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思考、练习与实训一、简答略。二、案例分析1 .甲公司是设在沿海经济特区,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15%。甲公司一部 分产品生产是由其设在内陆的乙公司完成,乙公司适用25%的税率。甲公司每年从乙公司购进产品80万件对外销售,进价每件 5.5元,售价每件8元。若该产品生产成本每件 3.5 元,不考虑其他费用因素,则:甲公司年利润额=(8 5.5) X80= 200(万元)甲公司应纳所得税=200X15%= 30(万元)乙公司年利润额=(5.5 -3.5) X80= 160(万元)乙公司应纳所得税=160X25%= 40(万元)甲、乙两公司共纳所得税=30 + 40=
2、 70(万元)要求:假定乙企业的成本利润率不低于15%即为合理,对甲、乙两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解析】乙公司合理的售价=3.5 X ( 1 + 15%) = 4.025(万元)乙公司年利润额=(4.025 -3.5) X80= 42(万元)乙公司应纳所得税=42X25%= 10.5(万元)甲公司年利润额=(8 -4.025) X80= 318(万元)甲公司应纳所得税=318X15%= 47.7(万元)甲、乙两公司共纳所得税=10.5 + 47.7 =58.2(万元)筹划后可少纳企业所得税 11.8万元( 70 58.2 )。2 .甲公司急需一项生产技术,其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力量,现
3、了解到某高校正准备 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现有两种方案可供甲公司进行选择:一是待该技术研发成功后以 200万元购入;另一方案是委托其开发技术,双方签订委托开发合同,在技术开发成功后 支付开发费200万元给该高校,甲公司即如约获得该技术所有权。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呢?【解析】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案,按我国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技术 必须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在该法律保护期限或合同约定使用期限内平均分期扣除。如果甲 公司将购入技术分十年扣除,则每年税前扣除金额为20万元。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案,甲公司则可将其支付的200万元作为技术开发费。按税法规定,“三新”经费可以实行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
4、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S行摊销。如果这200万元构成这种技术的开发成本,则甲公司可以另外获得100万元抵减应税所得的指标。3 .长江企业集团下属甲、乙两个全资子公司。甲企业今年产销两旺,预计实现销售收 入78 350万元,比上年增长 43%,利润8 520万元,比上年增长 51%;而乙企业今年却 遇到了非常情况,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3 050万元,比上年下降27%,发生亏损340万元。该企业集团的甲乙两企业的所得税适用税率都是25%,两个企业之间产品生产工艺大致相 同,两个企业之间没有购销关系。要求:有哪些税收筹划方法可以达到企业集团整体降低 税收负担的目的?如果采用内部租赁的方法,请设计一个
5、税收筹划方案。解晰】(1)可采取甲、乙两公司合并的方法,使双方盈亏互补,可弥补亏损340万元,少纳企业所得税 85万元(340X 25% ;也可以采用内部租赁的方法,合理的规定租赁 价格,以减少集团公司总体的所得额,减少应纳的企业所得税。(2)采用内部租赁的方法,可将乙公司的生产设备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给甲公司,在 签定租赁协议时适当抬高租赁价格但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被税务机关纳税调整, 使本企业无亏损,以减少集团公司应税所得,从而当年少纳企业所得税85万元(340X25%)。4 .北京新华实业公司为了增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准备提高工人工资水 平,增强内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与主
6、动性。但在如何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即采取何种方式 提高工人工资水平上,领导者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采取直接增加工 资的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直接增加工资的方式不可取,因为个人工资水平的提高,个 人所得税中缴纳额也就相应增大,所以,现金增加的方式不一定有利于工人生活消费水平 的有效提高,他们认为可以采取实物分配的方式,如给工资达到一定基数的职工购买小汽 车,这样对个人、企业双方都有好处,是一个“双赢”的方式。那么,北京新华实业公司 究竟该应选择哪种方式呢?【解析】两种情况下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超过一 定的数额是要纳税的; 另根据国税发【1995】115
7、号的规定,个人取得实物所得应在取得 实物的当月,按照有关凭证上注明的价格或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价格并入其工资、薪金所 得征税。因此,企业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雇员购买住房、汽车等个人消费品也应缴纳个人所 得税。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双赢”的办法,还需要做详细的计算和比较。但一般 来说,既能增加员工福利,企业又能作税前扣除的办法是不发放各种补贴,而是提供福利, 比如企业为职工提供住所、提供假期旅游机会、提供福利设施、提供教育培训机会等,购 买小汽车的所有权为单位,但是为职工无偿使用,或者当住房、汽车达到一定的使用期限 后,单位定期收回,然后通过更换新房、新车或采用其他变通的方式,来实现少纳税。由此可
