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总 则 1.0.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路数据库的数据指标及其分类原则、采集方法及精度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技术属性数据采集表。本手册适用于交通行业在建立各级公路数据库及相关信息系统时,对公路工程基础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与交换。 本手册适用于国道、省道和县道的数据采集,乡道及专用公路数据采集可参照使用。 1.0.2 分类原则本手册所涉及的数据指标分类是按公路基础数据的技术特点和使用状况的综合分析、规划,并结合部、省、地区三级公路数据库的需求而确定。分类包括:公路概况、路基、路面、公路主要构筑物、沿线设施、交通量、沿线环境共七类。 1.0.3 数据类型N(n)或N(n,m),表示数据类型为
2、数字型,可带有小数;n为数字的最大位数(含小数点),m表示小数位数。C(n)表示数据类型为字符型,n为字符的最大长度;一个汉字占两位字符,代码标识用此类型表示。D(n)表示数据类型为日期型,一般长度为8位数,基本格式为CCYYMMDD。 1.0.4 引用标准公路数据指标及采集方法、精度要求,除符合本手册要求外,还应符合并参照相关国家和交通行业标准规范,本手册采用和参照的标准规范目录见附录1。2 采集方法和精度要求2.1 基本要求2.1.1 公路数据指标凡是必须编制填写代码的数据指标项,参见后附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2.1.2 路线名称和代码按GB917.1公路路线标识规则 命名、编号和编码规
3、定编制公路路线全称、简称和代码;国道名称和编号采用GB917.2国道名称和编号的规定。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的全称、简称、编号及其代码按GB 917.1和JT/T 132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的规定编制。2.1.3 里程桩系统公路数据指标采集前,每条路线必须建立或恢复完整、连续的里程桩系统。其主要方法采用测绳、钢尺或红外线测距仪,沿路中线水平测量。采用不同测量设备应符合有关测量规范的规定,里程平均每公里相对误差应控制在2/1000米以内。各数据采集表呈线性分布的数据指标的里程桩号系统必须闭合、前后连续。2.1.4 数据采集方式各项数据指标采集方式有两种:现场调查实地测量和档案资料查询。对于
4、具有设计、竣工文件及相关历史档案资料的路线,首先应依据文件资料采集各项数据,然后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当档案资料与现场调查或实地测量结果有差别时,以实地调查、测量的结果为准。在现场调查实地测量数据时,有条件的省市应优先采用先进高效采集设备,以提高测量效率和数据采集精度。2.1.5 数据采集顺序2.1.5.1可按公路行政等级从高到低(即国道、省道、县道)依次分步采集。2.1.5.2可结合采集方式按照先内业采集后外业补充、核实的顺序采集。2.1.5.3可按先线性数据后点状数据(如构筑物)的顺序采集。2.1.6 数据更新公路数据库的各项指标应准确反应公路实际技术状况,对于因新、改建和养护工程造成路段数据
5、的变化,应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补充和更新。2.1.7 起止点桩号2.1.7.1 起点桩号:某一条路线或某特征路段起点位置的里程桩号。2.1.7.2 终(止)点桩号:某一条路线终点或某特征路段止点位置的里程桩号。2.2 公路概况类数据2.2.1 路线现状2.2.1.1 路线现状:描述路线(或路段)在本行政区内的基本状况。2.2.1.2 路线现状数据采集表:见表1。表1 路线现状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路线名称起点桩号起点地名止点桩号止点地名晴雨通车里程涵洞数量C(10)C(40)N(8,3)kmC(40)N(8,3)kmC(40)N(8,3)kmN(4)个调查者签名_
6、 审核者签名_2.2.1.3 路线跨越多个行政区时,应依据公路按行政区管养的特点,将路线沿里程桩号系统划分为按行政区管养的路段,路段应以该路线进出县级行政区交界处的里程桩号标识。2.2.1.4路线多次进出同一行政区时,应采集每一次进出该行政区的起止点桩号。2.2.1.5路段内存在断链情况时,在断链桩号处将路段划分为两段,分别采集起止点里程桩号数据;路线名称和代码标识完全相同。2.2.1.6 路线名称:按照交通部、省交通厅(局)、公路局(处)规定的路线名称采集数据。2.2.1.7晴雨通车里程:指无论晴天、雨天均能通行汽车的公路里程值。晴雨通车里程不应包括断头路里程和不计入本路线的重复里程。2.2
7、.2 分离式路段2.2.2.1分离式路段:描述路线上各自具有独立的分离式路基的路段。2.2.2.2分离式路段数据采集表:见表2。表2 分离式路段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主路起点桩号主路止点桩号下行路段起点桩号下行路段止点桩号C(10)N(8,3)kmN(8,3)km N(8,3)kmN(8,3)km 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2.3分离式路段的划分:沿路线桩号递增方向的右侧路段为分离式路段的主路,即上行路段,另一侧为下行路段。2.2.2.4分离式路段的路线代码按主路的路线代码采集。2.2.2.5下行路段数据按照单独路线采集相关数据,路线代码中的G、S、X、
