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中的病害防治_第1页
泥鳅养殖中的病害防治_第2页
泥鳅养殖中的病害防治_第3页
泥鳅养殖中的病害防治_第4页
泥鳅养殖中的病害防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泥鳅养殖中的病害防治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阮寿延(224051摘要:泥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常常会引发各种疾病,应坚持“生态预防、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泥鳅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关键词:泥鳅养殖病害防治泥鳅具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特性,但在人工养殖泥鳅条件下,因水位浅、密度大、水质易恶化等原因,也常常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应坚持“生态预防、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泥鳅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一、预防措施1.生态防病(1 水温管理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水温为2527,当夏季水温

2、超过30、冬季水温低于5时,泥鳅会潜伏到1030厘米的泥中呈休眠状态。为了避免夏季水温过高,应采取加注薪水、提高水生生物覆盖的面积、搭建遮阳棚等防暑措施。当水温低于5时,应采取提高水位、搭建塑料棚或放干池水后在泥土上铺盖稻草等防寒措施,使泥鳅安全越冬。(2水质管理泥鳅池要有完善的排灌设备,鱼池的一端设一个进水口,另一端(或对角线位置设出水口,出水口的深度要低于进水口,这样加水时可使水由上而下流动,有利用更换新水,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养殖泥鳅的水质要求PH值为77.5,溶解氧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水色为黄绿色。换水频率春秋季节每710天换水10 15厘米,夏季高温季节

3、高产池塘每天换掉约1/10的水体,在雷雨、闷热天气更要勤注新水,加大换水量,但要注意换水量不要超过池水量的一半。如发现泥鳅频繁窜出水面呼吸空气,应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启增氧机增氧。(3种植水生植物适当在水中栽种一些水生植物,可起到遮阴蔽阳、净化水质、提供天然饵料作用。(4合理放养滤食性鱼类在泥鳅池中放养一些鲢鳙鱼,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每亩放3050克/尾是鲢鱼种200300尾和鳙鱼种3050尾。2.池塘消毒土池放养泥鳅前810天用生石灰150200克/米消毒,再注入新水。水泥池使用前清水将池子刷干净,暴晒45天,然后用三氧异氰脲酸510克/米全池泼洒消毒,24小时后将消毒液排净,并加入新水507

4、0厘米,10天后可以放养泥鳅种苗。3.苗种选择和消毒(1鳅种选择放养的泥鳅苗种要求体质健壮、大小一致、无伤无病、游动活泼。放养前要对苗种进行筛选,一是把不同规格泥鳅经筛选分开,二是去除病泥鳅和残鳅。(2苗种消毒:泥鳅苗种下塘前用3%5%的盐水浸浴35分钟或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510分钟。4.药物预防每半月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一次,用量为0.7克/米;每半月投喂一疗程药饵,按泥鳅的体重的0.2%拌入大蒜素或1%3%添加大蒜泥,连用45天。5.安全越冬越冬前要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其中动、植物饲料比为6:4,以增强泥鳅体质,使之安全越冬;泥鳅在越冬期要使池塘底质保

5、持3050厘米的淤泥层,同时保持池水水深为1.52米,水温为210.由于泥鳅钻入底泥的密度较大,需要溶液氧仍然很大,因此要防止水面结冰,一旦结冰,则须随时敲破冰层,以免造成泥鳅生命危险。二、常见病防治1.气泡病病因及症状:气泡病是由于水中氧气或其它气体过多,泥鳅吞气而引起的。病鳅肠中充气,尾部向上,头部向下,在水面挣扎打转游动。防治:池中腐殖质不宜过多。发现该病后每亩用4千克6千克食盐全池泼洒;也可立即注入新水或黄泥浆水,让鳅在新水中逐渐排出气泡。2.曲骨病病因及症状:曲骨病又称弯体病,是由于营养及环境不良引起的。病鳅身体发生弯曲,严重时引起死亡。防治:发病时要经常换水,改良水质。平时加强饲养

6、管理,多投喂些含钙多、营养丰富的饵料。3.赤皮病病因及症状:赤皮病对泥鳅的危害最大。用网牵捕、长途运输等擦伤鳅体或水质恶化,易诱发此病。病鳅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腐烂。防治:1立方米水体可以溶解20克呋喃奈斯,药浴15分20分;或用0.04%(药物占鳅体的比重的呋喃奈斯拌入饵料连续喂3天,效果较显著,也可用痢特灵或漂白粉全池泼洒(1立方米养殖水体用药1克,也有较好的疗效。4.腐鳍病病因及症状:腐鳍病是因为鳅体受伤感染短杆菌而引起的。其症状是背鳍附近的肌肉腐烂,严重的鳍条脱落,肌肉外露,鳅体两侧从头部至尾部浮肿。发病部位肌肉发炎,并有红斑。患病泥鳅不摄食,直至死亡,该

7、病对泥鳅的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主要流行在夏季。防治:主要是避免鳅体受伤,一旦发病,病鳅可用10毫克/千克的四环素溶液浸洗24小时。5.寄生虫病病因及症状:鳅苗饲养阶段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等。它们寄生在鳅苗鳃上或受伤的鱼体部位。被寄生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严重时可致死亡。6.水霉病病因及症状:水霉病是由几种水生霉菌寄生在鳅体身上的结果,因为它长在泥鳅的皮肤上,所以又叫肤霉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隆冬、早春最为流行,常常造成鳅卵或成鳅大死亡。患水霉病的泥鳅最初表现急躁不安,随着病菌情加重,逐渐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数日后死亡。本病在鱼卵孵化时也感染鱼卵,使鱼卵呈绒球状,不能孵化。这种病菌是通过伤口侵入后引起泥鳅发病。因此,在拉网和运鱼时要慎重操作,不要把鱼体弄伤。防治:鳅苗、鳅种及鳅卵均可4%的食盐溶液加4%的小苏打溶液浸洗1030分钟。三、泥鳅的敌害防治泥鳅的敌害很多,如蛙类与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鸟类以及肉食性鱼类(如鲶鱼、鳜鱼、鲈鱼等。另外,农药及公害物等也危害泥鳅。防治方法如下:池边除尽杂草,并设防护网,以防蛙类侵入,如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捞掉。入水口须加尼龙网,防止野杂鱼侵入。在距池水面1米高处设网目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