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1页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2页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摘要】     本文用中医理论对血管性痴呆病的诊断、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此病是脏腑功能渐衰,肾精亏损,髓海失充,气血不足,痰浊内生,痰血阻窍所致,治疗有虚实之分。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诊断 病因 病机治疗        血管性痴呆,主要为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发

2、生腔隙性梗塞或其他原因的多发性梗塞,导致脑室扩大,皮质萎缩,使相应的传导束破坏,逐渐出现的皮质下痴呆。    1  中医痴呆病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中药新药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主要有:记忆:记忆能力,包括记忆近事及远事的能力减弱。判定:判定认知人物、物品、时间、地点能力减弱。计算:计算数字、倒数数字能力减弱。识别:识别空间位置和结构能力减弱。语言:口语能力、文化程度高者的阅读和书写能力障碍。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减弱。个性:性情改变。人格:性格特征改变。

3、综合生活能力的减弱。    2  关于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    在中医文献中没有老年呆病的病名记载,但历代医学对本病均有所论述。灵枢·天年篇曰:“六十岁,肺气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这里的心气衰,有学者认为应理解为大脑功能衰退。人至老年脑功能衰退而见懈惰嗜卧、言善误等症从生理功能上推论本病,与现代老年期痴呆相似。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视,懈怠安卧”,“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曾指出:“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

4、不足则卖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景岳全书云:“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到痴呆”;“以思虑伤脾,运化失常,胸脘滞塞甚至神情呆滞,意识不清。”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呆病门曰:“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能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医学从众录亦指出:“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明代李时珍指出:“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则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小儿无记性者,髓海未满;高年无记

5、性者,脑髓渐空。”    综上所述,历代医学在痴呆病位上有所发展,即从“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到“脑为元神之府”。病因病机上认识到本病是脏腑功能渐衰,肾精亏损,髓海失充,气血不足,痰浊内生,瘀血阻窍所致。    中医对老年呆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很大深入和发展。认为痴呆的发病与五脏皆有关系,其中肾、肝、心、脾、四脏关系尤为密切。在六腑中,则与三焦及胆有密切关系,亦同奇恒之腑有关。七情失调是形成本病的重要原因。人至老年,肾精衰枯,无以化生气血,精亏血少,脑海空虚,神明无主而发为三病;或肾阴不足,虚阳上扰,神明不敛,呆症遂生,以上两种情况形成

6、呆病虚证。情志不调,肝木失疏,克伐脾土;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过用寒凉,中阳受损,脾失分健运,水谷不化精微气血,反生痰浊,蒙蔽清窍,以上三种情况形成呆病虚实夹杂之证.王氏认为痴呆为神志病,其病位在脑,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发生则是由于气、血、痰、郁、瘀、火等病邪造成老人精血亏损,脑髓空虚,元气不足,进而阴阳失调,神机失用出现呆傻愚笨诸症。郭氏指出老年期痴呆的关键在五脏之气衰,衰则气、血、痰、郁之病邪,壅于五脏,损及心神,则形成原发性、退发性痴呆;若老龄阳亢阴虚,阴不济阳,阳化内风,肝风内动,气血痰郁,随风阳上冒,蒙蔽心包、心窍,则可形

7、成血管性痴呆。邓氏等认为其病因为内有所伤,外有所激,或中风后期,痰瘀浊气杂于脑髓,脑乏清阳之助,津液之濡,精髓失养,以致为患但总以气虚、肾精不足为本。颜氏则根据“脑髓纯者灵,杂者钝”之病机,认为清灵之府因瘀而不能与脑气相接,脑失其所养,遂致杂者钝而发病。刘氏也认为本病与气血凝滞关系密切,瘀血既可着一处,亦可随血脉循行,一旦蒙蔽神明,则脑力心思为之扰乱而发病。总之,老年期痴呆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责之心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肾精失充,脑髓失养,气血痰瘀互阻,蒙蔽清窍而致。以上各学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老年期痴呆发生民展演化规律,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关于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理论,对中医药辨证论治本病

8、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3  辨证施治    1990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在北京召开全国老年痴呆专题学术研讨会,会上经专家讨论修订了老年痴呆辨证分型标准,将本病分为虚、实两大类。    3.1  虚证    荣,筋惕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方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3.2  实证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期痴呆的防治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西药尚无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