8、Y分别用H、T、J、N替代,其它的采集要求与主路相同,下行路段的桥梁、涵洞、隧道、渡口等构筑物的编码也按上述方法编制。2.2.2.6下行路段存在长链时,止点桩号取长链数值与路线汇合点桩号之和,不应采集为“某公里+某公里”。2.2.3 技术等级2.2.3.1公路技术等级:根据JTJ001的规定,按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的五个技术等级;采用GB/T 919规定的代码。2.2.3.2公路技术等级数据采集表:见表3。表3 公路技术等级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技术等级C(10)N(8,3)km N(8,3)kmC(1)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
9、.2.3.3路线的技术等级划分必须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依据,以设计的技术等级档案资料为参考。作为面向管理应用的数据,技术等级路段的划分不宜过密,应以代表性路段的技术等级数据为采集对象;原则上个别超限指标不应影响路线技术等级的划分,应如实采集超限路段的该项指标。2.2.4 车道特征2.2.4.1 车道特征:路线上各路段符合JTJ001规定的设计车速和车道数的描述。2.2.4.2公路车道特征数据采集表:见表4。表4 公路车道特征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计算行车速度车道数C(10)N(8,3)kmN(8,3)km N(3)km/小时N(2)调查者签名
10、_ 审核者签名_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公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2.2.4.4 车道数:符合JTJ001规定的设计车道数。2.2.4.5公路划有车道标线的,按现状实际车道个数采集数据;无车道标线的公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规范而定。路面宽在14米(含14米)以上的,不少于四车道;行车道宽在14米以下、6米(含6米)以上的为双车道;行车道宽在6米以下时,按单车道记录;等外公路也按单车道记录。车道特征要与路线技术等级的设计相符;分离式断面情况除外。2.2.5 公路用地2.2.5.1 公路用地:指公路管理条例和JTJ001规定的公路用地范围;可按路线前进方向的中心线分为左侧和右侧公路用地。2.2.5
11、.2 公路用地数据采集表:见表5。表5 公路用地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左侧公路用地右侧公路用地C(10)N(8,3)kmN(8,3)km N(6,2)m N(6,2)m 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有征地手续的公路,其左、右两侧公路用地为实际征地宽度;无征地手续的公路,按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不少于1米的公路用地作为公路用地。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不小于3m,二级公路公路用地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位于山岭地区,一侧为陡崖或高边坡、高挡墙的路段,或高填深挖路段,且无征地手续时,,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
12、计算并结合日常养护范围确定用地范围。2.2.5.6种植多行林带等特殊情况的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公路用地还应包括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2.2.5.7测量时公路用地分左、右,沿路中线垂直方向用钢尺丈量,从路中线到左(右)侧公路界的宽度,精确到0.01米。2.2.6 平曲线.1 平曲线:在公路平面线形中的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及缓和曲线。.2 公路平曲线数据采集表:见表6。表6 公路平曲线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转 角前缓和曲线起点桩号圆曲线起点桩号圆曲线止点桩号后缓和曲线
13、止点桩号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超高值加宽值C(10)C(10)N(8,3)kmN(8,3)kmN(8,3)kmN(8,3)kmN(9,2)mN(7,2)mN(4,2)%N(4,2)m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3 转角:路线转弯或交点处后视线的延长线与前视线的夹角。转角向右转为正,向左转为负。.4 前缓和曲线(直缓点)起点桩号:公路缓和曲线实际起点里程桩号。.5 圆曲线起点桩号:公路圆曲线实际起点里程桩号。.6 圆曲线终点桩号:公路圆曲线实际止点里程桩号。.7 后缓和曲线(缓直点)里程桩号:公路缓和曲线实际终点里程桩号。.8 平曲线半径:路线转向处平曲线的半径值。.9 缓和曲线长度:公路缓和曲
