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香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_第1页
郭爱香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_第2页
郭爱香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_第3页
郭爱香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_第4页
郭爱香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郭爱香郭爱香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策略两位数减两位数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解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春游你花了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学生回答:47,37)。师: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

2、?生: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教师露出了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多么学生依次模仿。第一次课后教研组讨论 执教教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 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只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 老师们普遍感到这堂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计算教学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积累运算的感性认识,探究运算方法”等要求。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

3、课堂上,在教授了计算规则后,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自动化的程度。 这种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一统的教学,对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多大价值? 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共同认识: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第二次授课:“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76-19”的差是多少?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多?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

4、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说一下。 生1:我师先算76-10=66,再算66-9=57。所以76-19=57。 生2:我是先算76-20=56,再算56+1=57.所以76-19=57。 生3:我是先把76看成79,79-19=60,60-3=57。所以 生4:我是想竖式算的。 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76-9=67,67-10=57。所以 生6: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 所以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还有不同意见吗?”“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

5、程。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进行口算。”第二次课后讨论 对于这堂课,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有老师说:执教老师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交流尤其充分! 也有教师认为,执教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向全班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共享智慧。 还有教师觉得执教老师的“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过,也有教师提出质疑:学生交流的似乎很热闹,老师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呢?热烈的赞扬突然陷入了平静 紧接着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

6、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 结果出乎意料: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47-18=的测试中仅有12%的学生会用两种或三种口算方法。 困惑、疑问再一次流露在老师们的脸上。 通过仔细观看课堂录像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也没有用归类来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整理的暗示。 大家觉得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算法的意识。 看来“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授课老师也觉得很有必要借班再上一次,对什

7、么是“交流”做进一步的理解。第三次授课:“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学生在春游情境图下生成的算式还是“76-19”生1:我是这样算的:76-10=66,66-9=57.所以生2:他的意思是先把19分成10和9,先76-10等于66,66再减9等于57.所以76减19等于57.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许多小朋友举手示意相同),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相近)的有吗? 生3:我的办法与他的差不多,我也是吧19分成10和9的,不过我是先减9,再减10的。答案也是57.师: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序不同。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生4:我是这样算的:76-20=56,56+

8、1=57。所以76-19=57.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呢?生5:他把减数19看成20。先76-20,因为多减了1,所以要再加1师:没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己的疑问?生6: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1呢?师:谁再来解释一下。 课结束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再一次进行了讨论。 反馈会议上老师们说了许多,各人表达的共同意思是:原来还以为课堂中只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就行了,现在知道了仅仅充分交流还是不够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还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其中不少老师这样说:“听了这节课,我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了。 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恍然大悟:交流中有很多学问。反思交流就是让

9、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心灵游戏”的规则可以改吗? 基于学生真情实感的一次作文教学尝试1.作文教学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观摩了王崧舟老师的新概念作文课爱的抉择,心中一喜。因为年初阅读毕淑敏女士的心灵七游戏,当时就想将这些游戏搬进语文课堂其中有“我的重要他人”,“我的五样”,“再选你的父母”利用情感游戏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与我的心思不谋而合,岂不令人沾沾自喜。2.第一次试教:为何拷贝走了样? 语文兴趣活动课上

10、,我开始演绎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实录“真人秀”: “在那么多关心爱护我们与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当中,你最爱谁呢?请在白纸上写下你最爱的五个人。” 交流中,董宇岩说他最爱的是“奶奶、外婆、爸爸、弟弟”、倪子凡说他最爱的是“妈妈、舅舅、外公、外婆、爸爸” “现在,我要下一道残酷的指令:拿起笔,在这五个最爱的人之中,划去一个,想象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1)意外的“换人计划” 当其他同学等着眼睛看着我,还没跟着这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指令转过弯来的时候,倪子凡就开始囔囔了:噢,是这样,我马上换一个,换一个我讨厌的人。”说着就拿起橡皮在纸上擦了起来。还没等我想好该怎么制止他,就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受他的启发开始换

11、人了。情急之下,我赶紧宣布:“不能换人,这是游戏规则。你只能在你最爱的人里划掉一个”“凭什么呀!”“谁规定的呀?”这回囔囔的不只倪子凡一个人 其实,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也有学生不肯下笔划去自己最爱的人的名字,王老师也说:“你必须划。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事你必须选择。”学生们还是作出了痛苦的选择。然而我的课堂为何“拷贝走了样?”(2)我的策略:示范情感游戏 我赶紧强调:“我们不要去考虑亲人们离开世界后到哪儿去,而是要体验所爱的人离去时我们的感受。来,让我们拿起笔,划去其中的一位,想象你和他在一起时的画面,再想象从此以后这些画面将不复存在,你再也见不到他了。” 一会儿,李翰冰第一个举起了手:“我划

