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量价关系0_第1页
股市中量价关系0_第2页
股市中量价关系0_第3页
股市中量价关系0_第4页
股市中量价关系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由于在股市投资有资本限制前提,于买卖股票时需多加研判。第一成交量是股市资金多寡的指标:资金充沛成交量增加,资金萎缩则成交量萎缩。第二成交量是股价上涨的能源,能源充足才足以推动股价向上。当日量研判当日量研判v1、单日成交量高于短期,中期和长期平均、单日成交量高于短期,中期和长期平均量,表示短期,中期和长期人气转强;反之,量,表示短期,中期和长期人气转强;反之,短期,中期和长期人气转弱。短期,中期和长期人气转弱。 2、股价均线法则亦适用于成交量均线法则、股价均线法则亦适用于成交量均线法则(5MT突过突过20MT回档不破回档不破20MT再往上)再往上)v3、个股价格突破阻力线时,成交量出现巨量,其

2、次日变化如下u 开高盘:1 未跌破开盘价以前随时有扎空可能。2 跌破 开盘价则宜防向下测试,巨量收盘未跌以前尚可,若不幸跌破则宜防行情结束。u 开低盘:突破巨量收盘尚可,若迟迟无法向上突破,则宜防行情结束。总之极短线未出现跌破昨日低点前持股续抱,若出现跌破则确认行情结束。4 股价下跌,向下跌破股价型态,或破上升趋势或中长均线,同时出现大量,是股价下跌趋势反转的讯号。量与型态量与型态v (1)有时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而)有时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而逐渐上涨,渐渐地走势突破成为垂直上升的喷逐渐上涨,渐渐地走势突破成为垂直上升的喷出阶段,成交量急剧增加,股价跃升暴涨;紧出阶段,成交量急剧增加,

3、股价跃升暴涨;紧接着股价急速下跌且成交量大幅萎缩,这一现接着股价急速下跌且成交量大幅萎缩,这一现象表示涨势已到未期,上升乏力,走势力竭,象表示涨势已到未期,上升乏力,走势力竭,显示出趋势反转现象。反转所具的意义将视前显示出趋势反转现象。反转所具的意义将视前一波股价上涨幅度的大小乃成交量扩增(套牢一波股价上涨幅度的大小乃成交量扩增(套牢量)的程度而定量)的程度而定v高档区:v2、当市场行情持续上涨持久后,出现急剧增、当市场行情持续上涨持久后,出现急剧增加的成交量,而股价却上涨乏力,在高档盘加的成交量,而股价却上涨乏力,在高档盘旋无法再向上大幅上涨,显示股价在高档大旋无法再向上大幅上涨,显示股价在

4、高档大幅震荡,卖压严重,从而形成股价下跌。幅震荡,卖压严重,从而形成股价下跌。v3 多头市场进入尾声时,大盘虽屡创新高,多头市场进入尾声时,大盘虽屡创新高,但个股之短期平均成交量也已呈现递减,表但个股之短期平均成交量也已呈现递减,表示该股之短期人气减弱,其股价随时会负反示该股之短期人气减弱,其股价随时会负反转而下。转而下。v低档区:低档区:v 1 在一波长期下跌,形成六日均在一波长期下跌,形成六日均量的谷底后,股价回升,成交量并量的谷底后,股价回升,成交量并没因股价上涨而递增,股价上涨欲没因股价上涨而递增,股价上涨欲振乏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先前谷底振乏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先前谷底附近或者高于谷底,

5、当第三谷底的附近或者高于谷底,当第三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二谷底(窒息量)发成交量低于第二谷底(窒息量)发出的股价上涨的讯息。出的股价上涨的讯息。2 股价跌落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出现恐慌性卖出。随着 日益扩大的成交量,股价大幅度下跌,无理性的恐慌性卖出之后,预期股价可能上涨,同时恐慌性卖出所创的低价将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跌破;恐慌性大量卖出之后,往往是(并不一定是)空头市场的结束。3 股价连续下跌之后,在低档出现大成交量,股价却没进一步下跌,价格仅小幅波动,此即表示进货,通常是上涨前兆4 空头市场进入尾声时,大盘虽屡创新低,但个股之短期平均成交量也已呈现递增,显示该股之短期人气特强,其股价可能随时反转

6、而上。量价关系与阶段应用多头市场变化a 谷底时期:1 量减价平或跌量减价平或跌(继续往下探底)。2 量平价平量平价平(盘整箱形打底)。3 量增价平或盘低(表示主力开始介入,注意买进时机)。b 初升段:1 量平价涨(涨势弱,可能再盘整),2 量减价涨(涨势有限),3 量增价平量增价平(表示主力开始介入,注意买进时机),4 量增价涨量增价涨(根据涨势确立买点或加码)。c 主升段:1 量渐增价渐长量渐增价渐长(续涨若量价扬涨势强),2 量量减价平或盘低减价平或盘低(遇压力区拉回乃会上涨,若量增则可能拉回)3 量减价涨量减价涨(借售或锁码,续抱至量大不涨)4 量先大增后减量先大增后减弱价涨弱价涨(回档