8、见,为员工提供各种福利,而不是给员工发放补贴和实物既能增加员工福利, 减少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强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可增加企业所得税税 前扣除,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5 .丙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 36万元,预计7残值为1.8万元元,使用年限为 5年。5年 内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如表5-3所示。表5-3丙企业未扣除折旧利润与产量表年 限未扣除折旧利润(元)产量(件)第一年200 0002 000第二年180 0001 800第三年240 O002 400第四年160 O001 600第五年152 0001 700合计932 0009 5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纳税人
9、在各种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年折旧额,分析企业 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得税的情况。【解析】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为:(1)采用直线法,年折旧额=(361.8 ) +5= 6.84 (万元)。(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折旧额计算如表5-10所示。表5-10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各年折旧额单位:万元时间折旧基数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年折旧额账面净值512直线 法第一年3640%14.414.421.6第二年21.640%8.6423.0412.96第三年12.9640%5.18428.2247.776第四年5.9762.98831.2124.788第五年5.976
10、2.98834.21.8(3)日堞J用年数氯和法,各年折旧额计算媚表额递减法11所示。年数总和法表5-11年数总和法下各年折旧额单位:万元企业时间折旧基数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年折旧额账面净值所得 税第一年34.25/1511.411.424.6第二年34.24/159.1220.5215.48第三年第四年34.2=34.23/152/156.844.5627.3631.928.644.08第五年34.21/152.2834.21.8三种小冏1 利彳用旧方油漱负比鬟嵬表企5所12。年折税前 企业所 年折 税前司旧额利润得税旧额利润得税旧额 利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2018246.8413.163.
11、2914.45.61.411.48.62.156.846.8411.1617.162.794.298.645.1849.3618.8162.344.7049.126.848.8817.162.224.29第四年166.849.162.292.98813.0123.2534.5611.442.86第五年15.26.848.362.092.98812.2123.0532.2812.923.23合计93.2034.25914.7534.25914.7534.25914.75纳税分析:,上述计算可以看出,米用直"克法计提力日,在折日期间折1习费用上,匀地.在企业收常中扣除:对禾I润E勺影响也
12、:强均衡的,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可样比较土4J衡。采用双倍余额递;成法和?次总和法I提折旧在折旧期1间折旧费用会随着日寸间的推龙,而逐年减少,对企业收益的抵减也是逐年递减的,企业所得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上升。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之间比较, 年数总和法折旧额递减的幅度比双倍余额递 减法的递减幅度要小,不同年度之间企业所得税税额的差异相对要 小一些。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为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尽量 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加速折旧法 之间,尽量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6 . 丁企业是一家拥有 500多名职工、3000多万元资产的国有工业企业。2008年1月8日,企业开始
13、对办公楼进行维修,在 3月31日以前全部完工,支付全部维修费用为120万元。该企业向税务机关咨询,这笔维修费用能否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税务人员到该企业实地了解情况。翻开该企业的固定资产台账,发现该办公楼原始价值为380万元,折 旧年限为20年,目前已使用8年。于是告诉该企业负责人,该笔维修费不能一次性在税前 扣除,只能增加房屋的固定资产原值,通过提取折旧费的方式逐年扣除。要求:为什么这 笔维修费不能在税前一次扣除 ?请根据该企业这一维修业务做出税收筹划。【解析】(该题已经过时,税法上已没有了改良的概念,以前的改良基本就是现在的大 修理)税法规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大修理支出,可以作为长期待
14、摊费用:第一,修理支 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 50限上;第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 2年 以上。根据此规定,本题中修理费用为 120万元,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80万元, 120/380=31.58%,小于50%不属于税法上的大修理支出,可以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7 .某企业计划2012年度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为150万元,业务宣传费支出为120万元,广告费支出为 480万元。该企业2008年度的预计销售额 8000万元。试对该企业 进行税收筹划。【解析】根据税法的规定,该企业2008年度的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为40万元(8000万元X 5%o)。该企业2012年度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 6
