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_第1页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_第2页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_第3页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_第4页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T 449-2000  (2000-01-19发布,2000-07-01实施)前 言  本标准在对QC/T 449-1999保温汽车、冷藏汽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修订时,保留了QC/T 4491999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情况的部分内容。对于整车基本性能的试验,基本采用了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并将可靠性试验以故障模式为考核依据,对于厢体专项性能试验,主要对漏气倍数和传热系数及静态调温等几项试验有所改动,以使其更加合理,符合国际规范。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449-1999。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

2、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考格尔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春曦、郜友乐、陈仁奎、张常菁、韩纪银。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4492000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      代替QC/T 449199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温车、冷藏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定型汽车二类底盘改装的保温车和冷藏车(本标准

3、中系指机械制冷式冷藏车)及保温半挂车、冷藏半挂车,其它同类车型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l496-19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GB l4761-1999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4、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  GB/T 12538-19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  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GB/T 12543-19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545-1990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12540-19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  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 12547-19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5、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 l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QC/T 589-1999 厢式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 试验条件  保温车、冷藏车的试验条件和试验准备按GB/T 12534的规定。4 试验方法4.1 保温车、冷藏车尺寸参数的测量按GB/T 12673的规定进行。4.2 保温车、冷藏车重心高度的测定按GB/T 12538的规

6、定进行。4.3 保温车、冷藏车质量参数的测定按GB/T 12674的规定进行。4.4 最高车速试验按GB/T 12544的规定进行。4.5 加速性能试验按GB/T 12543的规定进行。4.6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按GB/T 12547的规定进行。4.7 爬陡坡试验按GB/T 12539的规定进行。4.8 燃料消耗量试验按GB/T 12545的规定进行。4.9 滑行试验按GB/T 12536的规定进行。4.10 保温车、冷藏车制动试验GB 12676的规定进行。4.11 保温车、冷藏车最小转弯直径试验按GB/T 12540的规定进行。4.12 噪声的测量按GB 1496的规定进行。4.13 汽油车

7、的排放物测量按GB 14761的规定进行;柴油机的排放物测量按GB 3847的规定进行。4.14 可靠性行驶试验。 试验目的      淋雨检验时,降雨强度为57mm/min,方向与铅垂成45°   试验分两级,具体要求见表1。表1 一 级二 级试验场所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遮阳和无其它热源影响的室内或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车       厢空载,内部清洁,地板排水孔、蒸发器排水孔预先堵塞,门和通风装置处于正常关闭状态车厢内外压力差(100±10)Pa感温

8、元件布置距车厢外顶部中央上方和车厢内地板上方0.1m处各设一个测温点车厢内外温度在288298K范围内,每一感温元件稳定在±1.5K内,各元件间温差不大于3K大于273K,每一感温元件稳定在±3K内 试验仪器  a)温度计、感温元件;  b)压差计;  c)流量计;  d)压力表;    试验结果填入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B1,所测流量应换算成标准状况(273K,1.013×105Pa)下流量,对容积式流量计采用公式(1)加以修正。对其他流量计也应采用相应的修正方法,将测量结果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

9、流量。                                 V=(P0T/PT0)V0(1)式中:V标准状态下的漏气量,m3/h;      V0流量计所测量的漏气量,m3/h;   &#

10、160;  T标准状态下绝对温度,273K;      T0流量测量处空气的绝对温度,K;      P标准大气压力 1.013×105 Pa;      P0流量测量处空气的绝对压力,Pa。4.17 隔热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试验条件分两部分,具体要求见表2。 表2 一 级二 级试验场所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遮阳和无其它热源影响的室内或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气流速度距车厢外表面0.1m处不大于2m/s车

11、       厢空载,内部清洁,干燥,地板排水孔和蒸发器排水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门和通风装置按正常方式关闭感温元件布置 设在距车厢内外表面0.1m处,在车厢内外8个顶角和车厢内外各4个纵向表面的中心各设一个,内外各设12个测点设在距车厢内外0.1m处,在车厢内外6个面的中心各设一点,内外各设有6个测点温度平均壁温293298K不高于308K车厢内外温差不小于20K车厢外温度感温元件最大差温不大于2K,平均温差不大于1.5K 感温元件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度稳定在±1.5内车厢内温度感温元件最大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

