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_第1页
慢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_第2页
慢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_第3页
慢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慢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减轻慢性患者的负面心理反应,促进其恢复健康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心理反应阳性率为35.94%;与患者关系密切的相关因素有8项,最后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迁延不愈的慢性患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有益于减少患者的心理反应。 【关键词】  慢性病;心理反应;护理对策Psychic Reacti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2、of Chronic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lease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promote health. Methods Applying a questionaire to conduct investigates around the psychic reactions and their related factors. Results The positive efficiency is 35.94% and there are eight factors being very cl

3、ose with the patients.Finally,through analyzing,bring up methods to nursing management and psychic nursing accordingly. Conclusion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from chronic diseases, often have psychic reactions on different digrecs in the processes of hospitalizing.   Key words: Chronic dise

4、ase; Psychic reaction; Nursing countermeasure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为了慢性患者入院后能得到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对院内慢性患者进行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介绍1  研究对象   2006年10月2日至2007年1月2日在郑州市中心医院住院且处于稳定期的慢性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其中入院时间2周者30例,2周者34例;要求能够独立阅读调查表。2  方法2.1 

5、 心理反应调查 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自评量表3,调查员由受过培训的护士担任,说明调查目的后,在调查员监督下,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测试。2.2  调查项目的设置 集中慢性患者入院后一般需求及有关问题,广泛征求护理人员意见,归纳出8条相关因素:疼痛、急躁紧张、探视需要、隔离感、烦闷焦虑、绝望、对环境陌生、睡眠质量差。根据调查对象对每项相关因素的反应程度,均设置3个等级梯度,即1级代表感觉良好或无需求,2级代表感受或需求处于1级和2级之间,3级代表感觉出现问题或有需求。3  结果3.1  慢性患者心理反应 根据慢性患者自评,将各自分值

6、相加,即得焦虑和抑郁总分,分值8为阳性标准3焦虑或抑郁中任一项分值超过标准即为阳性反应,本组阳性反应者23例,占调查的35.94%,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3.2  与心理反应相关的因素与不同等级所占的比例 结果表明:慢性患者入院期间,疼痛、急躁紧张、烦闷焦虑,在心理反应中占很大比例,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64例患者心理反应相关因素结果例(略)3.3  心理反应类型与入院时间有关 急躁紧张感在入院2周的患者中占95.4%,烦闷焦虑感在入院2周的患者中占89.1%,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有统

7、计学意义。4  讨论   慢性患者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4,必须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用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患者身心积极效应相促进。            结果显示:急躁紧张者达49.25%,且以入院2周的患者为主,这与患者对患病事实的心理接受过程有关。 慢性患者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患者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

8、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4。根据心理学和社会学揭示的道理,当人们产生了某种欲望或需求时心理上就会出现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欲望和需求消除时,心理紧张就消除了5。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应该亲切且满心解释,帮其了解疾病治愈需要时间过程,急于求成是不可能的,更是危险的,且要鼓励其树立信心,配合医生治疗。还要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患者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结果显示烦闷焦虑者达58.21%,且以入院2

9、周的患者为主。这是由于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多有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4。所以,医护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变换心境,使其不断振奋精神,顽强与疾病抗争到底。 如患者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患者的营养需要和禁忌,也要讲究

10、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患者不仅能遵医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慢性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组织必要的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实践证明,这些护理措施都能起到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焦虑与担心的作用。   疼痛是最严重的负面心理反应,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慢性患者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并且住院慢性患者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患者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所以,护士首先要有熟练的技术,才能得到患者的信赖。另

11、外,护士还应该常常向患者讲解紧张、焦虑、忧郁等均可加重疼痛的程度,而疼痛的加剧又反过来影响情绪,形成不良循环6,并要介绍且帮其掌握简单有效地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参加喜爱的活动、听音乐、按摩、深呼吸等。   结果表明,睡眠问题是引起住院患者心理反应的密切相关因素。所以,病房的布局应合理,床位不多于3张/间,走廊设地灯等。   病情反复加重和病程长的患者,往往会产生绝望、隔离感、无助感等更负面的心态,因此,更要多安慰与鼓励,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   对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在深入分析患者心理反应类型的基础上,帮其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并重,使其以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配合医生治疗。【参考文献】  1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5:36.2铃木美惠子.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