15、0%为90万元,故该企业无法 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10万元(150万元 40万元)。该企业2008年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为1200万元(8000万元X 15%),该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实际发 生额为600万元(120万元+480万元),可以全额扣除。如果该企业事前进行纳税筹划,可以考虑将部分业务招待费转为业务宣传费,比如, 可以将若干次餐饮招待费改为宣传产品用的赠送礼品。这样可以将业务招待费的总额降低 为65万元,而将业务宣传费的支出提高到205万元。此时,该企业 2012年度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的60%为39万元,可以全额扣除。该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总发生额为685万元,
16、亦可全额扣除。通过纳税筹划,企业不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为26 (65-39)万元,由此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21万元(110万元 26万元)X 25% 。8 .A工业企业2012年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8000万元,“销售费用”中列支广告费 1000万元,业务宣传费 400万元,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为 500万元。按税法扣除比例规定, 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超支额为 200万元,该企业总计应纳税所得额为700万元,应纳所得税175万元。由于这两项费用每年超过了列支限额,企业感到税收负担太重。请为该企业 做出税收筹划。【解析】在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中,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是以销售(营业)收 入的一定比
17、例为上限的。这些费用通常与企业市场开拓的需要相关,在竞争越激烈、销售 收入越是上升不太理想的时候。这些费用往往上升得越快,很多企业经常会出现超出列支 比例的现象。因此,对这些费用列支的筹划是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广告费及业务招待费列支限额=8 000X 15%= 1 200(万元)广告费及业务招待费超支金额=(1 000+400) - 1 200= 200(万元)应税所得额=500+200= 700(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700X25%= 175(万元)(删掉,与题干重复,带着也行)纳税分析:若该公司将自己的销售部门独立出去成立一个销售公司,将产品以 7 000 万元的价格出售给销
18、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8 000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其他条件不变,则两个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缴纳情况为: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列支限额=(7 000 + 8 000) X 15%= 2 250(万元)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可据实扣除,不必纳税调整。应税所得额=500(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500X25%= 125(万元)当年可(少)缴企业所得税=175 125 = 50(万元)新成立一个销售公司虽然增加了工商注册等费用,但是由于这些费用是一次性投入长 期发挥效益的,在税收筹划时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虽然可以向以后 年度结转扣除,但经过上述筹划,该公司实现税收筹划的税款的时间价值。企业可利用这
19、 一笔无息税款进行运营以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9 .甲公司2012年度会计利润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均为301000元。甲公司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其财务核算健全,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2012年度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因为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万元,所以甲公司不能适用20%勺优惠税率。其2012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301000X 25%r 75250 (元) ,甲公司2012年度税后利润=301000-75250 = 225750 (元)。试对该公司进行税收筹划。【解析】假设甲公司在 2012年12月底前,增加可在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2000元,或者增
20、加其他可在税前扣除的费用支出2000元,将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降为299000元(301000-2000),那么甲公司就完全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并适用20%勺优惠税率。筹划后甲公司应缴企业所得税为:299000X 20%=59800元)筹划后甲公司税后利润为:299000-59800=239200(元)由此可见,筹划后甲公司虽然会计利润减少了2000元,但是税后利润反而增加了13450 元(239200-225750)。(也可以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将一部分在 2012年12月实现的收入推延至2013年, 从而使2012年的情况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10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成