12、去了我爸爸。因为他常常打我,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就不能再打我了。”我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这么说来,你是恨你爸爸的罗,那你为什么还要把他写在你最爱的人的名单里呢?”“我以前是爱他的,现在他常常打我,我就不爱他了。”邻座的王东宜听了,还做了个拳头猛击脸庞的假动作。 不能再这样跟他们扯下去,我当机立断,自己做一个示范。(3)后悔中的思考:游戏规则可以改吗? 读着学生“当我拿起笔,划去某某某时,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因为式的作文时,我就开始后悔了:我为什么一定要让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参加这个游戏呢?难道做一个旁观者就不可以吗?我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最爱的人离去时的那份痛苦感受呢?难道去感受游戏规则的残酷就不值得吗

13、?如果有学生写”因为爱而不抉择“,不也很真实而发自内心吗?(3)后悔中的思考:游戏规则可以改吗? 且不论游戏本身的用意如何,当我们把这个游戏引入课堂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我们的课堂目标是什么?在达成课堂目标的过程中,这个游戏可以起什么作用?这个游戏无非是各种不同感受的触发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非按游戏规则不可。如果非要照着这个游戏规则去做,那只能说明我们还不明白“教程”的真正含义材料不是目的本身,材料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是用教材叫,而不是教教材。3.第二次试教:如何顺势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1)“将计就计”,尊重学生的想法 好在周六读写兴趣班的学生来自本市其他各所不同的学校,我还

14、有再次尝试的机会。 当我说出了那道残酷的指令后,学生们的反映出奇地相似:要再名单中换掉自己最爱的人。我镇定地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灵游戏,如果你能说服自己按游戏规则去尝试,你将会有全新的深刻感受。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说服自己尝试,你也可以选择做个旁观者,或者试着修改游戏规则。” 以上是根据上一次课的教训,早已“蓄谋”好的“将计就计”。(2)“我划掉了你”,让学生移情体验 “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做的同学,你划掉了谁?为什么?坐在门边的陈燕嬉皮笑脸地说:“我划掉了你。”全班哗然。我不急不燥地问:“为什么”?“因为你是我认识时间最短的。”“我很荣幸,我们认识不久,就被你列入了最爱的人的范围

15、之内。能不能冒昧地问一下:你爱我什么呢?”一番回答后,我又问:“那你可知道,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会有哪些人伤心欲绝呢?”“你的爸爸妈妈。”(2)“我划掉了你”,让学生移情体验 “是呀,我父母如今都已年过六十。他们的记忆力开始衰退了,眼睛耳朵牙齿还有手脚都开始不好使了。我走了,谁来照顾他们呢?我还有一个86高龄的祖母还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儿”一番介绍后,我再问:“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决定仍然将我划去呢?”他摇摇头坐了下来。(2)“我划掉了你”,让学生移情体验 我补充说:“我知道,再我下了那道残酷的指令后,有好几个同学将自己深爱的人从名单上换了下来,换成了对自己不那么重要的甚至讨厌的人。这个举动正说明

16、了你们的爱在第一时间很本能地保护他们。但你们是否想过,生活中,有的人对你来说也许不那么重要,但对他的父母亲人来说就很重要了。你们能把自己换人的过程以及从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写下来吗? (2)“我划掉了你”,让学生移情体验 “我划掉了你”,这个出乎我意料的回答,带着一点挑衅,它的潜台词是“看老师你接下去怎么说”,这是很多顽皮的聪明小孩想引起同学关注时常耍的把戏。如果我一定要按照游戏规则请他谈谈划去我时的感受,则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好在他们的“换人”游戏早有准备,可以从容地引导学生在另一个方面写下去。 当我们真正选择自己内心中深深爱着的人离去时,我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划去了我外公,因为他年纪

17、最大。我划掉他的时候一直在说这是假的、这是假的,但我还是觉得很对不起他。 我划去了弟弟。尽管他老是要跟我抢东西。但想到今后再也不能和他一起玩了,也不会再参加他的生日会了,我就很痛心。“ ”每年,弟弟都邀请你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对吗?” ”是的。昨天就是他的生日,我们去吃了肯德基。” “是啊!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并没觉得珍贵,一旦失去了,才感受到它的珍贵。可那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这是我自己觉得很满意的“重彩一笔”,讲到这,道理就如此水到渠成地被孩子说出来了。(3)“我划去了我自己”:让学生换位思考 “我划去了我自己,因为我不舍得划去他们,就只能划去我自己。”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你

