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和平山前期山石资源开采情况及今后开发方案_第1页
和平、和平山前期山石资源开采情况及今后开发方案_第2页
和平、和平山前期山石资源开采情况及今后开发方案_第3页
和平、和平山前期山石资源开采情况及今后开发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平、和平山前期山石资源开采情况及今后开发方案    一、“两山”前期资源开发情况 (一)、“两山”资源开发情况和平、和平山简称两山,座落在和平市城以北15公里处和30公里处,并且分别由东山、中山和西山组成。和平主要矿种是建筑石料用灰岩,并有少量水泥用灰岩,矿区面积0.698平方公里,估算储量332.65万方,经多年开采现有储量107.22万方,其中劳改厂矿区面积0.6平方公里,原有储量94.43万方,经多年开采现有储量52.43万方。和平山矿区面积0.764平方公里,其中东山0.34平方公里,中山(市石材厂)0.364平方公里,西小山0.06平方公里,

2、资源储量305万方,其中东山120万方,中山154万方,西小山31万方,经多年开采,已开采155万方,现有储量150万方。其中东山66万方,中山64万方,西小山20万方。两山以山石资源闻名,且石质好,品位高,是建筑建材的好石料。尤其是和平山的大理石,具有较高的品位价值,可分稻香玉、彩云玉和灰云大理石。其中“稻香玉”为灰黑色底有黄色蠕虫状团块;“彩云玉”为灰黑色底有肉红色或黄色蠕虫状团块;还有一种“灰云”品种。上述岩石肖化硬度在17-76(HS)之间,体积密度为2.70g/cm3,经磨光表面呈现出别致的花纹,反射率较弱,大都属于玻璃光泽,是建材、装修的好材料。自70年代以来,两山山石资源得到不断

3、开发,近几年来大理石开发较快,产品畅销国内外。但由于观念淡薄,投资不足,设备简陋,年开采量有限。由于技术低下,乱采滥挖屡禁不止,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造成了地质环境的破坏。(二)、“两山”开发的情况及存在难题难题总是贯穿矿管工作全过程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律为根据的,在各种难题中,归纳起来以下几点更具有针对性:一是无证开采。无证开采和平及和平都同时存在,且屡禁不止。和平镇下属6个石料厂于99年8月28日至30日,依法申请由原地矿局办理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3年,也就是说到2002年8月28日已经到期,且由原来6家现已有近50家采矿。和平山除和平石材厂2002年5月原采矿许可

4、证由市局批准办理延续手续外(2003年5月已到期),其余3个石料厂虽于99年5月18日由原地矿局办理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3年,即2002年5月18日到期,且每年采矿权人不固定,随意更换,也不利于采矿权的管理。根据地矿(1991)274号文件规定,原采矿许可证自行失效,按无证采矿论处,也就是说其采矿活动是违法的。根据矿法及和平市经贸委、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工商局2001141号联合通知精神,“对无证开采的矿山应当坚决取缔,并责令赔偿损失,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二是无序开采,乱采滥挖。采矿权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开采或开采,存在着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

5、厚弃薄、乱采滥挖及粗放式、掠夺式开发经营等难题。对此,原地矿局于2002年元月7日以涡矿200201号文件,向市政府呈报了关于和平、和平山停业整顿的请示,并于2002年4月1日以涡矿字200202号文件,向和平镇下属6个石料厂下达了限期整改的通知书,但无动于衷,仍继续开采。三是开采方法落后,矿业技术管理程度低。两山采矿除和平山“和平昕阳石材有限公司”(原和平石材厂)采用“静态爆破”外,其余均采用“风枪打眼”或“人工打眼”放炮方法开采,劳动强度大,台班生产才能差,采矿业主缺乏整体长远,急功近利,盲目蛮干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投资少,设备简陋,技术人员缺乏,资源利用程度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小打

6、小敲的零星开采,当前采石业主短期行为严重,舍不得投资,设备简陋,技术人员缺乏,为取得高效益,对薄利、微利的矿体放弃开采,对利大、见效快的矿体蜂拥而上,蚂蚁蚕食般的你争我夺,由此造成了整体矿山零星分割开采。由于粗放式,掠夺式开采,本来可以开采出价格在几百元(大理石荒料)或几十元(一般荒料)的大块石料,结果却开采出价格仅20元左右一吨的碎石。由此看来资源损失、浪费严重及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低下,不是显而易见吗?五是隐患事故苗头严重。主要表现是违章作业,安全生产投入不够,制度不落施,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三)、难题产生的原因难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详细形态是自身利益的驱动和法律观念的淡薄。1、观念单

7、薄,即矿产资源的忧患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所谓矿产资源的忧患意识淡薄,表如今人们对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矿产资源的紧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以及我市对矿产资源需求量迅猛增长,探明储量消耗过快,后备储量不足,矿产资源的形势日益严峻认识不足。目前,人们的矿产资源价值观念淡薄,盲目乐观情绪滋长,浪费和人为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较为普遍。所谓法律观念淡薄,即一些人的矿产资源法制观念淡薄,对存在于本地或“自家”范围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从而产生了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这样不仅破坏正常有序的矿业秩序,而且侵吞、浪费和破坏了大量的矿产资源。2、地方保护意识干扰。打

8、着发展镇镇经济,保护农民利益等旗号,不仅破坏浪费资源,而且是导致矿业秩序出现反复的重要原因,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镇镇负责同志对国家征收的费收,看到大局,但更注重小局,维护国家利益,但先保证本地利益。对于按矿产资源法加大矿山管理及补偿费的征收工作,不感兴趣,不帮助,甚至以镇镇统收为名,从中作梗。3、管理错位,导致无序开采。管理错位,详细表如今以下3个方面:一是管理意识错位。有的镇镇负责人认为,资源和采矿企业在我的地盘,管理权就理所当然归镇镇政府,致使矿管部门对采矿企业的监督管理未能大力发扬;二是管理重心定位不准。基层干部从部分利益和眼前利益出发,一手硬,一手软,管理重心定位不准,重开发,轻保护,

9、重采矿,轻,重微观管理,轻宏观调控,重事后救火,轻事前防范,对矿管出现的难题,习惯用堵,不善用疏;三是管理方法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习惯用老思维、老措施来解决新情况、新难题,管理手段还大量残存着经济的烙印。用行政手段多,用法制手段,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少,资产经营理念不强,对发扬市场的作用,以经济杠杆来调控资源开发总量方面认识不足并缺乏有效措施。在山石开采中,对设备简陋,技术落后,随采随走,不具备实体性,点多面广,掠夺性开采的个体采矿人,也难以标准其采矿活动。(四)、效益及前景分析1、目前两山开采处在“两大”,“一高”,“一差”效益低下,进退两难的境地。所谓“两大”,一是开采难度增大。前几十年,山体报露面大,容易开采,而今突出部位越来越少,给开采带来了诸多不便;二是管理费用加大。由于开采方法采用打眼放炮,采挖掘运难度逐年增大,险情事故不断,由此,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和费用,镇收取管理费,从以前的一个堂窝几百元到如今上千元,甚至上万元。所谓“一高”,即生产成本高。经调查了解,开一方大理石,包括剥离土层,征地及青苗附物的补偿,钻眼放炮,装卸运输等工本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