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 万物之理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严格的、定量的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描绘了物质世界的一幅完整的图象,它揭示出各种运动形态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充分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第一章 物质世界的基本图象§1-1物质世界的层次和数量级 物理科学涉及范围极广,它既研究人们身边发生的物理现象,也研究宇宙天体的运动及构造,还研究微观领域中物质的运动规律。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学科。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中,需要常常对各种事物做粗略的数量级估计、留心查看尺度大小的变化所产生的物理效应,因而对各类物理量的数量级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物理量的数值写
2、成一个小于的数字乘以的幂次,用的正幂次代表大数,用的负幂次代表小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在科学记数法中幂指数相差,即代表数目大倍或小倍,这叫做一个“数量级”。下表给出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数量的词冠。表 国际单位制所用的词冠数量级英文名缩写符号中译名数量级英文名缩写符号中译名分厘毫微纳诺皮可飞母托阿托仄普托幼克托十百千兆吉咖太拉拍它艾克萨泽塔尤塔 空间尺度人类选择了与自身大小相适应的“米(m)”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从物理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来看,最大的尺度是宇宙,大约为米(约亿光年);最小的尺度是夸克,大约米,空间的尺度跨越了个数量级。表列出了物质世界中部分实物空间尺度的数量级。
3、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两万多倍,定义为天文单位(),精确值为米。太阳系的直径约为天文单位,即米的数量级。太阳系外的天体距离通常用“光年”(light year)表示,即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距离,大小为:光年米米。表 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长度米(m)长度米(m)电子和夸克质子的半径(强作用力程)电子的康普顿波长原子的半径病毒的半径,可见光波长巨型阿米巴的半径昆虫的长度人体的高度红杉树高度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地球的半径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太阳的半径地球轨道的半径()太阳系的半径到最近恒星的距离银河系的半径星系团的半径超星系团的半径可探测类星体的最远距离现代天文观测表明,星系普遍存在光谱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是
4、处在膨胀过程中,从宇宙诞生到现在,宇宙延展了光年以上,即m以上。太阳系是银河系中很小一部分,银河系的直径约为光年,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小麦哲伦云)的距离约为光年(即m)。人类能观测的距离极限哈勃半径是m。现在宇宙中存在着亿个以上的星系,银河系是其中之一,我们的太阳是组成银河系的大约亿颗恒星之一,太阳系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物质可以小到什么程度,庄子.天下篇中说“一尺之棰(即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的是物质世界向小的方向可以无限分割下去。现代物理告诉我们宏观物体是由各种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的大小为m数量级。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每个质子和中子的大小约为m,大概是原子大小的1/100 0
5、00。原子核比质子或中子大的倍数依赖于原子核中包含多少个质子和中子。但是,原子核比m仍大不了多少。质子和中子又由更为基本的粒子夸克所组成。目前物理学公认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夸克(quark)和电子。用间接的方法得知,夸克和电子的大小将小于m。物理学按照空间的尺度把物质世界分为“宇观体系”、“宏观体系”和“微观体系”。 从大尺度探索宇宙的奥秘,相应的物理学是“天体物理学”。将大小在人体尺度上下几个数量级范围之内的客体叫做“宏观体系”。在物理上把原子尺度和小于原子尺度的客体叫做“微观体系”,从小尺度探索物质的组成,相应的物理学是“粒子物理学”。图1-1-1 空间尺度与物理学体系宏观尺度比微观尺度
6、大了七、八个数量级,按体积算,则要大,即宏观系统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微观系统。微观系统与宏观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它们服从的物理规律不同。如低速运动的宏观系统服从牛顿运动定律,而微观系统则要用量子力学来处理。在现代科技中,人们已能制作长度在微米()、线宽在纳米()数量级的微电子器件,在这种尺度的样品中包含的原子数目的数量级为,基本属于宏观范围,但它要表现出微观系统的量子效应,因此将这种呈现出微观特征的宏观系统,叫“介观体系”。 时间尺度时间表征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最长的时间是宇宙的年龄,约秒(即亿年);最小的时间间隔是硬射线的周期,约秒。人类研究所涉及的时间范围见表 表 物质世界的时间尺度时间间隔秒(s
7、)时间间隔秒 (s)和粒子的寿命超子的寿命介子的寿命可见光辐射的周期超子的寿命介子的寿命子的寿命最高可听见声音的周期钟摆的周期自由中子的寿命地球自转的周期(天)地球公转的周期(年)人类文明史古人类出现至今恐龙灭绝至今地球的年龄宇宙的年龄质子的寿命由现代的标准宇宙模型知,宇宙是在大约年前由“无” 中大爆炸诞生的,即宇宙的年龄具有秒的数量级。银河系大约在年前诞生,现在是一个直径约为万光年的巨型涡旋星系。太阳的年龄约年,地球的年龄为年(即秒数量级)。地球诞生后,距今年(秒)前形成了富氧的大气层;大约距今年前出现鱼类和陆生植物;约年(秒)前恐龙绝灭,后哺乳类出现;古人类出现在距今年(秒)前;人类的文明