7、之势)5 量大增价平或盘低量大增价平或盘低(回档征兆,找卖点或放空) 6 量先大增后萎缩价跌量先大增后萎缩价跌(必跌无疑) 7 量平价涨(行情可能持续,不会立即反转,要随时注意卖点) (主力出货不多,拉回正常尚有再上涨机会) d 回档整理:(续盘整,等待时机介入) 2 量平价跌量平价跌(盘软) 3 量平或减价涨(回升有限) 4 量增价平(可能回升) 5 量增价涨量增价涨(回升较强) 6 大盘量增,价平或大盘量增,价平或跌跌(必跌)e 末升段:(续涨) 2 量暴增价平跌量暴增价平跌(跌势将近) 3 量先暴增后萎缩,价涨或平量先暴增后萎缩,价涨或平(大跌前兆)4 量平或减,价涨量平或减,价涨(涨势

8、弱,可回档)a 初跌段:1 量减价跌量减价跌(接手弱跌势开始)2 量增价跌量增价跌(还有得跌) 3 量平价跌量平价跌(卖压小,下跌有限)b 主跌段:1 量减价跌量减价跌(续跌)2 量平价跌量平价跌(卖压小,盘整可能反弹) (支撑区可能反弹)(支撑力小,可能再跌)c 盘整反弹:1 量平价跌量平价跌(盘跌) 2 量平价平(盘整)3 量减量减或平价涨或平价涨(反弹势弱)(反弹势强二分之一以上机会)5 量大增价平或跌(反弹尾声)d 末跌段:(探底持续,低档有限)2 量减价平(探底持续,低档有限)3 量减价跌量减价跌(卖压减弱,接近谷底)4 量量平价平平价平(进入谷底)5 量增价跌量增价跌(谷底不远,可

9、随时注意买进时机)e 谷底:量平价平:期货操作的阶梯战法期货操作的阶梯战法 型态是多空的语言:过高是多型态是多空的语言:过高是多头(尤其是低点不再屡创新高),头(尤其是低点不再屡创新高),破低是空头(尤其是高点不再屡创破低是空头(尤其是高点不再屡创新低)新低)风险投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风险投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v技术、原则和人性,这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技术、原则和人性,这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v技术所解决的是技术所解决的是“怎么做怎么做”的问题,原则所解决的是的问题,原则所解决的是如果做错后如果做错后“怎么办怎么办”的问题,人性所解决的则是能的问题,人性所解决的则是能否具有铁的纪律严格执

10、行原则的问题。否具有铁的纪律严格执行原则的问题。v侥幸是加大风险的罪魁,犹豫则是错失良机的祸首;侥幸是加大风险的罪魁,犹豫则是错失良机的祸首;这些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又真正能有几个人做到了呢?这些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又真正能有几个人做到了呢?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就必须不断地吸纳股性,同时不断地忘却人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就必须不断地吸纳股性,同时不断地忘却人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使自己与市场融为一体!手中有股,心中无股,使自己与市场融为一体!08年今年年今年8月众呼:股市非人之地,炒股发达非人也月众呼:股市非人之地,炒股发达非人也;若继续若继

11、续炒股必不达,归人也。炒股必不达,归人也。v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踮脚石。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而当挫折不期而遇时。只有敢于直面挫折,驾奴于挫折之上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v凭借自身对金融行业的热情与不服输的信念,才成就了我在“业内投资圈”的地位,v闲来无事,特来讨论,心得分享,股市共勉,人生共进,股粉多多支持v课堂若比邻,若是实现何尝不是一个美事! 【课堂若比邻】 我们相逢于课堂,相识于课堂,把友谊播种于课堂! 缘分让我们相遇与相知。看似很淡很淡 ,却那么倍感亲切,我们的相识,没有动机,没有目的,千山万

12、水,阻隔不了我们交流与分享。我不完美 ,但我懂得怎样珍惜,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真诚的朋友。珍惜人生中随处而见的真诚和感动。珍惜每一位一起走过的朋友。历史牛市行情的5大背后推手v1.经济向好是基础v v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时,就是牛市产生的基础环境。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上市企业盈利明显增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温和的通货膨胀等等都会推动股市上扬,股票市场市值、交易量和筹资额也将继续迅速扩张。v v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一年之后,由于中国政府都采取经济刺激政策,很快便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经济企稳并开始全面复苏,在经济全面向好的情况下,A股市场在年底开

