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采渤海海冰的四个工程方案作者:叶海环渤海地区各个城市的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是大家公认的,尤其是在冬春季节,由于河流冻冰,没有江河的淡水来源补给,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了限制,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为解决这些城市的淡水资源问题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淡水资源的缺乏一直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渤海海域每年在冬季有三个月,70-80天的结冰期,大量的海冰不但阻碍船舶在海面上的航行,还使海水与空气隔离,海水的溶解氧量大幅度降低,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存。海冰也阻碍了渤海海域海水的自然循环流动。然而问题和困难的反面就是我们的资源;解决的方法就在海水的处理方法上。在最寒冷的时期,每平方公里海面一昼夜可以
2、产生10万吨海冰,渤海北部海域十几万平方公里的海面,每年可以产生几千亿吨的海冰,相当于十几个长江的淡水含量。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宝贵淡水资源,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是宝贵的资源。中国人讲究“开源节流”,这是“开源”,远比“节流”更加重要。在此以前,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随着季节的变化被白白浪费了。请注意,热量能是资源,冷量也是资源。我们必须学会利用冷能资源。本系统的目标就是,以比较低的成本,把这些宝贵的海冰(淡水)资源利用起来,为天津市和其他环渤海城市提供大量淡水资源。1、海冰库系统建设;渤海沿岸地区有一部分水库是可以担当海冰库的功能的,利用这些水库担当海冰库的功能可以避免建设新的海冰库,减少初始建设投资
3、。在没有水库可以利用的地区,距离海岸不太远的地方,选择地质条件适合做水库的地方,建设一个(或者若干个)容积20亿立方米的水库,冬季存放开采来的渤海海冰;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升高,海冰库里面的海冰慢慢变成淡水,供给城市使用;该水库在夏季也是良好的水上休闲娱乐和淡水养殖基地,为和谐的城市生活增加亮点。2、海冰运输系统;海冰的运输成本是我们工程方案在最关键的问题,是问题的核心;在这些成本因素中,我们集中对初始建设投资和投产后的运行投资进行分析。方案一建设一系列凹字形水泥运输槽,或者叫渠道,利用悬索桥一样的桥墩系统,系留水泥运输槽,连接成为从海面到海冰库区域的空中通道;海冰通过这些通道运输到海冰库中;
4、 这些运输槽在海面的平面布置呈树叶一样分布到广阔的海面,保证在尽可能宽阔的海面开采海冰资源,保证充分的海冰供应量。海冰运输系统可以是一条运输通道,也可以分多条运输通道运输海冰。通道的内壁铺设钢板以减少海冰运输中的摩擦阻力;另一个方案是在通道的内壁上铺设铸石层或者其他耐磨材料,也可以实现大幅度减少摩擦阻力的作用;这个运输通道的水平面倾斜度为3%,海冰借助重力作用就可以朝海冰库方向滑行;通道每公里的水平落差30米,需要一个3000千瓦的风力提升站,把海冰提高到新的通道上运输。每1公里或者稍微长一些的距离建设一段海冰运输通道,接力式的把海冰运输到海冰库区。以凹槽运输海冰的摩擦系数可以小于3%,但是仍
5、然比较大,需要额外的能量把海冰提高高度,这导致了需要建设大量的风力提升站。虽然风的能量不需要花钱,但是建设这些风力提升站需要比较多的初期建设投资。方案二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利用轮轨运输系统,象运输煤炭一样,把大量的海冰输送到海冰库;铁路列车、轮轨方法的摩擦系数可以小到千分之二,使每一节运输链的长度增加近10倍,但是相应的桥梁宽度,车辆、安全等方面都要增加费用;这个方案的初始投资要大幅度增加。运行方面,按照我国煤炭行业长期积累的铁路运输经验,在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距离范围,是可以达到比较低的运输成本的。通过合理的设计的生产调度,完全可以把开采运输海冰的总成本降低到每吨4元以下,即比其他海水淡化方
