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第1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第2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第3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第4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子版)空闲时间熟读,打牢化学知识基础1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五却无中子。2 .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3 .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4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F2却不是。(OF2是存在的)5 .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强。6 .二氧化碳通常能来灭火,但镁却能与它燃烧。7 .氧元素一般显-2价,但在Na2O2、H

2、2O2等物质中显-1价。8 .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HC1O > HC1O2 > HC1O3 > HC1O4。9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 始的。10 .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11 .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澳却是液态。12 .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 (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13 .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14 . 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位素。15 . *金属单质的导电

3、性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但睇、错却相反。16 . *具有金属光泽又能导电的单质是金属,但石墨却是非金属。17 .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18 .*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快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19 .C1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去口不能(F2+2H2O=4HF+O2)20 .卤素单质与强碱反应一般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次卤酸盐和水,但F2却不能。(X2 + NaOH = NaX + NaXO + H2O , *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21实验室中制取HC1、HBr、HI都在玻璃容

4、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因 SiO2 + 4HF = SiF4 +2H2O)。22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23 CaC12、CaBr2、CaI2 都易溶,但 CaF2 却微溶。24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25 *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1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26重金属阳离子一般都有毒,但BaSO4却可用作“银餐”。27成网状结构的晶体一般都是原子晶体,但石墨却是原子晶体。28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29 *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30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且熔

5、沸点低,但醋酸钠、醋酸钙等却为离子晶体,且熔沸 点高。3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13、BrC1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32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的碱性却比Fe(OH)3弱。33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1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34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 + SO2 + 2H2O = 4H+ + 2Br- + SO42- 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 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 氢氧化钢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钢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

6、至中性或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35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36*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12、CdI2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37 *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但10HNO3 + 3Fe(OH)2 =3Fe(NO3)3 + NO + 8H2O 中还有还 原产物。38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铅却不能与硫酸 反应放出氢气。3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 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铜却能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c u+ 4HC1(浓尸H2 + 2HCuC12。40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

7、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来,但钾钙钠却不能 2Na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4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不溶于水的盐 中置换出来,但铁却能把银从氯化银中置换出来(Fe+2AgC1=FeC12+2A g)。42 一般只能用强酸制弱酸,但 H2S+CuSO4 = CuS +H2SO4、HC1O+H2SO3 =HC1+H2SO4、Br2 + H2SO3 = 2HBr + H2SO4(C12、FeC13等也可以)等反应却能用弱酸制强酸。43酸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但氢卤酸与醇发生卤代反应。44

8、制取氯气采用固一液装置,但制澳却须采用曲颈甑。(HNO3 why?)45普普发生器适用于反应物为块状、反应不需加热以及产物难溶于反应液的气体(如H2、CO2、H2S),但乙快(C2H2)却不能用该装置。46测量仪器的“0”刻度不是在上就是在下,但是托盘天平的指针却在中间,温度计的“0”刻度在偏中下,量筒无“0”刻度。47 一般只有有机物才有同分构现象,但不少无机物如氟酸银(AgCNO)与雷酸银(AgONC)是互为同分异构体。4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找升高而增大,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很小,而Ca(OH)2、Li 2CO3等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9氯化钙是中性干燥剂,可用来干燥

9、酸性、中性、碱性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CaC12 8NH3)和酒精蒸气。50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NH3的水溶液却呈碱性。51 *胶体中的胶粒一般都带电荷,但蛋白质胶体微粒却不带电荷(呈电中性,但有电泳现象)。9其他回答(3)热心问友 2010-05-14高中化学也是个杂乱的科目,知识点多,概念多,很多东西又很抽象,难以理解,给复习带来难度,下面为大家整理出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正在复习的学生们,帮助稍微梳理一下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但是总结的不是非常全面,希望能够谅解。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2 .不是所有的物质

10、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3 .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如:白磷。5 .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6 .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7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8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9 .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10 . 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11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 NH4

11、CL。12 .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13 .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F-<PO43-<SO42-<NO3-<CO32-<OH-<CL-<Br-<I-<SO3-<S2-14 .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这个单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如:Fe+CuSO4=, Fe+KHSO4=15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镒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NO等16 . 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

12、17 .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18 .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发烟硝酸发出的"烟"是HNO3与水蒸气形成的酸雾发烟硫酸的"烟"是SO319 .镁和强酸的钱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20 .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21 .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SiO2。22 .常温下,将铁,铝,铭等金属投入浓硝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23 .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24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

