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doc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版)》配套教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8573363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1.84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16 上传人:考**** IP属地:山西
30
积分
关 键 词: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版)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 部分 第三 配套 教案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版)》配套教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三,配套,教案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资源配置方式和市场经济内容提要与教学要求为阐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从物质资料生产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把握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经济范畴,进而讲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学习本章,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过程、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等内容。教学要点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要生存,就必须吃饭、穿衣、住房,而粮食、衣服、房屋等生活资料需要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人类如果停止了上述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无法生存下去,也就不存在人类社会。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后才能进行,可见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活动。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一切东西。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者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外的一切其他生产资料,如建筑物、道路等。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上述三个基本要素。在三个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二、社会生产方式人们利用、改造、控制自然界,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称为生产力。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单独的个人是无法进行的,人们只有相互结合起来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这种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叫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单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所决定,它们又会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四个环节中所发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构成生产关系总和或生产关系体系。在这个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具有决定的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回答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这些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即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的前提和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任何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生产,都必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才能进行。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着或要求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社会向前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1415世纪,出现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当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产生了古典经济学,其创始人是威廉配第,集大成者是亚当斯密,最后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创立了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的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其创始人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代表性著作是资本论。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首先应当研究生产方式,其次要研究经济现象背后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从生产方式中抽象出来的两个方面,分别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同时,它又必须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己。三、经济规律的内容及其客观性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便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其次,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因为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再次,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因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总会直接涉及到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所以,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科学性与研究方法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阶级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无产阶级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没有阶级偏见的妨碍,能够以科学的态度与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最高层次,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或哲学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层次是政治经济学的特殊研究方法,即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抽象分析方法。第三层次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的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一般地说,逻辑的进程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它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所以,应当尽量保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一致性。(二)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抽象方法与叙述方法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该遵循“具体抽象具体”这样一种完整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实际分为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进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而第二条道路,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叙述方法。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点和客观要求,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经济运行的土壤之中。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一门科学,需要后继者不断地发展与充实。四、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必须的理论科学。它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改造世界观关的指导思想。思考题及答案要点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1)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段话从文字到内容都是准确明晰,政治经济学首先应当研究生产方式,其次要研究经济现象背后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2)生产方式可以有多种含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的技术方法或生产力。生产方式是指社会形式,是最基本的、基础性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现实的生产过程,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从生产方式中抽象出来的两关方面,分别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同时,它又必须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了实现自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最大区别,是更加重视人们的经济关系的研究。2.简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1)社会生产过程中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既有其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作用,又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2)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3)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只能消极被动地由生产所决定,它们又会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3.为什么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答案要点(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便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4)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版)》配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573363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