14、线实际长度。.10 超高值:公路平曲线上为减少汽车行驶的离心力影响而设置的横向坡度。.11 加宽值:公路在平曲线半径250m时,在弯道内外侧设置的路面加宽值。.12平曲线数据采集应依据路线的设计、竣工文件资料,但必须实地调查核实。2.2.6.13公路平曲线在行政区划交界时,只采集本行政区划内的数据。2.2.6.14平曲线几何数据的野外测量,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以及地形较平坦的平原和微丘地区,使用不低于JD6的经纬仪和钢卷尺分别测量转角和外距,计算平曲线各要素数据。水平角和距离测量按JTJ 061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进行。 纵曲线2.2.7.1纵曲线:在公路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2.2.7.2公路纵曲
15、线数据采集表:见表7;公路纵坡数据采集表:见表8。表7 公路纵曲线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竖曲线起点桩号竖曲线起点标高竖曲线半径竖曲线顶点桩号竖曲线顶点标高竖曲线止点桩号竖曲线止点标高C(10)N(8,3)kmN(7,2)mN(9,2)mN(8,3)kmN(7,2)mN(8,3)kmN(7,2)m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表8 公路纵坡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纵坡C(10)N(8,3)kmN(8,3)kmN(6,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7.3 竖曲线起点标高:公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的起点标高。2
16、.2.7.4 竖曲线半径:公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的半径值。2.2.7.5 竖曲线顶点桩号:公路纵坡的最高处的里程桩号。2.2.7.6 竖曲线顶点标高:公路纵坡最高处的标高。2.2.7.7 竖曲线止点标高:公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的止点标高。2.2.7.8 纵坡: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2.2.7.9 公路竖曲线数据采集应依据路线的设计、竣工文件资料,但必须实地调查核实。2.2.7.10 公路纵曲线数据在行政区划交界点时,只采集本行政区划界内的数据。2.2.7.11纵曲线数据野外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按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中有关中线测量高程测
17、量的规定执行。 横断面2.2.8.1公路横断面:2.2.8.2 公路横断面数据采集表:见表9。公路左、右侧路肩数据采集表:见表10、表11。表9 公路横断面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 线 代 码起 点桩 号止 点 桩 号中 央 分 割 隔 带 宽左侧 分 割 隔 带 宽右侧分 割 隔 带 宽横 向 坡 度超 车 道 宽超 车 道 数行 车 道 宽行 车 道 数左侧路 缘 带 宽右侧路 缘 带 宽C(10)N(8,3)kmN(8,3)kmN(5,2)mN(5,2)mN(5,2)mN(5,2)%N(5,2)mN(1)个N(5,2)mN(1)个N(5,2)mN(5,2)m调查者
18、签名_ 审核者签名_表10、表11 公路左、右侧路肩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路肩类型路肩坡度C(10)N(8,3)kmN(8,3)km C(1)N(4,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8.3 路面横向坡度:公路路面横向的倾斜度。2.2.8.4 车道宽 :在路面上供单一纵列车辆行驶的宽度。2.2.8.5公路横断面数据采集,选取路线上的代表性横断面或典型横断面进行采集,并分段记录,代表性横断面或典型横断面的长度应超过1公里。2.2.8.6横断面数据采集应依据路线的设计、竣工文件资料,但必须实地调查核实。2.2.8.7外业测量的横断面数据,可用经
19、纬仪、钢尺法并结合现场调查进行。测量横断面时,高程和水平距离的控制精度按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的规定进行测量,精确到0.1米。2.2.8.8路肩坡度用百分数表示,即X %,在采集时只记录X的数值即可。2.2.9 断链2.2.9.1断链:公路路线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接的现象。2.2.9.2公路断链数据采集表:见表12。表12 公路断链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断链桩号断链值C(10)N(8,3)kmN(8,3)km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9.3 断链桩号:路线上记载断链值的里程桩号。2.2.9.4 断链值 :断链路段新止点里程减