13、增大, 溶液的导电性未必增大。25 .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 Fe(NO3)326 .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27 . 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28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酎。如: NO229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酎。如: CO+NaOH (=HCOONa)(高温,高压)30 .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 Pb (AC) 2,HgCL231 .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 H2S+Cu (NO4) 232 .铅的稳定价态是+2价,其他碳族元素为+4

14、价,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反常)33 .无机物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如:一些配合物。34 . Na3ALF6不是复盐。35 .判断酸碱性强弱的经验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况)m=A(主族)+x (化合价)-n (周期数)m越大,酸f越强;m越小,碱性越强。m>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36 .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熔点。如:乙快。37 .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38 .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39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40 .硅烷(SiH4)中的H是一1价,CH4中的H显+1

15、价.Si的电负性比 H小.41 .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42 .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43 .竣酸和碱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如:HCOOH+Cu(OH)2 =(力口热)44 .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 >SiO245 .歧化反应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46 .实验中胶头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还有一个是以乙醇制取乙烯.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储.47 .C7H80的同分异构体有

16、5种,3种酚,1种醇,1种醛。(记住这个结论对做选择题有帮 助)48 .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 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NO4+H2S)等;AgOH+NH4.OH 等49 .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 但也有例外如: Cu+H2S=CuS(沉淀)+H2 (气体)等50 .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51 .弱酸能制强酸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 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 但向 溶液中滴加氢

17、硫酸可制盐酸:,此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 其原因为 难溶于强酸中。同理用 与 反应可制,因为 常 温下难与反应。52 .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 还原产物但工业制硅反应中: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但工业上可用制K:,原因是K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53 .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一般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但Cu和Ag能发生如下反应:原因是 和

18、 溶解度极小,有利于化学反应向正方向移动。54 .锡铅活动性反常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增强,即。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原因是比较的条件不同,前者指气态原子失电子时铅比锡容易,而后者则是指在溶 液中单质锡比单质铅失电子容易。55 .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不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一般情况下,在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但 Na、K等非常活泼的金属却不 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K和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 Cu,原因为:56 .原子活泼,其单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为原子越活泼,其单质也越活泼。但对于少数非金属原子及其单质活泼性则表现出不匹配的关系。如非

19、金属性,但分子比分子稳定,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2比磷单质稳定得多,N2甚至可代替稀有气体作用,原因是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结合程度影响分子的性质。57 . Hg、Ag与02、S反应反常一般为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应越强烈,条件越容易。例如: 02、S分别与金属反应时,一般02更容易些。(!它们与 Hg、Ag反应时出现反常,且硫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下反应:58 .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特性卤素单质与水反应通式为:,而F2与水的反应放出 02,难溶于水且有感光性,而 AgF溶于水无感光性,易溶于水,而 难溶于水,F没有正价而不能形成含氧酸。59 .硅的反常性质原因是硅以化合态存在更稳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但自

20、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而只有化合态, 定。一般只有氢前面活泼金属才能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而非金属硅却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原因是硅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在碱作用下还原水电离的H+而生成H2。60 .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常温下,铁、铝分别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而浓硫酸或浓硝酸却能使铁铝钝化,原因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它们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61 .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一般情况下,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下面反应却反常:前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生成气体,有利于反应进行。62 .酸可与酸反应一般情况下,酸不与酸反应,但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能反应。例如:硝酸、浓硫酸可与氢碘

21、酸、氢澳酸及氢硫酸等反应。63 .碱可与碱反应一般情况下,碱与碱不反应,但络合能力较强的一些难溶性碱却可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如溶于氨水生成溶于氨水生成。64 .改变气体压强平衡不移动对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例如对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温恒容下,充入稀有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因为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的平衡浓度并没有改变。65 .强碱弱酸盐溶液显酸性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为: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后一般显碱性。但和溶液却显酸性,原因是 和的电离程度大于它们的水解程度。66 .原电池电极反常原电

22、池中,一般负极为相对活泼金属。但 Mg、Al电极与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 应为Al而不是Mg,因为Mg与NaOH不反应。其负极电极反应为:67 .有机物中不饱和键难加成有机物中若含有不饱和键,如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酯类或竣酸中,一般很稳定而难加成。68 .稀有气体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结构稳定,性质极不活泼,但在特殊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目前世界上已合成多种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如、等。69 .物质的物理性质反常(1)物质熔点反常VA主族的元素中,从上至下,单质的熔点有升高的趋势,但州的熔点比睇低;IVA主族的元素中,锡铅的熔点反常;过渡元素金属单质通常熔点较高,而Hg在

