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位福利概述_第1页
第一章单位福利概述_第2页
第一章单位福利概述_第3页
第一章单位福利概述_第4页
第一章单位福利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UIBE1第一章 单位福利概述SUIBE2目录页第一章单位福利的概念单位福利的类型单位福利的法律规范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单位福利的财务规则单位福利的管理SUIBE3过渡页第一章单位福利的类型单位福利的法律规范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单位福利的财务规则单位福利的管理单位福利的概念SUIBE4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1 1.1 薪酬的内容结构p 薪酬:按照要素和贡献进行全面补偿的分配制度。主要特征SUIBE5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1 1.1 薪酬的内容结构第二条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二)职工福利费;(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四)住房公积金;(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六)非货币性福利;(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9号令SUIBE6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1 1.1 薪酬的内容结构一揽子薪酬计划当期支付工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期支付福利法定福利单位福利SUIBE7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1 1.1 薪酬的内容结构 工资: 员工基于对单位的劳动贡献所获得的当期补偿。工资的特征p 工资收入的主要形式是货币p 工资的依据是劳动合同 p

3、以当期收入为主主要内容p 工资(计时、计件和岗位工资)p 奖金p 津贴和补贴p 加班加点工资p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SUIBE8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1 1.1 薪酬的内容结构p 员工福利(Employee Benefit)指薪酬中的非工资性收入,包括短期福利(12个月内)、长期福利(12个月以后)、带薪假期、权益计酬(利润、股权)、辞退补偿、退休后福利等IAS19(4)。p 狭义员工福利仅指雇主提供的福利;广义员工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雇主福利(单位福利、集体福利)。p 员工福利是家庭收入和家庭理财的重要资源。 SUIBE9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1 1.1 薪酬的内容结构法定

4、福利层面:p 养老保险p 失业保险p 医疗保险p 住房公积金单位福利层面:p 出国休假p 优惠购机p 教育资助p 补充医疗保险p 补充养老保险p 补充住房公积金p 补充子女医疗联想集团薪酬体系SUIBE10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1 1.1 薪酬的内容结构网传中民投招聘投资经理,开出的“高大上”的待遇条件:投资经理的待遇l底薪70万l年底分红l每月1万8补贴l一年一次全家全球旅行报销l公务机出差l全家加入友邦至尊商业保险,私人医生随时上门l一日三餐可在公司边上的五星级酒店免费就餐SUIBE11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2 1.2 薪酬单与薪酬单与扣除 薪酬单是向员工支付薪酬的凭证

5、。 主要内容p 应发工资额,即费税扣除前的个人工资总额;p 代扣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缴费和个人所得税等;p 实发工资额,即费税扣除后的个人工资额。 SUIBE12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2 1.2 薪酬单与薪酬单与扣除 用人单位费率为21%;职工个人费率为8%。基本养老保险 用人单位费率为11%左右;职工个人费率为2%。基本医疗保险 用人单位费率为1.5%;职工个人费率为0.5%。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用人单位费率为1%,工伤保险用人单位费率为0.5%,职工个人不缴费。工伤和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和个人各为7%,补充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为1%-8%。住房公积金2015年上海社保缴费标准(城保)S

6、UIBE13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2 1.2 薪酬单与薪酬单与扣除p 企业缴费税收待遇 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列支p 个人缴费税收待遇 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前列支注: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SUIBE14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2 1.2 薪酬单与薪酬单与扣除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元的 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105

7、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13,505注:1、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为每月3,500元; 2、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SUIBE15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2 1.2 薪酬单与薪酬单与扣除1.第一栏内各项相加总为员工税前工资总额,其中通讯费和交通费在税前扣除标准以内不计入应税收入(地方政府有明确规

8、定);2.本年社会保障缴费基数基于上年工资水平核定,为7,000元;3.个人社保费率:住房公积金10% ,养老保险8% ,医疗保险2% ,失业1%;4.单位缴费费率:住房公积金10% ,养老保险20% ,医疗保险6%,失业2%;5.薪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为月3,500元,采取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基础工资职务补贴年功津贴月奖金通讯费交通费1,9205,000160500300120代缴住房公积金代缴养老保险代缴医疗保险代缴失业保险代缴税金70056014070 156本月应发合计:8,000 扣款合计:社保 1,470 个人所得税: 156 实发合计:6,374 元举例说明:张先生的薪