8、史只有年(秒);人的寿命通常不到一百年(秒);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秒),自转的周期为一天(秒);百米赛距的世界纪录具有秒的数量级;钟摆的周期是秒;市电的周期为秒。在微观世界的常见粒子中。光子、质子、中子是稳定的,质子的寿命约为秒,中子的寿命约为分钟(秒)。子寿命的数量级为秒。按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寿命长于秒的粒子都算是相当稳定的。图1-1-2 温度大观凡已知其运动规律的物理过程,都可以用来作时间的计量。通常采用能够重复的周期现象来计量时间,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月球绕地球的公转,摆的周期运动等。随着,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以及微波技术的发展,现已利用某些分子或原子的固有振动频率
9、作为时间的计量基准。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铯原子钟作为新的时间计量基准,定义的长度等于与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相对应的辐射周期的倍。铯原子钟测量准确度达秒。 温度温度在宏观上反映了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上反映了组成物体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多亿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时,它的温度在以上。随着宇宙膨胀,它急剧地冷却,几分钟后温度降到,宇宙中核出现;几十万年以后温度降到,原子出现,宇宙变得透明。今天宇宙的温度已冷却到(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温度变化见图1-1-2。太阳中心温度是,是热核聚变所需的起码温度。太阳表面的温度是,难熔金属的熔点略低于此,但都在数量级。地球
10、表面的平均温度为,即左右。在一个大气压下,氧、氮、氢、氦的液化温度分别为、。当代科学实验室里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最低温度是,跨越了个数量级。作为生命之源的液态水,只存在于狭窄温区内。人类生活环境的温度在()上下几十度。若由于大气中的含量增加而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平均气温升高的话,海平面将上涨米,可造成农业减产,将使十亿人背井离乡。在地球发展史上多次出现了冰河期,平均温度仅降至左右,就使大批物种灭绝。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生物圈,在温度变化面前是何等的脆弱! 质量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客观物质世界,因此一切物理量都应该是物质的量。例如,微观粒子的质量、自旋、宇称、电荷、重子数、轻子数等等都是物质的量,它们
11、分别表征了粒子的惯性和参与不同相互作用的性质,一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可以认为是所有这些物理量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物质的量同每一种具体的物理量,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在另一种意义上,还存在一种不反映任何具体的物质属性的纯粹抽象的“物质的量”,它是一种“纯粹的数量”,只反映了这种物质对象存在的多少。现代科学中的物质的量是指以为单位表示的粒子数,的粒子数其测量值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数来描写是抛开了一切具体的物质属性而只反映其粒子数目。所以,以千克()为单位的质量与以为单位的物质的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在近代物理学中质量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狭义相对论揭示了质量与速度,质量
12、与能量的关系,只是在速度甚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运动物体的质量才等于它在静止时的质量。表中给出了部分物质质量的数量级。表 物质质量的数量级。质量kg质量kg电子质子氨基酸分子血红蛋白分子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区型阿米巴雨滴蚂蚁人体土星5号火箭金字塔海洋中的水月球地球太阳银河系宇宙(现在知道的)§1-2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基本相互作用物质聚集起来,从微观粒子到巨大的星体,从细菌到人,这些自然界奥妙无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都是怎样发生的?在原理上,我们可以用“相互作用(interaction)”这个概念来回答。世纪物理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人们已经认识到物质世界千变万化的现象,归根到底是通
13、过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表所示。引力相互作用(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它的规律由牛顿发现,称为万有引力定律。满足公式,其中是万有引力常数,公认值为:。随着尺度和质量的增加,万有引力逐渐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的性质和其作用只有通过巨大的星体、及在质量巨大的空间中运动,才能够比较明显的显示出来。地面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小,例如相隔米的两个人之间的引力约为牛顿(N),对人的活动不会产生影响。由于地球质量非常大,地球上的物体明显受到地球引力。引力相互作用是已知的相互作用中最弱的一种,在现今研究的粒子现象