18、,你爱着的那些人会有什么感受,他们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他们会哭的,妈妈可能会晕倒。爸爸伤心得吃不下饭,脸也不洗胡子也不刮了。爷爷奶奶的高血压病又犯了,说不定会中风的。还有外婆,肯定会发疯的” (3)“我划去了我自己”:让学生换位思考 女孩的描述令我的喉头发涨。我轻轻地问:“那么,你忍心让他们这么痛苦吗?” “不忍心。” “那如何才能让他们不遭受这样的痛苦呢?” 孩子无语。另一个女孩却举起了手:“要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先死。” “说得太对了!我们是父母亲人的希望,身系父母亲人的幸福。所以我们爱护自己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人!来,把你自己的名字重新写上,要写得端端正正。” 这一笔更令我满意,我与学生一

19、起经历了从这一笔更令我满意,我与学生一起经历了从“划去划去”到到“重重新写上新写上”的过程,所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对亲人单向的爱,还的过程,所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对亲人单向的爱,还有亲人对自己的爱。所以,我从心底感谢这位同学说出有亲人对自己的爱。所以,我从心底感谢这位同学说出“划去我划去我自己自己”,是他这一句令人感到意外的回答给了我对话与引导的机,是他这一句令人感到意外的回答给了我对话与引导的机会,这样的对话令我懂得了会,这样的对话令我懂得了“让课堂焕发出师生生命活力的让课堂焕发出师生生命活力的”意意义。义。 仔细想来,前一节课中学生那些使我对王老师的仔细想来,前一节课中学生那些使我对王老师

20、的”拷贝拷贝”走走了样的想法,虽然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这些令人感到意外了样的想法,虽然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这些令人感到意外的回答给了我思考的机会,才有了第二次的尝试。感谢学生!的回答给了我思考的机会,才有了第二次的尝试。感谢学生!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知识。达尔文达尔文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

21、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学的方法。二、教学方法的类型二、教学方法的类型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1. 1.讲

22、授法讲授法 2. 2.讨论法讨论法 3. 3.谈话法谈话法 4. 4.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 二、教学方法的类型二、教学方法的类型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1. 1.演示法演示法 2. 2.参观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1. 1.练习法练习法 2.2.实验法实验法 3.3.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 二、教学方法的类型二、教学方法的类型 (四)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三、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三、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2. 2.教材内容教材内容 3. 3.学生特征学生特征 4. 4.教学环

23、境教学环境 5. 5.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四、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四、选择和运用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 挑山工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教学选择教学策略、开发教学媒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不仅规定着教学的方向,也是检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例如:小学二年级的音乐教材

24、青草小河边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2.熟悉弦律的基础上识读曲谱,用清新明快的声音表现牧童自豪、自信、乐观、开朗的心情; 3.听赏、律动、学唱、情景模拟结合感受歌曲情境,学习多形式表演。 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2.基于阶段目标制定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学生观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第一阶段 重在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第二阶段 继续激发兴趣,初步了解一些观察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第三阶段 在激发观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观察能力,逐步掌握各种观察方法,提升表达水平,从而形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猫教学目标: 1.正

25、确认读生词和多音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古怪、任凭、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观察插图,体会作者是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品读“任凭也”,“非不可”,“蹭”、“印”“叫唤”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2.基于阶段目标制定 3.基于本体性教学内容来制度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教学目标(教参):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

26、揭示的道理。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 2.渗透通过加批注、多元对话等手段理解课文的方法。 3.感受鸟儿和树之间友谊的纯真。懂得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要真诚奉献。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2.基于阶段目标制定 3.基于本体性教学内容来制度 4.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制定 “单元”作为教材系统的一个中观层级单位,最为集中反映了编者的编写意图。 教师在确定单篇课文教学目标时,应先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全面把握,把单篇课文置于单元整体之中进行考察和审读,否则就会出现偏离单元目标的不良倾向。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

27、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会认23个生字,会写24 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26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背诵颐和园一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认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结合课文理解,学习课文观察和表达方法,领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应用于课后的小练笔、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提

28、高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与同学分享,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例如:三年级第五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习作父母的爱教学目标: 1呼唤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懂得感恩。 2使学生明白,写作是真情的流露。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2022-2-4(二)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要求的不同。 1.学生已经读懂的,不必教; 2.学生自己能读得懂的,不需要教; 3.你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的,暂时不教。 (二)教材内容 1.古诗的教学 (1)吟咏,感受