13、始了新一轮的牛市。2.政策推动是关键v v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为自股市成立那天起,A股市场就无时无刻不受到政策的影响。市场大部分上市企业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成的,例如四大国有银行,因此政府是上市企业的最大股东。另外,市场中最大的投资机构也是由政府组建的,比如社保基金等,因此政府又是市场的主力庄家。由于政府占有了市场最大的投资份额和资本利益,政策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当市场人气涣散而导致新股发行受阻,还有投资机构发生大面积投资亏损时,政府一定会施以利好政策进行干预,诸如经济刺激、银行减息等等,以维护市场中的政府利益。另外,由于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很强,过度投机使得市场自身调节功能丧失

14、,因此政策干预必要时便替代了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这样,政策就成了中国股票的重要特征。v v每次牛市的背后,我们无一不能看到政策推动的影子。例如,A股诞生初期,股市主要目的就是给国有企业解困,国企从股市圈钱,政府“百般呵护”,于是便行成A股市场的第一次牛市。再如,1999年5月19,也就亚洲金融风暴的第二年,为了重振股市,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推动股市,各路资金在打招呼下纷纷入市,网络科技概念纷纷崛起,由此行成著名的“519”行情。3.资金流入推高大盘v资金是股市的血液,充满血液的大盘才有鲜活的生命,这是推动大盘的重要力量。我们看到,牛市形成的时候,市场流入的资金会远远大于流出,成交量持续放大,从而推

15、动大盘越走越高。如果市场缺乏资金流入,就好比贫血的病人,体虚乏力,即使股票具有投资价值,也不会有好的价格。v v银行减息、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经济刺激政策等等都是股市资金流入的重要推力,居民存款也将大幅流出银行进入股市,最终形成牛市,A股市场的每一次牛市都伴随着这方面的重大利好。v v政策面利好一出,瞬间满盘翻红,而加息、增发等不利的消息,则会造成市场的阴天,这种例子屡见不鲜。例如,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国外热钱全面进入市场,结果A股市场资金充沛,最终行成了轰轰烈烈的大牛市。4.估值水平从低到高v牛市之初,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到了一个相对低位,宏观

16、基本面不再恶化,及上市公司的动态和静态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在一个相对低位。在牛市初期,由于市场信心到了冰点,市场上到处都是价值低估的股票,市场的整体估值就处于极低的水平。v v牛市行情就是一个估值水平从低位向高位不断调升的过程,随着牛市的进行,股价持续上涨,市场估值水平不断提升。而当市场的整体估值远远高于股票内在的价值时,就意味着牛市即将结束。v v例如2006年的牛市,我们看到食品饮料、商业零售股的市盈率从最初的20倍提升至40多倍,而同期的周期性行业钢铁股,市盈率年初只有5-7倍的,到年底很快就升至20倍左右。到了2007年10月,沪深两市估值达到到创记录的50-60倍市盈率的水平。5.金融行

17、业是牛市领头羊v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从2005年6月6日的最低点998点到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点,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6.13倍。个股方面,涨幅最高的是东北证券的43倍,国金证券涨幅达33倍,在当时已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排名第7位。v v而从公认的该牛市行情的起点2006年12月11日到2007年1月4日这段时间,上证指数的累计涨幅29.7%。个股方面,工商银行的涨幅位于第5,涨56%,中国银行第6,涨55.1%,中信证券第33,涨39.9%,宏源证券33.4%。指数从12月11日开盘2085点,直接涨到了1月4日的最高2847点,在这个阶段,也是券商和银行拉动起一波大牛市行情。

18、为什么说这波行情是牛市的起点?v1.经济逐渐见底v v股市经常呈现一个特征,就是权重指数经常领先实体经济3-6个月见底见顶,比如这轮主板周期反弹行情始于2000点附近,在指数启动之初实体经济的数据并不乐观。随着海外高铁连续中标,核电重启核电输出,达沃斯一带一路新丝绸,亚洲经济共同圈计划,城商行定向注资放水,利率松动进入降息通道,民间4万亿计划导入,实体经济将逐渐回暖。这就是指数提前见底见顶效应。2.多项利好政策推动v近期上证指数连创新高的趋势的直接催化剂是多项政策利好。首先,近三个月以来,发改委累计批准了高达万亿元的基建项目。并且,房地产成交量已经明显触底回升,房价同比跌幅也显著收窄。根据过往房地产成交量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时滞关系,我们预计,明年二季度开始,宏观经济基本面将出现明显的回升。同时,近期对金融板块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尤其是对券商行业。包括人行降息及资产证券化细则出炉等等,都将对整个行业构成中长期内的利好。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