21、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500万元。在职人员50人,其中符合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残疾人员15人,并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该公司每年支付给每位残疾人员工资为1.2万元。假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2011年申报缴纳增值税100万元,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利润总额60万元。除此之外,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因素,不存在以前年度弥补亏损问题,那么该公司安置的 15名残疾人员是否对自己有利呢?【解析】该汽车零部件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 2011年的税收作一番 筹划。方案一:不享受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2011年应纳的增值税=100(万元)。2011年应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22、100X (7%+3%)=10行元)。2011年应纳的所得税 =(60- 10) X25%=12.5(万元)。2011年实现的净利润=60-10-12.5=37.5( 万元)。方案二:向国税部门申请享受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该公司2011年安置残疾人员15人,己超过10人的法定标准,并且残疾员工占总 员工的比例为30%超过了 25%安置残疾人员15人全部依法签订了 3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应纳的增值税 =100-15X3.5=47.5(万元)。2011年应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47.5 X (7%+3%)=4.75(万元 )。2011年应纳的所得税=(60-4.75- 15X1.2) *25%
23、=9.3125(元)。俄疾人工资加 计扣除)2011 年实现的净利润 =60-4.75-9.3125=45.9375(万元)。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7.75(100-47.5) X(1+7%+3%)百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3.1875 (12.5-9.3125) 万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多实现净利润 8.4375 (45.9375-37.5) 万元。据此,方案二比方案 一少缴纳各种税收 60.9375(57.75+3.1875)万元。这与该公司支付给残疾人员的工资18(1.2 X 15)万元相比,公司净赚 42.9375万元。所以,公司安置
24、残疾人就业不但能为社会 做贡献,积善行德,而且自己还能得实惠,可谓一举两得。第6章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思考、练习与实训一、简答略。二、案例分析1 .某大学教授研究应用经济学,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2012年湖北一家公司和深圳另一家公司同时邀请他前往授课,讲课时间为6天,但是时间重叠了。湖北公司提出给该教授课酬为5.5万元,交通等费用自理;深圳公司只支付5万元,但是负责支付该教授来深圳授课的全部费用,按照该教授到深圳讲课的惯例,他的费用大概为5000元。但是,由于授课时间重叠,请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帮助该教授决策应该到何地讲学能获得最大化 的税后收入?【解析】劳务收入按次征收并适用于20%-40%
25、£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把该教授的费用计入其授课报酬之中,必然会虚增其净收入而适用于更高的税率档次多纳税。接受湖北授课净收入 =55000- 55000 X ( 1 20% X 30%2000=43800 (元)接受深圳授课净收入 =50000 50000 X ( 1 20% X 30%2000=40000 (元) 接受湖北授课没有扣除费用。应将去湖北授课的交通等费用扣除以后来比较净收入, 从而进行选择。若这个费用小于 3800,则选择去湖北授课,否则,去深圳。2 .某设计院工程师王某,利用业余时间为一其他工程研究院设计了一套节水设备,花 费了他将近一年的时间,获得了报酬也非常可观,共
26、有 200万元,对于这笔收入,该工程 师应该如何来获得,其税后收入最大化?【解析】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税制,视该工程师的收入类型适用于不同的 征税规定。可根据工程师与设计研究院的关系程度不一,来做出筹划安排:(1)如果设计院聘用王某为其员工则适用于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工薪所得 税;应纳税额=【(2000000/12-350。X45%13505】X 12=719040 (元)(2)如果设计院不聘用王某,则视为劳务收入来征税,适用于三级超额累 进税率;若劳务报酬一次领取,应纳税=2000000X 1-20% X40% 7000=633000(元)若分 12 次领取,则应纳税=【(20000
27、00/12) X (1-20%) X 408-7000 X 12=556000 (元)(3)如果王某根据这套节水设备将来的市场应用前景以及设计院具体情况也可采取无 形资产投资形式,采取每年企业所得税税后固定利润分配的形式获取相应的收入,则适用 于比例为20%勺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以及营业税。读者可自行计算其税后收入 状况。3 .某市从事加工业的个人独资企业老板钱某,在2012年3月开业后,当年取得经营收入为25万元,一位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帮助大致估算其成本为20万元,这位老板如何纳税,其税后收入最大化?【解析】在其不进行任何税收筹划情况下,钱某应就其净收入部分适用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
