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第一课时)第二稿_第1页
青蛙看海(第一课时)第二稿_第2页
青蛙看海(第一课时)第二稿_第3页
青蛙看海(第一课时)第二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蛙看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指导写:登、展,学习新部首:登字头。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知道讲个什么故事,初步体会青蛙登山之难。教学重点:1、在识字中交流方法,学会生字,把生字写得端正、漂亮。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在你的眼里大海是怎样的?(学生交流)大海多大呀,多美呀,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也真想去看看大海呢!你们呢?2.在离大海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山(简笔画:山)在大山的另一边有一个湖,湖边长期生活着一只青蛙【出示:长期】(读得真准确,一听就知道小青蛙住

2、在湖边很长时间啦),它也和我们一样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也想去看看美丽的大海呢!我们今天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实现这个愿望。(板书课题:青蛙看海)2.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从故事里知道些什么呢?3请你赶快把眼睛擦亮,把耳朵叫醒,故事马上就要上演了。二、声图并茂,看图听故事(看幻灯片29张,听故事录音)三、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1.故事好听吗?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出示一组组词语,指名读,指导读。 天哪 吸了口凉气 重点教学生字“吸”,理解“吸了口凉气”。 【出示:吸】“吸”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宝宝,我们先做个“吸气”动作,做完

3、后会紧接着做什么动作?(呼气),所以“吸”和“呼”就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可是老师这儿的词语是“吸了口凉气”, 和我们刚才的普通的“吸气”“呼气”是不一样的。这里吸的是什么气?(凉气)你们能表演下吗?为什么这样吸气?老师把词宝宝送到句子中,你读了就会明白了【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生:因为小青蛙就得山太高,要登上山顶太难了,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它要吸了口凉气。) 失望 展翅 登上山顶重点读准音读这三个词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组词中“翘舌音”和“后鼻音”比较多)渴了 累了 歇一会儿 重点读准音谁再来做做小老师?(这组词中“轻声字”特别多。)(一双翅膀 一级台阶重

4、点读学习生字“双”和“级”(1)【出示:双】两个就是“一双”,双是个量词,还有什么是“一双”?(2)【出示:级】“级”也是本课的生字宝宝,谁来给“级”组个词?“级”常常表示等级层次,在这里也是个量词,你们有没有发现,它跟刚才哪个生字很像?你有办法区别它们吗?(区别“吸”和“级”)“吸”“级”的右边是个“及”, 它的笔顺很容易错,谁来写写?“呼吸”要用嘴,所以“吸”是“口字旁”,下台阶要一级一级往下走,所以“级”是“绞丝旁”。 善跑的长腿 喝点山泉水 重点学习生字“善”。你知道谁有“善跑的长腿”?马儿善跑,你善于什么?(生:我擅长画画,师:我们就说*同学善画)同学们如此的多才多艺,我要送个口诀帮

5、你记住“善”:有只羊,口里藏着两块糖,一口全吃光。 连起来开火车读所有的词语。3看来刚刚小朋友读故事都很用心,故事中都有谁呀?(板贴)出示:青蛙 苍鹰 松鼠(指导读准确)谁来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尤其指导读好“苍鹰”)4故事中,苍鹰告诉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中它们的对话,好吗?(出示苍鹰和青蛙的对话)从苍鹰和青蛙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式:青蛙只有( ),才能( )。 青蛙要想( ),必须( )。5指导读410自然段(1)听了苍鹰的话,青蛙也知道,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可是山太高了,青蛙有些失望,这时,一只松鼠跳到它面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

6、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410自然段,读完后用“ ”画出小松鼠说的话,用“ ”画出小青蛙说的话。(2)小松鼠说了哪些话?小青蛙说了哪些话?(分别出示它们的对话)(3)这就是小松鼠和小青蛙的对话,同桌两个小朋友试着在下面练一练好吗? 哪组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4)下面我们把410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6引读并出示11自然段。(1)谁能把这段话读准确、读流利。(2)小青蛙终于看到了大海,一起读。(出示12自然段,引读。)7青蛙在苍鹰和松鼠的帮助下终于看到了大海,真为它感到高兴啊,最后我们把故事完整地读一遍,能读好吗?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过渡:故事我们读准确,读流利了,里面的生字宝宝还需要我们好好地

7、认一认,记一记呢。1出示所有的生字:你能读准它们的音吗?先默记再抽读。2指导写“登”(1)“登”字由来。登:我们先来看看“登”,原来它有“上车”的意思,主要用于动词表示践踏,指脚向下用力。在古代“登”可是一种器皿,瞧,它可以用来装豆子或其他东西。在古代出行的工具主要是指马,马高人矮,上不去怎么办呢?脚下垫个东西帮助下,看,这个石墩多像器皿“豆”啊,再看跨上马背的两条腿就像“登”字上半部分,这可是今天要学的新部首,它叫“登字头”。(2)“登”记忆口诀:横撇加点,两撇加捺,一个豆豆,藏在下面。(3)“登”书写要领:书写时注意撇捺要舒展,小短横和半个口要往上面藏一点。2.指导写“展”(1)谁来做小老师,教大家学学生字“展”?(字音、字形、笔顺、组词等)(2)书写要领:它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竖和竖提要上下错开,横画、一捺冲出包围来。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4、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反馈。五、总结:今天我们读了青蛙看海的故事,认识了一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