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4号锅炉运行规程)_第1页
技术科(4号锅炉运行规程)_第2页
技术科(4号锅炉运行规程)_第3页
技术科(4号锅炉运行规程)_第4页
技术科(4号锅炉运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号锅炉运行规程一、设备与燃料(一) 设备概况锅炉型号:AG-35/3.82M生 产 厂:鞍山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出厂日期:1999年1月(二) 主要参数额 定蒸发 量: 35t/h过热蒸汽压力: 3.82MPa过热蒸汽温度: 450排 烟 温 度: 148冷 风 温 度: 20给 水 温 度: 105锅 炉热效 率: 87.7%排 污 率: 2%循 环 倍 率: 3.5炉 烟气阻 力: 2054Pa空 气总阻 力: 6175Pa炉 排烟气 量: 43200Nm3/h风道入口风量: 36360 Nm3/h床内流化速度: 3.82m/s燃 料 耗 量: 5.51t/h(三) 辅机设备项目单位数值原设

2、计备注送风机型式AGX75-212.5D风量m3/h50312-41927全压Pa8777-9365匹配电机Y315L-4容量KW185电压V380转速R/min1480联轴器290-85×80风机侧内径85电机侧80引风机型式AYX35-1B/13D风量m3/h85420全压Pa3800电动机KW160电压V380转速R/min1485罗旋给煤机JZT342-4能力t/h20功率KW5.5数量台2(四) 燃料特性Cr: 46.33%Hr: 4.12%Or: 13.59%Ny: 0.65%Sy: 0.34%Ay: 23.51%Wy: 11.46%Vy: 32.14%Qydw: 21.

3、033%二、锅炉启动(点火)前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点火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保证可靠性,检查项目如下:1、检查各压力表干净清晰,在表盘上应标出红线,指示工作压力,并配有良好的照明保证,压力表必须是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需铅封。2、水位表要处在使用状态,水阀和气阀应开启,放水阀应关闭。需要配有良好的照明,水位表必须标示最高、最低、正常水位的明置标志,正常水位应在锅筒中线下50mm处,最高、最低水位与正常水位相差75mm。3、锅筒和过热器上的安全阀按下表规定的压力调整和校验、铅封。装置地点锅炉额定蒸汽压力Mpa(KgF/Kg)安全阀的始启压力安全阀定压主 蒸 汽3.82(

4、39)1.06倍的工作压力4.05锅 筒4.21(43)1.05倍的工作压力4.41.08倍的工作压力4.5表中工作压力指安全阀装置地点的工作压力。4、检查所有的放水阀和疏水阀,排污阀是否能自由关闭,检查后应把它们关闭。5、检查给水管路的全部阀门,开闭灵活,检查后除省煤器的主给水阀外,均应开启。6、检查水冷系统及锅炉本体各部分所有密封件的密封情况,如发现有泄漏现象应及时处理,直达到密封为止,以确保锅炉的密封。7、检查过热器是否存水。8、检查所有人孔门,检查孔门,二次风调整门等是否良好,检查后关闭。9、检查鼓风机、引风机、给煤装置,分离灰循环系统,上煤系统(包括碎煤筛选)水泵等辅机的下列各项:1

5、) 电气设备2) 轴承润滑3) 轴承冷却4) 必要的防护罩5) 调整装置6) 试运行10-15分钟10、检查平台,扶梯上有无防碍行走的杂物和垃圾,如有应及时清理干净。11、检查下列仪表是否良好:1) 测量各热电偶,热电阻和二次仪表。2) 测量各U型管风压计,测量各风室静压。12、开启所有空气阀,向锅炉进水完毕应全部关闭。13、向锅炉进水不应太快,如进水温度高时,尤应缓慢,进水时应检查锅筒人孔,集箱手孔,法兰接全面等有否漏水,如有应及时处理,水位升至水位最低水位指示处停止进水后,炉内水位应维持不变。14、检查司炉操作人员所有的操作工具和劳保用品是否齐全,点火时司炉人员分工是否明确,人员之间联络信

6、号要有一个统一规定。三、冷态试验(一)试验目的在点火启动前,应对燃料系统及飞灰循环装置进行冷态试验,其目的:1、鉴定鼓风机风量和风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满足燃烧的需要。2、 确定床内布风板阻力。3、 检查床内各处沸腾质量,如有死料区应予以消除。4、 确定冷态沸腾临界风量用以估算热态运行时的量低风量。5、 检查飞灰循环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能。(二)试验方法1、冷态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底料料径为3mm以下的灰渣。2)检查和清理沸腾床特别是风帽安装是否正确,风帽出风口是否被堵,检查床面的耐火材料是否有裂纹,大的裂纹要用耐火水泥填塞。3)检查风室内是否有杂物,排渣管及放灰管应清洁畅通,开闭灵活

