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章末整合提升一、物质常见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Na,S04 J K2so.硫酸盐:钠盐钾盐一并列关系1 .交叉分类法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交叉关系2 .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存在并列关系和包含关系。厂;金属单质Lj非金属单质并列关系包含关系.1一.L单质 纯净物一化合物3 .同类物质常具有许多共性。通过物质所属类别(如酸、碱、盐、氧化物等),可以推测 它们所具有的性质,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针对训练】1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S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如图)8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如图)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如图)D.钠盐与碳酸盐属于并列关系(如图)解析:选C° A项,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项,碱性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 一种,属于包含关系:D项,钠盐与碳酸盐属于交叉关系。9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C1的分类正确的是()酸强酸一元酸多元酸含氧酸无氧酸化合物混合物A.全部B. ®®®®®C.®©D. ®®®®®解析:选C。

3、HC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从组成上分类属于酸,故正确;HC1完全电离,是强酸,故正确;1 mol HC1可电离出1 mol H+,属于一元酸,故正确, 错误;HC1不含氧元素,不属于含氧酸,故错误:HC1属于无氧酸,故正确:HC1由两 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正确:HC1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纯净物,不是混合 物,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选C。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10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点(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 表示。非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难溶物、单质、气体、氧化物等 用化

4、学式表示。(2)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电荷总数相等。(3)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检查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11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Fe跟稀HS):反应,写成2Fe+6H =2Fe"+3HU 是错误的。(2)看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如NaHCOs与稀盐酸反应写成2H' +CO; =CO" +压0是错误 的,因为HCO;是弱酸的酸根,不能拆开。(3)看离子方程式两边原子、电荷是否相等,如Zn+Agi=Zn"+Ag两边正电荷不相等。(4)看是否漏掉部分离子反应,如H:SOi溶液与Ba(OH);溶液的反应,写成Ba+

5、SO: =BaSO> I或H' +OH =H9都是错误的。12 判断离子共存(1)离子间因生成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0H分别与Fe"、Fe8 Mg= Cu: Al3 Ag Ca”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或Ca")分别与S01、SO;、CO;、SiO;、P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g分别与Cl,Br、I、COT、SOT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卜(或Fe>)分别与SC-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2)离子间因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H '分别与CO:、HCO;、S"、HS S(T、HS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

6、存。(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HSO,、HS等)在强酸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HC05 +H+=CO31 4-HaO;HC03 +0H =C0; +H:0。(4)离子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S=、I、Fe"等还原性离子与NO; (H*)、MnO; (H')、CIO等氧化性离子在溶液中不 能大量共存。【针对训练】3,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错误的说明原因,并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1)铁粉溶于稀硫酸2Fe + 6H=2Fe3l+3H= t用氯化铁溶液制取Fe (OH)3胶体+ 3H :0=Fe (OH)" + 3H'

7、(3)氢氧化铜溶于盐酸OH +H =H:0(4)氢氧化钢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20H +Cu:=Cu(0H): I(5)铝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Al+Cu =A13I+Cu(6)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钢溶液混合H +0H +S0: +Ba"=BaS0j +H:0(7)碳酸钙溶于硝酸溶液CaC03+2Hl=Ca=i+C0= t +40(8)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 4-OH =C0; +压0答案:序号正误判断错误原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1)X产物应为Fe",不是Fe*Fe+2H'=Fe''+H"(2)X产物为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沉淀F

8、e" + 3Hc()3=Fe (0H) 3 (胶 体)+3f(3)X氢氧化铜不能写成离子的形 式Cu(0H):+2Hl=Cu:,+2H:0(4)X应同时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 钢沉淀Ba"+20H'+CiT+S01=BaS0i I +Cu(0H)3l(5)X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2Al + 3Cu,=2A13 +3Cu(6)X生成硫酸钢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 : 22H'+S0T+BJ+20H-=BaSO, I +2H:0(7)(8)X有碳酸钙沉淀生成Ca24 +2HC0: +20H =CaC05I +C0r+2H=013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9、无色透明溶液中:K Cu3 Na SO;B.强碱性溶液中:K NHi Cl、HCO:C.能使酚酣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CO;、N03D.含有Ba"的酸性溶液中:Mg3 Na'、S0; S3-解析:选C0选项A中为无色溶液,Cu”不可能大量存在;选项B中的0H与HC0s和NH:不 能大量共存:选项D中的Ba"与SO、H1'与S:-不能大量共存。14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钢、氯化钙、碳酸钾。现做以下实验: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向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中,

10、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2)写出硝酸钢与碳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3)写出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4)写出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解析: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领或碳酸 钙,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钾,其余两种中至少含有一种:向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证明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钢: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硝酸银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离子,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钙,故白色粉末中一定 含有碳酸钾、氯化钙,可能含有硝酸钢。答案:(DAC0八 CaCL(

11、2)B£ +C0; =BaC0"(3)Ca"+C5 =CaC03 I(4)CaC03+2H '=Ca> +C0, t +H:0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 .步骤园一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 化合价I篦一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 相等固一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至I根据原子守恒,通过观察法确定其他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若是离子方程式还要 使电荷守恒)图一检查电荷、得失电子是否分别守恒2 .方法(1)逆向配平法:如果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也称自身氧化还 原反应),可以从生成物的一侧配平,即先确定生成物的系数,再

12、确定反应物的系数。(2)残缺方程式的配平法:所谓残缺方程式,即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未写出, 它们一般为化合价不变的水、酸、碱等。对于这类方程式的配平,不仅要配平化学计量数, 还要写出未知物质的化学式,其方法是先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冲量数,再通过比较反 应物和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从而确定未知物并配平。(3)合并配平法:某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同时升高或降低,可以将这种物质当作一个整 体计算化合价变化总数。【典例1】 配平化学方程式HoS+HNOs-S I +N0 t +40。-2+50第一步:标变价,H, S +HNO、一S1 + JJ+ 2NO t +H,0-2+5第二步:

13、列得失,H, S + HNO,失去产一得到3小0+2SNO?第三步:求总数,从而确定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hno3失去2e- x3 得到3e x20+2SNO?故H:S的化学计量数为3, HN0:的化学计量数为2o第四步:配系数,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化学方程式为 3H=S+2HNO3=3S I +2N0 t +4H=0第五步:查守恒,利用0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典例 2】|Cu+|HNOs(稀)一|Cu(N0,+|N0 f +口也0。第一步:先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价元素为Cu和N,则有Cu(0)-*Cu(+2)化合价升高 2X3N(+5)-N(+2)化合价降低3X23d十口郎。3(稀)一3Cu(N0,+2N0 t +|压0。第二步:根据原子守恒,用观察法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0式稀)=3Cu(N0j:+2N0 t +4H。【针对训练】6.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H9+NOU +OU(2)CL+KOH=KC1+KC103+H:0答案:(1)4 2 4 1 (2)3 6 5 1 37.配平下列方程式:(1)MnO ; +Fe: 4 +H =Mn3 + +Fe- +H:O(2)P+FeO+CaO 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