9、酬单SUIBE16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2 1.2 薪酬单与薪酬单与扣除举例说明:张先生的薪酬单p 根据假设,社保缴费费基是7,000元,张先生社会保障个人缴费为:住房公积金缴费7,00010%700(元) 养老保险费缴费7,0008%560(元) 医疗保险费缴费7,0002%140(元) 失业保险费缴费7,0001%70(元)社会保障个人缴费合计1,470(元)应纳税所得额=8,000-(300120)-1,470-3,500=2,610 (元)适用10%的税率,应纳税额2,61010% -105= 156(元) 当期实发额8,000-1,470-1566,374 (元) SUIB

10、E171 1 员工福利的含义第一节1.3 1.3 员工福利的特征未来风险最小化当前收入最大化收入期 望值p 风险保障性:帮助员工抵御社会风险、解除后顾之忧。p 延期支付性:在员工发生社会风险是兑现。p 形式多样性:如持股计划、企业年金、健康保险、住房补贴等。SUIBE182 2 员工福利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员工福利产生在欧洲,英国人罗伯特欧文(1771-1858)是发展早期员工福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特点: (1)体现雇主的“父爱”,并非工人的权利。 (2)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有”与“无”。二战以后,员工福利地位上升、形式成熟、占薪酬比例加大。主要特点: (1)成为工人权利,不仅有法可依,而

11、且有工会参与管理。(2)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多”与“少”。20世纪末,“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使其与社会福利整合发展。主要特点: (1)成为社会保障组成部分,不仅有法可依,还有政府税收和监管功能的介入。(2)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方案设计和执行效果的“优”与“劣”。现代中期早期SUIBE193 3 中国员工福利的发展第一节 1954年以后,伴随国有企业“大锅饭”分配制度形成,统包式员工福利几乎囊括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方面。福利形式是以物质为主,包括福利分房、公费医疗、免费教育等,费用完全由国家或企业承担。“统包”阶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阶段,福利的

12、形式主要是货币给付,其内容包括各种奖金、津贴、补贴和救济金等。过渡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对传统退休计划进行改革,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计划;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计划;社会福利和企业福利正进入协调发展时期。创新阶段SUIBE203 3 中国员工福利的发展第一节l停止福利分房,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l建立生育保险制度。l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推行。l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l建立失业保险制度。l建立工伤保险制度。l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颁布。l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l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

13、延纳税优惠政策。l推行养老金并轨改革。l公布社会保险法。SUIBE214 4 员工福利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员工福利风险保障养老金保健辞退补偿专项服务促进激励带薪假期利润分享股权分配注:专项服务包括交通补贴、旅游、理财、法律咨询、饮食服务等。SUIBE22过渡页第一章单位福利的法律规范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单位福利的类型单位福利的概念单位福利的财务规则单位福利的管理SUIBE231 待遇确定模式第二节预先确定福利待遇(Defined Benefit, DB):在员工福利计划中预先承诺福利待遇,当员工符合特定条件或履行特定义务后,按照预先承诺兑现相应福利待遇,又被称为DB计划。DB计划的优点p 福利待遇水

14、平确定。p 统一账户管理费用较低。p 筹集具有灵活性。DB计划的缺点p 雇主风险较大。p 需要复杂的精算工作和定期的精算报告。p 员工的决策权较小,不易及时了解自己应得的权益。SUIBE241 待遇确定模式第二节A先生在年初满45岁并加入了X公司,当年年薪6万元,以后年均增长5,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单位/月最后年薪2 。假如公司养老年金支付15年,年均贴现率3,请计算雇主对A先生在其退休时点的养老金总负债的现值(年满46岁时)。SUIBE252 缴费确定模式第二节预先确定福利缴费(Defined Contribution, DC):在员工福利计划中预先承诺福利缴费,当员工符合特定条件或履行特

15、定义务后,按照预先承诺将福利缴费归属员工,又被称为DC计划。DC计划的优点p 设立个人账户,员工容易理解。p 雇主承担的风险较小。p 不需做精算报告。p 员工可以参与投资决策。p个人账户,员工离职时便于处理。DC计划的缺点p 待遇水平不确定。p 个人账户管理费用高。p 筹资缺乏灵活性。SUIBE263 混合模式第二节A先生45岁初,月薪5000元,年均增长5,雇主供款按月计入个人账户,公式:养老储蓄供款单位/年=月薪212。请计算A先生55岁末时雇主为其支付的养老储蓄供款总额。SUIBE273 混合模式第二节p DC和DB混合计划 像DC计划一样为某一个账户制定缴费额,又像DB计划一样保障最终