20、旧止点里程之正负差值。长链为正值,短链为负值。计算方法为:断链值=节点处的新桩号 - 节点处的旧桩号。分离式路段中,由于上、下行路段长度不同而造成的里程桩号不一致,可不采集该路段断链数据。2.2.10 重复里程2.2.10.1 重复路段:两条及两条以上的路线共用的同一路段。 公路重复路段里程数据采集表:见表13。表13 公路重复路段里程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1代码路线1起点桩号路线1止点桩号路线2代码路线2起点桩号路线2止点桩号重复里程C(10)N(8,3)km N(8,3)km C(10)N(8,3)km N(8,3)km N(8,3)km 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
21、名_重复路段里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线重叠共用同一路段公路的里程。统计重复里程时,重复路段纳入行政等级高或同等级编号小的路线。0.5路线1代码:行政等级高或同行政等级路线编号小的路线代码。三条(含三条)以上路线重复时,首先根据重复路段现状,将这些路线的重复路段分为:两条路线重复路段、三条路线重复路段、四条路线重复路段N条路线重复段。三条(含三条)以上的重复路段,将本路段中行政等级最高(或同行政等级路线编号最小)的路线分别与其余每条路线采集一次重复里程,而其余的路线之间不采集重复里程数据。重复里程由重复段起止点桩号计算获得。重复长度需实地测量时,相对误差控制在1米以内。2.2.11 断头路段2.
22、2.11.1断头路段:公路路线上已规划但尚未修建完成的路段。2.2.11.2断头路段数据采集表:见表14。表14 断头路段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C(10)N(8,3)km N(8,3)km 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11.3 断头路里程:路线上已规划但尚未修建完成的路段止点桩号减去起点桩号的计算里程值。2.2.11.4 断头路段的起、止点里程桩号按规划桩号采集,路段方向必须与整条路线方向一致。 养护里程2.2.12.1公路养护里程:由公路管养单位所养护或委托其他单位、人员养护的路线(路段)里程。2.2.12.2公路养护里程数据采集表:见表
23、15。表15 公路养护里程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管养单位管养单位代码C(10)N(8,3)km N(8,3)km C(40)C(11)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12.3 公路管养单位名称:公路的管理部门、养护单位的名称,单位的行政级别最低采集到县级。2.2.12.4 公路管养单位代码:采用JT/T 132规定编码规则编制。 城管路段.1城管路段:公路路线穿越城区街道并由城管部门管理、养护的路段。.2公路城管路段数据采集表:见表16。表16 公路城管路段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城市名称起点桩号止点桩号管养单位C(
24、10)C(40)N(8,3)km N(8,3)km C(40)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3 城管里程:公路路线穿越城区街道并由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管理、养护的路段里程数。3.4城市内不与公路共用的街道不在城管路段范围之内。4 公路交叉口4.1公路交叉口:两条或两条以上公路的交汇处。4.2公路交叉路口数据采集表:见表17。表17 公路交叉路口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交叉路口代码路线1代码路线1交叉路口桩号路线2代码路线2交叉路口桩号交叉路口种类交叉形式C(16)C(10)N(8,3)kmC(10)N(8,3)kmC(2)C(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4.3 交叉口代码:按
25、JT/T 301的规定编制的公路交叉口代码。4.4 交叉种类:相交公路的管理等级种类,采用JT/T 301的规定。2.2.14.5 交叉形式:按相交公路的条数、相交角度等特征进行的分类,采用JT/T 301规定的代码。2.2.14.6 交叉口中心桩号:两条或两条以上路线中心线相交点的里程桩号。2.2.14.7 交叉口数据采集之前,根据交叉口编码规则对路线上的各交叉口统一规划,确定本政区内,交叉口代码中交叉口编号的起点编号和预留编号的个数。相交路线的行政等级不同时,交叉口编入路线行政等级高的代码序列;同行政等级时,交叉口编入路线编号小的代码序列;交叉口的代码必须保持唯一性,即同一交叉口的各相交路
26、线均使用一个唯一的交叉口代码。2.2.14.8 公路交叉口数据应在现场进行采集,用钢尺(皮尺)测量交叉口中心在各交叉路线上的里程桩号。 两条路线的交叉按实际情况采集。三条(含三条)以上路线交叉时,首先确定行政等级最高(或同行政等级路线编号最小)的路线;其次将行政等级最高(或同等级编号最小)的路线分别与其余每条路线的交叉各采集一次数据,而其余的路线之间的交叉不采集数据。5 绿化现状公路绿化现状:公路沿线的左侧、路中和右侧绿化的现实状况。公路左、中、右侧绿化数据采集表:见表18、19、20。表18、19、20 公路左、中、右侧绿化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