7、。4)检查风量、风压表是否处在零位,并要启动鼓风机,以便检查风量,风压表的指示是否灵敏,测压管是否有堵塞现象。5)启动鼓、引风机,检查风道和风室是否严密,如发现漏风及时消除。6)检查风道、烟道挡板的调节是否灵活可靠,开关位置是否准确,如无问题应全部关闭。7)关闭本体上全部人孔门、检查门、看火门。2、测定沸腾床内布风板阻力:第一步:将所有炉门关闭,将所有排渣管,放灰管堵死,启动鼓风机后,逐渐开大风门,要缓慢地增加风量,并要逐渐的增大风量,做好风量记录和风室静压的记录,一般每次增加5001000m3风量就记录一次,一直增加到最大风量。而后再从最大风量逐渐减小,并记录相对应的风量和风压,用上行和下行

8、的平均值,做为燃烧床内布风阻力的最后数据,并画出空板阻力特性曲线图,以备运行时参考(主要用于运行时供估算料层厚度用)。3、布风均匀性的检查:测定时,在床面上铺上颗料为3mm以下的灰渣,铺料厚度约为300500mm(以未沸腾起来为准),开启鼓风机,缓慢调节送风门,直到正个料层沸腾起来,而后突然停止送风,观察料层是否平整,如果很平坦,说明床内布风均匀,如果料层表面高低不平,说明高处表面风量小,反之低处表面风量大,这时应停止试验,检查原因,消除后再重复试验,直到床料表面平坦为止。4、确定沸腾临界风量,用以估算热态运行时最低风量,此风量是限制循环流化床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的下限值,若低于该风量就有可能结焦

9、,最低风量一般与灰渣的颗料大小,重度及料层堆积的孔隙率等有关,具体可通过冷态试验测定。5、检查飞灰循环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能性在沸腾床上铺上已准备好的粒径为1mm以下(粒径过大,冷态下不易吹起,影响试验效果)。厚度约为300-500mm的细灰,启动引风机、送风机并将风量开到最大,运行10多分钟后,停止送风,此时绝大部分细灰将扬析,细灰经过分离器后,分别在落灰管中存有一定高度,而后启动L阀,调节送风管,观察整个灰道是否畅通。四、点火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方法将燃烧床底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通风使床内底料呈流化状态,直到使给煤机连续给进的煤能稳定着火燃烧。1、点火前的检查:1) 检

10、查燃烧室内部炉墙,检查门,炉管等是否完好,沸腾床上是否有杂物。2) 各测温点热电偶是否完好。3) 关闭冷渣管、检查门、二次调节门等。4) 表盘上各种仪表是否完好,指示是否正确。5) 烟、风道调节挡板是否完好,开启是否灵活,关闭应严密,开度指示应正确,传动装置应完好。6) 给煤机运转应正常,无卡死堵塞现象。2、点火底料的配制:对底料的要求颗粒径不大于3mm,含碳量不超过3%,一般点火底料厚度为300-400mm为宜。3、点火1) 点火前准备,首先准备好底料,同时将底料辅床上厚度为350mm左右并推平。2) 将备好<50mm干木炭堆放在炉门点燃每床近100公斤炭火层,推平后再投入少量点火用煤

11、。待其点燃后,可以开动鼓风机(开始要小风,而后逐步加大)使底料与炭火层逐渐混合,保证火色呈橙色。3) 少加勤加引子煤,使底料全部变成火红色,床温升到750的上时,便可逐步加大风量,过渡到沸腾状态,关闭炉门,启动给煤机,投入运行。4) 升温时间不宜过长,升温阶段要注意掌握风量,防止结焦。点火方法没有固定模式,方法很多,操作者可以灵活运用。五、正常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鼓泡床沸腾锅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正常运行也是在沸腾炉正常运行基础上(控制和调整运行风量,风室静压料层厚度和温度给煤量)增加了灰量调节手段,下面分别写出这些因素对运行的影响。1、一、二次风量比:本炉送风量分为一、二次风,一般情况其比

12、例为一次风占总风量65%,二次风(包括播煤内、引射风)占35%,对挥发分高的煤二次风可稍高,当负荷降低时二次风也随之减少,当负荷低于70%时,二次风可不投入或少投入,当负荷低于50%时,主要靠一次风,而一次风量也仅是满负荷时一次风量的90%左右,此时对0-10mm宽筋分的燃料,冷 态空载的速度为0.7m/s左右,仍能保持良好沸腾状态,负荷低于50%时为保持沸腾,一次风量不宜减少,只能采取高过量空气系数运行。2、料层厚度(风室静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料层厚度主要取决于送风机压头,维持一定厚度的料层是运行的保证,料层厚度可根据风室静压变化来判断,静压增高说明,料厚增厚,反之亦然。当送风机压头给定

13、时,料层厚度取决于床料密度和运行负荷,床料(煤、石灰石、灰或其它外加物料)密度小,料层可厚一些,密度大,料层可薄一些,当满负荷时,物料循环量大,料层应厚,低负荷时循环风量小,料层应薄,料层厚度一般可控制在350-500mm可根据风室静压来进行调节(根据冷态试验曲线,由风室压力表确定料层厚度)。床层沸腾正常时,风室静压指针呈周期摆动,当料层过厚,风室压力指针不再摆动,表明沸腾恶化,这时应当放掉部分冷渣,以降低料层厚度,当风室压力指针大幅度波动时,可能出现结焦或是炉底沉积大量冷渣,应及时排除,锅炉在运行中如果料层自行减薄,可适当减小风量,低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再把风量加到原来水平。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应