16、受益。例如,在员工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时采用DC计划,等到规定年龄(例如40岁)时,可以选择转到DB型计划上来。p DC和DB混合计划的特定 给付水平稳定 合理满足了员工流动的需要 满足了雇主和雇员双方规避风险的需要 需要较高的管理和运作成本SUIBE283 混合模式第二节某集团公司从2007年开始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对2007年以前已在集团工作,以后退休的员工实行“中人”年金计划,年金分两部分计算:(1)过渡性年金/月:个人最后月薪5,支付10年。(2)一次性年金:个人供款月薪 2,公司配款1:1。SUIBE29过渡页第一章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单位福利的财务规则单位福利的管理单位福利的法律规范单位福

17、利的概念单位福利的类型SUIBE301 劳动合同第三节p 劳动合同的定义 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各自权利义务的协议。p 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合约约定事项与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相比,总是不完善的 针对个体劳动者约定劳动条件,具有个性要求p 劳动合同的期限 包括定期、无定期和根据任务确定期限,约束员工福利的计算、归属和给予。SUIBE313 雇主责任第三节2.1 法定责任和推定责任法定责任依据法律产生的雇主责任,体现在工资、带薪假期、社会保险缴费、辞退补偿等项目之中。 雇主责任:一旦员工完成劳务即形成用人单位支付员工福利

18、的责任。推定责任非强制的,雇主一旦提供即必须履行的责任,体现在利润分享、自愿企业年金等项目之中。SUIBE323 雇主责任第三节2.1 法定责任和推定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SUIBE333 雇主责任第三节2.1 法定责任和推定责任计算辞退补偿金1060,000 1.051189,589.212(元)SUIBE342 雇主责任第三节2.2 DB计划责任和DC计划责任DB计划责任 足额筹集资金 管理福利基金和财产拥有投资收益和承担损失风险 确保支付福利待遇DC计划责任 足额筹集资金 定期按时向员工福利个人账户供款 合理规定雇主供款向员工的归属条件,并认真履行归属责任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员工管理福利

19、账户,如提供理财培训、建立员工福利理事会、出资购买理财服务等SUIBE353 员工权益第三节3.1 已归属权益(vested benefits)p 已归属权益的定义:不以未来雇佣为条件的员工福利,即个人已经获得的不可撤销的福利给付。p 已归属权益的特征: 个人产权受法律保护,不可撤销和剥夺; 不因劳动关系终止而撤销,员工携带权受法律保护; 不因员工退出劳动市场而撤销。SUIBE363 员工权益第三节3.2 未归属应计福利(unvested accrued benefits)p 未归属应计权益的定义:员工基于以往为公司提供的服务而获得的,但因未满足受益资格而尚未归属的福利。p 未归属应计权益可能

20、的归属: 员工履行相关义务并满足受益资格后,雇主供款归属员工所有。 在员工未能履行相关义务即离开用人单位后,视为员工放弃福利权益,雇主供款归属员工福利计划所有。SUIBE373 员工权益第三节3.3 预期权益(projected benefits)p 基于法定条件和员工劳务将来可能获得的福利。p 所谓预期,包括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员工达到退休之前的就业期限。p 预期福利是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组成部分。SUIBE383 员工权益第三节3.4 举例说明例题:某公司企业年金方案规定: 企业每月按个人工资总额2%向员工个人账户缴费。 企业缴费归属条件:在公司服务满3年归属30,5年归属50%,7年归属1

21、00%。 刘先生月薪1万元人民币,暂不考虑增长率;他为公司服务满2年时若离开公司,有多少雇主缴费已归属?满3年时已归属和未归属应计福利是多少? SUIBE393 员工权益第三节3.4 举例说明例题:某进一步考虑:如果在第2年年底刘先生距离退休还有20年,该企业年金方案规定参加计划满20年的,退休后每月按最后5年月均工资的50%支付企业养老金,连续支付10年;暂不考虑工资增长和贴现率,如果刘先生在该公司服务至退休,在退休时点上已归属的养老金权益是多少?分析:刘先生为公司服务22年符合资格要求,已归属养老金权益总计60万元,10,00050%1210=600,000元,分10年兑现。SUIBE40