27、号绿化种类种植日期养护单位C(10)N(8,3)km N(8,3)km C(2)D(8)C(40)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15.3 绿化带起点桩号:公路两侧绿化带沿路线走向起点处的里程桩号。2.2.15.4 绿化带止点桩号:公路两侧绿化带沿路线走向止点处的里程桩号。2.2.15.5 绿化种类:在公路的左侧、路中、右侧种植树木、花草的种类,采用JT/T132规定的代码。当路段同时存在多种绿化种类时,采集主要绿化种类;绿化种类的主次顺序为:乔木、灌木、花木、草等。2.2.15.6 已绿化里程:在公路两侧可绿化里程的用地范围内,按标准要求栽植了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且成活率和保存率达标的
28、绿化总里程数。2.2.15.7 绿化(种植)日期 :公路绿化工程建成或种植各类植物的日期。种植日期采集到年、月。2.2.15.8 不宜绿化路段和空白路段(即宜绿化路段一侧连续未绿化长度20m以上的路段)按“无绿化”采集。6 GBM工程2.2.16.1 GBM工程:按交通部国省干线GBM工程实施标准和JTJ 075规定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评定的公路工程。2.2.16.2 GBM工程数据采集表:见表21表21 GBM工程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建成日期C(10)N(8,3)kmN(8,3)kmD(8)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16.3 已
29、实施GBM(路段)里程:已实施GBM工程路段的里程数。2.2.16.4 当同一路段既是文明样板路也是GBM工程时,按文明样板路采集数据;同路段的GBM工程则不再采集。2.2.16.5 同一路段出现多次实施GBM工程建设的情况,建成日期填写最后一次工程建设的竣工时间。7 文明样板路7.1文明样板路:按交通部国省干线文明样板路工程实施标准评定的公路工程。7.2文明样板路数据采集表:见表22。表22 文明样板路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建成日期C(10)N(8,3)kmN(8,3)kmD(8)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7.3 已实施文明样板路的里程:已实施
30、文明样板路的路段里程数。7.4同一路段出现多次实施文明样板路工程建设的情况,采集建成日期时,按最后一次工程建设的竣工时间采集。8 交通量观测路段 交通量观测路段:交通量观测站在本行政区范围内,通过一定的时间或连续期间,观测记录公路某一断面的各种类型车辆数的代表路段。2.2.18.2 交通量观测路段数据采集表:见表23。表23 交通量观测路段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观测站代码观测站名称C(10)N(8,3)kmN(8,3)kmC(10)C(40)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2.18.3 交通量观测路段的起止点桩号:交通量观测站代表路段在本行政区范围
31、内的起止点里程桩号。2.2.18.4 当代表路段跨越两个县级或县以上行政区时,只采集交通量观测代表路段在本行政区范围内的起止点里程桩号;此交通量观测站代表路段的其余部分由其所在的行政区管养单位负责衔接采集。9 收费路段.1 收费路段:经国家省、市国家政府机关批准的收取过往车辆通行费的路段。.1 公路收费路段数据采集表:见表24表24 公路收费路段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收费性质产权单位C(10)N(8,3)kmN(8,3)kmC(1)C(40)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3 收费性质:反映收费站收取通行费的目的,是偿还贷款还是商业经营。.4 产权单
32、位:拥有收费路段产权的单位或受省、市政府委托管理收费路段的产权管理单位。2.3 路基类数据 路基现状2.3.1.1 路基现状:指路基的构造类型及地质状况。2.3.1.2 公路路基现状数据采集表:见表25。表25 公路路基现状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类型路基宽度地质类型C(10)N(8,3)km N(8,3)km C(1)C(1)N(6,2)m C(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3.1.3 路基横断面形式:公路路基横断面的整体或分离的形式;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3.1.4 路基地质类型:路基所属地区的地质和土壤的分
33、类;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3.1.5 路基宽度:公路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等时,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2.3.1.6 路基现状数据采集时,应根据路基横断面形式和宽度的变化划分路段,同时采集相关数据。2.3.2 路基防护2.3.2.1公路根据当地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等情况采取的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稳定的防护措施。2.3.2.2公路路基左、右防护数据采集表:见表26、27。表26、27 公路路基左、右防护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左、右边坡防护类型左、右边坡建筑材料C(10)N(8,3)km N
