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在冠脉造影和PCI术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_魏_第1页
低分子肝素在冠脉造影和PCI术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_魏_第2页
低分子肝素在冠脉造影和PCI术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_魏_第3页
低分子肝素在冠脉造影和PCI术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_魏_第4页
低分子肝素在冠脉造影和PCI术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_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 9月第 8卷第 26期论 著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 低分子肝素 (LMWH 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充 分的肯定 。 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均已显示 , 对于急性冠 状 动 脉综 合 征 (ACS 患 者 应 用 低 分 子 肝 素 (LMWH 较 静 脉 普通肝素 (UFH 治疗效果更佳 , 然而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PCI 中以 LMWH 取代静 脉 UFH 是 否 可 行 , 目 前 尚无定论 。 本文主要探讨 LMWH 在冠心病冠脉造影和 PCI 中 的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 20062009年 2

2、90例单独行冠脉造影或同时需 行 PCI 术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 。 按是否使用 LMWH 将患者 分 为 两 组 , 实 验 组 使 用 LMWH , 对 照 组 使 用 UFH , 主 要 排 除 标准为低分子肝 素 使 用 有 禁 忌 者 。 实验 组 140例 中 , 男 85例 , 女 55例 , 年 龄 (66.500.36 岁 ; 对 照 组 150例 , 男 89例 , 女 61例 , 年龄 (69.500.96 岁 。 两组患者在高血压 、 糖尿 病 、 高脂血症 、 急性心肌梗死 、 冠心病外科治疗 (CABG 等病 史的例数分布方面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3、, 具有 可比性 。 见表 1。低分子肝素在冠脉造影和 PCI 术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魏友平 , 高招波 , 范剑峰 , 郑春华 , 万明勇 , 张春花 , 熊旭华 , 涂群芳南昌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 , 江西南昌330008摘要 目的 :观察在冠脉造影和 PCI 术中鞘内注射低分子肝素 (LMWH 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方法 :将我院 20062009年 290例单独行冠脉造影或造影同时需行 PCI 术的患者分为两组 , 实验组 140例 , 对照组 150例 。 实验组在冠 脉造影和 PCI 术中应用 LMWH , 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的普通肝素 。 观察入选后 30d 内的主要终点

4、事件 (心源性死亡 、 心肌梗死 、 急诊血运重建 、 中风 及次要终点 (血肿 、 假性动脉瘤 、 出血 事件发生情况 。 结果 :在介入手术经鞘管弹 丸式推注低分子肝素 , 入选后 30d 内两组术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 对照组为 0.67%, 实验组无终点事件发生 , 对 照组高于实验组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动脉穿刺部位的假性动脉瘤 6例 (4.00%, 皮下血肿 13例 (8.67%; 实验组分别为 2例 (1.43% 和 4例 (2.86%, 均低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here were 6cases (4.00%with f

5、alse aneurysm and 13cases (8.67%with subcutaneous hematoma at arterial puncture site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i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2cases (1.43%,4cases (2.86%,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LMWH in intraoperative coronary angi

6、ography and PCI is safe, and can reduce peripher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KeywordsCoronary angiography; PCI; LMWH; Clinical efficacy基金项目 江西省南昌市科学技术局重点攻关及产业科技项目 (项目编 号 :2007116-142。作者简介 魏友平 (1964.7-, 男 , 1987年毕 业于 江西 医学 院 , 南昌 市第 一医院副院长 , 主任医师 ,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21论 著 2011年 9月第

7、8卷第 26期中国医药导报 CHINA MEDICAL HERALD实验组 对照组组别 例数单支血管病变1401507182双支血管病变 4749三支血管病变2219预干预靶血管 (支 169192植入支架数 (个 190209表 2冠脉造影及 PCI 情况 (例 实验组 (n =140 对照组 (n =150组别男性女性85895561年龄 (s , 岁 66.50.3669.50.96体重指数 (s , kg/m2 24.70.5224.10.86吸烟55538895高血压45524144糖尿病 高脂血症实验组 (n =140 对照组 (组别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394487陈旧

8、性心肌梗死1822心功能 34级2927CABG 史1119PCI 史 77886362经股动脉经桡动脉表 1入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研究方法 冠脉造影术及 PCI 治疗操作同常规 。 在动脉穿刺成 功后经鞘管给予普通肝素 5000U 或低分子肝素 0.5mg/kg。 冠 脉造影后需要进行 PCl 术的患者 , 对照组补充肝素至 100U/kg, 如手术时间超过 2h , 对照组追加肝素 3000U , 实验组追加 低分子肝素至 0.25mg/kg。 术 后 实 验 组 即 刻 拔 除 动 脉 鞘 管 , 平 卧 12h ; 对 照 组 在 术 后 4h 测 激 活 凝 血 时 间

9、(ACT 180s 时拔管 , 拔管后再平卧 12h 。 术中不监测抗凝 。 其 他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 术前 3d 给予阿司匹林 100mg/d及 氯吡格雷 75mg/d, 或术前 24h 给予负荷量的氯吡格雷 300mg 及阿司匹林 300mg ; 长期服用氯吡格雷 75mg/d及阿司匹林 100mg/d。 金属裸支架术后至少服用 6个月 、 药物涂层支架 术后至少服用 1年 。 其他药物如 受体阻滞剂 、 ACEI 等及其 他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决定 , 术后肝素的应用视病情而定 。 评价住院期间和介入治疗后 30d 临床终点事件 (主要终点事件为心源性死亡 、 心肌梗死 、 急诊血运重

