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学设计_第1页
《活化石》教学设计_第2页
《活化石》教学设计_第3页
《活化石》教学设计_第4页
《活化石》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活化石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册(许昌市东城区李庄小学 赵蕾)教材简析:活化石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科学 。课文通过介绍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活化石,从而对活化石产生浓厚的兴趣。文章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化、孙、代、植”4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3、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识,感悟银杏树的珍贵、独特和寿命长。教学重点:正确识字,规范书写4个生字。教学难

2、点: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字理游戏,引出“化石”1、游戏:看图猜字(课件:依次出示“月、木、人、北、化”的图形文字)2、课件重点展示:“化”字的演化过程,理解“化”字含有“变化”的意思,这也是我们汉字的又一种构字方法“会意”。3、 对比学习“化”和“花”:花是形声字,上下结构;而“化”是左右结构,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左窄右宽。4、 指导书写:边写边讲书写要领。(提醒注意:左边的撇不要写得太平、太弯,竖要直,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竖弯钩在拐弯时不能写成直的,要向上钩。)、组词练习(化身、变化、化妆),引出课题。二、巧识“博”字,引

3、出课题、认读“博物馆”一词(课件:“博物馆”的图 )2、联想学习“博”字,课件展示“十”字旁。(提醒:“十”字旁的一橫一竖如同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的线,因此用它作偏旁的字就有多和广的意思。)3、联系理解“博物” 和“博物馆”的意思,拓展读词(课件出示:博士、博学、博大、博爱、博才多艺)4、出示化石图片,认识“化石”。(讲解:这些远古时代的动物、植物,他们被埋藏在地底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科学家把他们叫做化石。)5、读句子“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引出“活化石”,板书课题。三、初读感知,集中识字1、生自由读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

4、读通句子)2、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bó zhn sn jué ròu sh博物馆 珍贵 公孙树 灭绝 食肉 历史shú xi hé taoqu fá x熟 悉 核 桃缺 乏 稀有3、指读检测,纠正字音。(提醒注意:珍、史、悉是翘舌音,熟悉和核桃是轻声)4、不同形式,反复练读(课件:词语去拼音)5、游戏:猜一猜,连一连。(课件:悉、肉、史、缺的古字与今字)6、课件出示:珍、孙、绝、核、稀,进行归类记字。(提醒:均为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或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四、朗读感悟,识写结合1、生自读全文(提出要求:课文中都写了

5、哪几种“活化石”?)、指生回答。(随机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教师质疑:课文的第几段写得是“银杏树”?、指生读第二段。(提出要求:边听边想,你从这一段知道了什么?)5、根据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卡片:白果树,公孙树6、了解银杏树的珍贵。(课件:银杏树图片)(介绍资料:在三亿多年前,银杏类植物几乎分布于全世界,后来由于地球的气温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动、植物都灭绝,而银杏树凭着顽强的适应能力生存了下来,所以它十分“珍贵”。7、学习“珍”字。(课件:“珍贵”及“王、玉”的图,理解 “王”是一根绳子穿了三块玉的象形,中国人很喜欢玉,用玉和王字旁来表示珍贵、少有。)8、指导朗读,抓住句子,体会银杏树

6、的珍贵。句1: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句2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趣记“孙”字,指导书写:边讲边范写。(讲解:银杏树长得太慢了,小时候栽下一棵银杏树,等有孩子了,写“子”,横变成提:孩子又有了小孩子,写“小”字,也就是有了孙子之后,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10、感情朗读句2.11、请一生上台指认银杏树叶,理解“辨认”一词(课件:各种树叶图)引出句3: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12、指导朗读,学习用ABB_式的词语填空(课件出示:一块块 一条条 一棵棵 一只只 五、指导书写,渗透德育1、比较“代、植”,发现异同(课件:代、植、化、孙)(提醒观察:结构、宽窄、高低、穿插、笔画变化)2、课件重点展示:“植”的变化。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书写要领。(提醒注意:“木”变成偏旁的时候要收窄,捺也变成了点,给右边的“直”让出地方。中国的汉字都懂得相互礼让的道理。因此,与同学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