34、(8,3)kmC(1)C(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3.2.3 路基防护工程类型:路基边坡防护工程的分类,采用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JT/T 1322000)规定的代码.2.3.2.4 建筑材料:边坡的防护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3.2.5 路基防护工程类型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3.2.6 路基防护数据采集通过现场调查、查询有关档案资料获得,应沿路基两侧进行实地核实。当有多种防护形式时,宜取主要的有代表性的防护类型。用皮尺、钢尺丈量长度,精确到米。2.3.4 路基排水2.3.3.1 路基排水:公路根据当地降水与地质水文等情况设置的排水系统。2.3.3.
35、2 公路路基左、右排水数据采集表:见表28、29表28、29 公路路基左、右排水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左、右排水类型左、右排水形式左、右侧建筑材料C(10)N(8,3)kmN(8,3)kmC(1)C(2)C(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3.3.3 路基排水设施类型:公路地表或地下排水的各种设施;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3.3.4 路基排水形式 :在路基内或边缘设置的排水系统,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3.3.5 排水设施建筑材料:排水设施的砌筑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3.3.6 路基排水长度:排水系统
36、在公路沿线的实际长度。2.3.3.7 路基排水数据采集通过现场调查、查询有关档案资料获得,应沿路基两侧进行实地核实。当有多种排水设施类型并存时,取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排水设施类型。公路排水系统长度用皮尺、钢尺丈量,精确到米。2.3.4 路基边坡2.3.4.1路基边坡: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建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2.3.4.2公路路基左、右边坡数据采集表:见表30、31。表30、31 公路路基左、右边坡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左、右边坡高度左、右边坡坡度C(10)N(8,3)km N(8,3)km N(5,2)mN(4,1)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
37、名_2.3.4.3边坡高度:公路路基左、右边坡的高度。2.3.4.4边坡坡度:公路左、右边坡的高度与宽度之比,采用1:X的方式采集,可只采集X的数值。2.3.4.5现场调查边坡高度、坡度时,采用水准仪、钢尺(皮尺)测量,精确到米。2.4路面类数据2.4.1 路面等级2.4.1.1路面等级:根据JTJ001的规定,按公路交通量组成、技术等级、使用功能及工程材料所划分的路面等级;采用GB/T920规定的代码。2.4.1.2公路路面等级数据采集表:见表32。表32 公路路面等级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路面等级C(10)N(8,3)kmN(8,3)km C
38、(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4.2 路面类型2.4.2.1路面面层类型:根据JTJ001的规定,指公路面层铺筑材料的类型。2.4.2.2公路路面类型数据采集表:见表33。表33 公路路面类型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面层类型C(10)N(8,3)KmN(8,3)kmC(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4.2.3路面类型数据必须与路面等级数据相对应、一致;采用GB 920规定的代码。2.4.3 路面结构2.4.3.1路面结构:指具有不同承载特性的材料层的有序的组合。2.4.3.2公路路面结构数据采集表:见表34。表34 公路路面结构数据采集表
39、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上面层材料上面层厚度中面层材料中面层厚度下面层材料下面层厚度基层材料基层厚度底基层材料底基层厚度垫层材料垫层厚度竣工日期C(10)N(8,3)km N(8,3)km C(2)N(4,1)cmC(2)N(4,1)cmC(2)N(4,1)cmC(2)N(4,1)cmC(2)N(4,1)cmC(2)N(4,1)cmD(8)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4.3.3 路面上面层厚度:与路面面层下层一起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并将其传送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厚度。2.4.3.4 路面上面层材料类型:路面面层上层所选用的不同铺筑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