14、中,它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它在宇宙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中却起了主要的作用。电磁相互作用(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是发生在带电粒子或者带电的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两静止的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库仑定律支配。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比万有引力要大得多。例如两相邻质子之间的电场力可达到,是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倍。运动电荷之间的作用除了有电力相互作用外,还有磁力相互作用,磁力和电力具有同一本源,统称为电磁力。电磁相互作用是发生在荷电粒子之间的长程相互作用力,它使原子核和电子能够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原子。中性原子和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这是因为虽然每个分子或原子的正负电荷数值
15、相等,但是它们内部正负电荷有一定的分布,对外部电荷的作用并没有完全抵消,所以仍显示出电磁力的作用。中性分子或者原子之间的电磁力可以说是一种残余的电磁力。日常常提到的相互接触的物质之间的弹性力、摩擦力、流体阻力、拉力、支撑力,以及气体压力、浮力、粘结力等都是相互靠近的原子或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宏观表现,其本质是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strong interaction):是一种短程相互作用,它使原子核牢固地保持为一个整体,尽管所有带正电的质子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静电排斥相互作用,但核的各部分并没有自动飞离,这正是强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存在于质子、中子、介子等强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强力。强相互作用的
16、力程仅为米,它只能是相邻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表 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类型媒介粒子强度作用距离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胶子粒子中间玻色子引力子短(米)长短(米)长弱相互作用(weak interaction):弱相互作用存在于核内粒子之间的某些过程中,也是各种粒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但仅在粒子间某些反应中才表现出它的重要性。例如中子和原子的放射性衰变,以及许多其它粒子的衰变。它们的力程非常短,而且力很弱。相邻的质子之间的弱力大约为牛。在宏观物体间所能观测到的,只有长程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物理学家总是试图能统一理解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年,美国的温伯格(S.Weinb
17、erg,)和巴基斯坦的萨拉姆(A.salam,)在美国科学家格拉肖(,)理论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的规范理论,并为随后一系列实验所证实。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电弱相互作用(electro-weak interaction)的两种表现形式。电弱统一理论(electro-weak unified theory)的基础是1954年杨振宁和密尔斯提出的规范场论。电弱统一理论的成功促使人们对于大统一理论的探索研究,试图把强相互作用和电弱作用统一起来。目前,在粒子物理中引力所起的作用还不太清楚。然而,基本相互作用间数学
18、上的相似性,提示着存在一种更基本的统一的可能性:可能所有的相互作用是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或许整个自然界可归结为某种深刻的对称性。一些物理学家也试图找出这样的“超统一理论”,从而打破“物质(matter)”与“相互作用”之间的传统的界限。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在现代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规范理论”中,统称为规范相互作用,它们已得到了实验的验证。除了这几种规范相互作用外,标准模型认为还存在一种非规范相互作用,称为希格斯粒子汤川朴作用。它的媒介粒子是希格斯粒子,这种相互作用的力程比弱相互作用还要短,即小于。到目前为止希格斯粒子还没有被直接观察到。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场和
19、粒子。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最初人们认为微粒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微粒的空间占有一定的有限体积。为了描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引进了“场(field)”的概念,例如电磁场和引力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场与微粒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也具有不连续的微观结构。因此,人们就把微粒和场看成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现在,量子场论则明确指出: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中,场是更基本的。量子场论所给出的新的基本物理图象是:与每种粒子(particle)相对应存在一种场,场具有可入性,充满全空间,不同粒子的场在空间中互相重叠地充满全空间。例如,与光子相对应存在电磁场、与电子相对应存在电子场等等,它们
20、同时存在于全空间。场具有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低态称为基态。当一种场处于基态时,这种场就不会通过状态的变化释放能量而输出信号,从而不会显现出直接的物理效应,这时表现为看不到对应粒子的存在。按照这种的观点,当所有的场都处于基态时,任何一个场都不可能给出信号显现出粒子,这时就是物理上的“真空”。因此,真空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真空态时,全空间仍充满各种场,只是所有的场都处于能量基态而不可能表现出任何释放能量的物理效应。当场处于激发态时,表现为出现相应的粒子(产生一种粒子),如:光子是电磁场的激发态。场的不同激发态表现为粒子的数目和运动状态不同。在量子场论中,场和场的激发态都用复数描写,互为复
