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 南版 生 物 七年 级上 册复 习 资 料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等五大类群,除 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遗传变异应激性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1 .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二.栖息地栖息地指
2、: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
3、)。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二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 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 用凹面镜和大光圈。2 .显微镜的使用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观察:在观
4、察时,镜筒应先 下降,此时眼睛注视 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 ( 左、右都要眼睁开)2、 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 (上下、 左右颠倒,如 ; ” 9” 在视野中是“ 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同样光源下,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 越暗 ,细胞数目越少。视野中央细胞数目与扩大倍数成反比。例如:目镜10x、物镜10x视野中央细胞数目细胞数目8 个,先目镜不
5、变,物镜换为40X, 视野中细胞数目为2 个( 8/4=2 )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6、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 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7、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镜筒 下降 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物镜 。8、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 右下方) 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 左下方) 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9、判断污点位置: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随着移动,则污点在标本 上;若污点不动,则污点在镜头上。再转动转换器,
6、若污点消失,则污点在原来的物镜 上;若污点仍在,则污点在目镜 上。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分为擦、滴、撕、展、盖、染。注意: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滴 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滴 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取材前要先漱口,是为了 除去食物残渣;盖盖玻片时,为 避免产生气泡,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色时应在盖玻片的 一侧滴加碘液
7、,从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a.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4,2,1,3(必考)盖的方法:用镶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白放平。(目的:避免产生气泡)五、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必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表皮细胞植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有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护细胞质 不停地流动, 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 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
8、所, 提供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能量( 线粒体、叶绿体均为“能量转换器”。)液泡 内含细胞液, 如西瓜的汁液等水果汁液都是细胞液( 2). 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护。细胞质:不停地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六、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细胞的分裂: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1)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即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9、2)细胞的分裂过程 遗传物质(染色体)进行复制 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细胞质分成两份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 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 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 . 细胞的分化:( 1)分化: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2)组织: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 形态 相似, 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 叫做组织。( 3)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其中人体中数目最多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4)植物的
10、几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西红柿果肉)、保护组织(西红柿皮、苹果皮等)、输导组织(导管、筛管等)、机械组织(一些木纤维,石细胞,如叶脉,花生的果壳)、分生组织。( 5)癌细胞的特点: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6)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七、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器官:不同的组织 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 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 生殖器 官)。皮肤就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2、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 起构成系统
11、。哺乳动物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可这样记忆:呼吸运动、消化循环、内分 泌尿、神经生殖)。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4、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二单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八、植物的类群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多细胞的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胞子繁殖,一般生活在水中。常见植物:衣藻(单细胞)、 水绵、海带、紫菜、石花菜、鹿角菜等。藻类植物是浮游动物和鱼类的饵料,是 大气中氧气
12、的主要来源(90% ,美味食品、提取药物、仪器原料、工业材料等。2、苔葬植物:有了茎和叶的分化,根为假根,起固着作用。常见苔葬植物:葫芦 薛、地钱、泥炭辞、黑辞。 苔葬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有真正的根、茎、叶 的分化,体内出现了 输导组织(导 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体形较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 较强,抱子繁殖后代,在叶片的背面有成熟的褐色的抱子囊。受精作用离不开水,所以生活在 阴暗潮湿的环境常见植物:砂楞、满江红、卷柏古代蕨类植物被埋在地下可形成煤炭4、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根、茎、叶内都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分为