40、码。2.4.3.5 路面中面层厚度:与路面面层下层一起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并将其传送到基层的路面中间结构层厚度。2.4.3.6 路面中面层材料类型:路面面层的中间层所选用的不同铺筑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4.3.7 路面下面层厚度:与路面面层上层一起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并将其传送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厚度。2.4.3.8 路面下面层材料类型:路面面层下层所选用的不同铺筑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4.3.9 基层厚度:设在面层以下和底基层以上的结构层厚度。2.4.3.10 基层材料类型:路面上基层所选用的不同铺筑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4.3.11 底基层
41、厚度:当基层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时,其最下面的结构层厚度。2.4.3.12 底基层材料类型:路面底基层所选用的不同铺筑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4.3.13 垫层厚度:设在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厚度。2.4.3.14 垫层材料类型:路面垫层所选用的不同铺筑材料;采用JT/T 132规定的代码。2.4.3.15 现场调查,可采用上路钻孔取样的方法,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中的要求,调查路面等级、路面类型、结构层类型和厚度,精确到0.01米。2.4.4 路面宽度2.4.4.1路面宽度:公路上供车辆行驶的路面宽度;当设有中间带、变速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等时,亦应包
42、括这部分的宽度。2.4.4.2公路路面宽度数据采集表:见表35。表35 公路路面宽度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止点桩号路面宽度C(10)N(8,3)kmN(8,3)km N(5,2)m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外业测量的横断面数据,可用经纬仪、钢尺法并结合现场调查进行,分左右并沿与路中线垂直方向用钢尺丈量,精确到0.1米。路面宽度数据必须与技术等级、车道数数据相一致。2.4.5 路面现状2.4.5.1路面现状:路面的使用状况。2.4.5.2公路路面现状数据采集表:见表36。表36 公路路面现状数据采集表路线名称_ 调查日期 _年_月_日 路线代码起点桩号路面状况指数代表弯沉平整度指数抗滑系数路况评定等级C(10)N(8,3)kmN(3)N(3)mmN(4,1)m/kmN(4,2)C(2)调查者签名_ 审核者签名_2.4.5.3路面状况指数:由路面破损率计算得出,采用JTJ 0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基础》课件
- 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中级模拟题及答案(附解析)
- 藤编家具行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分析报告考核试卷
- 植物油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考核试卷
- 《super-intuitive音标讲解》课件
- 职业中介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考核试卷
- 营销策略实施与评估考核试卷
- 腈纶纤维的激光切割技术在纺织品的运用考核试卷
- 空调器结构强度分析考核试卷
- 货运火车站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考核试卷
- 医疗信息平台资源规划及数据库设计方案
- 银行安全保卫知识培训--ppt课件
-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及策略探究
- -绿化安全技术交底
- 支局一点一策PPT通用课件
- 国防科大暗室屏蔽部分标书
- 国家开放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单
- 波峰焊作业指导书
-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中文答案(共175页)
- SPC控制图的系数和公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