21、共轭的两种激发状态表现为粒子和反粒子(antiparticle)互换的两种物理状态,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自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中,场更基本,粒子只是场的激发态的表现。当代物理学研究表明:物质的组成结构在尺度和能量上呈现不同的层次,如图1-2-1所示。各种相互作用则存在于场之间,无论是处于基态还是处于激发态的场,都可以与其他的场相互作用。不同的粒子参与不同的相互作用,按参与的主要相互作用,可将基本粒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递力的粒子。按照量子场论。基本相互作用是通过在相互作用着的粒子之间交换某种粒子来传递的。这些粒子统称为规范玻色子(gauge boson)。光子(photo
22、n)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静止质量为0,自旋为1。1983年发现的、和三种中间玻色子(intermediate boson)是传递弱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它们的质量极大,自旋为1。量子色动力学预言,传递强相互作用的原始媒介粒子是8种胶子,它们在强子内部夸克之间所传递的原始相互作用称为色相互作用。实验上已经得到胶子存在的证据(是间接的实验证据)。象光子一样,胶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自旋为1。但鉴于夸克禁闭,色相互作用的距离不超过强子的尺度。在实验室所观测到的在复合粒子强子之间的所谓相互作用是色相互作用的剩余相互作用。理论预言,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是引力子其静止质量为0,自旋为2。但是,迄
23、今为止在实验上还没有发现引力子。第二类是轻子。电子、子、子及相应的中微子都是轻子。轻子都是费米子。轻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不受强力影响,其中中微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带电的还参与电磁相互作用;轻子必定以粒子反粒子对的形式产生和湮灭,总的轻子数(轻子的数目减去反轻子的数目)在一切过程中是保持不变。图1-2-1 物质组成的层次已知的轻子有六种,它们成对出现,每一对包括一个荷电轻子和一个中性轻子。这个中性轻子称为中微子。每一对称为一代,而且每一代中的中微子质量都比相应的荷电轻子的质量小得多。只有成对的轻子之间才发生相互作用。表给出了成对排列的六种轻子表 已知六种轻子的成对排列代粒子电荷质量
24、(MeV/)1电子(e)电子中微子()2子()中微子()3子()中微子()第三类基本粒子是强子。一切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统称强子,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是强相互作用(也参与弱相互作用,带电的或中性带磁矩的强子还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根据粒子的自旋,强子分为重子和介子。重子是强子中的费米子,分为质子、中子和超子(质量超过核子的重子);介子是强子中的玻色子,是传递核力的粒子,包括介子、介子、介子等等以及它们的反粒子。新的发现证明,强子不是基本粒子,而是亚核粒子。强子还有内部结构,高能物理实验证实它是由几种称为“夸克”(国内也叫“层子”)的更基本的(简单的)粒子所构成,夸克已发现有6种,且各有自己的反夸克
25、。六种夸克的最基本性质见表。表 夸克的最基本的特性夸克特性udscbt质量(MeV/)约4约7约150约约约电荷Q自旋J由于人们在粒子物理实验中从来没有观察到自由夸克。这就意味着夸克之间的作用必定超乎寻常的强,永远被囚禁。这称为“夸克禁闭”。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一般来说,反粒子的质量、寿命、自旋三项与粒子是相同的,只有电荷的符号相反。但是,也有几种中性粒子(如中微子、和介子)和它们的反粒子不是相同的粒子。、的反粒子就是它们本身,没有区别。在碰撞过程中,粒子和它们的反粒子湮灭成了能量(以光子形式出现)。两个高能粒子相碰撞时,有可能产生新的正反粒子对,这时一部分碰撞能量转换成了正反粒子对的能
26、量。1.2.3 物质存在的状态要认识物质存在的形态,首先要了解物质的基本微观结构层次及各层次的粒子运动。“一尺之棰,月取其半,万世不竭”,实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到目前为止,化学上已发现109种元素,数千种同位素。而原子呢,在化学反应里是不能再分的微粒。但在物理学里,却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运转的带负电的若干电子所组成。电子做两种运动:绕核公转和自旋运动,电子很小,其线度小于米,带一个负电荷,尚未发现有任何结构,是基本粒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核子有结构,它是由夸克组成。近代物理告诉我们,处于各个层次的物理微粒,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运
27、动变化着,对应着一定的能量和相互作用。研究这些层次的科学分别叫固体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使用的探测仪器有各种计数器、正比室、云雾室、气泡室、质谱仪等,还有现代物理实验必备的加速器和对撞机。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态中,除了常见的固态、液态、气态外,还有几种形态:等离子态。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原子核外的电子全部剥离,成为赤裸裸的核与游离态电子的共存体。例如,在研究受控热核聚变时,氘在K时,就成了等离子态。宇宙中的大多数可见物质都处在等离子态。超固态。最早发现的是天狼星的伴星,这是恒星演化到后期,中子简并压与引力压平衡,影响到核外电子的活动范围从米缩小到米,原子塌缩到