14、尽量采取连续或半连续排渣的运行方式,即勤排少排的原则。3、料层温度在运行中要时刻注意料层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超过1000易于结焦,也会提高Nox排放和降低脱硫效果,当温度过低时,对燃烧不利,影响锅炉出力,当低于600-700就易于灭火,同时Nox排放最低。为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除风量、风压、床温等因素外,更为重要的建立稳定的循环物料过程,大量的循环灰即起传质又起传热作用,使炉膛上部燃烧分额增加,将热量带到整个炉膛,这样使炉膛上下温度梯度减小,增大了负荷调节范围,对于本炉而言,物料来源主要为燃料中的灰,脱硫漆加剂石灰石组成。如果燃料灰下降,可以加些灰渣,煤粒度要求为0-8mm,原煤需要破碎

15、。循环流化床锅炉负荷调节,以床温为主要参数。进行时可根据煤种及脱硫量,确定运行温度当负荷增大时,首先调节增大“L阀”送风量,使送入床的灰量增多,当然要引起床温下降,这时为保证床温不变,应增加给煤量,相应增大风量,调节一、二次风量之比,以适应负荷变化,反之当负荷降低时应首先降低灰量,调节煤量风量和一、二次风比列。L阀风量和风压要通过冷态试验确定。L阀风量,风压调节要由结焦的形成与否来确定,同时不能使落灰管中无存灰,因为无灰时,要造成短路,使分离效率下降。六、压火和停炉1、压火当锅炉需要短时间停止运行锅炉可以进行压火,操作方法如下:压火时,首先关闭L阀、二次风门,然后停止给煤机,待料层温度比正常运

16、行时温度低50左右时,立即停鼓、引风机,并同时关严送风门,使料层从沸腾状态转为静止堆积状态,与空气隔绝动作越快越好。如果已在风道上装设有旁通拽压阀,可以在停鼓风机同时开启泄压阀。压火之后,要注意锅筒水位,要及时供水,关闭排气阀以维持一定压力。为保证在压火时锅炉炉墙不会冷却太快,在压火后应尽快关闭引风机,档板及所有门、孔防止冷风漏入炉膛内。压火时间长短取决于静止料层温度降低的快慢,料层较厚,压火前温度较高,压火后静止料层热量损失小,压火时间就较长些。一般压火时间可达到8小时左右,如果需要压火 时间较长,可在压火中间启动一次,运行1小时左右,料层温度升高后再行压火。2、压火后的启动压火后需再次启动

17、,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操作。如果料层温度低于500,料层较厚,可先将料层表面冷灰扒掉留下350-400mm厚,再烧一层红炭火起动方法和冷炉一样。如果料层温度低于700而高于500,亦可先将料层表面扒掉,燃煤屑。料层会很快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增大风量,到一定风量时,启动给煤机逐步过渡到正常运行状态。如果静止料层温度较高时(不低于700)可直接加大风量,再开给煤机,就可达到正常运行状态。这里要强调两点:1)在压火后启动过程中,不论任何情况下都应先启动引风机,后启动鼓风机;2)在压火启动前应根据汽压及时开启主汽阀,监视水位,汽温和汽压。3、停炉停炉操作和压煤基本相同,只是在停止给煤后仍应继续适当送

18、风,直到使料层中的燃煤基本烧完,待床温下降到700以下时,关闭送风门,停止送风机和引风机,最后打开落渣管的放灰装置,将床内炉渣排净。4、停炉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要按规定停炉检查,除了按一般锅炉的规定检查外,还根据循环燃料的特点,对本炉来说应着重进行下列检查。1)磨损本炉易于磨损的部位有:埋管、风帽、布风板敷设的耐火混凝土、埋管周围炉墙、风帽以上1000-1500mm范围内水冷壁,还有分离器的磨损等都要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如有磨损应及时维修或更换。2)风帽要检查风帽外形完好否,检查是否顶部磨损烧穿等,如有应更换。风帽的孔是否被堵塞。3)分离灰循环系统检查分离灰循环系统是否完好无损,灰道堵塞否,L阀是否畅通。七、紧急停炉(一)锅炉运行期间,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则应紧急停炉。1、锅炉严重缺水,此时严禁向锅炉给水。2、不断加大锅炉给水,并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然不断下降。3、锅炉水位已升到最高可见水位以上(满水)经放水后仍见不到水位。4、锅炉给水泵及整个给水系统中其它部件,损坏无法向锅炉给水。5、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全部失灵或其中之一失灵。6、锅炉主要元件损坏,危及人身安全。7、燃烧设备损坏,短时间又修不好。8、锅炉局部出现密封失败,严重漏泄,不能安全运行。9、其它发生运行异常情况,致使锅炉不能安全运行。(二)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