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宇宙中的地球一、特点: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变化中二、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 范围总星系 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天体系统形成: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 层次级别三、宇宙中的地球 普通的行星与其他行星比较,地球的体积、质量、平均速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环境和条件: 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光照条件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大气的演变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始海洋形成,使地球上有液态
2、水,孕育生命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况巨大的炽热气体球(氢、氦),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对地球的影响向地球输送能量,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等)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显示)色球层 周期:11年 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磁暴、极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自转公转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3、绕转中心地轴太阳地轴空间位置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恒星日恒星年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为0)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角速度全球各地都一样(除南北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黄赤交角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产生。目前为2326。 黄赤交角的度数就是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是黄赤交角的余角。 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一回归年。次年春分3.21春分12.22冬至9.23 秋分6.22夏至2326N2326S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不停地自转。昼夜交替
4、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两条半圆线组成,即晨线和昏线。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一年中只有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春、秋分两日和赤道上昼弧和夜弧等长。求某地昼长可由昼弧所跨经度数推算。 在光照图上,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00。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晨昏线上=0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有了早晚之分。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
5、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沿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南左北右)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昼夜平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昼夜平分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昼最长夜最短昼渐长夜渐短昼短夜长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极夜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
6、示90S60S30S030N60N90N6634S2326S6634N2326N02326906030夏至日春、秋分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14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下 地 幔外 核地壳地 幔地 核内 核上 地 幔岩石圈软流层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2水圈3生物圈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大气
7、辐射射向地面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二、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二)不同部位的风1高空大气中的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22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 成因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组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表现在地表
8、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规律:1月向南移,7月向北移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2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则呈带状分布。北半球块状7月亚欧大陆亚洲(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1月亚欧大陆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副极地底气压带,海洋上为低压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全年高温
9、、干湿季交替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高和西风带交替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23常见天气系统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前一、锋与天气冷空气主动移向暖空气暖气团被迫抬升,阴天、刮风、降水过境时烈转、自冷锋冷空气代替原暖空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过境后烈转、自注意举例说明: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冬季的寒潮 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暖空气主动移向冷空气暖锋锋前天气过境时烈转、自过境后烈转、自单一冷空气控制,低温晴朗暖空气主动沿冷空气缓慢爬升连续性降水暖空气代替原冷空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过境前准静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命科学实验室细胞冻存技术与专用储存盒租赁合同
- 专属私人直升机停机坪年度租赁服务协议
- 抖音平台内容审核标准制定协议
- 仓储配送一体化海运船舶货物委托运输合同
- 博物馆讲解员与科普教育项目合作协议
- 护理节力原则
- 护理科研小组建设与实施路径
- 床边护理查房
- 肾上腺素临床护理应用与安全管理
- XX公司管理体系解析
- JJF 1753-2019医用体外压力脉冲碎石机校准规范
- 体育商业综合体规划方案
- 《新疆精河县乌兰达坂脉石英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
- 防雷和接地安装施工组织方案
-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指挥课件
- 工序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表
- 生产中的七大浪费(PPT35页)
- YY∕T 0617-2021 一次性使用人体末梢血样采集容器
- 5以内的加减法(可直接打印)
- 车驾管知识题库查验业务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 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火焰矫正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