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_第1页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_第2页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关键词】  支气管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10-1713-0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它是由多基因遗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支气管系统的不稳定性,环境方面的因素,如过敏源和感染的激发,以及变态反应、生化因素虽与本病有关 1  ,但是心理社会因素对

2、此疾病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1 心理特征    (1)过于顺从、依赖、敏感、极易接受暗示、神经质。(2)胆小、内向、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被动、对别人和自己在感情上都模棱两可。(3)难以忍受挫折,缺乏信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致病的心理机制分析    据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确有一定关系。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心身医学体系,已将支气管哮喘列入心身疾病的范畴。其致病的心理机制如下。    2.1 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学

3、家认为,哮喘的发作与特定的潜意识心理冲突有关,强烈的依赖欲望没有满足,使这种情感受到压抑,而不能从哭泣或叫喊等意识行为向外表达,又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如与母亲隔离引起的焦虑)或避开危险物,于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造成支气管的平滑肌收缩而致病 2  。    2.2 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因素为什么能够诱发哮喘呢?(1)心理因素使大脑中枢神经失去植物神经的调控,从而促使某些介质释放,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水肿;(2)心理因素引起内分泌功能的失调;通过下丘脑和它控制的垂体而影响免疫机能,从而降低机体对病毒、细菌、过敏因子、生化因子的抵抗力。

4、(3)心理因素影响全身的或支气管粘膜的免疫力,使其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并使支气管痉挛和产生大量分泌物(粘液)堵于支气管中 2  。    2.3 学习理论 从行为学的观点来看,哮喘的发作会立即引起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可能会使他们逃避责任,如家务、锻炼和某些社会活动等,获得继发性受益,从而个体获得习惯性心理和生理反应,通过特变成为支气管哮喘 2  。3 预防对策3.1 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养成一个合理的生活习惯 (1)居室经常打扫,保持空气清新流通,不宜铺设地毯、地板膜,也不宜放置花草,被褥、枕头不宜用羽毛或陈旧棉絮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填

5、充,而且要经常曝晒、勤换洗。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空气,避免烟雾、煤气、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具有浓烈气味的物品;(2)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证睡眠,避免劳累,生活要有规律,纠正吸烟、饮酒过量等生活习惯;(3)饮食宜选用清淡易消化,且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避免已知的引起哮喘的药物以及食用辛、酸、麻、辣、油炸、蛋、鱼、虾等易诱发哮喘的食物 3  。    3.2 加强体育锻炼 在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适合哮喘患者参加的依次是游泳、划船、太极拳、体操、羽毛球、散步、骑自行车、慢跑。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哮喘患者可以参加一些轻松、娱乐性强的运动和比赛,在轻松愉快的

6、心境中达到锻炼身体,使患者不断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    3.3 心理健康教育 (1)要及时发现发作先兆,如烦躁不安、喉痒、胸闷、干咳等,发现先兆应立即用解痉镇静药,如氨茶碱或其它平喘气雾剂。提高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给予积极的处理;(2)改变不利的情绪,解除呼吸困难和不良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协助患儿调整心理状态,做到无紧张、无恐惧情绪,使患儿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3)改变与哮喘发作有关的不良行为和家庭模式;(4)指导和鼓励患者自我照顾,消除顺从、依赖和过度自我中心的急躁情绪,增强自信心,提高安全感;(5)改善肺通气的功能以及尽可能地提供有规律的医疗服务;(6)掌握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及其性格特点,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4  ;(7)帮助患者适应生活环境,融洽人际关系,积极改善生活条件,发扬互助互爱精神等等。 参考文献作者单位:321300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