22、3 员工权益第三节3.4 举例说明p 第2年底离开,视为放弃权益,可携带雇主缴费额为0,未归属应计养老金=10,0002%122=4,800(元)p 第3年底离开,需要考虑两部分福利: 已归属养老金=10,0002%12330%=2,160(元) 未归属应计养老金=10,0002%12370%=5,040(元)其中,5,040元为刘先生放弃的福利权益;2,160元是在第三年底时点上已归属刘先生的福利权益。SUIBE413 员工权益第三节3.4 举例说明某公司承诺每年年初支付养老金,共付20年。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单位1.5%最后年薪司龄哈里先生目前已符合领取公司养老金的资格,准备明年底退休

23、。至今年初已为公司服务23年,去年末年薪60,000元,未来2年年均增长6,年均贴现率7,退休时他将为公司服务满25年。如果以当前工资计算累计养老金、以预计工资计算预计养老金,请计算当前哈里先生累计养老金和预计养老金。 SUIBE423 员工权益第三节3.4 举例说明当前工资下的养老金单位(养老金/年): 1.5%60,00023=20,700(元)已归属权益的累计养老金总额: 20,70020(支付年限)= 414,000(元)注:如果薪酬外包,在7贴现率的情况下,雇主养老金总成本在其退休时点的现值:BEG: n20;i7;PMT-20,700;PV234,646.82(元)(1)已归属权益

24、的累计养老金SUIBE433 员工权益第三节3.4 举例说明未来两年工资增长6%,退休时工资:60,0001.062=67,416(元)两年后工资水平下的养老金单位:1.5%67,41625=25,281(元)已归属权益的预计养老金总额25,28120(支付期限)=505,620(元)预期养老金=预计养老金-累计养老金=505,620-414,000=91,620(元)哈里选择在当前时点退休要比继续工作两年后退休少领91,620元养老金。注:如果薪酬外包,贴现率7,雇主养老金总成本在其退休时点的现值:BEG: n20; i7;PMT-25,281;PV286,575.18(元)(2)已归属权益

25、的预计养老金SUIBE44过渡页第一章单位福利的财务规则单位福利的管理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单位福利的概念单位福利的类型单位福利的法律规范SUIBE451 合格计划与非合格计划第四节合格计划p 符合法定条件p 满足报备要求:经过审查和注册p 具有税收优惠待遇:减税、免税和延期纳税非合格计划p 除此之外,为非合格计划SUIBE462 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第四节2.1 2.1 单位福利的涉税环节p单位福利计划涉及储蓄、投资和支付三环节。征 税 即 T ( t a x a t i o n ) 、 免 税 即 E(exemption)。p按三环节是否征税,分为EEE、TTT、EET、ETT、TEE、T

26、TE等,体现政策不同动机和导向,产生不同的结果。p对用人单位的影响分析p对员工个人的影响分析SUIBE472 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第四节2.2 2.2 税收政策模式比较EETTEETTEETTEEETTT1. 养老储蓄的个人收入1001001001001001002. 养老储蓄个人所得税-2525-253. 养老金储蓄额1007575100100754. 5年养老金运营收入61.0545.7943.5658.0861.0543.565. 5年养老金运营收益个人所得税-10.8914.52-10.896. 5年后养老金总额161.05120.79107.67143.56161.05107.6

27、77. 领取养老金个人所得税40.26-35.89-26.928. 退休时养老金领取额120.79120.79107.67107.67161.0580.75注:个人所得税25%,投资回报率10%,不存在通货。SUIBE482 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第四节2.2 2.2 税收政策模式比较 对个人推迟支付收入,推迟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形式,即将一部分收入及其收入应缴纳的税负推迟到领取福利待遇时支付和缴纳。EET模式 对单位福利的缴费征税,即用人单位和员工对饿 缴费不用扣税,对投资收益和待遇领取免征税负。TEE模式 对缴费和投资收益征税,但领取福利待遇时免征个人所得税。TTE模式SUIBE492 单位