28、原子核的线度,形成了致密天体,天文学上叫“白矮星”。这种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了固态物质的密度,故叫超固态。超密态。1967年天文观察发现一种“奇特”的新天体,它以极其精确的时间间隔发出极规则而又短促的无线电脉冲信号。最初人们以为是天上有文明的生物向地球发来的电报,所以曾一度把这种信号源叫做“小绿人”。后来经过科学研究才知道,发射这种信号的并不是什么“小绿人”,而是一种星体,天文学上叫它为脉冲星。现在已发现354颗,其物理特征是:质量和太阳相当,体积却很小,直径为20千米左右。因此,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有2亿多吨;它的辐射能极大,为太阳的100万倍。现代科学认为,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脉冲
29、周期即自旋周期。中子星有固定的亮斑,旋转一周,亮斑发出的光束就传出一个脉冲信号,这就是它呈现脉冲现象的原因。中子星是由质量大于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到后期,热核反应已经停止,能源接近枯竭,发生猛烈爆发形成的。因为恒星猛烈爆发后的急剧收缩,使恒星内部产生了极大的挤压力,把原子外层的电子“挤到”原子核里去了。整个星体则变成中子星了。这种中子态脉冲星,具有很强的磁场。30年代最先由苏联的朗道以猜测形式提出,美国的奥本海默曾经作出理论预言、但遭到人们的嘲讽,到70年代,英国的休伊斯发现脉冲星后,一时轰动世界。不管物质呈现哪种形态,它们都在不停地振动、平动或转动或兼而有之。有的有秩有规则;有的无秩做热运动;
30、有的低速,每秒零点几个厘米;有的高速,每秒30万千米;有的作用力程极短,只有费米量级(米);有的力程很长,为无限远。所以,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皆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千姿态万态,五彩缤纷。真正没有不运动的微粒,没有微粒不运动。场是一种物质形态。例如引力场,我们抛出一个物体总会落到地面,因为它受到引力场的作用;引力场具有能量,可以做功,说明引力场具有物质的基本特性;而且是既有物质的特性,又能为我们所感知。同样,电磁场、原子核场等都是物质的一种形态。这就是所谓“场物质”。场物质和实体物质比较,有能量、动量,但没有质量大量集中的表现。所以,有人说它是“特殊物质”。对这些物质的认识,是通过光和电信号探
31、测到并认识。这些物质可称为“明物质”。真空态。当所有的场都处于基态时,任何一个场都不可能给出信号显现出粒子,这时就是物理上的“真空”。因此,真空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真空态时,全空间仍充满各种场,只是所有的场都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根据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计算,“明物质”在银河系和宇宙中仅占10%,那么还有占90%的物质状态又呈什么样呢?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测量星系团的质量时,采用了两个方法进行测量,先用光度方法,然后用动力学的方法,他惊奇的发现二者的结果差异十分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质量短缺”现象,说明有些物质用光度方法是测不到的。据天体物理学家对引力束缚系统的研究推算,宇宙中
32、存在着大量的不发光的或发极微弱的光物质。科学家们称其为“暗物质”。1978年,射电天文学家证实在星系团周围存在着大量不发光的物质。1983年,英国天文学家霍金斯发现银河系及其周围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但暗物质是什么?则众说纷纭。根据大爆炸理论可以推算发生大爆炸所对应的物质能量以及宇宙间应有的物质总量。如果宇宙每10亿年膨胀5%10%的话,我们将银河系和所有能看到的其他星系的质量加起来,甚至按膨胀率的最低估计值计算,其质量总量比用以阻止膨胀的临界值的1%还少。实际上,由于宇宙间物质的引力,宇宙的膨胀速率是减小的。按照宇宙学的理论,宇宙的总质量应是我们迄今所观测到的总质量的10倍左右。如果这一理论正确,则在我们的宇宙中还应有90%以上的物质尚未被发现。即宇宙中还应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如: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允许有“黑洞”的存在,如克尔黑洞,席瓦兹黑洞等。当引力塌缩到一定程度时,连光也发不出去,就形成了所谓“黑洞”。在天体演化过程中,许多核反应都会产生中微子,且数量极大,估计宇宙中的中微子的数量是其他基本粒子的10万亿()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无线搜索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无人驾驶清扫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旅行型急救箱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新规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排插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指纹打卡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行政法学案例分析心得试题与答案
- 北京2025北京市怀柔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额度管理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经验交流及试题及答案
- 美食招商转让协议书
- 热爱生活主题班会
- DB31T 1487-2024 国际医疗服务规范
-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 (高清版)AQ 1079-2009 瓦斯管道输送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通 用技术条件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贵州老年大学聘任教师登记表
- 第四单元《学习演讲词》整体设计 说课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遵守银行业监管规定承诺书
- 长沙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教职工笔试真题2021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清华大学
- 2024版《隐患排查标准手册》(附检查依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