28、其个人所得税为50000X 20* 3750=6250元。进行筹划的思路多条,可采取适当地加大支付给其关联方的劳务报酬(备注:各项劳务报酬必须真实存在),每笔支付都不超过2000元的策略,如果支付次数假定为10次,总额就为20000元,则其个人所得税变为30000X 10* 750=2250元4 .王某系某建筑公司工程师,他为本市一建筑设计院设计建筑图纸,取得劳务报酬收 入8000元。请问如何进行税收筹划使王某少缴税甚至不缴税?【解析】可进行多次支付这笔劳务报酬实现不纳税或少纳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若一次性取得,则应纳税=8000X 1 20% X20%=128优若分10次取得,每次800元,则
29、不必纳税。5 .纳税人郑某2012年8月给几家公司提供劳务,同时取得多项收入:给某设计院设计 了一套工程图纸,获得设计费 1万元;给某外资企业当 15天兼职翻译,获得1.5万元的翻 译报酬;给某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帮助,获得该企业的2万元报酬。郑某如何纳税?又有何种筹划方法使其少纳税?【解析】纳税人郑某提供多项劳务并取得相应的劳务收入,应分别就其所得分别缴纳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工程图纸设计费个人所得税为10000X ( 1-20%X20%=1600(元)给外资担当15天翻译报酬个人所得税为15000X ( 1-20%X20%=2400(元)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个人所得税为 20000X ( 120
30、%X20%=3200(元)8月份其劳务性质的个人所得税总额为 7200元。由于郑某提供的这些劳务中有些是经常而固定地发生如给业提供的技术服务,那么这些费用的支付,郑某可与A企业协商签订返聘合同采取工资形式来支付,这样劳务收入并可平均到一年的 十二月中平均发放,每月仅为1700左右,而低于免征额3500元, 这样便可节约这笔劳务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而其他不经营发生的劳 务收入,尽管不能转化为低收入时的工薪所得而节约税收支出,也 可与用工单位协商,采取多次支付方式来降低劳务报酬所需要缴纳 的个人所得税。6 .甲企业为季节性生产企业,该企业职工实行计件工资,其一年中只有8个月生产,在8个月生产期间,职
31、工平均工资为 6000元/月。其他月份只有基本工资 600元/月。要求: 请为甲企业的职工进行税收筹划以减少税收负担。筹划前,企业每一职工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如下:【(6000-350。X 103-)105 X 8=1160筹划后,可与职工签订合同,将不生产月份与生产月份一样发 工资,每月发放4200(6000 X 8+600X 4)/12),则每个职工全年应纳 税=(4200-3500) X 3%X 12=25玩,节税 1160-252=908元。7 .乙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2012年聘请了一位美籍财务顾问。合同约定,其月薪为人民币10万元,除此之外无其他报酬。要求:为减轻税负,该顾问的工
32、作合同可以如何 修订?【解析】纳税分析:若按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则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00 4800) X45如13505X 12= 352020 (元)若在签定合同时,以劳务报酬支付给该顾问,则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00X ( 1 20% X40* 7000X1X40%2= 300000 (元)如此该顾问每年可少纳个人所得税 52020元(352020- 300000)8 .北京市某大学张博士,是中国的居民纳税人,他同时在英国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2012年6月,张博士从国内大学取得工资性收入 6500元,同时又从美国大学获得一定的 收入,折合成人民币15000元。要求:(1)试比较张博士能提供与不能提供英国大学工资 证明文件的应纳税额?(2)为减轻税负,张博士应怎样做 ?【解析】根据国税发【1994】89号的相关规定,如果张博士不能提供有效证明文件,则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工资类所得应合并征税:应纳税所得额=6 500+ 15 000 3500= 18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8000X 25% -4005= 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协议书字眼
- 美容院代管理合同协议书
- 车位合同协议书
- 离婚合同协议书拍照
- 购买销售合同协议书
- 酒鬼合同协议书
- 结果协议书合同模板
- 房屋回购合同协议书模板
- 建筑招投标合同协议书
- 养老院理发合同协议书
- 运营管理-理论与实践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央财经大学
- 基于PLC的自动洗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职域行销BBC模式开拓流程-企业客户营销技巧策略-人寿保险营销实战-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大全-
- 【基于4P理论的得物APP网络营销策略优化探究14000字(论文)】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全套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2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
- 2019年压力性损伤预防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 中国古诗词探胜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