23、常温下是液态,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2)沸点反常常见的沸点反常有如下两种情况:IVA主族元素中,硅、错沸点反常;VA主族元素中,睇、州沸点反常。氢化物沸点反常,对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在同系列氢化物中HF、H2O、NH3沸点反常,原因是它们易形成氢键。(3)密度反常碱金属单质从上至下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但钠钾反常;碳族元素单质中, 金刚石和晶体硅密度反常。(4)导电性反常一般非金属导电性差,但石墨是良导体,C60可做超导材料。(5)物质溶解度有反常相同温度下,一般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对应的酸式盐。但溶解度大于。如向饱和的 溶液中通入,其离子方程式应为:若温度改变时,溶解度一

24、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70.化学实验中反常规情况使用指示剂时,应将指示剂配成溶液,但使用pH试纸则不能用水润湿,因为润湿过程会稀释溶液,影响溶液 pH值的测定。胶头滴管操作应将它垂直于试管口上方12cm处,否则容易弄脏滴管而污染试剂。但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时,应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带入而 使生成的氧化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一般应插入液面以下,但蒸储时,温度计不插入液面下而应在支管口附近,以便测量微分温度。-哆啦/萝.一 .4级2010-05-14高中化学也是个杂乱的科目,知识点多,概念多,很多东西又很抽象,难以理解,给复习带来难度,下面为大家整理出高中化学知识点

25、总结,希望能帮助正在复习的学生们,帮助稍微梳理一下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但是总结的不是非常全面,希望能够谅解。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2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3 .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如:白磷。5 .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6 .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7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8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

26、氧的转化。9 .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10 . 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11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 NH4CL。12 .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13 .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F-<PO43-<SO42-<NO3-<CO32-<OH-<CL-<Br-<I-<SO3-<S2-14 .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这个单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如:Fe+CuSO4=, Fe+KHSO4=15 .金属氧化物不

27、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镒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NO等16 . 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17 .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18 .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发烟硝酸发出的"烟"是HNO3与水蒸气形成的酸雾发烟硫酸的"烟"是SO319 .镁和强酸的钱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20 .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21 .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 Si

28、O2。22 .常温下,将铁,铝,铭等金属投入浓硝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23 .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24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增大, 溶液的导电性未必增大。25 .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 Fe(NO3)326 .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27 . 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28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酎。如: NO229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酎。如: CO+NaO

29、H (=HCOONa)(高温,高压)30 .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 Pb (AC) 2,HgCL231 .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 H2S+Cu (NO4) 232 .铅的稳定价态是+2价,其他碳族元素为+4价,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反常)33 .无机物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如:一些配合物。34 . Na3ALF6不是复盐。35 .判断酸碱性强弱的经验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况)m=A(主族)+x (化合价)-n (周期数)m越大,酸f越强; m越小,碱性越强。m>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36 .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

30、定高于熔点。如:乙快。37 .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38 .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39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40 .硅烷(SiH4)中的H是一1价,CH4中的H显+1价.Si的电负性比 H小.41 .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42 .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43 .竣酸和碱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如:HCOOH+Cu(OH)2 =(力口热)44 .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 >SiO245 .歧化反应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和最

31、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46 .实验中胶头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还有一个是以乙醇制取乙烯.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储.47 .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 5种,3种酚,1种醇,1种醛。(记住这个结论对做选择题有帮 助)48 .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NO4+H2S)等;AgOH+NH4.OH 等49 .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但也有例外如: Cu+H2S=CuS(沉淀)+H2 (气体)等50 .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

32、度;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51 .弱酸能制强酸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 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 但向 溶液中滴加氢硫酸可制盐酸: ,此 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 其原因为 难溶于强酸中。同理用 与 反应可制,因为 常 温下难与反应。52 .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 还原产物但工业制硅反应中: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

33、,但工业上可用 制K:,原因是K 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53 .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一般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但Cu和Ag能发生如下反应:原因是 和 溶解度极小,有利于化学反应向正方向移动。54 .锡铅活动性反常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增强,即。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原因是比较的条件不同,前者指气态原子失电子时铅比锡容易,而后者则是指在溶 液中单质锡比单质铅失电子容易。55 .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不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一般情况下,在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但 Na、K等非常活泼的金属却不 能把相对不活泼