28、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第四节2.2 2.2 税收政策模式比较 对缴费免税,允许用人单位和员工的缴费在税前收入中扣除,但对投资收益征税,在领取福利待遇时征收个人所得税。ETT模式 对缴费、投资收益和福利待遇领取均予免税。储蓄导致的个人收益率高于纳税后即时消费的个人收益率,这种模式对单位福利计划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EEE模式 该模式屋任何免税政策,致使收益率最低,严重挫伤雇员参加单位福利计划的积极性。TTT模式SUIBE50第四节2.3 2.3 典型养老金税制模式分析(EET)2 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资金筹集期间免税 向养老金计划供款在个税前列支,鼓励缴费。基金管理期间免税 养老基金投资收益在投

29、资期间不征税,扩大养老基金存量。待遇支付期间征税 支付养老金时区分税前列支和税后列支,对来自税前列支部分的养老金收入征税,追求老龄人口红利。SUIBE51第四节2.3 2.3 典型养老金税制模式分析(EET)2 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p税收优惠退休计划外的储蓄退休计划之外,1美元税前工资投资T年之后将获得:这里, 为个人所得税率, 为年度税前回报率。 1-111TrrSUIBE52第四节2.3 2.3 典型养老金税制模式分析(EET)2 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p投资收益和出资额的递延纳税效果投资收益和出资额的纳税递延,即1美元税前工资投资到一个税优退休计划中,经过T年之后将变为:这里, 为

30、个人所得税率, 为年度税前回报率。对比公式(1),表明税优退休计划下储蓄和在税优退休计划外储蓄之间的本质差别,即税前和税后回报率的差别。 1-12TrrSUIBE53第四节2.3 2.3 典型养老金税制模式分析(EET)2 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模式 p例题:1,000元税前列支,运行2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8%,利息税率20%,则延期征税后的投资收益为:即期征税后的投资收益为:延期征税使个人收益率提高:251-0.201000 1+0.08-1000 =4678.78元2510001+0.08 1-0.20-1000=3715.64元4678.78-3715.643715.64=25.92%SUI

31、BE54过渡页第一章单位福利的类型单位福利的法律规范单位福利的税收政策单位福利的管理单位福利的财务规则单位福利的概念SUIBE551 当前承诺与延期支付第五节p 当期承诺 当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带薪假期、辞退补偿。 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购买医疗保险、养老金计划缴费等。 员工福利的承诺并非是“空头支票”。员工福利计划一旦建立,必须按规定供款,并依法托管基金。员工福利计划中可能涉及受托人和财产托管人,前者是员工福利计划项目外包管理的责任人,后者负责管理员工福利计划和最终向员工支付福利待遇。SUIBE56第五节委托人委托人受托人受托人信托信托/养老养老投资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基金基金/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托管

32、人托管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银行银行(管家组织监督)(业务员赚钱)(出纳保管钱) (会计做账)(企业职工老板)企业年金的管理模式SUIBE571 当前承诺与延期支付第五节p 延期支付 指雇主(或受托人)在雇员提供相关服务12个月以后、员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以后,甚至退出劳动力市场以后,在员工福利受益人应获取福利的事件发生时,向员工支付福利待遇。 员工福利是员工的延期收入,员工在12个月以后、辞退以后或退休以后获得的收入。 员工福利方案应当明确规定福利的计算方法。SUIBE58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1 雇主缴费的列支渠道与分配原则p 列支渠道 税前

33、成本 税后利润p 分配原则 非歧视待遇 公平效率结合SUIBE59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2 雇主缴费的归属原则已归属权益 Vested Benefits取得受益资格的员工养老金权益未归属应计权益Unvested Accrued Benefits预先缴费尚未取得受益资格的员工养老金权益之中员工养老金权益预期权益 Projected Benefits基于法定条件和员工劳务将来可能获得的养老金权益SUIBE60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2 雇主缴费的归属原则p 未归属应得权益的放弃(员工主动行为)和剥夺(雇主主动行为,必需有法律依据)。p 1974年美国ERISA的公司缴费归

34、属规则: 第一年,员工离开公司视为放弃权益,不携带公司供款,个人供款全部携带。 一年以后的归属原则: 阶段转移法:规定不携带期限 阶梯转移法:逐年增加携带比例 完全转移法:法定保护SUIBE61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2 雇主缴费的归属原则p 范例 1:某高科技公司年金方案关于雇主供款向关键岗位员工归属的规则: 归属期6年; 自公司供款日向后按月推算。p 范例 2:某XX集团公司年金归属原则: 企业供款归属期5年,满5年享有企业供款总额的50; 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增加1年,归属比例增加10。SUIBE62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2 雇主缴费的归属原则缴费归属中的过渡