1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多为高大乔木,受精作用不需要水,生活在干旱的环境。常见植物: 松、杉、柏、银杏、苏铁 等,可药用、 食用、观赏。6、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受精作用不需要水,生活在各种环境中,是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常见植物:各种绿色开花植物提供食物、观赏、能源、工业等。植物类群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生殖方式生殖特点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有的是单细胞,即使是多细胞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抱子生殖都不产生种子,生殖过程离不开水苔鲜植物阴暗潮湿的地方有茎
14、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阴暗潮湿的地方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化出了输导组织裸子植物陆地上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多为高大乔木,受精作用不需要水,生活在干旱的环境。种子生殖真正的陆生植 物,生殖过程 脱离水的限被子植物陆地上在根、茎、叶、花、果实、 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 皮包被着,双受精,受精作 用不需要水,生活在各环境 中,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制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九、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蒸腾作用:1、概念:植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水分,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其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 和空气流动状况 的影响
15、。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叶。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 表皮、叶肉、叶脉 三部分。3、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是植物体蒸腾 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氧气和二氧化碳)(一般下表皮多于上表皮。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 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4、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5、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 由根部向上运输 (3)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4)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16、促进水循环。6.蒸腾作用的应用:(1)大树底下好乘凉(2)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去掉部分枝叶傍晚或阴天移栽注意遮阳移栽时,保护根部结构。7、植物对水、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散失:约99卿于蒸腾作用利用:约1%ffl于光合作用等植物体(在任何时期)吸收的水分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了。(二)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必考:“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把叶片中的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部分遮光:将一
17、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见光部分:对照组。遮光部分:实验组;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 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易燃。当叶片脱至黄白色停止);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染色(有淀粉的部位遇碘变蓝色 广结果(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结论):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 .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为增加产量,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3 .实验:绿叶在
18、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受热易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为实验组(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乙装置为对照组(装有清水)实验现象:两个装置在光下都有气泡产生。甲装置产生的气泡多于乙装置。(两个装置收集到的气体都是 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注意:甲装置的碳酸氢钠可以换为氢氧化钠。不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产生的气泡会比清水中产生的气泡更少。4 .海尔蒙特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质量的增加不是来源于土壤。5 .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原因: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
19、阳光台匕 目匕。描述绿色植物白呼吸作用。 A(1)呼吸作用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活细胞的线粒体公式: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 +水+能量(储存能量)(2)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发出去。(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保存蔬菜 水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松土、排涝 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
20、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种植农 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适当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能够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抑制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延长保质期(4)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外界条件影 响生产措施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乂减弱储臧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遍水分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氧气一定浓度内随氧浓度增加而加强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1、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起着 能量转化的作用。2、绿色植
21、物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直接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1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三、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另一方面减缓陆地水径流,增加地下水含量,对维持水分平衡起重
22、要作用。【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场所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活细胞条件有光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产物有机物和氧二氧化碳和水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1、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是呼吸作用所释放 出来的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十、动物的类群1 .根据动物的身体内是否具有脊庄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 .无脊椎动物共同点是体内不具有脊柱。A.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生