34、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K和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 Cu,原因为:56 .原子活泼,其单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为原子越活泼,其单质也越活泼。但对于少数非金属原子及其单质活泼性则表现出不匹配的关系。如非金属性,但分子比分子稳定,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2比磷单质稳定得多,N2甚至可代替稀有气体作用,原因是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结合程度影响分子的 性质。57 . Hg、Ag与02、S反应反常一般为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应越强烈,条件越容易。例如:02、S分别与金属反应时,一般02更容易些。(!它们与 Hg、Ag反应时出现反常,且硫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下反应:58 .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特性卤素单质与水

35、反应通式为:,而F2与水的反应放出 02,难溶于水且有感光性,而 AgF溶于水无感光性,易溶于水,而 难溶于水,F没有正价而不能形成含氧酸。59 .硅的反常性质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但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而只有化合态,原因是硅以化合态存在更稳定。一般只有氢前面活泼金属才能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而非金属硅却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原因是硅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在碱作用下还原水电离的H+而生成H2。60 .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常温下,铁、铝分别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而浓硫酸或浓硝酸却能使铁铝钝化,原因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它们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61 .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一般情

36、况下,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下面反应却反常:前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生成气体,有利于反应进行。62 .酸可与酸反应一般情况下,酸不与酸反应,但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能反应。例如:硝酸、浓硫酸可与氢碘 酸、氢澳酸及氢硫酸等反应。63 .碱可与碱反应一般情况下,碱与碱不反应,但络合能力较强的一些难溶性碱却可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如溶于氨水生成溶于氨水生成。64 .改变气体压强平衡不移动对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例如对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温恒容下,充入稀有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因为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的平衡浓度并没有

37、改变。65 .强碱弱酸盐溶液显酸性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为: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后一般显碱性。但 和 溶液却显酸性,原因是 和 的电离程度大于它们的水解程度。66 .原电池电极反常原电池中,一般负极为相对活泼金属。但 Mg、Al电极与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 应为Al而不是Mg,因为Mg与NaOH不反应。其负极电极反应为:67 .有机物中不饱和键难加成有机物中若含有不饱和键,如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酯类或竣酸中,一般很稳定而难加成。68 .稀有气体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结构稳定,性质极不活泼,但在特殊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目前世界上已合成多种含稀有气体

38、元素的化合物。如、等。69 .物质的物理性质反常70 )物质熔点反常VA主族的元素中,从上至下,单质的熔点有升高的趋势,但州的熔点比睇低;IVA主族的元素中,锡铅的熔点反常;过渡元素金属单质通常熔点较高,而Hg在常温下是液态,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2)沸点反常常见的沸点反常有如下两种情况:IVA主族元素中,硅、错沸点反常;VA主族元素中,睇、州沸点反常。氢化物沸点反常,对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在同系列氢化物中HF、H2O、NH3沸点反常,原因是它们易形成氢键。(3)密度反常碱金属单质从上至下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但钠钾反常;碳族元素单质中, 金刚石和晶体硅密度反常。(4)导

39、电性反常一般非金属导电性差,但石墨是良导体,C60可做超导材料。(5)物质溶解度有反常相同温度下,一般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对应的酸式盐。但 溶解度大于。如向饱和的 溶液 中通入,其离子方程式应为:若温度改变时,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70.化学实验中反常规情况使用指示剂时,应将指示剂配成溶液,但使用pH试纸则不能用水润湿,因为润湿过程会稀释溶液,影响溶液 pH值的测定。胶头滴管操作应将它垂直于试管口上方12cm处,否则容易弄脏滴管而污染试剂。但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时,应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带入而 使生成的氧化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一般应插入液面以下,但蒸储时

40、,温度计不插入液面下而应在支管口附近,以便测量微分温度。补充: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I、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 .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 .推论(1)同温同压下, 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 p 1/p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x105Pa、25

41、c时等。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13等。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0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二、离子共存1 .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有气体产生。如 CO32-、SO32-、S2-、HC03-、HS0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 H+不能大量共存。(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 S

42、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 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 OH-大量共存;Pb2+与 Cl-, Fe2+与 S2-、 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 OH-、CH3C00-、PO43-、HPO42-、H2P04-、F-、ClO-、Al02-、 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03-、HPO42-、 HS-、H2PO4-、HSO3-不能与 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4) 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

43、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 J 等。2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 S2-、HS-、SO32-、 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MnO4-、Cr2O7-、NO3-、ClO-与 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