29、音韵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五言绝句一般可按二一二或二三节奏,七言的可按二二一二节奏或二二三的节奏。 譬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四言或六言的古诗亦可按照音节兼顾意义划分节奏。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二)教材内容 1.古诗的教学 (1)吟咏,感受音韵之美 (2)咀嚼,领悟语言之妙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时这样设问,“按常识,霜一般是凝结在地上,在草丛上,在瓦片上,在树枝上,霜怎能是满天呢?是不是诗人弄错了?还想听听各位的高见。”(二)教材内容 1.古诗的教学

30、(1)吟咏,感受音韵之美 (2)咀嚼,领悟语言之妙 (3)探究,体悟意境之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林莘老师在执教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紧扣住“孤帆”的“孤”,故意追问,“李白是个伟大的诗人,但再伟大的人也有出错的时候,你看,江上船只来来往往、令人目不暇接,怎么可能只有一只帆呢?李白肯定写错了。”(二)教材内容 1.古诗的教学 (1)吟咏,感受音韵之美。 (2)咀嚼,领悟语言之妙。 (3)探究,体悟意境之深。 2.不同类型古诗的教学流程 2.不同类型古诗的教学方法 根据古诗的内容,大致地把它分为四个类型:写景 叙事咏物 哲理a.写景诗的教学策略策略:

31、诵读古诗,想象画面。教学流程: 由画引诗,感受画面美。 读通诗句,体会节奏美。 利用插图,感悟画中有诗。 想象画面,感悟诗中有画。 诵诗成歌,再现画面美。b.叙事诗的教学策略策略:以读为本,情感体验。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交流体验。 初读感知,识字体验。 感悟诗义,设境体验。 积累古诗,朗读体验。 链接古诗,拓展体验。c.哲理诗的教学策略策略:多方拓展,读悟结合。教学流程: 欣赏图片,感受画面。 读通诗句,感受韵律。 利用插图,体悟意象。 多方拓展,感悟哲理。 熟读成诵,升华情理。d.咏物诗的教学策略教学流程: 由画引诗,了解事物。 读通诗句,体会节奏。 利用插图,体悟意象。 古今对照,深入理

32、解。 熟读成诵,体味情感。(二)教材内容 1.古诗的教学 2.散文的教学 散文语言精练、文采隽永;情思飞扬,意境深邃;思路开阔,包容量大,但又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 (1)理清文脉:散文结构上形散而神聚。 (2)品味语言:散文语言大多凝练传神,新颖隽永,最值得学生揣摩。 (3)感受意境:散文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要读懂散文,就要带领学生走进散文所营造的意境中,欣赏散文的意境美。(二)教材内容 1.古诗的教学 2.散文的教学 3.说明文的教学 3.说明文的教学 (1)弄清说明对象。 (2)抓住事物特点。

33、 (3)了解说明方法。 (4)理清说明顺序。(三)学段特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年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风格等因素相适应。(三)学段特点低年段: 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持久性较差,概括水平的发展也处于直观的、形象的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观感知的。(三)学段特点低年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不宜采用讲解法,可考虑多用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如操作学习法,游戏学习法,竞赛学习法,实物(或教具)演示法等。(三)学段特点 中段学生已能较主动地学习运用归纳、演绎、类比和对比推理的思维方法,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机械记忆

34、和意义识记交叉渗透,直观形象性和抽象逻辑性自然过渡,具有较主动的探究意识。(三)学段特点 中段学生学习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形象性和逻辑性相结合,进行启发性谈话,培养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动机,这样经过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而发现的知识会理解得更好,记得更牢。 (三)学段特点 和高年段学生共同学习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注意发展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同时也要注意学法运用的综合性和独立自主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尝试教学法、探究研讨法,对理解能力较强的高段学生也可采用质疑式的教学方法,对推理能力较强的高段学生也可采用联想式的教学方法。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35、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 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 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楊氏之子梁國 氏子九歲 孔君平 父 兒出為設 果 孔指以示兒曰 兒 答曰未聞 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 (四)教学环境 选择教学方法时,综合考虑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空间条件。 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刘忠民刘忠民梨塘小学校长梨塘小学校长 我开始在班上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协作管理的办法。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课中检查课中检查(检查预习效果,促进有效预习,(检查预习效果,促进有效预习,引入教学情境)引入教学情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