35、账户缴费归属中的过渡账户SUIBE63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2 雇主缴费的归属原则p 例题:公司年金计划规定:个人缴费额为当年月平均工资的5%,公司配款比例1:1,年均回报率5,双方均在年底向托管银行供款。 B先生2005年1月1日参加公司年金计划,当年个人月平均工资5,000元,年均增长5,请计算2010年1月1日他离开公司时两种转移方式下各自可携带的年金收入。SUIBE64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2 雇主缴费的归属原则阶梯式转移法阶段式转移法员工工龄个人归属比例员工工龄个人归属比例4年40%4年以下(含4年)05年以上(含5年)50%5年以上(含5年)100%7年

36、以上(含7年)100%雇主缴费的两种转移方式SUIBE65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2 雇主缴费的归属原则p 工资增长率和收益率以及年限相同,可以使用简易公式进行计算2009年底其个人账户余额: 阶梯法 可携带年金收入=个人账户全额+雇主供款50 =18,232.5918,232.5950%=27,348.89(元) 阶段法 可携带年金收入=个人账户全额+雇主供款100 =18,232.5918,232.59=36,465.18(元)450005%121+5%5=18232.59(元)SUIBE662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2.3 缴费确定模式的财务处理p 对于DC养老金计划,

37、用人单位当期应予确认的养老金成本是当期应支付的缴费额,确认的养老金负债是按照养老金计划规定,当期以及以前各期累计的应缴未缴养老金计划缴费额。 用人单位当期福利水平=当期应支付的缴费额(利润表) 养老金负债=累计应支付的缴费额-累计已支付的缴费额(资产负债表)SUIBE673 待遇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3.1 待遇确定模式养老金计划的财务平衡p 财务平衡:以员工退休时点作为平衡点,退休前积累的养老金准备资产的价值等于拟发放的养老金的价值。平衡点复利终值年储蓄年支出待遇给付水平复利现值积累阶段发放阶段缴费水平SUIBE683 待遇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3.2 预期累积福利单位法p 运用精算技术

38、对员工应得的养老金权益进行可靠估计。p 计算养老金福利单位。确定与养老金权益相关联的服务期间,员工既定养老金权益分摊于相关联的服务期间。p 对每期养老金服务单位进行折现,以确定用人单位给付义务的现值和当期劳务成本。p 确定养老金准备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较累积给付义务,若前者小于后者,差额形成公司负债。SUIBE693 待遇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3.2 预期累积福利单位法p DB计划精算假设 精算假设是养老金计划对未来风险发生规律的一种假设。以企业年金为例,精算假设主要包括: 减因概率:对企业养老金计划的缴费以员工在职存活为条件,养老金的成本债务估计建立在对计划覆盖人口死亡率、调离率、伤残率、退

39、休年龄分布精算假设的基础上。 工资增长率:企业养老金计划的缴费和给付通常与员工在职期间的工资水平相联系,退休给付一般规定为退休前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因此需要对员工的工资变动规律作出合理假设。员工工资通常随工龄、工作业绩、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率变动。 投资收益率:利息率/投资收益率是计算养老金给付和缴费的重要因素。 管理费用率:养老金计划的信托投资协议产生的养老金的投资运营费用占养老金基金规模的比例。包括开发费用、法定费用、精算费用、财务费用、一般管理费用、上缴其他部门或者单位的费用等。SUIBE703 待遇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3.3 累积给付义务p 累计给付义务是指按照当前工龄和当前工资水平测算的员工权益(包括已归属权益和未归属应计权益)的现值。p 为了保证能够履行给付义务,企业必须向养老金计划缴费,建立养老金准备金。p 当期养老金费用=当期劳务成本-利息成本p 最低养老金负债=累计给付义务-准备资产价值SUIBE713 待遇确定模式的财务规则第五节3.3 累积给付义务p 准备资产充足性衡量指标:基金化比率 基金化比率100%,表明准备资产过剩 基金化比率100%,表明准备资产充足 基金化比率100%,表明准备资产不足 通常,有关规定基金化比率不得低于a%=准备资产价值基金化比率累计(或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