12、差不大于1.5K 感温元件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度稳定在±1.5K内电功率波动最大加热功率与最小加热功率之差不大于最小加热功率的3% 试验仪器  a)瓦特表;  b)温度计、感温元件;  c)风速计。    测试结果填入附录B表B2,总漏热率用公式(2)计算                      

13、;   U0 =Q/(i/e) (2)式中:U0平均壁温为时的总漏热率,W/K;      Q车厢内加热稳定时的总耗功率,W;      i车厢内部平均温度,即为各感温元件指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K;       e车厢外部平均温度,即为各感温元件指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K。4.18 静态调温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冷藏车静态时在给定外温e的条件下保持额定内温i  试验分三级,具体要求见表3,其中第

14、三级试验只使用于出厂试验见表3,其中第三级试验只使用于出厂试验。 表3 一 级二 级三 级实验场所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无直射阳光及其它热量影响的室内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遮阳无雨的自然环境气流速度距车厢外表面0.1m处不大于2m/s车    厢空载、新车,门和通风装置按正常方式关闭,地板排水孔和蒸发器排水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感温元件布置除表2规定的布置外,另在蒸发器空气进出口处各均布4个除表2规定的布置外,另在蒸发器空气进出口处各均布2个车厢内外各1个 温    度  车厢外温度稳定在(303±

15、0.5)K,感温元件间温差不大于2K车厢外温度可在298308K范围内任意选定,并稳定在±1.5K内,感温元件间温差不大于3K,车厢内外温差不大于3K车厢外温度不低于273K,车厢内外温度不大于5K 试验仪器a)瓦特表b)温度计、感温元件;c)风速计。                            &

16、#160;     Qa0.25U(e-i)    (3)式中:Qa附加热负荷,W;      U漏热率,W/K,其值见QC/T 450-2000中表3。a  试验结果填入附录B表B3,并按图1样式绘制降温曲线。 出厂检验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见表4。 表4 出 厂 试 验型 式 检 验道         路一般公路4级公路不少于40%天&#

17、160;        气无    雨可有雨环境温度高于278K288308K装载情况空        载平均速度3040km/h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见表5。 表5 出 厂 试 验生产一致性检验定 型 试 验温度控制器调定温度调温范围的下限的二分之一调温范围的下限降温试验次数123调温试验次数125 数据处理  测试数据填入附录B4。附录A(标准的附录)测量仪器的精度   测量仪器精度的选择应保证测量误差

18、不超过如下规定。 测 量 参 数允许最大测量误差试  验  级  别一 级二 级三 级表面积0.5%1%1%空气压力3%3%5%空气流量3%3%5%空气温度,K0.250.51.0电功率0.5%1%1%气流速度3%3%5%附录B(标准的附录)保温车、冷藏车专用性试验记录表   以下各表主要使用于二级试验条件,如果用一级或三级试验条件,可按各表格式另定。 表B1 车厢漏气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车型号          出厂日期    

19、;      环境温度          厢体内容积          传热面积         当地大气压力       试验时间      

20、60;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次数时间空气温度,K流量测量处压力 Pa车厢内外压力差 Pa流  量计  所漏气量m3/h标准状态下漏气  量m3/h车厢内车厢外流  量测量处12345678平均值表B2 厢体漏热率试验记录表 试验车名称及型号   

21、0;    出厂日期        环境温度        制冷机型号              试验时间               &#

22、160;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次数时间

23、内部温度,K外部温度,K内外温差(I-e)k平 均 壁面 温 度(I-e)/2 k加热总功率W总漏热率W/K123456平均123456平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平均值表B3 静态调温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车名称及型号                出厂编号              

24、;  制冷机型号          制冷量         环境温度             试验地点            试验日期       试验人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