23、物,身体呈圆筒状,体壁仅有两层细胞组 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桃花水母、海蛰、海葵、珊瑚虫B.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多数影寄生生活(涡虫除外)如涡虫、 血吸虫、绦虫。C.线形动物:细线状或圆筒状,两头尖,有口有肛门。如:秀丽隐杆线虫、 蛔虫。D.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蚂蟾、沙蚕等运动:肌肉和刚毛,呼吸:湿润的体壁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称为蠕虫动物E.节肢动物种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 表有外骨骼。外骨骼的作用: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散失。身体分为头部、胸部 、腹部三部分,呼吸器官为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24、。可分为昆虫纲(家蚕)、甲壳纲(虾蟹)、蛛形纲(蜘蛛) 和多足纲(娱蚣)。注意:昆虫的判断依据是 成虫具有三对足,两对翅3.脊椎动物共同点:身体背部具有脊柱。A.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流线型,体表一般有鳞片,用鳏呼吸, 用鳗黄泳。 身体两侧有感觉器官一一侧线,能够感知水流、测定方向。(3)鲫鱼的各种鳍中,胸鳍和腹鳍主要起维持鱼体平衡的作鱼类利于游泳的特点:(1)减小阻力: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体表 分泌黏液。(2)游泳:动力由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鳍具有协调平衡的作用。(3)呼吸:鳏。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鳏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A.取食 B. 呼吸
25、C. 喝水 D. 平衡身体【解析】选B。本题考查鱼 的呼吸特点。鱼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鳏中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水流过鳏 的时候,水中的氧气可以扩散到鱼鳏中的毛细血管,同时,鳏中的二氧化碳也可 以扩散到水中,小金鱼的口和鳏盖不停地交替张合,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完成呼 吸。B.鸟类:鸟类:适于飞行。 主要特征:身体流线型。体表有羽毛,前 肢变成翼。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家鸽的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家鸽的口中没有牙齿,食物经咽、食管进入嗪囊 暂时储存和软化,然后进入肌胃经研磨初步消化,最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没消 化的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直肠很短经泄殖腔排出体外,有助于减轻家鸽自身
26、的重 量。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动力。双重呼吸(肺和气囊)为飞行提供充足氧气。家鸽利于飞行的特点:(1)减轻体重:骨薄且中空;无齿、无膀胱,直肠 短不储存粪便。(2)减小阻力:流线型;被覆羽毛。 (3)飞行器官:翼; 胸肌发达,动力充足。(4)能量供给: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双重呼吸,氧气足;二心房二心 室,运输能力强。C.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水中 用鳏呼吸 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体温不恒定。如青蛙、蟾蛛、大鲸D.爬行纲 晰蜴、鳖、蛇、壁虎、龟等变温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E.哺乳类: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
27、,具有保温作用,对维持体温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牙齿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 ;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体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家兔的门齿臼齿个有什么特点这与它的什么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其以植物为食相适应。食肉动物有犬齿(撕裂食物)盲肠特别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4.恒温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的体温恒定,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变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十一:微生物的类群1 .病毒:A.主要特征: 没有细胞结构由 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核酸构成;B.生活方式:寄生。C.繁殖方式自我复制。2 .细菌:单细胞生物 A.主要
28、特征:无成形的细胞核。B. 生活方式:寄生和腐生。C.结构:基本结构(共同)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特殊结构(有的细菌具有)鞭毛运动荚膜保护,耐高温干燥D.形态: 杆状、球状、螺旋状。可根据形态对细菌分类e.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f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3 .真菌:A.类别: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霉菌)等。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 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制造在利用来制作有机物。 二、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什么是固氮作用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 植物不能
29、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这个过 程叫固氮作用。什么是固氮微生物这样的而微生物叫做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十二、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假设是对实验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一种有根据的猜测。所以可能与结论不符合。实验是验证假设的途径,包括制定计划和 实施计划(有的实验可能有多个变量) 验变量引起。 科学探究 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获取事实和证据的途径有观察、 调查、实验等;得出结论的重要 过程是推理和判断。【练习】1.科学探究时, 常常需要进行 对照 实验,同时 还要选出控制变量,这样才可能 成功
30、。2.如果要证明“真菌适 宜生存在温暖、潮湿以及富含营 养物质的环境中”这个结论, 应该要设计3组对照实验生物 的分类 4.实验材料达一定数 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 然性;获得普遍的规律。5.计算 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十四、生物的分类通常根 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分为动 物、植物和微生物。1.分类的基本依据:形态的实验。 即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目的是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由实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分类的最主要依据是形态结构特征。2.生物分类等级(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3种是最基本最小的分类单位。4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数量越少;生物间亲缘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班开讲介绍
- 电话销售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第三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 脉管炎的临床护理
- 非性病性梅毒的临床护理
- 采购员试用期工作总结
- 消防安全培训动态
- 浴室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
- 英语b和计算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年中考物理综合复习(压轴特训100题55大考点)(原卷版+解析)
- -《经济法学》1234形考任务答案-国开2024年秋
- 2025上海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可持续飞机能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TCGIA0012017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
- 西红门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及环卫停车场工程报告表
- 2025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题(附答案)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 车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机械装配技术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