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花一叶马说复习资料.、* 亠,、人八r/,、t一、文学常识: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被列为“唐宋_ 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兀并称 韩柳。2、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3、文体:本文体裁是 说。说:古代一种文体,内容以议论和说理为主,表达作者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精辟见解,与现代杂文相似。 马说”即谈马、论马。常用 的手法。我们还学过。二、语音:骈死(pi an)槽枥(ca o)( li )粟(su )外见(xi a n )祇乙1 丫)石(da n) 食(sh i) 食(s i )马者而食(s i )也三、重点词语解释(一)1、祇:只是。2、辱,受屈辱或辱
2、没。3、骈死,并列而死。骈)pi an):两马并驾。4、槽枥:喂牲口用的槽,指马厩。5、以:凭借。6、称:著称。(二)1、一食,吃一顿。2、或,有时。3、食)si (通“饲”,喂养。4、 是:这,这样(代词)。5、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6其:它(代词,指千里马)。7、见,通“现”,表现;显现。8且:犹,尚且。9、欲:想要。10、与:和。11、常马:平常的马,普通的马。12、等:等同,一样。13、安:怎么,怎能。(三 )1、策之:鞭打马。策:用鞭子打。2、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3、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通“才”,才能。4、鸣之:听见它叫。5、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
3、思。通:通晓。6、执策:拿着鞭子。执:拿着,握着。7、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8其真不知马邪?其:难道(表反问);邪,通“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9、其真不知马也:其:其实(表陈述)。四、特殊字词(一)、通假字 食马者(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二(一词多义。1、而:三种用法,表转折,译为“却”、“但是”、“可是”,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顺接,译为“来”或不译,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执策而临之”:表并列,译
4、为“和”或不译,如“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2、虽:表示条件关系,译为“即使”,如“故虽有名马”:表转折关系,与“但是”连 用,如“虽有千里之能”。3、之:助词“的”,如“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代词“他(它)、他 们”,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 之千里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尽:完、全,如“一食或尽粟一石”;竭尽,如“食之不能尽其材”。5、 其:代词,“他(它)”,如“安求其能千里也”;表反问,难道,如“其真无马邪”; 表推测,其实、恐怕,如“其真不知马也”。6、 策: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5、 执策而临之马鞭子(三)词类活用1.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作动词,受屈辱2. 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吃尽3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4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四)古今异义1、虽有名马古:即使今:虽然2、 是马也 古:这,代词今:判断动词3、或尽粟一石 古:有时 今:或者4、等不可得 古:等同,一样 今:等候5、 安求古:怎么 今:安全四、重点语句翻译1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译: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译:听见千
6、里马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译:千里马是经常有的,然而伯乐却不常有。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五、按要求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表现
7、“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 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1、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2、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3、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4、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一食或
8、尽粟一石。15、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6、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 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 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 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 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6、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六问答题: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 “马”吗?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披露。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3、本文写作有何特点?运用托
9、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的命运来比喻人才的命运,文章采用反问、设问、排比 等手法,反复论述,层层深入,耐人寻味。4、课文首先为我们摆明了什麽观点?突出强调了什麽问题?摆明的观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突出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如果没有伯乐的慧眼, 千里马就会被埋没,即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5、请从第三段中找出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三个方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6、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寓指有才能的人。“伯乐:”寓指能发现人才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 寓指愚妄浅薄,不识
10、人才的统治者7、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 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 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8、从文中找出三个通假子并释义。食马者(“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表现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通“才,”才能 )9、结合全文,谈谈成为 “千里马 ”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10、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
11、位大家 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 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11、如果你是一匹 “千里马”,而尚未被 “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 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12、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 ,适应环境 ,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 . 没有遇到伯乐 ,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 ,
12、马必须调节自身的 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 ,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 ,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 ,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 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 .显然,策不以道 ,食不尽材 ,鸣不通意的境 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1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1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15、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16、如果想成为“千里马” ,你认为
13、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仃、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七、分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篇提出论点: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性作用 、文章的中心论点、提挈全文、总领全文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的 必然性、怀才不遇之感和愤世嫉俗之意3、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对千里马的痛惜、千里马的悲惨、终身遭遇(仅有:“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此两句)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夸张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仅“食不饱,力不足”)、千里马的痛苦遭遇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愤怒之情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千里马不被理解赏识、反被埋没摧残的遭遇、为千里马的遭遇而感到愤懑不平、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无知。9、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讽刺、刻画了统治者 目光短浅10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章主旨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寓单元转让合同样本
- 2025二手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物业管理员的劳动合同
- 梅竹言志的文化解读
- 普通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七章 思维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 新质生产力绿色
- 电力AI系列报告三:AI服务器电源乘势而起252mb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某电子集团王牌彩电推广策略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功能
- 钻孔施工流程图
- 赶工方案(精装、幕墙工程)
-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下册《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科学小实验硫酸铜结晶
-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背诵手册-高二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 TWS蓝牙耳机产品设计报告-2020
- 活性炭滤池施工方案
- 木模木支撑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