10、建 、 中风 ; 次要终点 事件为假性动脉瘤 、 血肿 、 出血事件 的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2检验 。 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冠脉造影及 PCI 情况介入手术均在 2h 内完成 , 手术成功率为 100%。 两组患 者冠脉造影及 PCI 术中均无急性血管闭塞和紧急冠脉血运 重建 。 见表 2。2.2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介入治疗后 30d 内 , 对照组动脉穿刺部位的假性动脉 瘤 6例 , 实验组 2例 ; 皮下血肿对照组 13

11、例 , 实验组 4例 ; 两 项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实验组分别为 1.43%(2/140、 2.86%(4/140, 对照组 分 别 为 4.00%(6/150、 8.67%(13/150, 两 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 3。 3讨论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应用普通肝素 (UFH 抗凝治疗已有近 50年历史 , 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 。80年代病理学研究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急性非 ST 段 抬高性心肌梗死 (NSTEMI 和 STEMI 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 , 提示 UA/NSTEMI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 ,

12、UA/NSTEMI应用 UFH 抗凝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早期 (5d 心 血管死亡风险 (降低 56% 1, 奠定了 UFH 在 UA/NSTEMI治 疗中的地位 。 2002年 ACC/AHAUA/NSTEMI治疗指南提出 , UA/USTEMI的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 (LMWH 治疗优于 普通肝素 (UFH 。 2007年 ACC/AHA和 ESC UA/NSTEMI治疗 指南 2-3以及 2007ACC/AHASTEMI 4治疗指南更新了对低分子肝素的推荐 , 应用建议更加具体 、 明确地推荐依诺肝素作 为 ACS 抗凝治疗药物 。LMWH 优于 UFH 的药效学特性为 : 抗凝作用稳定

13、, 抗 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 , 不需要定期监测抗凝强度 。 抗 凝作用具有可预测性 , 组织因子旁路抑制剂 (tissue factor path -way inhibitor , TFPI 是肝素类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 , 有研究显示 , 连续使用 UFH 5d 后 , UFH 促进 TFPI 释放的 作用完全消失 , 而依诺肝素具有持续稳定的促进 TFPI 释放 作用 4-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 , 依诺肝素激 活血小板和与血小板第 4因子 (platelet factor 4, PF4 结合的 能力显著弱于 UFH , 较少引起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6。 对血小

14、板激活为主形成的血栓抗凝作用优于 UFH , 依诺 肝素受 PF4影响显著小于 UFH , 不影响凝血块内血小板的 清除 , 对于富含血小板的血栓 , 依诺肝素抗凝作用优于 UFH 7。 这是依诺肝素对 ACS 抗凝作用强于 UFH 的机制之一 。因为 UFH 有着不可预料的剂量反应 、 出血及其他不良 反应 , 动摇着其在 PCI 术中抗凝的地位 。 LMWH 抗 a 活性 较 UFH 高 , 主要是通过阻断凝血因子 a 活性抗凝 , 有更强的抗凝作用 ; 抗凝活性更容易预测 , 抗凝效果相对稳定 ; 引起实验组 对照组组别 例数心源性死亡 1401500(0.00 0(0.00 心肌梗死

15、0(0.00 1(0.67 急诊血运重建 0(0.000(0.00 中风 0(0.00 0(0.00 2(1.43 *6(4.00 假性动脉瘤 0(0.00 0(0.00 4(2.86 *13(8.67大出血 皮下血肿 表 3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n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P 0.05222011年 9月第 8卷第 26期论 著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 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 , 此结果支持 2型糖尿病与炎症相关 。本研究中 FIB 在 A 、 B 、 C 组中明显高于 D 组 , 且在 A 、 B 、C 组中随尿蛋白定量的增加 , FIB 定量增加 , 提

16、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凝血活性增强 , 肾病越严重 , 凝血活性增加越 明显 。 近年研究发现 , 凝血和纤溶系统紊乱在糖尿病慢性血 管并发症的发生 、 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6。 FIB 作为 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其升高就预示炎症反应的存在 , 肾 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 氧化应激等都可损伤肾血管内皮细胞核 系膜细胞 7, 使肾内血栓形成 , 肾小球硬化 , 发生糖尿病肾病 , 加重肾病病情 。 在本研究中 , FIB 水平在糖尿病组明显高于 健康对照组 , 且随尿蛋白定量的增高 , FIB 水平亦逐渐增高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动脉穿刺部位的假性动脉

17、瘤 6例 , 皮下血肿 13例 ; 实验组动脉穿刺部位的假性动脉瘤 2例皮 下血肿 4例 , 均低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由此可见 , LMWH 在冠脉造影和 PCI 术中应用安全 , 且明显减少假性动脉瘤 、 血肿及出血并发症 。 该研究方案具有 一定的可行性 。 近年来有许多因心脏介入术后较长时间卧床 而并发肺栓塞致死的报道 , 实验组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 , 缩短了卧床时间 , 减少了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 同时减少 了压迫止血的时间 , 减轻了医务人员劳动强度 , 具有较好的应用 前 景 。 本 研 究 结 果 初 步 显 示 了 LMWH 在 冠 脉 造 影

18、 和 PCI 术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当然 , 这还需要更大样本 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Cohen M, Adams PC, Parry G, et al. Combinati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in unstable rest angina and non-Q-wave infarction in nonprior aspirin users. Primary end points analysis from the ATACS trial.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19、s research group J.Circulation, 1994,89(1:81-88.2Albert N,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treatment guide -lines for the nurse practitioner 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7,19(6:277-289.3Ferguson JJ, Wilson JM, Diez J. Antithr

20、ombotic therapy and the transi -tion to the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 in UA/NSTEMIJ.Minerva Car -dioangiol,2007,55(5:529-556.4Mousa S, Kaiser B.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in thrombosis andbeyond:role of heparin J.Drugs of the Future,2004,29(7:751-766.5Tobu M, Ma Q, Lqbal O, et al. Comparative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release potential of heparin J.Clin Appl Thromb Haemo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