付的重点中学。在这种焦虑怨恨的情绪状态下,她一夜也没睡着,第二天在考场上打了败仗。而且从此就经常失眠、多梦,梦中总是在做数理化的竞赛题,要不就是梦见在竞赛时交白卷。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她全科失利,平均分数仅七十分。 以后,只要临近考试期间,就总是焦急、心慌和彻夜失眠,为此,她参加高考也告失利。只是由于她基础很好,所以经过复读后,参加第二次高考被录取到了现在这个重点大学。本以为进了大学的文科专业可以从此摆脱烦人的数理化了,不料仍要学习数学和物理,而且很有难度和深度,教学进度又很快,教师搞的是满堂灌,每一堂课讲的内容很多,学起来极为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三科不及格,心情十分沉重,因为这对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于是,她经常感到心慌、焦虑、难以入眠。加上宿舍里的室友每晚熄灯后都要海阔天空地聊天,而她却只有在关灯后尽快安静入睡才能睡得着,所以经常是大半夜都睁着眼望着墙壁,无法入睡。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她的神经就绷得更紧了,越紧张就越难入睡。到了白天就神疲乏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也难以静下心来复习,所以考试成绩连续三学期都排名在倒数一二名上。对此患者深感苦恼,故主动前来咨询。患者目前饮食可,睡眠欠佳,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否认冲动、消极言行。(四)个人史:足月顺产,母孕期无殊,适龄入学,性格随和,月经周期规律。(五)既往史:否认重大躯体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六)家族史:否认两系三代精神异常史。(七)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未及明显异常体征。(八)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交流合作,对答切题,未及幻觉、妄想,情绪明显焦虑,自知力存在。问题:1、患者的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2、请拟定初步的治疗方案。3、针对该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诊断:失眠症 p207 诊断依据: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欠佳失眠症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的质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失眠的临床表现: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难再次入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2、初步治疗方案3、针对该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注意事项1)职业准则p279符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职业道德:维护患者利益、充分估计自己的能力、注意保密、限定医患关系的范围、不能自我推崇2)沟通技巧(倾听等)3)注意疗效评定等等9. (一)基本资料:患者 C,女性,60岁,已婚,退休。(二)主诉: 反酸、恶心、胀气,胸闷、气促,全身皮肤刺痛及游走性疼痛伴失眠2年余,加重2周。(三)现病史:2012年起,无明显诱因下,患者渐出现反酸、恶心、胀气等不适,有时感觉胸闷,呼吸困难,曾于综合性医院消化内科、呼吸科、心内科等就诊,胃镜检查发现轻度浅表性胃炎,胸部摄片、心电图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故消化科医生拟诊断为“轻度浅表性胃炎”,并给与进一步相关检查及治疗。患者长期于消化内科随访,但以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患者于多家三级医院就诊,行多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2013年中旬,患者渐出现全身皮肤刺痛感,阴部为甚,有时不能端坐,浑身出现游走性疼痛,感觉体内有一股气四处游串、胀痛,以至于夜不能寐。于是在家人陪同下,患者于皮肤科、神经科、妇科等相关科室就诊,行多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心理科会诊后,建议其于我院就诊。近2周来,患者称无明显诱因下,自感反酸、恶心、胸闷、以及皮肤刺痛等感觉加重,且睡眠困难,否认有什么人或事让自己不开心,与家人关系和睦,由于躯体不适不能从事家务劳动,仍能规律参加老年健身活动。家人担心其状况,故主动带其于我院就诊。近两年来,患者食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