6、法成本更低,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方案三在渤海海水水质比较好的海域,用大口径管道把海水输送到水库(海冰库)的高坡地域,这个运输成本将更加低廉;建设费用可以按照石油管线比照设计,运行维护费用上,由于距离只有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费用可以降低到相当程度。海水运输到水库以后,利用风力机械提升海水到距离地面几十米的高度,把海水通过多个喷口喷射到空中,利用空气的冷量降低海水的温度;海水在降落的过程中一边降温,一边结冰,落到地面以后海冰聚集在地面,形成海冰山,而高含盐量的海水在海冰山坡的周围流到地势低洼的区域;这样生产的海冰成本可以更加低廉,有可能达到总成本每吨3元以下;这样做的另一个产品是同时得到高含盐度的海
7、水,这些海水可以用于在夏季生产海盐和其他化工产品,节约盐池的土地,节约生产海盐的能源消耗。用不完的高含盐海水可以排放到海里,这些海水的比重很高,顺海底流进深海,促进了海水循环,有利于环境保护。到了春天,海冰山开始融化时候,排干海冰库中的海水,利用自然的热量融化海冰,为城市提供宝贵的淡水。方案四在辽东半岛的中间狭窄区域,如金州区等地域,把黄海海面的纯净海水通过大口径管道运输到半岛的西部,利用风力提升站提升到几十米以上高度,喷水吸取空气中的冷量,结冰分离出海冰,海冰聚集在海冰山上,高含盐的海水流入渤海海域,把渤海高污染、富营养的海水冲刷稀释,缓解渤海海域的污染程度。这一方案的初期建设成本也比较低,
8、运行费用也比较地,可以使海冰资源开发的成本降低到每吨3元以下,接近企业和居民可以承担的范围。喷淋结晶海冰以后的海水含盐量相对增加,比重也增加,沿着海底流向深海,同时促进了海水的循环。黄海的海水还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营口海城甚至秦皇岛等沿海城市,在多个城市生产海冰淡水。3、风力动力系统;这样一个大型的工程系统需要强大的动力,不论是核动力还是其他的能源都难以满足本系统的需要;只有风力发电系统是比较合适的能源来源;它不受城市能源需求峰谷变化的限制。一次性投入,常年产出能源。渤海地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空气密度比较大,相对来讲,风力资源比较丰富;一个300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所占用的空间不是非常大,还可以
9、利用桥墩底座作为系留桩,风车叶片所产生的动力不是变成电,而是通过静液力(液压)传动,传递到传送带上去,结构简单,传递功率巨大,系统维护性能好。该风力动力系统在夏天也可以改造成为风力发电系统,为城市提供附加的能源。夏季风能相对较少,波动比较大。4、海冰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不论那一个方案,整个海冰开采系统的运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海水和海冰运输通道的不同部位的流量差别巨大,在设计规划阶段就要仔细计算好,在海冰的开采过程中,各环节,运输通道到海冰库需要良好的调度指挥;海冰生产运输过程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各个装载站之间的能源也需要适当的调度调节。所以海冰淡水开发的调度指挥的复杂程度不会低于电力调度系统。
10、5、海冰开采系统的效益分析海冰的含淡水量可以接近纯淡水,融化后的海冰可以和江河水一样在生活中使用。渤海海域的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第四个工程方案提供了治理海水污染的新思路。环渤海区域几十个位置都可以建设规模不等的海冰开发利用工程;上述四个方案的建设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各工程以比较低的工程代价,获得每年大量的淡水资源,一次建设几十年受益;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步建设,逐步形成规模;在上述四个方案中,没有太复杂的新技术,没有不可以完成的高技术,工程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决定了这些工程可以很快的完成。渤海周围很多城市都可以开发这个技术,或者组成联合体,联合公司,共同开发,共同受益。这个工程的实施还为渤海各个港口城市的航运提供了好处,减少了冬季航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