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奇异的琥珀_第1页
21奇异的琥珀_第2页
21奇异的琥珀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 “琥、珀、脂、黏、稠 ”,会写 “琥、珀、嗡、脂、晌、渗、 澎、湃、黏、稠、详 ”,掌握 “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 ”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3、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 程。教学过程:一、理解题意。二、初读课文。*正音:珀”字读“p(,不要读“b'脂”读“zhj不要读“zh ;湃”读“pd,i 不要读“ bd°i”*易写错的字: “澎”字中间部分的 “士”不要写成 “土”; “湃”字中的 “拜”字左 边不要多一横,右边不要少一

2、横; “黏”字左边笔画较复杂,左半部不要丢掉 中间的一撇一点,不要把下面写成 “水”。*理解生字词。1、奇异:奇特;惊异。2、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 烧时有香气,摩擦生电,可做琥珀酸和各种漆,也可入药,或做装饰品。3、约摸:摸,读轻声“me”大概,估计。4、飒飒:形容风、雨声。5、柔嫩:软而嫩。6、松脂:松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7、拂拭:掸掉或擦去。8、热辣辣:形容热得像被或烫着一样。9、刚好:恰巧;正巧。10、淹没:(大水)漫过;盖过11、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送。俯,头向下;仰,脸向上。12、逼近:逼,靠。接近,靠近。13

3、、生机:生存的机会,生命力。14、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 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15、澎湃:形容波涛互相撞击。16、黏稠:象胶水那样又黏又浓的样子。17、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来想象不知道的事。18、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19、远古:遥远的古代。三、想一想课文大意。 主要写的是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 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一篇说明文。四、理清文章层 次结构: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12 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第 13 17 自然段

4、)写这块琥珀被发现。第三部分(第 18 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五、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六、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例如: 列表格、画箭头、写小标题、文字叙述等方式。七、你对琥珀还有哪些了解?针对课文内容还有什么疑问?板书:21.奇异的琥珀形成( 112)奇异的琥珀发现( 1317)样子、价值( 18)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 是一篇极富情趣、 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 讲述了人们根据 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 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体现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全文 用故事情节来描述,语言生动,表达准确。知识性是

5、说明文的明显特点。本文用 词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但本文又不同 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 象、优美、传情的文采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以问题为纽带“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包含了什么故事”,“为什么作者要写它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为什么要写早已有了那样 的蜘蛛和苍蝇”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而在教学中我则以“松 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奇异在什么地方?松脂球要变成化石需要哪些条 件?”作为讨论的主线, 这些问题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问题的纽带, 引导学生在 文本中推敲, 在文

6、本中探究, 在一系列的“生疑 - 质疑-解疑”过程中, 理解琥珀 的特征, 琥珀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价值, 从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 和文 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二、以发现为中心学生能自己去发现、 理解蕴藏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松脂球和化石形成 的条件,以及它们形成中的奇异之处,是这节课的重点。为此,学生在多种形式 的朗读文本后,联系语言文字,找出了松脂球形成所需的四大条件:形成的时间在夏天, 只有在夏日骄阳下, 松树才会渗出厚厚的松脂, 天越热, 温度越高,松脂渗得越多,才能继续滴下,把虫重重包围;形成地点在松树,只 有松树才会渗出松脂,松脂厚、黏稠才能一滴就把两虫完全淹没,挣扎也徒劳,

7、 才能继续滴,把他们重重包围;条件三是只有十分接近,一滴松脂滴下,才能把 他们一齐包住,蜘蛛刚扑过去,松脂刚好落下,早不滴晚不滴,就在那一刹那, 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 而且不偏不倚, 一齐包住, 这真是机缘巧合, 十分奇异。 条件四是松脂重重包裹, 这样才能历经泥沙的掩埋, 岁月的浸润; 条件五要有两 只距离极近的蜘蛛和苍蝇, 这样一大滴松脂才能把他们重重包围。 学生在自主发 现品味文字,重点理解“刚、刚好、一齐、继续、重重包裹”当蜘蛛要扑向苍蝇 时,被刚好滴下的一大滴松脂一齐包住,不偏不倚,不早不晚,完整地包住,厚 厚的松脂还要继续滴, 重重包围住两只小虫, 积成松脂球。 它形成的奇异可以

8、用 一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巧”, 蜘蛛刚好要扑过去, 一大滴松脂刚好滴下来包住 两虫,这一切是多么凑巧啊!三、以合作为方式课中学生有多次小组学习的过程, 它体现了学生通过倾听、 交流、补充获得 集体成功的过程,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又一体现。课内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讨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小组 交流、展示自主钻研的心得,小组内组员互相补充,不同的小组互相补充。四、不足之处1、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科普短文,但故事性强,语言描述生动传神,细致入 微,好多地方适合指导朗读,如描写小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 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

9、 刻画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 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 写得十分传神。 这些 都适合学生朗读,但是研究教材时对此内容忽略了。2、教学时,前松后紧,导致本课所设计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奇异的琥珀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异的琥珀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奇异的琥珀是六年制小学 S 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 “科学与发现 主题的一篇精读科学小品文。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 测它的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形象,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 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细 读课文,字里行间显现着 “奇异 ”。教学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琥珀、松脂、

10、晌午、渗出、澎湃、粘稠、详细 ”等词语,积累 “美餐、热辣辣、淹没、冲刷 ”等 词语。(2) 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 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3)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 文中生动形象的语 句的表达效果。(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 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篇课文是以自然科 学密切相关,要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 兴趣,探索文中答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交流 并播放多媒体(

11、琥珀图片、动画展示形成过程)来深入理解课文。在反 复品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体会文章表达的 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说教学过程我将本课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课堂结构是:质疑导向 初读感知简述形成 感受奇异 小结背诵。 爱因斯坦曾说过: “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由于文章题目发 人深省,又与文章中心紧密相连,因此上课伊始, 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 入手质疑,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琥 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谁发现的?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感知。这一环节包括:检查自学生字词, 理解重

12、点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分段。在对文章 有大致了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可采用画箭头、文字 描述等不同方式,简述琥珀形成过程。 (主要先由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指 名上台板演或简述。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而显得活泼生动。第 一课时宣告结束。第 四个教学 环 节是:深 入理解 课 文内容,感受 奇异。这一环节是本 课的重点环节。在设计这一部分教学时,我从课题中的“奇异 ”二字入手先理解 “奇异 ”的意思:跟平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与众不同令人惊异。 再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层深导,感受“奇异 ”。1、透过样子,感受 奇异”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引导观察课文中的 图片,观察课件(琥珀图片) 。2、揣摩形成过程,感受 奇异”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先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化石。把关键词“松脂球 化石板书出来。下面我们再认真地读读文章第一大段,看看松脂球是怎么形 成的?松脂球又是如何变成化石的?让学生边读边画。第三步:先同桌 互相说然后指名学生说说琥珀形成过程,再找学生补充,教师板书。第 四步动画演示形成过程。3、谈论 发现”感受奇异”我们学习第二段,看看琥珀的发现是否也存在一种巧合呢?让学生齐读,引导找出答案“赤着脚 ”。4、分析推测,感受 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